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 文旅融合演繹大漠風情

2020-12-23 騰訊網

山環水繞龍灣村

一片山水,一段旅程,在遼闊雄渾中放飛心靈,找尋內心的詩和遠方。

走進有著「景象繁榮、國泰民安」之稱的景泰,這種遼闊來自於戈壁灘的蒼茫,來自於矩陣排列的風車,來自於壽鹿山下永泰龜城的孤寂與雄厚;這種雄渾來自於「中華自然奇觀」國家地質公園黃河石林,來自於絲綢之路的索橋古渡,來自於讓綠洲在大漠中延伸的景電工程。

龜城臥雪

「黃河石林奇觀,大漠綠洲景泰。」景泰縣地處甘肅中部,黃河上遊,騰格里沙漠南緣,是甘、寧、蒙三省(區)交界之地,位於河西走廊東端,縣內旅遊資源獨特而多元,長城、大漠、黃河、石林、戈壁、森林、溼地、草原等景觀交相輝映,各種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星羅棋布,交織匯聚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石林星空

作為絲綢之路重鎮、戰略要塞和軍事要衝,行走在景泰,撲面而來的是長城文化、黃河文化、中原文化以及紅色文化在這裡碰撞融合的氣息,這種觸動人心靈深處的氣息瀰漫在集黃河、石林、大漠、草原等自然風光於一體的黃河石林、壽鹿山國家森林公園、白墩子鹽沼溼地、水溝溼地中;飄蕩在悠久歷史、文化厚重的五佛沿寺、永泰古城、索橋古渡、明長城遺址的上空;散落在彰顯紅西路軍精神的一條山、大拉牌等戰鬥遺址、五佛抗日民主促進會、西路軍烈士陵園、一條山戰役紀念館、趙家水總指揮部等紅色文旅之地;包裹在被譽為「中華之最」的景電工程、甘肅省影視拍攝基地大敦煌影視城、「中國十大最美鄉村」龍灣村、「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條山農墾集團和紅砂峴農業生態園、「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戶」五佛柏林山莊裡。

喜泉鎮——石頭部落

近年來,致力於提升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內涵,景泰縣依託黃河文化和石林自然景觀,規劃建設黃河石林國家體育公園、花映盛世景觀帶、石林驛站桃花谷邸特色文旅小鎮,積極推進黃河石林大景區爭創國家5A級景區,打造具有自然景觀、鄉村休閒、自駕體驗、體育賽事等多種功能的旅遊綜合體。深入挖掘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在景泰的紅色故事,以西路軍在景泰戰鬥遺蹟為基礎,建設紅西路軍組成紀念館、趙家水指揮部遺址公園、大拉牌戰鬥遺址公園、一條山戰鬥遺址公園、五佛抗日促進會、冬青溝、索罕堡談判遺址、福祿水紅軍公墓、西番窯和永泰龜城,打造「一館、三園、六點」紅色旅遊景點和紅色教育基地,以文化提升旅遊,以旅遊促進文化發展。

龜城打鐵花

圍繞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步伐,景泰縣大力實施「文化+」、「旅遊+」戰略,積極尋找文化和旅遊產業鏈各環節的對接點,培育新消費增長點。培育發展了以黃河文化為主題的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五佛民俗文化旅遊節,以農耕文化和鄉村文化為主題的櫻桃節、梨花節、葵花節等一批能「拿得出、叫得響」的品牌旅遊節會。積極挖掘特色飲食文化和非遺文化,在各文化旅遊節會上融入當地特色風味美食、「獨一份」農土特產品展銷、傳統曲藝演出及打鐵花和滾燈等非遺展演。黃河石林景區配套建設了以黃河文化、農耕文化和本土傳統手工藝為主題的黃河石林書畫院、黃河石林陳列館、博藝館、農特產品展示館、巧手館;永泰古城配套建設了以邊塞文化為主題的永泰城址博物館。依託大敦煌影視城和鹽鹼地漁業發展建設「隴中名驛·石頭部落」大水村和「絲路杞園·漁農小鎮」西和村,通過影視拍攝、民俗體驗、農事體驗等方式形成了「文化+旅遊+扶貧」的新業態,帶動了一大批老百姓增收致富。

戈壁風電和籽瓜地

以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抓手,景泰縣積極構築外部交通網絡,營雙高速、景中高速等交通要道相繼建設,國道338線連通永泰龜城、壽鹿山等旅遊景區(點);打造特色鄉村旅遊公路,建成23公裡的甘肅省首條「彩色景觀大道」,累計新建和硬化旅遊道路近400公裡,實現景區道路、鄉村道路與主要交通幹道的互聯互通;建成停車場32個,基本滿足遊客需求。引進連鎖酒店3家,文化主題酒店1家,建成條山農莊貨櫃賓館,黃河石林國際露營地房車帳篷酒店和三星級酒店3家,改造龍灣村特色農家樂70餘家,完成景區168戶農戶改廁和42座公廁建設。實施「智慧旅遊」項目,開發建設旅遊大數據平臺,不斷提升文化旅遊領域信息化服務水平。

