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某郵輪船方代理向深圳蛇口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申報,郵輪上一名2歲男童和一名22歲女性旅客均出現發熱、腹瀉症狀。接報後,該局工作人員要求船方代理立即提供發熱旅客就醫記錄,並在靠泊當天第一時間登輪,將發熱旅客帶到口岸初篩實驗室。經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男童樣本顯示輪狀病毒PCR陽性,女性旅客樣本顯示星狀病毒PCR陽性。結合旅客症狀、體徵、流行病學調查情況,確診為輪狀病毒感染病例以及星狀病毒感染病例。這是今年深圳口岸從入境旅客中檢出的首例輪狀病毒及星狀病毒感染病例。工作人員按相關工作要求,將病例情況及時通報有關部門,同時聯繫該旅客告知檢測結果,並給予健康建議。據後期跟蹤調查,目前患病旅客已康復。(通訊員:鍾允良、龐華)
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於1973年最早由Bishop用電鏡從澳大利亞腹瀉兒童腸活檢上皮細胞內發現,形如車輪狀,故命為「 輪狀病毒」。目前,輪狀病毒分為7組,即A~G組。A、B、C三組能引起人畜共患的腹瀉,其他各組主要引起動物腹瀉。A組輪狀病毒主要引起嬰幼兒腹瀉,發病高峰在秋冬季節,故名「嬰兒秋冬季腹瀉或秋季腹瀉」,是引起嬰幼兒重症腹瀉的主要病原;B組輪狀病毒主要引起成人腹瀉,又名「成人輪狀病毒」。 C組輪狀病毒主要引起散發性的嬰幼兒腹瀉。
星狀病毒 人星狀病毒於1975年從腹瀉嬰兒糞便中分離得到,球形,直徑28-35nm,無包膜,電鏡下表面結構呈星形,有5~6個角。該病毒呈世界性分布,糞-口傳播。星狀病毒感染為自愈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在出現症狀2-3天時,症狀會逐漸減輕,但也有極少數症狀加重,造成脫水。
預防措施
為預防感染性腹瀉,必須嚴格遵從環境、食物及個人衛生守則。餐具應徹底清潔,然後才使用。大家應保持雙手清潔,例如經常洗手,而出現腸胃炎或肝炎病徵的人應在醫生建議的指定時間內避免處理食物。
另一方面,大家應向信譽良好及可靠的來源購買貝類等高風險食物。至於兒童、長者或孕婦等容易受感染的人群,則應避免進食生的貝類或海產。
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香港政府食物安全中心
聲明
本平臺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保持中立,目的僅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及版權問題等錯誤信息,請及時聯繫我們(),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