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東陽。
因郡「在金華山之陽,水之東」而得名。
自古文風悠遠,素有「婺之望縣」、「歌山畫水」之美稱。
這裡不只有橫店影視城聞名遐邇,在這片美麗土地上,還有無數古樸純美的村落。
一起來尋訪最美的7大古村落,你去過幾處?
1 虎鹿鎮——蔡宅村
蔡宅,位於浙江省東陽市東北部的虎鹿鎮,歷為東陽、諸暨、嵊縣邊界重要集鎮。作為有著900年歷史的名村,蔡宅現存古建築200多棟。蔡宅村充分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古宅資源,因地制宜地進行文化禮堂建設。穿行在蔡宅的文化禮堂群落中,總讓人感受到中國鄉村的那一抹鄉愁,古建築文化的那一份雋永。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蔡宅的四維堂是村子的文化講堂、藝術殿堂兼農家書院。
蔡氏宗祠,既是蔡宅村民慎終懷遠的集體祭拜基地,又是舉辦學童開筆禮、家訓傳承禮等活動的文化場所。
聚奎堂,又名「忠愛堂」。蔡宅的大街小巷,房門廳壁,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忠」「孝」二字。「東有鹿峰為屏,西依虎峰為枕」,得山水形勝之美的蔡宅,東晉時就出過孝感天地的大孝子許孜,蔡宅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被稱為「孝順裡」。可以說,「孝」是蔡宅的文化標配。
2 馬宅鎮-雅坑村
雅坑,地理環境優雅,青山蔚秀,綠水常流。
地處浙江中部,浙東丘陵南緣。家鄉原有古建頗多,堪稱東陽古建之最的張氏宗祠「郭睦堂」布局非常合理,寬敞明亮,風格簡樸,精工細雕。石柱八十根之多,而楹聯也特別多,形狀各異,內容極其豐富,實為罕見。雅水香山,美景數不勝數。有桃洞回春,仙峽盤藤,烏巖晴嵐,三塘映月,雙澗鳴琴,龍泉飛瀑,佛巖掛納,蓮池消夏;還有五指巖,碁盤石,仙人蹤、香鸞洞、將軍殿、永壽廟、石筍等等。景觀迷戀,令人留戀忘返。
3 巍山鎮-白坦村
白坦村位於浙江省中部,東陽市東北部,距市區25公裡,屬巍山鎮管轄。
他北臨白溪江,南靠獅山(山形酷似伏獅),西接六石街道吳良村,東連施家田小區。全長2000多米的水磨坑,由東往西穿村而過,靠山臨水,地勢平坦,一幢幢的古建築結構合理,氣勢恢宏,雕梁畫棟,美輪美奐。在東陽素享西有盧宅的牌坊,東有白坦的廳堂的美譽,人見人贊。
4 李宅鎮-李宅村
李宅原名蟾程,距東陽城區10公裡,為東郊的第一大村,有著600多年的悠久歷史。李宅以氣度恢弘的明清古建築出名,荷花燈亦是遠近聞名,素為東陽水燈之最。每年春節期間都會吸引眾多賞燈人蜂擁而至。
上月,李宅通過了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公示名單。春節期間,《尋訪古村落》的第七站,我們來到李宅,遊古村賞花燈,提前感受濃濃的年味。
東陽水燈之最,李宅荷花燈已有400多年歷史。李宅的荷花燈會將從正月初六開始,不過這幾天村裡已經張燈結彩,瀰漫濃濃的年味。村中以月塘為中心的六口池塘和一條河都已經布置起荷花燈。
李宅也是一座大約有600年歷史的村落。據史料記載,李宅先祖於五代時,從河南陳留南遷浙江建德。北宋時,從建德遷居至東陽城南積慶坊,後分散至各地。明宣德二年(1427年),李沂(號毅庵)從東陽八都(前山、西宅附近)遷居蟾程,「因子孫發達,世代為官,以姓取名李宅」。
