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內卷」 | 當自行車遇見電腦

2021-02-14 上海交大研究生會

在學校,

同學們自行車天天騎,電腦也在天天用,

但是,

自行車遇見電腦,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許多同學表示,

驚了,還有這種操作?」

「我見過用功的,卻沒見過這麼用功的!」

「原來這就是我考不上清華的原因!

當然,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不提倡這種行為,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位同學要這麼做呢?

隨著2020年高考成績放榜,各省的一分一段表公布。在公認的高考強省河南公布的數據中,我們看到700分以上的考生共有169人,而清華和北大在河南的平行投檔分數線分別為704分和703分。

這說明,河南的寶寶如果今年高考考了700分,很遺憾,還是去不了top2。

毫無疑問,這種隨著大家都在努力而使成績分數水漲船高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清華大學的學生無疑是全國各個省份的佼佼者,佼佼者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能差嗎?這麼想來,自行車遇上電腦,也是不足為奇的行為了。

競爭在任何地方都存在,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老王」們的內卷自白故事:

我只想好好學習,

未來找份實習,

天才少年的傳奇讓我望塵莫及。

隔壁學生物的小李自學了機器學習,

還有小女朋友與他形影不離,

我的導師總是讓我十萬火急,

他說學好專業知識就能披荊斬棘,

全才的畢業生們讓我感到離奇,

只有更拼命學習才能縮小距離,

大家為了抬高績點,加劇內卷抓破頭皮,

讓我這條鹹魚直呼相煎何太急

我想當個科學家

進校園時意氣風發

但夢想似乎折戟沉沙

同寢室的哥們兒SCI不停發

我的論文卻是水月鏡花

畢業後站在十字街口

搞科研大概是非升即走

大佬們得心應手

我只求高抬貴手

對外說強中自有強中手

只有自己知道內卷才是罪魁禍首

祖國教育的發展讓人期待

越來越多的博士卻讓我無奈

內卷是社會的優勝劣汰

放平心態,做好自己才能百戰不殆

我是社畜老王,

也曾豪情萬丈想在上海買房,

但人民廣場地鐵站的人潮讓我迷茫。

原來每天七點起床,

慢悠悠地前往上班的地方。

但一切都會變的,

人越來越多了,

把我擠得東倒西歪趕不上地鐵了,

我沒有寶馬香車,只有地鐵列車

老闆當頭棒喝,遲到扣工資了,

還好我學富五車,總會有辦法的。

鬧鐘訂成六點三十二,

何必還在苦等呢,

我哼著小歌,搭上了反向列車,

坐到起點站那裡沒有等車的小哥。

盯著時間,摸著鼻尖,

看車外的人們浪費著時間,

我感到有點倦,

一波一波的內卷

讓我叫苦連天

但我相信夢想不會輸給時間

當別人都在為僅有的榮譽努力,你也會努力。

如果大家都一樣努力,僅有的名額會給誰呢?

所以必須有人比其他人更努力才會得到榮譽。然後大家都會向這位更努力的同學學習。如此循環下去,好像我們都被這種看不到盡頭的努力卷了進去。可是大家都拼命地努力,僅有的榮譽還是那幾個,沒得到榮譽的人的努力看似無用了。

這就是「內卷」

「內卷」存在的深層原因,有人說是資源分配不均和人的無限欲望導致的。

舉個極端例子,如果上海交通大學今年在某省的招生政策變為所有人都可考入,那麼大家努不努力都是一樣的,反正都有交大可上。如果上海交通大學今年在河南省只招生1個人,那麼所有有志向考入交大的同學,都要為那1個名額開展激烈內卷,勢必有人淪為炮灰

在社會總資源不變的情況下,每個人都試圖付出更多然後期望獲得更多,但結果是每個人都更累,得到的資源不變

在學校生活中,有很多同學認為「內卷」的存在來源於peer pressure(同輩壓力)

翻翻朋友圈,看看其他同學保研、選調成功、進名企、創業、出國留學,

你會感覺到好像同學們「都過得比我好」、「都比我擁有得多」、「都比我優秀」。

這樣的壓力對你來說也許是動力,也許會讓你很累,但也讓你不敢退縮,因為誰退誰就有可能會成為失敗者。

那麼,「內卷」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有的人認為,在「內卷」的壓力下,能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向前進,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所有人的能力不斷變強,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有的人說,「內卷」是一種惡行循環,加大了資源之間的不均等和差距,是當今發展形勢下出現的一種畸形現象

關於「內卷」,你有什麼看法嗎?

