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管理框架分享之
華為經營之道培訓心得
8月28日,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聘請華為大學特聘教授王太文碩士在集團舉行了一場關於經營之道的培訓,我因種種原因沒有到現場參加,後來根據集團相關培訓要求,回看了培訓錄像,課中王老師的精彩分享讓我耳目一新,他所分享的好多觀點正是我們企業所缺少和需要深思的,後來我又通過其他途徑對華為做了進一步的了解,感覺收穫不小。現就對這次培訓的所思所想記錄如下:
這次的培訓對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它使我懂得了平時我們掛在嘴邊的的理論說的再好,但是如果不將理論用心的運用於實踐之中去,我們將不能透徹地領悟到這些理論的精髓,也體會不到現實與理論的差距。
從初始資本只有2.1萬元人民幣的民營公司,到近期不斷推出重磅自主創新晶片、5G等引領全球的創新產品,華為成就得益於其「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的核心文化價值觀。任正非說過「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把共產黨的最低綱領分解為可操作的標準,來約束和發展企業高中層管理者,以高的行為帶動全體員工的進步。在號召員工向雷鋒、焦裕祿學習的同時,又奉行決不讓「雷鋒」吃虧的原則,堅持以物質文明來形成千百個「雷鋒」成長且源遠流長的政策。堅持為祖國昌盛、為民族振興、為家庭幸福而努力奮鬥的雙重利益驅動原則。團結協作、集體奮鬥是華為企業文化之魂。
幾乎每個華為人都備有一張床墊,卷放在各自的儲存鐵櫃的底層或辦公桌、計算機臺的底下,外人從整齊的中很難發現這個細節。午休的時候,席地而臥,方便而適用。晚上加班,夜深人靜,燈火闌珊,很多人卻不回宿舍,就這一張床墊,累了睡,醒了再爬起來幹,黑白相繼,沒日沒夜。可以說,一張床墊半個家,華為人是攜著這樣一張張床墊走過8年創業的艱辛與卓越。顏色各異、新舊雜陳的一張張床墊,載著華為人共同的夢想。的意味也從早期華為人身體上的艱苦奮鬥發展到現在思想上的艱苦奮鬥,構成華為文化一道獨特的風景。
華為公司提倡思想上艱苦奮鬥。思想如何去艱苦奮鬥呢?怎樣才算是艱苦奮鬥呢?艱苦奮鬥應有目標,應該是不斷地超越自我。體育比賽中,冠軍的獲得不會是因為他跳得很高,跑得很快,而應是在所有人中跳得最高,跑得最快。然而這個紀錄如果他自己不去創新,那麼過不了多久,就會被別人刷新。思想上的艱苦奮鬥除了橫向的比較外,還應該與自己縱向比較。你的思想不提高,別人的思想就會超過你,只有不斷地超越自我,思想進步最快,這才算是思想上的艱苦奮鬥。
人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這一切皆歸因於人的欲望。管理組織中的人,就是管理人性,也就是管理欲望。組織管理的機理在於:基於人性,基於人的動機,基於人的欲望,通過管理行為,激發人天使的一面,抑制人魔鬼的一面,以實現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華為把人力資源的服務對象分為三類: 第一類:出工不出力,混日子的,不出問題不能少了待遇。這類人,華為是不容的。第二類:普通勞動者,按部就班者,滿足於小家庭的溫暖、按點上下班取薪酬,這是華為的絕大多數人。這類人,華為在保護他們的利益並適當給予稍好的報酬。只要他們輸出的貢獻,大於支付給他們的成本,他們就可以在公司存在。第三類:奮鬥者,放棄節假日、年休假,隨叫隨到,願意為公司的事業奉獻一切。這是華為的一小部分人。這類人在分享華為的剩餘價值,就是獎金與股票。
總之,華為在使用一切行之有效的舉措,激勵員工,調動員工的積極的正能量,也在使用一切行之有效的舉措,在約束員工,抑制員工消極的負能量。
華為的經營之道,對於我們的節能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對於在節能公司中的我們又意味著什麼?節能公司從成立至今,由於型煤市場激烈競爭和自身經營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其它的種種原因,使企業經營形勢逐漸步入「寒冬」。特別去年年底至今年以來,受企業自身條件的制約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曾一度使生產經營舉步維艱。為積極應對嚴峻的經濟形勢,集團公司出臺了應對當前經營管理的各項積極措施,節能公司的各個領導也跑市場、搞調研、找客戶,轉變思維,積極尋求新形式下的企業經營管理之道。
面對節能公司巨大的發展壓力和的諸多困難,作為節能公司一員,我們應該怎麼辦?我認為至少要在思想認識做到「三不三講」,在目標落實上做到「三保三有」。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思想上同心同德,才能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面對極為嚴峻的形勢,在思想認識上必須要做到「三不三講」。
