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爆」這五人,顛覆了臺灣的教育

2021-02-10 臺灣遊學考察

導讀:一份高薪,賺的只有自己,「均等而一流」的教育,獲利的是國家。五位大男生,錄製線上教學影片,為拉近城鄉知識落差,盡一份力。

「別人都說你是傻瓜,但進來很開心,因為這裡有很多傻瓜,感覺我們真的可以為臺灣做什麼。」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臺專案企劃陳逸文說。

他是放棄HTC高薪的傻瓜,而身旁還有不當醫生、離開臺積電或導航器大廠Garmin的其他傻瓜夥伴。

來源:臺灣商周 編輯:捷鵬國際

均一教育平臺核心團隊五名成員,平均只有30歲,他們在立法院旁的小工作室,點燃一把改變的火炬。

2012年,曾擔任雷凌科技執行長的方新舟,退休後投入教育改革行列,創立線上教學網站「均一教育平臺」,希望透過網絡教學縮短臺灣城鄉的知識落差。

成立近兩年,平臺已有國小至高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超過3500支電影,有十多位志工老師錄製、審核影片。不論是在臺東的偏鄉小學或北一女,全臺有近500個班級運用平臺。

「我們的目標是讓均一成為最好的華文K12(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在線教育平臺」

27歲的呂冠緯才剛當上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臺大醫學系畢業的他,因為對教學的熱情,決定把聽診器轉向教育。「在醫療這條路,至少十年內我要做的事情是,先去學別人已經做過的事。但教育這邊,雖然我面對的是不確定性,但也是可能性。教育又是我有興趣的,同時也是被需要的,」痩高的呂冠緯看起來斯文,卻敢於放棄當醫生,走上一條還在摸索的教育路。

「我聽到那群後山的孩子,因為用均一,成績進步、覺得自己變聰明了、喜歡玩數學,我很感動,」陳逸文說,自己學業一切順利,其實是白白得來許多資源,因此也應該白白地給出去,幫助更多人。

不是為了高薪、也不為了出名,工作背後的意義和自我實現,是這群年輕人選擇的依據。


均一項目企劃鍾敏豪,曾在人人稱羨的臺積電研發單位工作兩年。他曾經參加柬埔寨志工團, 發現當地人雖然什麼都沒有,卻擁有更多的快樂,他因此決定要回到臺灣,做出改變。

2006年,誕生於美國的在線教學平臺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以「翻轉教室」(flippedclassroom)鳴響第一槍,將課堂教學錄製成影片,讓學生課前觀看,並在課堂上多練習、討論和解決問題。而均一教育平臺在臺灣接下了棒子。

「均一可以讓孩子依照自己的步調學習,在這個平臺上找到資源,」原本從事特教、已錄製一千支數學教學影片的均一項目教師曲智礦說。

透過平臺,學生可先從電子黑板觀看教學影片,再寫練習題確認學習狀況,同時可換取點數和徽章,強化學習意願。老師透過學生在平臺上的行為表現,更能掌握學習成效,再進一步指導。


「以前在平臺上放什麼內容,是教育端來主導。現在反過來,從平臺上的數據看得出,學生需要的是什麼,」均一軟體工程師蘇倚恩補充,目前正和中央研究院合作,透過更精細的分析,可從學生答錯的題目中,再推薦適合個人程度的教學影片。

教學工具只是開端,催化教育改革需要第一線老師的加入

三峽龍埔國小教師施信源,從去年開始使用均一,不僅讓帶領的班級總平均比其他班級高出九分,也降低了標準差。由於實驗成效佳,龍埔國小其他六班的老師也開始使用均一,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我常跟老師說,他們(均一團隊)願意放棄原本的生活,比老師還認真,我們第一線的教育人員怎麼可以輸。有他們的出現,刺激我們教學上很多的改變,」施信源說,均一人力有限,這群年輕人晚上11、12點還在做影片、發e-mail。

少了高薪、沒有亮眼的職稱,在他們心中卻得到更多。

「我覺得,(加入均一)這個決定很聰明,」蘇倚恩說,「如果純看薪水,無法和之前的工作相 比,但是在這裡學到的,用再多錢都買不到,」 他說,方新舟給年輕人嘗試的機會,不怕他們犯錯。

「方大哥說,臺灣不缺提建議的聲音,我們應該捲起袖子做事,」曲智礦回憶,當12年國教會考結果,有三分之一學生的數學落在「待加強」區間時,原本他擬好一篇新聞稿,但在方新舟的一句話下,他們動手在網站上另闢「國三升高一暑期專區」,提供數學教學影片,更和臺大學生團隊合作,遠距離為學生解題。

這支年輕團隊用熱血喚起了各地老師的熱情,而串聯體制才能讓火苗持續燃燒。

今年9月,他們將和宜蘭縣政府教育處合作,把全縣公立國中小的補救教學方案科技化評量, 連結至均一平臺,學生可依據個人程度在平臺上加強練習。臺灣的翻轉經驗也開始受到國外關注,今年6月下旬,均一團隊飛到美國參加翻轉教育年會, 使用該平臺的臺中光榮國中生物老師鍾昌宏,也上臺分享經驗。7月底,呂冠緯更被邀請至新加坡,與五百位老師分享臺灣經驗。