水鄉

為深化文化交流與旅遊宣傳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景泰還通過承接全國越野滑雪夏季輪滑積分賽、黃河石林百公裡越野賽暨國際馬拉松賽、萬人國際徒步大賽、國際自行車越野賽、黃河石林國際浪板兒速降賽等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不斷提升景泰的知名度和旅遊品牌影響力,使全縣文化旅遊體育事業發展氛圍日益濃厚。數據顯示,2019年1至12月,景泰縣累計接待遊客41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63711.52萬元。

稻田白鷺

文旅融合高質量打造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和旅遊名縣。為此,景泰縣通過強化與絲路沿線城市聯合聯動,培育貫通「蘭州—白銀—景泰—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精品絲路旅遊黃金帶;強化沿黃旅遊城市溝通合作,聯合打造「永靖(黃河三峽)—蘭州(黃河風情線)—景泰(黃河石林)—中衛(沙坡頭)—石嘴山(沙湖)」黃河風情旅遊線,積極參與共建「甘南—臨夏—蘭州—白銀」黃河風情旅遊帶,共同打造黃河文化拳頭產品,形成南接青海、北通銀川的黃河風情文化旅遊黃金帶。

毋庸置疑,走進景泰,放飛心靈,詩和遠方就在這裡。

寺灘鄉新墩灣村

本版照片均由寇明燦攝

End

主辦:甘肅經濟網

編審:李成俠 責編:李兆洲 編輯:于娟

相關焦點

  • 疍家風情島 文旅融合路
    全程7公裡的趣味馬拉松賽道,沿途都是疍家風情島的迷人風採。12月27日—29日,新會區睦洲鎮石板沙舉辦首屆疍家文化旅遊節。超過三萬名遊客來到石板沙島品美食、賞美景,體驗傳統農耕活動、參與健康與趣味相融的環島健走。
  • 華僑城亮相2019旅交會 文旅融合賦能全域旅遊
    多彩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歷史文化景觀、良好的生態氣候環境,構成了雲南深厚的文旅資源稟賦優勢,已成為國民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旅遊目的地。11月15日至17日,2019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昆明)(以下簡稱「旅交會」)在雲南舉行。
  • 景泰六福話吉祥:中國景泰藍與中國福文化的完美融合
    中新網10月31日電 由中外琺瑯美術館主辦的「景泰六福話吉祥——論中國福文化暨《景泰六福》藝術品鑑會」日前在北京舉行。此次亮相的《景泰六福》,由六件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葫蘆組成,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米振雄在從藝60周年之際,以宮廷絕技所制。
  • 推進文旅體 深度融合發展
    原標題:推進文旅體 深度融合發展   近日,第十七屆梧州寶石節圓滿結束。
  • 景泰這幾個好玩地周末安排起來……
    看天氣預報 景泰這周末的天氣晴好 讓人忍不住想要出去 想好周末去哪了嗎 美麗的黃河沿途經過大漠戈壁、山地高原、高山草甸……無論是城市景觀還是歷史遺蹟,黃河甘肅段的獨特文化和民族風情,都將帶給你別樣的旅行體驗。
  • 模式類型: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以下簡稱文旅產業融合示範區),是指在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方面具有示範、支撐、帶動作用的區域。 1、文旅產業融合示範區一般具有以下特點:具有文化和旅遊產業基礎;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良好;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和特色。
  • 聚力文化惠民,深化文旅融合
    2020年,濟陽區文化和旅遊局高擎文化自信旗幟,緊緊圍繞全區「1138」工作體系,以滿足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嚮往為目標,堅持疫情防控和工作推進兩不誤,激發創新活力,匯聚實幹合力,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提升公共服務效能,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奮力開創全區文化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 山西平定縣:文旅深度融合富民強縣
    近年來,山西平定縣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推動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加速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太行山脈塑造了一張又一張亮麗名片。從「黑飯碗」到「綠飯碗」「好吃的壓餅5元一袋嘍……」11月9日一早,48歲的王玉花就支起她的攤位,開始一天的「生意」。
  • 加快文旅融合發展 提升小康零陵成色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1日訊(通訊員 袁忠民 李偉)近年來,零陵區在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中,堅持「以文興旅、以旅興業、文旅融合」的思路,全力打造以「零陵古城」文化旅遊區為龍頭、以魅力小鎮為節點、以鄉村旅遊為支撐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 朔州:打造品牌推廣「擴音器」 釋放文旅融合新潛力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朔州依託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多措並舉促進文旅消費,塑造新優勢,激活新動能,擘畫文旅融合發展新藍圖。在朔州經濟開發區慧源創新科創園裡,最新打造的文旅長廊,通過圖片、實景、3D模型展示等形式將我市的地域文化、民俗風情、旅遊景點融入其中,全面展示文旅融合新格局,打造朔州形象新窗口。