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你的觀點!

 

文案 | 宋磊 饒雲飛 陳雨晨

編輯 | 陳雨晨 饒雲飛 宋磊

責任編輯 | 彭冠錦

相關焦點

  • 內卷是什麼意思 內卷梗內涵出處含義來源用法介紹
    內卷是什麼意思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公布後,其中一個詞「內卷」很多朋友表示不認識,不知道「內卷」表示什麼?有什麼含義?為什麼成為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下面小編帶來了網絡用詞內卷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 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
    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時間:2020-12-07 19:06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 內卷是什麼意思?咬文嚼字今天發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內卷就是其中一個,是不是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非常好奇這是什麼意思,那麼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內卷是什麼意思 一、意思 又稱內捲化,譯自英語involution, 本   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社會學術語了解一下   內卷是什麼意思?
  • 大學生的「內卷」:競爭還是內耗
    不少大學生表示,「內卷」的熱度,不僅是大學生的一種自我調侃,也是大學生面對學業以及自我發展的眾多壓力的真實寫照。如何破解「內卷」,也是每一個大學生需要完成的人生課題。  大學裡的「內卷」有多少種操作?  說起「內卷」,最早的「出處」是幾張名校學霸的圖片。
  • 程式設計師真的「內捲化」了嗎?如何應對?
    12月初,《咬文嚼字》雜誌經過評選,發布2020「十大流行語」,其中有一個詞是「內卷」。而在前不久,播妞就在某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程式設計師未來會成為非常內卷的職業麼?」這個問題目前共有6029位關注者,瀏覽量達到500多萬,從關注量和瀏覽量上來看,大家對之後的職業發展的趨勢還是非常關心的,那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程式設計師如何應對「內卷」這個問題。內卷是什麼?
  • 意思意思丨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內捲化的通俗解釋,網絡用語熱詞內卷梗出處來源是哪裡?
    「內卷」這個詞火了,內捲入選《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內卷很多人並不理解,如今這個詞在各行各業中被提及,那麼,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內卷的打工人,你還好嗎
    No.1內 卷據說,內卷這個詞involution,最早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在1963 年出版的《農業的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生態變遷的過程》一書裡提出來的。
  • 中國蹦迪圈已經快被「內卷」給卷死了.
    假如我的公眾號叫做金融夜南京,那我覺得沒必要解釋「內卷」這個詞。
  • 「今天你內卷了嗎?」瞬間大火的詞,你看懂了嗎?
    "今天你內卷了嗎?"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內卷"一詞突然大熱。上到各行業的從業者,下到網絡上的吃瓜網友,仿佛人人都在談論"內卷"。"內卷"的大火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反映了當下人們生活的焦慮與迷茫。你我皆可"內卷",你我都被困在"內卷"裡。
  • 莫名其妙被「內卷」?909萬應屆畢業生哭了
    600分以上考生破30萬—高考在內卷 清華學子邊騎車邊用電腦—高校仍在卷 天天加班996—職場卷得更厲害連當廢物也要被卷 …… 清華學堂路,一學生邊騎自行車邊看電腦
  • 新冠之年的「內捲風」——談內卷的失速、遞歸與巴洛克
