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教育成功的唯一標準是什麼?中考和高考之後一定要知道

2020-09-05 明錟說家庭教育

(本文章為作者原創,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7月可謂如火如荼。在高考和中考相繼結束之後,家長和孩子們開始熱切而又焦急地等待考試成績的發布。

在這短短的十幾天時間裡,一定有父母和孩子會感覺到焦慮。這種心情是正常的。家長除了接納並認同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可別忘了做必要的心理建設:如何讓孩子積極面對有可能不理想的結果

由此出發,需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是什麼?是考上好學校嗎?當然不是。

1

考上了好學校,只是在學校教育的評價體系中「掌握知識維度」取得了比較好的結果。

而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綜合作用。這也就決定了,衡量一個孩子教育是否成功,還需要從內在到外在,更豐富、更全面、更系統的全方位評價體系

看看熱播網絡劇《隱秘的角落》裡的朱朝陽,是不是一目了然?

在現實生活中,曾經的馬加爵,殺害自己母親的吳謝宇,對女友施以情感控制導致其自殺的牟某。還有考上名校,卻患上了「空心病」的大孩子們。

這些都足以說明:學習成績並不能衡量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程度,以及他是否有一個健康的人格;更不能保證他未來回饋給這個社會的一定是貢獻。

2

小學、中學和大學,都是有圍牆的教育。

這也就是說,孩子們在不同程度的監督和管理下,逐步完成了不同階段的學業,最終是進入沒有圍牆的「社會」這所終身大學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大學之外,孩子們不僅要接受老師的管理,還要受到家長的監管。這也就決定了很多孩子的成長是在外力的嚴格約束下完成的。

我所知道的一位浙江某地的高考狀元,就是在母親的嚴格管控之下考入了浙江大學。但因為沉迷手機遊戲,無法改善,最終而被勒令退學。

儘管,期間媽媽辭了工作到大學陪讀,可她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控制」孩子對電子遊戲的渴望,而於事無補。

在大學中,沉迷網路遊戲,荒廢學業的成年孩子並不在少數。他們剛剛走出家門,還沒踏入社會就「跌倒」在大學的象牙塔內。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一種失敗

3

「未來的社會實踐是出發點,也是歸宿。」這是北大教育學院閻鳳橋院長,也是我特別敬重的老師對我說的話。

是呀,對於一個終究要長大成人,在社會群體中歷練的孩子,教育的出發點、根本目標和歸宿在哪裡呢?

就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經歷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最後走向衰老死亡,完成了人生閉環一樣,教育也同樣存在著一個閉合的圓。

為了讓一個孩子在未來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具備更好的社會實踐能力,我們父母和老師需要在他未成年期做好教育;而他則要通過未來的社會實踐,要去檢驗這些教育質量是否足夠過硬,是否存在重大缺失!

同時,他要通過自身的社會實踐去回饋給社會和他人。而這種回饋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

教育本身也是一種實踐,所以,也應該在實踐中接受檢驗。

「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學習成績,而是未來的社會實踐。」

所以,即使孩子們在中考和高考中沒有取得理想的考試結果,也不能說明教育就失敗了,更不能說明孩子們就失敗了

家長們一定不要氣餒,這樣才會用愛和鼓勵陪伴孩子走出這段「挫折」。

孩子們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去掌控自己命運的轉折點。如果可以從人生的經歷中學會總結,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去面對、迎接這些困難和挑戰,那麼在未來這所社會大學中,仍然可以成就屬於自己美好的人生。

所以,不論何時,家長們都要和孩子們一起加油啊……

要讓孩子未來取得真正的成功,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明錟老師可以幫助您全方位評估孩子的學習能力現狀,親子關係狀況,並制定針對性的孩子個人和父母成長計劃,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良好的親子關係。歡迎關註明了父母課堂並與明錟老師聯繫。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明了父母課堂針對6-12歲的小學生家長,提供一對一、個性化的家庭教育諮詢指導服務,幫助您解決孩子的學習力提升、減少手機遊戲的依賴、青春期前後的親子關係建設等教育難題。

