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蹦迪圈已經快被「內卷」給卷死了.

2021-02-26 我在夜南京


假如我的公眾號叫做金融夜南京,那我覺得沒必要解釋「內卷」這個詞。

奈何本公眾號是我在夜南京,為了防止部分讀者想入非非,覺得「內卷」這個詞是像阿拉善「卷X」一樣的詞彙,陳導覺得在給你們看這篇文章前我得先解釋下這個詞。

通俗點講,內卷就是本來大家都能輕輕鬆鬆競爭,卻偏偏要累死累活的競爭。

舉個例子,一個班級如果大家都不太努力,那你取得好成績是很簡單的,做一個好學生也很輕鬆。

但當大家都很努力的時候,操蛋的事情就發生了,你必須通宵備考才能考到好成績。

而內卷就是,當你通宵備考之後,別人更努力,人家吃飯都拿著一本書背、甚至邊騎自行車邊拿著筆記本電腦寫論文、發著高燒也要背知識點。

本來大家都能輕輕鬆的,但因為「內卷」所有人卻都得累死累活,但取得的成果其實沒什麼變化,因為爭奪的本質上還是名次。

內卷,就是過度競爭導致的陀螺化死循環。

如果你看到這裡還沒懂「內卷」這個詞,那我用蹦迪圈舉個例子吧。

幾年前泡女孩,你在舞池走過去買杯雞尾酒,可能一段愛情故事就發生了。

現在你盤女生,你不訂一張卡座那是基本不可能的,有時候你還得開香檳王或者黑桃A。

為什麼呢?

因為其他所有男生都在開卡、開黑桃,卡上都擺了神龍套,你要是不也這麼幹,就競爭不過他們。

大家都開卡座了,這還不夠,男生們繼續瘋狂競爭,有的人租超跑、有的人直接轉帳,他轉520,那個轉1314,我就轉5200尤其是這幾年,你在夜店泡女孩的難度越來越大了,成本也越來越高,需要付出的精力也越來越大。

內卷就是一種陀螺式的死循環,每個人都付出更多無意義的精力和成本。


不僅僅在泡女生這件事上,中國蹦迪圈的各個方面早就被內卷給壓榨到極限了。

就說女生出去蹦迪,過去女生你隨便畫個妝就有行情,但越來越多女生為了更好的行情,開始玻尿酸、肋骨鼻、穿的越來越少。

卡上的男生就開始杯杯先敬肋骨鼻,微信先加玻尿酸。

為了行情,女生們開始競爭,這就內卷了。女生們要行情好就去做肋骨,打玻尿酸,弄熱瑪吉,搞瘦臉針,幹皮秒。

到後來,女生還得精心布局自己的朋友圈、裝成白富美、掐著喉嚨裝嗲,蹦迪蹦到越來越累,本來是去放鬆的,結果去蹦迪競爭比選美還激烈。


拋開性別,我們再說說整個蹦迪圈的內卷。

以前蹦迪其實很簡單,沒什麼套路、魚、行情這些詞。

我喜歡你,你喜歡我,咱們今晚一起回酒店,誰也不騙誰的,第二天早晨想談戀愛就談戀愛,當成一夜情的話咱們就當成一夜情。

內卷之後就操蛋了:

你不套路別人,別人就套路你,你不養魚塘,別人就把你當備胎,你放棄自己的行情,人家不放棄自己的行情。

不套路的那個就總得吃虧,白熱化的競爭導致大家全都越來越套路了,每個人都怕自己吃虧、怕自己被渣、怕自己愛情不夠甜美,恨不得養十幾條魚,多套路七八個異性。

這幾年蹦迪圈內卷下來的結果就是,你蹦個迪用的腦子,比中情局臥底去酒局刺殺政要動的都多,真的太累了。

上面我寫的內卷也僅僅是玩家層面的內卷,夜店、酒吧的內卷就更嚴重了。


過去開夜店哪裡像今天這樣啊,現在哪家夜店開業不宣布自己投資上億都不好意思。

中國各大夜店就是今天我投資一個億,明天他投資八千萬;你弄三千個雷射燈?我就幹五千個雷射燈;你請兩百個銷售,我就挖五百個銷售;你搞十個美女股東,我搞一百個美女股東;你請百大小馬丁,那我就花錢請菸鬼。