    但一夜之間,這個詞突然「出圈」,像龍捲風一樣「內卷」,從學術圈旋轉而出,所向披靡,開始成為人們談論自己勞而無功或者過度競爭卻並不能獲得與之相匹配的收益的「關鍵詞」。可當我們談論這股「內捲風」的時候,我們真的知道我們在談論什麼嗎?或者說,「內捲風」真的像龍捲風一樣無所不「卷」,只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嗎?
  • 當我們在談公益界的「內卷」時,可能會談什麼?
    導讀: 2020年的熱詞中,應當少不了「內卷」。無論你是讀書人還是「打工人」,無論你在商業領域、學界還是網際網路行業,都可能感受到「內卷」帶來的焦慮。整個社會都在內卷的情況下,公益界會是最後的淨土嗎?然而近年來出現的行政逼捐帶來的「增長」、個案籌款受追捧、消耗型的「籌款比賽」等等似乎說明,公益界也逃不出內卷的趨勢。項飆將內卷歸納為「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他給出的解決辦法是不要「13億人擠在一條路上」。要努力改變潮水的方向,建設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才能真正得到解放。這一解決方案應如何適用於公益界?公益界怎樣才能避免內卷?
  • 媒體聚焦大學生的「內卷」:無效消耗還是競爭動力?
    不少大學生表示,「內卷」的熱度,不僅是大學生的一種自我調侃,也是大學生面對學業以及自我發展的眾多壓力的真實寫照。如何破解「內卷」,也是每一個大學生需要完成的人生課題。大學裡的「內卷」有多少種操作?說起「內卷」,最早的「出處」是幾張名校學霸的圖片。
  •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內卷通俗的說就是內部競爭。內卷是從內捲化而來,內捲化最早是描述農業問題的,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現在很多高校學生用內捲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類似於養蠱、互相傾軋之意。
  • 為什麼說「內捲化」在現代中國是個造詞偽概念
    我以前也感覺「內捲化」好像說的是那麼回事,但學習《毛選》之後,我才發現這個詞兒真是有意思,以至於佩服發明這詞兒的人:「內卷」原本是社科領域的學術名詞,後來在知乎上流行開來。如今,網絡上處處都是「評論新聞」談「內卷」。在知乎、B站、微信、微博、豆瓣、貼吧等等平臺瘋狂輸出,鍵政圈一片狂歡。
  • 清華大學偷拍照流出,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內卷」的你
    照片上,一位清華學霸騎著一輛自行車,一隻手控制著自行車的把手,一隻手拿著一臺正在運行的電腦。這臺正在工作電腦,不是在打遊戲,不是在看電影,而是在跑程序。網友看了不禁大呼,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考不上清華了:比自己聰明的人,比自己更努力。
  • 三流做題家的內卷隨想
    內卷火了,從論壇江湖到學術廟堂,從鍵盤鬥士到主流媒體,人人都在談內卷,談內卷的原因,談內卷的表現,談內卷的方式,主流的聲音在用內卷的方式談內卷
  • 大學生也「內卷」了?
    大學生也「內卷」了?「內卷」的熱度,不僅是大學生的一種自我調侃,也是大學生面對學業以及自我發展的眾多壓力的真實寫照。那麼,今天的年輕人是否能突破自我,擺脫「內卷」的束縛?公眾關注「內卷」,歸根結底還是和當下社會日趨激烈的競爭形勢有關。身處象牙塔的年輕人,對此有著更深的感受。《中國青年報》的一篇報導就指出,有些大學生認為,網絡上關於「內卷」的討論更多是在販賣焦慮。
  • 一個值得去了解的流行詞:內卷,究竟是啥意思?
    經常瀏覽網文的你,一定經常看到「內卷」這個詞。內卷在2020年很火,入選了《咬文嚼字》2020年十大流行語。內卷究竟是何義?何以成為了流行詞?帶著這些疑問,我專門花了一些時間研究,現在我把內卷的來龍去脈說給你聽。2020年內卷首先在大學生中,尤其是如清華北大這些知名高等學府的學生中流傳開來。
  • 不「內卷」,連「打工人」都當不了?|周末談
    根據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的定義,「內捲化」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幾年前,如果我在稿子裡使用這個學術用語,校對老師還會跟我反覆確認。現在,就連直播網紅,也大有蹭一蹭「內卷」熱度的勢頭,仿佛不懂內卷就顯得沒有文化,跟不上潮流。
  • 大學生「內卷」有多少種操作?
    不少大學生表示,「內卷」的熱度,不僅是大學生的一種自我調侃,也是大學生面對學業以及自我發展的眾多壓力的真實寫照。如何破解「內卷」,也是每一個大學生需要完成的人生課題。  大學裡的「內卷」有多少種操作?  說起「內卷」,最早的「出處」是幾張名校學霸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