「我們讓引玉,最終要引出來的玉,是教育決策者,」呂冠緯說,他們更像一波柔性的社會運動。

「我們的教育環境有太多負面的聲音對抗,我期待我們在做的事情可以有感染力,讓學生樂於學習、老師願意引導學生、家長樂意配合老師,」 鍾敏豪期許。

在教育紛擾的臺灣,這五個年輕人實際捲起袖子,帶動改變。

相關焦點

  • 「融合教育」在臺灣:是「融」或「不容」?
    班上總有 1、2 個讓大家覺得「有點怪怪」的同學,他們或者會在某些課程跑去其他教室上課,或者體育課時,只能在旁邊看著大家打球、遊泳。平常他們雖然與大家一起待在教室裡面,你卻總覺得好似有一道隱形的牆難以突破?──這正是臺灣以「融合教育」為名、卻是以「整合教育」為實的教育現況。什麼是「融合」教育?
  • 佩甄深夜驚爆10年婚姻艱辛!看老公「甜摟女廠商」自拍崩潰
    「人氣辣媽」李佩甄和整型醫師王祚軒結婚10年,她相夫教子有術,是圈內的人氣辣媽,卻在12日深夜驚爆,和丈夫的婚姻,並不如表面看來如此風平浪靜,夫妻倆關係一度降到冰點。她也坦言,曾看到老公和女廠商親密搭肩、自拍,讓她當場崩潰氣炸,並透過自身經驗,傳遞馭夫術,獲得廣大迴響。
  • 告五人「運氣來得若有似無」搶先預購首唱會 現場歌迷擠爆信義誠品!
    而好友「國民老婆」泱泱更是驚喜現身,帶來暖心湯圓為告五人加油打氣,祝福新專輯《運氣來得若有似無》大賣!來自宜蘭的告五人,是以雙主唱犬青、雲安,以及鼓手謙哥組成的搖滾樂團,他們多次獲音樂獎項入圍肯定,並拿下第 9 屆金音獎「最佳新人」與第 31 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的殊榮。
  • 「死神」靈王宮之旅,零番隊五人的修行秘術
    千年血戰篇中,死神一方的短暫敗北引出了守護王宮的王屬特務「零番隊」的登場,五人將瀕臨死亡的白哉嚴重受傷的戀次、露琪亞以及代理死神一護等人帶回靈王宮,運用大眼和尚口中吐露出的超靈術進行治療加強。今天三斤就和大家聊聊這趟靈王宮之旅,零番隊五人所展現的修行秘術。
  • 時光不復,「印章」存呼?
    顛覆傳統也傳承文化!臺灣印章品牌「款」:欣賞文字的章法創意,隨心所欲替換,顛覆所有你對印章的想像。小小印章,其實大有文化。方寸之間,「印」展現了文字設計、章法創意之美,在華人文化中,更代表著個人身份、地位,和家族傳承的重要信物。
  • 中國史是「外國史」?臺灣正在悄悄修改歷史教科書……
    雖然「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說,這只是草案,還要辦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後,才會交「教育部」課程審議會審議後定案,預定108學年上路。但依照大家都知道的政府教育行政作業模式,這「草案」其實就是既定決策,不會有什麼的改變,辦公聽會只是形式。以下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課綱變革的歷史,就會發現這是個有步驟、有策略的深謀遠慮大計畫。
  • 「頭條」臺灣著名私立大學來了,要聯合寧教培養教育人才
    2017年1月16日下午,寧波教育學院與臺灣銘傳大學共建教育實踐基地籤約儀式舉行。共同建設銘傳大學學生寧波實習基地,為銘傳大學實習生提供實習指導,共同建設寧波教育學院臺灣教育實踐基地,寧波教育學院的師生在銘傳大學進行學術交流、訪問、進修雙方聯合定期舉辦研討會、交流會,共同探討兩地人才培養的新領域
  • 【張惠閔、石佳音】葛超智為何關注「被出賣的臺灣」
    「熱愛」,與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對臺灣的熱愛性質相同嗎?原來,葛超智有興趣的是日本殖民者「控制和剝削」臺灣的技術,是臺灣被日本法西斯作為測試「優等種族」統治技術的實驗室。原來葛超智是一位「用一生以如此角度關注臺灣的美國人」。他這種反人權、反人道的「關注」角度,是"臺獨"絕對不願讓我們知道的。因此,我們將這篇葛超智初次表達他「如何關注臺灣」的重要文章介紹給《遠望》讀者,讓大家看看這位臺獨之友的真實面目。
  • 「心靈的思維」: 博雅教育的目標
    譬如新加坡國立大學與耶魯大學在這方面的合作。假如我的認知沒有錯的話,許多這方面的討論往往是針對「博雅教育」的結構,例如說開一些什麼課程等等的討論。比較少的是「博雅教育」的宗旨與成果的討論。 今天我的討論我不是以「博雅教育」的專家身份來參加,我是以一個受了四年「博雅教育」大學生的角度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 「特約專欄|劉莞」在臺灣尋訪民國大師⊙劉莞
    在臺灣最珍貴的人文景觀之一,就是民國時期大師留下的痕跡。我在臺灣訪學期間,去觀覽了胡適、錢穆、林語堂等先生的紀念館、故居。孟子說「知人論世」,踏查歷史遺蹟可以讓人與先賢在某個時空內「相遇」。因為我的訪學單位是中研院,因此在地理位置上最近便的是胡適故居。胡適(1891—1962),是安徽績溪人。
