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當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2020年受疫情影響網上課程學習興起,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進一步突顯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需要形成正確的養育觀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可當下社會,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受到自己情緒的影響。
甚至有許多家長,不同程度地存在拿孩子當出氣筒的情況。那樣會很容易使自己惡劣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這樣的後果不堪設想。那麼,這樣做到底會有什麼影響呢?
1、父母不節制,把握好自己的情緒行為,使惡劣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這樣做會使孩子在行為標準上造成混亂,會使孩子不知自己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不會被打罵、訓斥。
2、父母情緒轉嫁,會使孩子養成看家長臉色行事的壞毛病,既不利於錯誤的糾正,也不利於孩子好習慣的養成。
3、家長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情,會使孩子同時遭到體罰與心罰的雙重傷害,這不僅嚴重地影響著孩子身心健康,甚至會使孩子變得叛逆、自卑、厭學。
4、父母不節制,把握好自己的情緒行為,使惡劣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會使家長的威信在孩子眼裡大大降低。會對以後的家庭教育,人為地製造出障礙,比如「孩子大了,反而越來越不聽話了」就與這種障礙有關。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情緒不穩定會影響到教育子女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很多孩子對於父母撒在自己身上的怨氣,理解成是父母不喜歡自己,進而產生自卑感,成為日後誘發心理疾病的溫床,給孩子的學習和人際交流造成很大的影響。
家庭教育中,將孩子當作出氣筒,會使孩子經常處於一種緊張、恐懼的戒備狀態,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孩子就是孩子,別讓情緒左右了你,左右了你的行為和思想,方法和態度,左右了你對孩子的愛。一個關係和諧、充滿溫暖的家,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是安全的。反之,則容易導致孩子適應性差、膽小、退縮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