整個一個神仙打架,混亂燒錢。

開個夜店成本越來越貴,就連運營夜店的成本也能隨隨便便讓一位大老闆吃不下飯。

但各大夜店都這麼拼,利潤反而比幾年前沒有上億大投資的時候更多了,夜店投資人、管理層活的更累了。


再說夜店銷售的內卷,剛開始夜店銷售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幫忙訂個卡座,跟客人喝喝酒,維護下關係就行了。

結果到現在,銷售還必須給客人叫妞,你叫不到女孩就沒人找你訂卡,不光給給客人叫妞,你還得送酒,你還得請客人吃夜宵。

現在許多銷售為了更大的競爭優勢,連「反點」都得全都給客人,有的銷售甚至慘到要自己組局、自己跟客人A卡。

因為行業內過度競爭導致的內卷,當夜店銷售都越來越累了。


再說說DJ行業,過去DJ需要專注的只有音樂水平,打Bass就專注Bass,打Techno就專注Techno。

現在不行了,DJ還得在臺上跳舞,還得運營自己的抖音,還得給各個排行榜充錢,還得陪夜店的音樂總監喝酒,有的Techno DJ接不到演出甚至為了生活得跑去喊著大大大打Bounce。

沒辦法,DJ行業的內卷太過於嚴重。


所以你會發現,整個中國蹦迪圈的內卷都過於嚴重。

由於盲目的競爭,從玩家到夜店,都被壓榨的一乾二淨,進入了一種陀螺式的死循環,大家都越來越累,成本越來越高,還玩的沒以前那樣開心。

整個中國蹦迪圈都已經快被內捲化卷哭了。

那你問,內捲化有解決方法嗎?


其實有的。


有位經濟學家,叫做約翰納什,一部著名電影《美麗心靈》拍的就是他的經歷。

電影裡有一個橋段,約翰在普林斯頓上學的時候,和三個同學一起去夜店蹦迪。

這個時候進來了一位漂亮女生跟她的閨蜜們,於是約翰和他的三位同學就在思考如何去泡這個漂亮女孩。

博弈論中最著名的一個理論,「納什均衡」的靈感就來自於此。

約翰納什說:如果他們四個人全部都去搭訕那個漂亮女孩,那個漂亮女孩一定會擺足架子,對誰都不理不睬。

泡不泡得到不談,但泡到的難度和成本一定會增加很多。

而且當他們被漂亮女孩拒絕了,再去泡漂亮女孩的閨蜜,她閨蜜也不會理他們的,因為沒有一個女人願意當次品、備胎。

但如果他們先去泡美女的閨蜜,最次的情況也是閨蜜被泡到。

而漂亮的女生也會感覺到「被孤立」,這個時候泡她也就會容易許多。

解決蹦迪圈的內捲化,唯有靠博弈論裡,自願放棄競爭,實現團體的最大效益。

不過很可惜的是,這在蹦迪圈行不通。

因為蹦迪圈並不是一個溝通密切的整體,你自己放棄競爭對內捲化不會有絲毫改變,只能讓你自己盤不到女生、訂不到卡座、被渣。

說來也很真實。

你不蹦迪的時候,上班內卷人人加班996;讀書內卷人人通宵做五三;就連你是富二代,繼承家產,都得跟別的富二代比,不然你老爸得數落你學歷,罵你敗家子,你也逃不過內卷。

白天你已經被內卷卷哭了,你說我去蹦個迪,放鬆一下,到了夜店才發現這邊內卷更嚴重。

你能咋辦呢?