  • 看點 日本以「臺灣正名」分化兩岸
    核心提示:臺灣不是一個國名,而日本方面從政府到民間卻屢屢拿它來作文章,這不是「正名」,而是「反正名」,其撩撥兩岸關係的居心昭然若揭
  • 將公民證書國籍「臺灣」改「中國」?
    近日華府地區有華裔民眾表示,在公民面試結束確認「入籍美國公民證書」(Certificate of U.S. Naturalization)資料時,國籍「臺灣」(Taiwan)被面試官改為「中國」(China),且面試官堅持稱,公民申請國籍沒有「臺灣」的選項,引起不少華裔的困惑和不滿,並批評面試官不專業。
  • 會員福利 如何通過「音樂」做好教育?來索易,臺灣專家張雅菀老師告訴你
    5月12日,我們請來了臺灣音樂童年專家張雅菀、陳世芬老師,帶您進入音樂教育的世界。「嘉賓介紹」共2本音樂圖畫故事習作書、4片CD「音樂童年寶寶音樂躲貓貓」—套,共8本音樂圖畫故事習作書、8冊巧手美勞本、8片CD「音樂童年藝術花園」全套,共6本音樂圖畫故事習作書、6片CD「美育兒童音樂故事寶盒」全套,共6本音樂圖畫故事書、6本音樂活動本、18片CD「美育親親寶貝音樂故事集」全套,共24本圖畫故事書、12片CD
  • 「2015發現新臺灣」採訪 正覺教育基金會(一)
    歡迎收看「發現新臺灣」,我是陳思吟。宗教信仰不僅能夠成為人們的心靈支柱,也有穩定社會的功能;宗教團體也以實際行動濟世救人、關懷社會。今天的發現新臺灣有別以往報導的節目形態,而是邀請到正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公僕先生在現場與我們對談,來和觀眾分享基金會他們希望在社會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及要成就什麼樣的志業呢?我們歡迎董事長,董事長您好!董事長:主持人您好!各位觀眾大家好!
  • 「新臺灣商業城」 紛紛在大陸拔地而起
    「規劃有1到8樓,現在已有40多家臺商和臺灣品牌進來了,」林秀麗秀出成績單。  臺灣商業城愈戰愈勇  對於臺灣企業搶攻大陸內需,這無疑是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青島、重慶、武漢,不約而同都推出全新概念的「臺灣商業城」,甚至連50家臺商都不到的太原,也要蓋臺灣大酒店及臺灣商業風情街。
  • 「降維攻擊」,網際網路創新的「三體」法則
    在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最早出現了「降維攻擊」一詞,因其概念與網際網路行業的某些商業競爭實踐異曲同工,所以也時常被大家拿來形容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顛覆型創新。
  • 「歌斐時訊」臺灣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院張正平教授及博士生團隊一行來訪歌斐·樂雅方舟
    臺灣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院張正平教授及博士生團隊一行來訪歌斐·樂雅方舟。歌斐教育董事長陳泉先生對張正平教授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 張正平教授及博士生團隊一行參觀歌斐·樂雅方舟張正平教授在臺灣高校工作二十年餘年,分別任教於臺灣多所高校教育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組織領導力研究、創造力開發等,榮獲教學優良教師稱號和科學研究特別榮譽,近年來所發表論文近90餘篇,其中SSCI論文多篇。
  • 「臺灣綠豆椪」課程回顧
    關於我們「海口夏蕙貿易有限公司
  • 臺灣愛逛街推出「搖搖臺灣」服務到處撒紅包!
    臺灣領先的O2O業者「愛逛街」,即日起向赴臺旅客提供「搖搖臺灣」旅遊資訊服務。無論參加臺灣旅遊團或是臺灣自由行,旅客抵達臺灣桃園機場及搭乘臺北捷運時,都可以拿起手機搖一搖,透過「搖搖臺灣」收取附近在地商戶信息,並獲得消費優惠,還有各種搖紅包活動。
  • 為何臺灣人總是「贏在起跑點」卻「摔在終點線」?
    老師報完我的成績後,看我傷勢無礙,就繼續測其他同學。但在下課後他把我叫了過去,問了我一個永生難忘的問題:你知道很多人都在終點線前跌倒嗎?我不知道。跌倒不就是瞬間身體不協調嗎?這跟終點線有關?「因為你心裡想著終點線快到了,身體感受到心意,就準備停止運作,這讓你失去了協調性,所以不偏不倚在終點前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