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福州首起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20-10-21 福州中級人民法院

10月17日上午,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該案由3名審判員與4名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7人合議庭進行審理。該案是福州市首起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公開開庭審理

公訴機關指控

從2017年底至2019年2月,被告人李某燕通過網絡購進假冒的貴州茅臺酒,在其經營的茶莊內銷售,其先後將假冒的「飛天茅臺」銷售給他人共計172瓶,銷售金額共計人民幣241942元。查獲尚未銷售的假冒貴州茅臺酒120瓶,該尚未銷售的假冒貴州茅臺酒貨值金額共計人民幣168796.8元。2019年5月31日,被告人李某燕在其經營的茶莊被公安民警抓獲。同年8月11日被告人李某燕賠償「貴州茅臺」商標權利人人民幣30萬元。

公訴機關認為

被告人李某燕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為人民幣241942元,數額較大,尚未銷售的貨值金額為人民幣168796.8元,數額較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結合被告人李某燕的各量刑情節,建議判處被告人李某燕有期徒刑二年一個月,並處罰金。

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認為

被告人李某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貴州茅臺酒,侵犯社會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致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請求判令被告人李某燕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眾公開賠禮道歉、承擔銷毀假冒註冊商標商品的費用人民幣600元。

被告人李某燕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和罪名無異議,當庭認罪、悔罪,對公益訴訟起訴人所提訴訟請求亦無異議。該案將擇日宣判。

開展庭審旁聽

本次庭審邀請了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代表、公益訴訟監督員旁聽庭審。受邀代表們對案情有了全面、深入、客觀的了解,並對此次庭審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庭審過程充分體現出法院庭審活動公開、公正、權威、中立的原則。

刑事打擊與民事賠償的雙重司法保護

鼓樓法院四級高級法官 許軍

商標,俗稱品牌,即用於表明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的標識。一些不法商販將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作為「正品」出售,誤導廣大消費者。

長期以來,制假售假的焦點圍繞對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的侵害以及對市場競爭秩序的損害,不特定消費者如何主張權利一直困擾著法律實務界。同智慧財產權、市場競爭秩序一樣,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樣受到法律的保護。

本案中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將被告人的行為是否侵害不特定消費者權益及侵權責任的承擔作為爭議焦點,涉及打擊智慧財產權刑事犯罪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交叉法律問題,為解決食、藥品領域制假售假行為中廣大消費者的權利保護問題提出了創新的解決方式,避免廣大消費者成為「沉默的多數」,體現了鼓樓法院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捍衛消費者合法權益、引導依法良性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點擊進入福州法院微信矩陣