那也只能硬著頭皮卷下去了。

來源:滿分雷射槍

— CONTACT US —


VX: NDHQ2020


相關焦點

  • 中國蹦迪圈鄙視鏈
    這是一個城市的主流蹦迪圈。 第三階梯:城市大哥圈 當你踏入你所在的城市最好的那家夜店,服務員和保安都認識你,諂媚的叫你「大哥、公子、少爺..」,那你已經是這個城市夜店消費的頂層人群了,雖然這個「頂層」人有點多。
  • 「內卷」是一種自我鎖死
    ——達摩祖師昨天發了內捲化的根因與化解,引來不少朋友的關注。有的朋友特別發來《內卷不是惡性競爭,內卷是一種鎖死》。讀後感覺不錯。作者「我是北遊」把「內卷」界定為一種封閉、鎖死,一種無意義的重複。他的定義很清晰:「內卷」不是惡性競爭,內卷是一種自我鎖死的狀態,這種狀態會導致社會沒有實質發展,沒有技術躍遷,整個社會在低水平上無限次重複與輪迴。這才叫「內卷」,這樣的社會才叫「內捲化」。「內卷」,是因為不能「外」,所以只能「內」;因為不能「伸出去」,故而只能「卷進來」,這才是「內卷」。
  • 全網都在擔心的內卷,到底是怎麼捲起來的?
    「 請停止你的內卷行為!」、「 卷!都 TMD 給爺捲起來!」這兩天在編輯部,「 內卷 」可以說是差評君聽到最多的兩個字了。東卷一下,西卷一下的,好像萬物都可內卷。甚至已經有同事得上了內卷 PTSD,就差對著說內卷的同事唱 dame dane ( 不要,不行 )了。
  • 內卷時代的抗卷指南
    其實自從去年馬老師那句996是福報,就已經能感受到網際網路行業的內卷了。「百度資深研發工程師」知乎用戶「日拱一卒」認為,網際網路天生具備壟斷屬性,一旦成為細分領域的領頭羊,即可獨佔利潤。老二、老三還能喝點湯,後面的則可能輸掉底褲。每個團隊都只能拼命加快產品迭代、更快地佔領市場。
  • 內卷、加速與當代中國社會的「趕工遊戲」
    在當下中國網際網路輿論場中,內卷已經成為一個被泛化的詞彙,形成了所謂「萬物皆可內捲化」的現象。但是,輿論話語中對於內卷的使用,更多地只是一種「慘狀描述」。它集中表達了當前中國社會中的一種普遍的焦慮,但是缺乏問題背後的成因分析。現象性的描繪無助於真實的社會問題的解決,反而使得這個詞彙蒙上了濃濃的絕望氣氛。我們需要進一步追問的是,內卷現象產生的深層機制是什麼?
  • 教育「內卷」,不得不捲?
    教育「內卷」,不得不捲?」,不得不捲?一時間,無人不「內卷」,無行業不「內卷」。與全民息息相關的教育,是不是也存在「內卷」?什麼是「內卷」?「內卷」一詞最早是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格爾茨對爪哇島農業經濟狀況的總結提煉,指一個社會或組織既無突變式發展,也無漸進式的增長,只是在一個簡單層次上自我重複的概念名詞。
  • 內卷2020
    毫無疑問,沒有哪個詞能像「內卷」一樣,從人類學裡火出圈,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頻繁出沒於整個2020年社會熱點事件的討論中,誰都可以脫口而出一句:卷!卷這個詞很形象,讓人想到許多小白鼠們在跑盤上不停奮力奔跑,即使有許多白鼠體力耗盡,想讓自己停下來,但只要跑盤裡有一隻小白鼠還在跑,那麼轉盤本身不會停下來,看著小白鼠在卷盤裡不死不休,是不是讓打工人心有戚戚呢?
  • 少年時代的內卷
    二是我單純不喜歡「內卷」這個詞,明明就是競爭,也不乏有時候是惡性競爭、不擇手段地競爭,卻要給這麼個新詞來替代,難免對這些熱衷的擁護者抱有偏見——誇人和罵人的話代代相傳,只有處於灰色地帶的略顯貶義的詞,大家才想方設法找個不相干的委婉說法,希望把已經泛黑的東西染成白的。
  • 內卷人,內卷魂,卷到最後不是人
    去年下半年,不知道具體是哪個時間節點開始,「內卷」這個詞像是被公關團隊在全網買了熱搜一樣在全網被推送到我的面前。萬事皆可內卷,飯圈內卷,食物內卷,甚至於在某乎一篇關於「如何放一個更優質的屁」的提問下看到評論區寫滿了「放屁內卷」。所以,究竟什麼是內卷?
  • 越耍小聰明,內卷越嚴重,卷上加卷就是踮腳效應
    最近,莫名其妙的,「內卷」一詞火了,好多人搞不清究竟是什麼意思,還以為是蒸花卷時候的內卷或外卷手法,那是中式麵點師的基本功之一。 「內卷」一詞的出土,可能又是某個「經濟學家」的傑作。吳敬璉先生曾經斥責過:經濟學研究不能靠發明幾個新名詞。 事實上,本幫的經濟學家連「發明」的本事都沒有,基本上,是像吳敬璉先生痛斥的:就是翻閱教科書,從中找到一些名詞,並把它當成時髦詞兒,然後用它去概述中國經濟。
  • 當「內卷」席捲中國?!黃宗智回應「內捲化」概念與「去內捲化」發展
