兩岸專家學者齊聚江西探討發育障礙兒童早期幹預

2020-12-23 百家號

11月2日,由臺塑企業暨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等聯合主辦的2018年華泉小村早期幹預研討會在江西鷹潭舉行。 吳鵬泉 攝

中新網江西鷹潭11月2日電 (吳鵬泉)來自海峽兩岸特殊教育領域的200餘位專家學者、康復機構代表2日齊聚江西省鷹潭市華泉小村,共同探討發育障礙兒童早期幹預問題。

當日,由臺塑企業暨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等聯合主辦的2018年華泉小村早期幹預研討會在此間舉行。

作為上述研討會主辦方代表之一,中國臺灣著名企業家、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之女王瑞華表示,兒童發育遲緩對一個家庭而言是很沉重的負擔,如果能把握孩子6歲前的黃金時期,給予幹預治療,孩子狀況可以改善很多。希望通過研討會的形式,結合專家學者研發出的先進做法,在網絡上無償提供給服務機構、專業人員和家庭使用,進而提升服務水平。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王乃坤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表示,關愛、呵護兒童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針對發育障礙兒童,早期幹預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它能夠促進發育障礙兒童的軀體、智力、運動、行為等方面發展。「幹預時間越早,效果越好。」

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特殊教育研究所教授鄧猛看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殊教育模式多元化發展,康復機構、特殊學校、特殊班、資源教室、融合教育共同發展。「融合幼兒園是我們預防殘障的一道防火線,早期幹預對身心有障礙的學生來講非常重要。」

「障礙可能會影響家長對兒童的態度和養育方式,進而影響兒童的發展。」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蘇雪雲認為,家長參與幼童康復訓練頗為重要,因為家長比其他人更了解兒童,他們和兒童在一起的時間比其他人都長。

臺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總幹事胡宜庭亦持相同觀點。「特殊教育需要家長的參與」,她說,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社會,從中學習建立生活的規則。

如何協助家屬融入身心障礙服務專業團隊?胡宜庭認為,專業人員應向家屬提供正確的專業知識和正面的經驗,邀請家屬參與孩子的服務計劃,並將家庭納入服務的範圍等。(完)