來源:鼓樓法院

相關焦點

  • 福州市首起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
    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攝東南網10月17日(本網記者 林先昌 通訊員 李振雲)17日上午,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該案由3名審判員與4名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7人合議庭進行審理。
  • 銷售一百多瓶假茅臺,福州首起知產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了
    10月17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該案是福州市首起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3名審判員與4名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7人合議庭進行審理。
  • 福州首起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
    近日,福州市鼓樓區法院公開庭審一起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這是福州市首起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被告人李某燕網購假茅臺酒,在其經營的茶莊內售出172瓶,共計241942元,尚未銷售假茅臺120瓶,價值人民幣168796.8元。2019年5月,李某燕被抓獲。同年8月,李某燕賠償「貴州茅臺」商標權利人30萬元。
  • 宜陽法院公開審理宜陽縣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20年10月13日,河南省宜陽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唐某、王某非法處置、傾倒危險廢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該案由宜陽法院院長趙剛毅擔任審判長,縣檢察院檢察長盧致遠出庭公訴,是宜陽縣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古丈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全縣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
    10月16日,古丈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宋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損害生態環境資源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經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被告人宋某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被依法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四個月,並責令其向捕撈水域投放適合放流的原種成品魚1788尾。
  • 鼓樓首例保護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
    福州新聞網11月2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賴志昌)日前,鼓樓區首例保護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鼓樓區檢察院以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對該案被告人林某提起公訴。據了解,今年5月,林某通過網絡渠道購買了「藍寶石」蜘蛛,並在某網站發布出售信息。
  • 肅州區法院公開審理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9月27日上午,肅州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汙染環境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同時公訴機關還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被告金塔縣吉泰化工有限公司、劉曉康、劉曉志依法修復治理汙染的環境或者賠償非法排放汙水造成生態環境損害數額
  • 福州鼓樓法院公開宣判一起生態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中新網福州12月29日電 (楊上群)近日,福州鼓樓法院公開宣判一起生態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被告人林某因網絡買賣「藍寶石華麗雨林捕鳥蛛」被判刑。今年4月,林某在某網購平臺購買1隻「藍寶石」蜘蛛。
  • 海城區法院開庭審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海城區人民法院組成7人合議庭,12月17日上午公開開庭審理該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被告人符成進系海南人,職業是漁民。公訴機關訴稱,2020年7月28日晚20時許,被告人符成進駕駛自己名下的一艘船舶搭載數名船工從海南省臨高縣新盈港出發。
  • 崇左中院首例走私珍貴動物製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
    崇左訊 9月14日,崇左中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王某等7人走私珍貴動物製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這是崇左中院首例關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訴機關指控,2019年12月起,被告人王某與王某某(另案處理)合謀從越南走私穿山甲鱗片運至安徽亳州等地銷售牟利,由王某負責聯繫越南賣家、協商價格及安排接收、發運穿山甲鱗片等事宜,王某某負責在亳州收貨、銷售、支付貨款。
  • 西固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
    原標題:西固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  中國甘肅網12月23日訊 據甘肅經濟日報報導(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蘇葉
  • 西固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
    【基層法院動態】祭祀失火「擔雙責」!西固區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2日,西固法院刑事審判庭依法公開審理了由西固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劉某涉嫌失火罪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
  • 白山市中級法院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開開庭審理
    12月8日,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公益訴訟起訴人白山市人民檢察院訴被告崔某某、董某某、謝某某破壞生態公益訴訟案,該案是一起因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致野生動物資源及生態環境遭受損害的破壞生態公益訴訟案件。
  • 安化縣檢察院集中起訴9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紅網時刻12月18日訊(記者 鄭濤)12月18日上午9時,由安化縣檢察院提起的9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集中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涉案10人分別被判處2至6個月拘役、8個月有期徒刑不等刑罰,同時判決被告人於判決生效後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並要求10名被告人共計向捕撈水域投放3萬尾成魚來修復因其非法捕撈破壞的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
  • 崇左中院首例走私珍貴動物製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崇法2020-220期】
    關注我們崇法之疆9月14日,崇左中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王某等7人走私珍貴動物製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這是崇左中院首例關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同時,檢察機關提起了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認為王某等人的行為造成野生動物資源受損、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已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損。王某等人雖不是直接獵殺者,但其走私行為推動了野生動物資源損失的進度,加快了物種滅絕的速度,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請求法院判令各被告除承擔因侵權行為造成的野生動物資源損失費外,還應對其侵權行為在國家級以上媒體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 寧晉法院公開宣判一起非法採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寧晉法院公開宣判一起非法採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20-11-30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漢壽法院首次組成七人合議庭審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9月24日上午,漢壽縣人民法院首次組成七人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狩獵案件。漢壽縣人民檢察院以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身份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經審理查明,2019年3月的一天,被告人鄢某某路過漢壽縣一泥鰍養殖場時,發現養殖戶為防止鳥類偷吃泥鰍設置的攔網上纏有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草原雕。
  • 南寧市中院開庭審理全市首例檢察機關 提出上訴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二審案
    南寧法院網訊 9月15日上午,南寧市中院公開開庭審理黃某某、藍某某濫伐林木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二審案該案是南寧市首例檢察機關對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提出上訴的二審案件,南寧市檢察院和上林縣檢察院派員出庭履職。 2019年8月中旬,黃某某、藍某某在未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僱請民工砍伐藍某某購買的位於上林縣木山鄉廠圩村獨山莊雞山水庫壩尾西側「榜山」(地名)上的速生桉林木。
  • 新賓法院成功審結首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近日,新賓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這是新賓法院首次審理的由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 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人認為,被告人朱某某未經林業主管部門設計審批,濫伐國家公益林木,致使國家森林資源遭受損失,損害了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因被砍伐的林木尚未修復,朱某某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還應承擔生態修復的民事責任。本院經審理後,依法以被告人朱某某犯濫伐林木罪,判處拘役二個月,並處罰金2.7萬元,並責令其承擔生態功能修復補種樹木費用806.00元,評估費500.00元。
  • 雲霄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宣判
    9月15日,經雲霄縣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彭某失火案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獲法院判決。當天,雲霄法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通過遠程視頻庭審的方式一審審結此案。據悉,該案系雲霄縣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雲霄縣檢察院在審查該案過程中,發現彭某某違反森林法規,過失造成森林火災,應當以失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彭某受貴陽某電力工程公司僱傭,電力施工過程中造成森林火災,致使林木毀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應當依法承擔生態服務功能損失和林地生態環境修復等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