    「內捲化」近期成了一個網絡熱詞,被頻繁地用於學術界與社交媒體針對諸多社會熱點事件的討論之中。20世紀80年代,黃宗智老師借用內捲化概念(involution)用於分析中國小農經濟,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著作的中譯本在大陸出版,便使用「內捲化」作為譯文。近期,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黃宗智老師的一系列著作,並邀請黃老師就「內捲化」展開討論。
  • 東張西望(12)/說文解詞(5):內卷 · 外卷 · 卷積
    解構:內卷 Involution (退化)內卷是個妥妥的外來語,對應的英語單詞是involution,翻譯的既生硬又生動。「內」是前綴「in-」的翻譯,「卷」是詞根「vol」的解釋。生搬硬造之下,雖不朗朗上口,倒也容易理解,一目了然。
  • 內捲化焦慮
    這種現象並不罕見,在18世紀之前,人類社會已經內卷了千年或數千年。英國學者安格斯·麥迪森在《世界經濟千年史》中用數據統計揭示了一個「千年停滯」的內捲化經濟:在公元後第一個千年裡,世界經濟幾乎沒有任何增長【3】。在那個漫長而痛苦的年代,經濟增量僅來自人口與土地規模的增加。
  • 拒絕內卷,良性競爭
    內卷,作為這幾年的熱詞,尤其戳中了年輕人的內心。生活中,到處都有內卷現象的出現,卷,可以說是中國目前的社會競爭常態。很多人都疲於應對這種複雜激烈的社會資源爭奪,但為了生活,為了一個好一點的未來,只能夠被人潮裹挾前進,被迫參與到這種惡性競爭中。但這種內卷現象終究是不正確的,其存在是不合理的。
  • 幼兒園已經開始內卷了
    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壓力與扭曲從他們在幼兒園內卷的時候就種下了根。如今關於幼兒園的競爭激烈程度,可能已經遠超你的想像。 如果一個小朋友在2020年需要上幼兒園,他需要經過以下競爭。 首先是各地不同的戶口和片區限制,會對孩子入園有一定的影響。
  • 幼兒園已經開始內卷了!
    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壓力與扭曲從他們在幼兒園內卷的時候就種下了根。如今關於幼兒園的競爭激烈程度,可能已經遠超你的想像。 如果一個小朋友在2020年需要上幼兒園,他需要經過以下競爭:首先是各地不同的戶口和片區限制,會對孩子入園有一定的影響。
  • 內卷已經開始滲入幼兒園了.
    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壓力與扭曲從他們在幼兒園內卷的時候就種下了根。如今關於幼兒園的競爭激烈程度,可能已經遠超你的想像。 如果一個小朋友在2020年需要上幼兒園,他需要經過以下競爭。 首先是各地不同的戶口和片區限制,會對孩子入園有一定的影響。假設這位小朋友家在幼兒園片區,且戶口沒有問題。那麼他想要去優秀的幼兒園,家長們就得開始漫長的排隊。
  • 新冠之年的「內捲風」——談內卷的失速、遞歸與巴洛克
    終於可以來談論一下「內卷」了,因為這個詞已經是繼上半年的「新冠」之後下半年當之無愧的年度「熱詞」。而這兩個詞一頭一尾,似乎也在有意無意中把這一年帶給人們的複雜的感受概括了出來。而「內卷」或「內捲化」(involution)最初是由旅美歷史學家黃宗智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研究中國明清經濟時所引入的概念,指的是18世紀江南農民為提高稻田產量而不斷提高勞動力的投入,但卻收效甚微的現象。
  • 今天,你內卷了嗎?
    ▲ 圖/攝圖網如在上半年針對「經濟內循環」概念,就有輿論牽連內捲化,稱經濟內循環就是內捲化,會帶來中國社會經濟的整體倒退或崩潰。甚至還有武漢大學社會學院院長賀雪峰在其《要警惕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內捲化》一文即借用該概念批評中國學術界成果雖然表面豐盛,卻僅能停留於象牙塔的書齋式探討之內,而無法被應用於實踐層面的現象。除此之外,還有政治內捲化、市場內捲化、領導力內捲化、意識內捲化、女性內捲化、母職內捲化、名媛內捲化、內捲化忙碌、去內捲化等,甚至有文章稱我們已經進入「內捲化」時代。
  •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微博上一網友吐槽「清華大一C++課作業難度太大」,評價是「超級內卷」,下方評論也都是「這也太卷了」;某微信群裡發布了一單位招聘啟事,學歷要求清一色的「碩研」「博研」,準畢業生們哀嚎一片,「都卷到街道去了」……要弄清這群新新人類在說啥,先要弄清啥是「內卷」?這個詞近來突然火起來,幾乎成了一個「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