在李宅村口,一眼就能看到該村的重要歷史標誌建築——始建於明中期的花臺門,因梁柱雕琢精美而得名。
5 畫水鎮——林村
東陽畫水鎮林村,是一座被林海包裹的「世外桃源」。林村位於東陽、永康和義烏三地交界處,據《東陽縣地名志》記載,此地「因四周環山,樹木茂密,故取名林村」。這兒的村民平時用永康話交流,走出村子,又能說一口流利的東陽話。
從山頂急湍而下的泉水匯成溪流,貫穿整個村莊,給寂靜而古老的山村帶來了無限生機。野生石斑魚和鴨子在石拱下相映成趣。潺潺溪流聲伴隨著林村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腰原舍住,山間農田耕,山頂竹筍摘」是林村人的生活理念。
由於與外界往來寥寥,林村保留著一大片百年歷史的泥牆房。「這些泥房最老的有200歲了,並且一直閒置著,沒人居住。」它們保留著原本的容貌,泥牆房依山而建,沿山坡層層分布,山泉從山坡細縫中流出,沿著青石板路觸摸黃土和石頭堆砌而成的老房子,仿佛可以聽到它們正在述說著年代裡的故事。
6 東陽江鎮——天山村
天山村,一座飄浮於雲端的古鄉村,景致幽美,吸引了無數「驢友」和攝影喜好者。「有福之人上天山」,這是一句撒播了700多年的諺語,正因如此,天山村才天生具有古樸典雅的氣質。茶馬古道散發著神秘的色彩、造型各異的古松群傲然矗立、茂密的梓樹群形成「天然氧吧」,古村、古道、古樹,賦予這個養在深閨的小山村令人回味無窮的味道。
天山村位於東陽江鎮橫錦水庫上遊,受庫區水系調節,春秋兩季整個村莊被繚繞的濃霧籠罩,猶入仙境,景色美不勝收。再過一段時間到了深秋時節,天山村四周的山巒上楓紅松綠,萬紫千紅,煞是悅目。
天山村作為東陽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站在村辦公樓前的廣場上,放眼望去,一幢幢樓房依山勢而建,犬牙交錯,黛瓦粉牆,惹人注視。村裡有一群古松,別看不起眼,已有百年歷史了,這就是天山一景———十八松崗;站在十八松崗眺望,橫錦水庫一覽無餘。
天山還有「十八文化」之說,十八景、十八松崗、十八灣古道、十八山崗、十八古器、十八傳說、十八古人、十八財寶等極富傳奇色彩的古代文化,使天山更添神秘色彩,耐人尋味。
7 虎鹿鎮——西塢村
西塢,依山而建的村莊籠罩在煙雨迷濛之中,如人間仙境。
整個村莊高低不一,老屋新房交織陳列著,錯落有致地展示在一座大山的同一平面。它更像一幅韻味十足的山水畫呈現在眼前。
村落祖先是清朝時從外地搬遷到此開始興旺起來的。來這裡時,看到它背靠青山,左右兩側像一把太師椅的扶手,中間相對平坦,大風也刮不到,非常安靜,且不太會積雪,很適宜建房居住,於是安頓下來在此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村上的所有建築毫無遮掩地呈現在同一個平面上,可謂一覽無餘,似乎在體現西塢人堂堂正正做人、坦坦然然做事的特徵。
古民居、祠堂分布高低錯落,連綿起伏,錯落有致。村上的古建築佔了所有房屋的一半,雖然特色不明顯,但高低錯落有致,祠堂、老屋等青磚黑瓦的,最高處與最低處相差有50多米,給人以明顯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老屋邊上都是新房子,紅色、綠色琉璃瓦屋頂與老屋的黑色形成了強烈反差。正是這反差,使得西塢村這幅山水畫更加色彩斑斕,變得生動起來。
古村記獨立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