  • 解析文旅融合,構建創新格局
    他指出,文旅融合已成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借力文旅融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思維、新的人才。首先,文旅融合需要建立動態的模式,這是文旅融合的創新之處。其次,文旅發展在某種程度來講是大腦經濟,要重視人才的力量,這也是之所以強調留住老居民,吸引年輕人的原因。留住老居民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和文化傳承,吸引年輕人是為了讓有識之士參與到當地文旅發展之中。
  • 文旅中國:深圳南山多業融合千帆勁,全域旅遊萬象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南山區委、區政府按照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積極探索先行示範區文旅發展道路,通過示範引領、城旅融合,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以「旅遊+」多業融合模式,開創全域旅遊新格局,讓南山成為百姓宜居宜業宜遊的樂土。
  • 玉門: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玉門: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2020-12-15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旅+」產業風生水起,京津冀冰雪資源體驗團體驗密雲冰雪風情季...
    京津冀冬季冰雪文旅體驗活動在北京密雲啟動以來,以京津冀三地文旅局代表、專家、媒體為主要成員的冰雪資源體驗團先後赴密雲、承德、平谷對特色冰雪資源項目進行觀摩體驗,並與地區有關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期間,體驗團深入密雲,對北京密雲區冬季冰雪風情季的開展情況和特色項目進行各類深度體驗和調研。
  • 縉雲文旅驚豔蘇州!2020縉雲文旅(蘇州)推介會成功舉辦
    優美的山水風光、獨特的人文底蘊、精雕細琢的非遺產品......12月2日上午,由縉雲縣文廣旅體局主辦的「黃帝縉雲 人間仙都」2020縉雲文旅(蘇州)推介會在蘇州成功舉辦。此次推介會以大眾化、年輕化、新潮化的推廣形式,充分展示縉雲文旅的魅力。以可「聽」、可「見」、可「聞」的文旅推介和沉浸式趣味互動讓蘇州市民進一步感知縉雲、認識縉雲、愛上縉雲。
  • 亮沙灣之彩·展文旅之風!沙灣鎮嶺南風情街、何世良藝術館開門迎客
    打造文商旅融合發展新平臺 揭幕的沙灣嶺南風情街位於沙灣古鎮核心區域安寧廣場一側,其主體建築前身是沙灣鎮中心市場。沙灣古鎮不斷完善景區規劃,於2019年下旬啟動此建築活化利用計劃,把嶺南傳統特色美食、非遺文化項目體驗、本土老字號和特色品牌企業產品展銷融匯一堂,打造一個集產品展銷、文化體驗、餐飲和娛樂於一體的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新平臺。
  • 加快文旅融合 建設文化強市
    推動廣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本文系中共廣州市委黨校第93期處級幹部進修班課題組研究報告。執筆人:柯志騁;指導老師:李仁武廣州要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打造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旅遊名城,迫切需要以促進文化與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為抓手,推動文化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
  • 「科技+文化創意」加速文旅融合 騰訊文旅助力河南打造行業新名片
    數位技術正在加速文旅融合進度。1月8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蘇州峰會上,騰訊文旅攜手文旅客戶、合作夥伴,深度解讀數位技術如何加速重構文化和旅遊產業新格局,利用科技來激活傳統文化和旅遊資源的新產業運營模式,也正在成為行業新趨勢。
  • 助力麗江文旅產業發展,麗江文筆海星座傳奇文旅項目籤約!
    ●疫情快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麗江文旅人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30個日日夜夜,從來沒有停止思考文化旅遊產業的恢復和持續發展。2月20日,中青旅產投控股麗江文筆海星座傳奇文旅項目籤約發布會舉行。麗江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華、玉龍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李文宏、中青旅產投(上海)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成、中青旅產投(上海)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建中、玉龍縣旅惠旅遊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和文明、香格裡拉市星程格裡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萃玲等出席籤約儀式。
  • 極限挑戰香格裡拉站開播,獨克宗花巷成在地唯一取景文旅綜合體
    在極挑成員的帶領下,觀眾將全方位了解這座旅遊名城的人文風情。作為迪慶建州以來最大文旅綜合體項目,獨克宗花巷憑藉獨特的藏文化風情吸引八方遊客,同樣《極限挑戰寶藏行》欄目組,也是將獨克宗花巷作為香格裡拉之行非常重要的一站,傳統匠人的藏式彩繪、美輪美奐的精緻木雕、莊重大氣的傑布門樓、隨處可見的藏文化打卡點……在10分鐘的花巷行節目中不斷展現,這個開業兩年的香格裡拉新晉打卡點,將勢必成為遊客推崇的網紅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