相關焦點

  • 兩岸心理學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疫情下的生命敘事
    中國心理學會現任理事長李紅5日在第六屆海峽兩岸「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研討會上如是說。當天,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質性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會議暨第六屆海峽兩岸「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研討會在閩南師範大學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近200位專家學者齊聚福建漳州,共同探討疫情下的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閩南師範大學校長李順興致辭。
  • 海峽兩岸專家齊聚山西工商學院探討通才教育
    9月20日,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臺灣建國科技大學、臺灣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等十餘所海峽兩岸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齊聚山西工商學院探討通才教育。中國高等教育協會大學生素質教育分會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龐海芍教授、臺灣建國科技大學董事長吳聯星、臺灣明新科技大學董事長張紹鈞等出席。
  • 兒童生長發育早期科學幹預
    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孩子的健康成長發育一直以來是社會和家長們非常關心的話題。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春期性發育、身高和心理等問題往往容易被忽視。梅州市人民醫院兒內科副主任醫師溫志園表示,兒童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應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發育,及時診斷和幹預兒童生長發育遲緩,讓孩子們茁壯成長。如何判斷孩子發育是否遲緩?「很多有生長障礙的孩子在幼年與正常孩子無異,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就會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溫志園說。
  • 三百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 探討「安吉遊戲」學前教育新模式
    三百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 探討「安吉遊戲」學前教育新模式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2019年05月13日19:29 來自22個國家的300多位學前教育者代表圍繞「真遊戲,兒童早期學習的革命」進行了探討交流。 記者了解到,「安吉遊戲」是安吉縣在學前教育階段開展遊戲教學活動的簡稱。沒有高學歷及專業院校優秀畢業生教師,見不到奢華的幼兒園裝修與「精美絕倫」的大型玩具,不再使用統一編寫的幼兒園教材,有的是兒童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探索,有的是源自生活的低結構的、可移動的、無限建構可能的玩教具材料。
  • 兒童早期語言幹預的必要性
    無論是遺傳因素還是環境因素所致的語言障礙,一定是越早發現越早幹預。眾多研究明確兒童早年的語言師和其他專業人士及兒童的父母有機會去建立融洽的關係。但語言發育障礙幹預效果也有限,有一些患者即使給予了規範的幹預,但恢復的效果不是十分滿意。
  • 解「崑崙丘」之謎 專家學者齊聚山西晉城探討中華文明起源
    解「崑崙丘」之謎 專家學者齊聚山西晉城探討中華文明起源 2020-12-09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選擇早期幹預專家看這裡,寶籃專家諮詢出診表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常務理事和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關心下一代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寶籃兒童早期發展中心首席專家。
  • 兒童成長發育早知道:早期幹預是什麼?|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廣義來說,早期幹預就是針對所有孩子的早期發現,包括: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訓練;狹義來講,就是針對有高危因素的孩子,重點監測篩查,及時發現問題,進行的一系列豐富刺激和康復訓練活動,以達到減少傷殘兒發生、提高兒童健康素質、給予適當家庭的指導,讓他們儘快回歸軌道的目的。
  • 語言發育遲緩≠自閉症 專家:幹預治療為先
    其實,不少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中國發育行為兒科創建人、浦濱兒童醫院院長金星明教授22日接受採訪時說:「當發現孩子不愛說話,不與人交流,不要匆忙往『自閉症』方面下結論,而是應該幹預治療為先,通過科學的治療與訓練,兒童語言功能是可以提升的。」因此,應儘早發現孩子的語言問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幹預、早期訓練。
  • 兩岸學者齊聚廈門 探討「兩岸融合視野下臺灣史」
    新華社廈門4月17日電(記者 許雪毅)「兩岸融合視野下臺灣史論壇」17日在廈門開幕。兩岸專家學者就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文化,以及新時期兩岸融合發展等話題進行廣泛交流。此次論壇由福建社會科學院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聯合主辦。
  • 全國專家齊聚蘇州探討脊柱裂疾病
    10月9日,中國肢殘協會脊柱裂與腦積水委員會工作會議暨「雲朵家園」經驗交流研討會在蘇召開,在為期3天的會議中,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交流探討各地「雲朵家園」建設的經驗,宣傳介紹脊柱裂知識,喚起中國社會對於脊柱裂者的關愛與幫助,降低脊柱裂者的發病率,阻止脊柱裂兒童漸進性致殘,促進成人脊柱裂者生存狀態的改善,推進神經管畸形和脊柱裂的預防及康復體系建立。
  • 重慶佑佑寶貝兒童醫院引入美國培聲語言測評工具 孩子語言發育障礙...
    4月12日起,數十位來自美國、上海、重慶的國內外兒童語言發育專家齊聚重慶佑佑寶貝兒童醫院,進行一場為期5天的國內外兒童語言發育交流活動。期間,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行為兒科學組兒童語言門診規範化建設協作組也正式啟動籌建,將推動及引領國內首批兒童語言規範化門診建設,真正讓國內兒童的語言發育篩查及康復與國際接軌。
  • 專家呼籲及早幹預語言發育遲緩 兒童語遲勿要空等待
    她說,一些在老師和家長眼中具有注意不集中、不合群等行為問題的孩子,問題根源可能就在於發育遲緩。這位專家直言,發育遲緩問題目前仍困擾著中國大部分醫院的醫生。章依文說,在不同的年齡段,孩子語言發展有不同的篩查標準。有些孩子不能達到相應年齡段的標準時,有的家長可能會心存僥倖,認為只要等待,孩子就能夠「追」上來。她坦言,有時,這種等待等同於浪費時間。
  • 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開始——孤獨症兒童早期幹預圖書推薦
    2020.08.25殘疾預防日今年的主題是: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開始。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幹預,和特殊孩子一起成長!其中一章特別涉及如何減少兒童的問題行為,另外還包括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培養其他重要的生活自理技能,這些內容將使每個孩子受益。對於應用行為分析和語言行為方法尚不熟悉的父母和專業人士,可以在《語言行為方法》的指導和幫助下,迅速開始採用這種方法,教導孤獨症及相關障礙的兒童。
  • 什麼樣的兒童遠視要早期幹預?
    其實沒有那麼恐怖,嬰幼兒的近視眼很少,僅有1%-1.5%,而90%以上的學齡前兒童是遠視,當然,其中絕大多數是生理性的,是眼正常發育的表現。然而,也有20%-25%的遠視是異常的,或是病理性的。南京愛爾眼科醫院兒童眼病學科帶頭人劉虹主任提醒:異常或病理性遠視是導致兒童視力低常及眼發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應進行早期幹預。
  • 首屆海峽兩岸兒童醫教融合研討會召開 「復星」計劃助力兒童公益
    「兒科強,兒童強,中國強」,11月23日,首屆海峽兩岸兒童醫教融合研討會在杭州召開。本次活動由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兒童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主辦,杭州復旦醫院與杭州市下城區賽鷗青少年感統訓練公益服務中心協辦,旨在交流探討兒童醫教結合以及融合教育相關服務,以期為特殊兒童及家庭提供更為優質科學的專業服務,促進兩岸特殊兒童教育和康復事業的發展。
  • 第一屆海峽兩岸兒童醫教融合論壇啟動杭州復旦兒童醫院「復星」計劃
    此次研討會以教融合促進融合教育為主題,特別邀請了海峽兩岸特教、醫學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將先進地區的醫教結合以及融合教育相關服務經驗做分享交流,旨在為特殊兒童及家庭提供更為優質科學的專業服務,促進兩岸特殊兒童教育和康復事業的發展。
  •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早期管理
    於是他們在網上查詢,其中有一些帖子說這有可能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早期表現。在對比兒童言語發育時間表,24個月的兒童已經能說出50個單詞了,小明的父母決定去兒童醫院看看,他們來到了言語治療科,醫生向父母詳細詢問了孩子養育的基本情況,並對小明進行了專門的智力測試和語言發育遲緩的相關檢查。
  • 閱讀障礙兒童的識別和幹預
    本文將對閱讀障礙的概念界定、閱讀障礙兒童的行為表現以及閱讀障礙兒童的識別和幹預等問題進行探討。閱讀障礙是一個特殊的學習障礙,它泛指閱讀、書寫或拼寫方面的障礙。最新的研究發現,有閱讀障礙的人往往很有創造性,經常能用意想不到的方式解決問題或完成一個挑戰性的任務,他們可能擅於聯想、能打破常規、通觀全局。有閱讀障礙的人可能擁有高於一般人的身體協調能力、富有同理心、有超長的藝術天賦。證據表明,早期的幹預和治療可以幫助閱讀障礙兒童獲得正常的讀寫能力。
  • 高危兒的早期識別與幹預
    隨之而來的認知、運動、心理及行為障礙發生率也隨之增高,嚴重影響兒童嬰幼兒期的生長發育。今天,陳醫生帶領大家來了解高危兒的早期識別和幹預。一、什麼是高危兒?高危兒是指在胎兒期、分娩過程中、新生兒期及嬰幼兒期受到各種高危因素的影響,其生長發育尤其是腦組織的發育可能發生或已經存在生長發育障礙潛在風險的小兒。二、高危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