更多科學與健康、簡單與明了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盡在「明了父母課堂"。

相關焦點

  • 學歷和經驗哪個更重要?學歷是否真的是衡量人才價值的唯一標準?
    無論是學歷,還是經驗都不能成為影響它的唯一要素。衡量人才的價值,還有諸多方面需要考量,比如,個人風格,價值觀,職業動機,勝任力,外表談吐等等。這麼多個維度,再排列組合一下,至少會生成幾十種衡量人才的標準「套餐」。因此,如果我們簡單粗暴地用學歷或經驗來作為衡量人才價值的唯一標準,都是有失偏頗的,結果極有可能導致選錯人,用錯人。
  •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落谷底之後的反彈力」這是王石在自己的跨年演講中對他心目中的「褚廠長」的評價。就在剛剛過去的3月5日,這位被各界大佬紛紛推崇的老一輩創業實幹家走完了他一生傳奇的路程,享年91歲。
  • 除了考試分數,還有什麼手段衡量教育質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質量關係到學校生存,學生和家長的切身利益,也是評價老師工作業績的重要依據。目前的評價制度中,考試分數所佔比重很大,特別是在家長眼中,幾乎是唯一標準,而弊端顯而易見,怎樣合理評價?
  • edX CEO:課程完成率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標
    他表示,隨著edX不斷收集學員及教學數據,希望可以超越僅僅依靠課程完成率作為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      課程完成率將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標  Q:能否講述一下edX的成立過程以及該公司的原則及願景。
  •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
    我覺得,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有內在的豐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興趣,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或許你會說金錢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金錢可以買到幸福、快樂,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或許你會說穩定的工作和老婆孩子熱炕頭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這樣可以得到物質和精神兼得的美滿的家庭生活
  • 什麼是最棒的學生?以什麼作為衡量標準?
    ,小編帶領大家一起繼續走進有關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大圈子!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初中真的是填鴨式教育,並不是啟發式的。學校衡量自己好壞的標準,就是看每年有多少個學生能考到最好的高中去。2003年夏天,劉策接到四份錄取通知書和四份博士學位的全額獎學金。
  • 分數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
    這則漫畫反映了如今家長對孩子成績過於關注的現狀「一個孩子無論成績好壞,退步了就打,進步了就誇,仿佛那白卷子上鮮紅的數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標準,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績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但我認為,他們這種過度關注孩子成績的「唯成績」主義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 揭秘中考的8大真相!趁孩子還沒中考,一定要讓他知道
    分數,是孩子在學生時代,唯一可以證明自己、並為自己爭取到更好機會的標尺。分數很重要,與品質、 能力、情商同樣重要,所以你必須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分數很重要,但我們確實有可能拿不到一個和別人一 樣漂亮的分數,接納這種結果的前題,是孩子你必須先努力。
  •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是要看他從頂峰跌落低谷之後的反彈力
    在那個年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被打成右派對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有多麼大的影響。但是出眾的人總能熬得住,10年的時間,他從被下放的右派熬成了玉溪捲菸廠廠長,他就是褚時健。褚時健一手將連年虧損的玉溪紅塔集團發展成亞洲第一菸草公司。在他效力的18年間,玉溪紅塔累計為國家創造的利稅高達991億,加上紅塔山的品牌價值400多億,他為國家貢獻的利稅至少有1400億。
  • 高考成績不是唯一衡量標準了!「綜合評價錄取」今天開啟【荔枝頭條】
    什麼是"綜合評價錄取"呢?就是說,高校招生錄取時,各試點高校對考生的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能力測試等等,進行綜合考查並擇優錄取。換言之,高考成績不是唯一衡量標準了。那麼,什麼人可以報名"綜合評價錄取"?它的招錄標準又是什麼呢?
  • 工作十年回首高考,擠獨木橋真的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
    211大學,出國讀研,職場摸爬滾打十年間,我時常對前一個階段復盤,特別是在經歷了一些事、見到了一些人之後,發現高考這座獨木橋,並不是通往人生通途的唯一之路。然而當今時代早已不同於千年前的中國,科技的進步、知識的升級、人類的互通增強,種種新特點使得高考作為成功唯一途徑的優勢正在下降。
  • 高考政治哲學常識: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
    高考政治哲學常識: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 2012-09-27 17: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智慧家教策略——不能用成績作為唯一衡量標準來看待和教育孩子!
    我們認為,我們不能用成績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來看待和教育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身上都有閃光點,我們要善於發現它、保護它、放大它。我們要讓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更加熠熠發光,激發孩子無限的潛能、自信和堅強。在孩子已有的優點和興趣基礎上,繼續提升和強化其優點,孩子也會更容易接受,效果也會更容易達到。
  • 高考失利選擇輕生。孩子,人生不是只有高考
    每年高考中考出來成績之後,都會有幾個新聞事件,在講述學生因為高考失利跳河或者跳樓的悲劇發生。孩子輕生前留下遺書,文字裡講述自己辛苦奮鬥幾年的辛苦沒有得到成功的回報,滿是壓抑和心酸,又充滿了對父母的愧疚。
  • 分數固然重要,但不是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
    不錯,分數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體現一個學生在某門功課上的學習成績,但不一定就能代表這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分數只能反映學生在某門學科學習上的成績,而不能取代綜合素質教育的成果。何況考試還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時恰恰考到你不熟悉的那一部分,而你精心準備的那一部分反而沒考。有時你準備得比較充分的題目,考試一緊張,腦子一片空白,什麼也答不出來了。
  • 教育觀察:家長是否有必要知道孩子的成績排名?
    為防止單純用考試成績作為衡量中小學生總體情況的唯一標準,促進孩子全面發展,近年來各地教育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不許對學生進行排名」的相關規定,要求中小學校、班級不允許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或按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次,也不允許以考試成績或升學率給教師排名次或作為評價與獎懲教師的唯一依據。
  • 分數仍然是教育的標準,我們該做什麼?
    時至今日,考試分數仍然是衡量學生的重要標準。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有個美好的未來,都希望能出人頭地。孩子們在家長與老師的期望下,也在不斷地努力爭取高分。但是,分數的高低是比較出來的,拔尖的學生註定只能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只能作為陪襯。目前我國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也都是以分數作為評判的標準。
  • 20萬一平的學區房,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在中考中碰出火花
    再想繼續讀,只能去私立學校,而私立學校考全國統一高考,一本、雙一流上線率又是什麼樣的概率?首屆中考這樣的結果讓很多現在初一、初二的家長開始疑慮和焦慮,他們擔心,當他們的孩子參加中考時,成績排名是不是也會像今年一樣不理想?
  • 教育評價改革讓成績不再是中高考唯一標準
    可是,按照北京市三好學生的評選標準,體育綜合評價必須達到良好以上。然而,小凱的身體雖然很好,有一項體育測評卻不過關,所以,無緣「三好學生」。如何評價一個孩子是否優秀?除了分數,還有什麼標準?(新華社發 王春/攝)改變分數決定論 德智體美勞一樣也不能少方案指出,加快完善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建設和使用辦法,逐步轉變簡單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的招生模式。
  • 錢就像一個金字塔,只有站在巔峰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
    現在的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誰誰今年賺了幾百萬,誰誰又買了幾套房子,難道只有錢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嗎?在我小時候,我就聽身邊的長輩經常說,你們要像隔壁家老王的孩子學習,長大了一定要考上一個好大學,那樣才能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