不攀比,講奉獻。就目前節能公司整體工資水平來看,我個人覺得符當前企業的經營形勢,與蘭州市現在一般國企的水平相適應,在某種程度上還略高於部分市級企業。現在全國好多企業陷入虧損,減發、欠發工資的企業不斷增多。就節能公司本身來說,雖然擁有國有企業性質和生產設備比較先進的得天獨厚的賦存條件,但企業許多自身原因的限制,致使型煤銷路不暢,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加之節能公司相對年輕,管理上存在不少缺陷,如果不是在集團公司的統籌領導下,我們恐怕早就無法正常發放工資。所以,我們要真正做到不攀比,講奉獻。在講奉獻上,我們從來都不缺少先進典型和學習的榜樣,公司每年的先進、勞模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不抱怨,講大局。「效益決定工資」。節能公司的產品受季節性影響較大,產成品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利潤受煤炭市場影響較大,因節能公司的企業性質為國有企業,同樣的產品利潤,最終產出的效益少了許多。有效益才能發工資,效益好才能多發工資,效益差工資就低,沒有效益就沒有工資。幹活拿錢,首先得有錢才行。我們要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幹」的道理,正確處理好付出勞動和收入的關係,而不是抱怨、牴觸。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難面前,沒有大局觀念,各使各的勁,各算各的帳,統一不了方向,形成不了合力。節能公司的每一名員工不管所處在哪個崗位、那個職位都要堅持局部服從整體,個人利益服從公司利益,關心公司生產經營,從思想和行動上與公司保持一致,艱苦奮鬥,勇於擔當,不傳謠、不造謠、不信謠,用一點一滴的貢獻,釋放出攻堅克難的正能量。
不氣餒,講責任。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恆斌在「補欠帳、保目標」動員會上講到:「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全力跑好今年的後半程,重點是『落實』!各級管理人員應迅速轉變觀念,樹立『有才才有位』的思想,要素跟著業務走,多幹多支持,少幹少支持,不幹不支持!要把加大考核和弘揚先進典型有機結合起來,持續完善機制,在全集團興起比、學、趕、超的競賽高潮!」要求我們刮骨療傷,自力自強,在困境中實現突圍。節能公司能否挺過這個特殊時期,就要看我們每個節能人克服困難的決心是否自信,在困難面前勇於擔責的意識是否明確,這也是對我們每個節能人忠誠度的重大考驗,我們要明確責任,自覺克服等待觀望、與己無關的錯誤思想,把公司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辦,在困難和矛盾面前不迴避,在壓力和挑戰面前不退縮,在目標和任務落實上不打折。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目標落實上,我們要做到「三保三有」,堅決不讓工作任務在自己這裡延誤,堅決不讓考核指標在自己這裡落空,堅決不因自身工作影響公司發展大局。
保目標,有信心。在現在全國經濟大環境下,我們面對的困難其實更是一場信心危機,信心比黃金更寶貴。我們首先要找準自身問題,一點一滴從產品質量,制度缺陷、管理漏洞抓起,逐步破除經營壁壘。「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在巨大的困難面前,我們一定要樹立與企業同舟共濟的信心與決心,認清當前我們面臨的形勢,我們遇到的困難,我想其他企業同樣存在,有些甚至比我們還困難。我們既要看到企業改革發展的巨大壓力,也要看到近年來公司各項改革措施取得的新成效,進一步堅定信心,增強自信,從容應對,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完成目標任務。
保發展,有作為。目前,節能公司的效益談不上增長,企業經營更談不上發展,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目標、保質量」,困難和挑戰已成為新常態,新常態更需要我們有新作為,如果我們的思想還處在高枕無憂的過去,就如溫水中的青蛙自取滅亡,我們必須要有本領恐慌和生存危機意識,牢固樹立「等不起、磨不起、拖不起、慢不起」的工作理念,深度思考提質增效新措施,開源增收新渠道,轉型升級新路子,客觀、認真對待公司各項經營措施,面對問題不迴避,遇到困難不氣餒,切實把應承擔的任務承擔好,把應完成的使命完成好,把各項工作目標落實到位。
保質量,有擔當。在即將到來的生產、銷售旺季,要切實加強各生產環節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管理,實施訂單化生產是今後一個時期節能公司面臨的客觀事實,是公司保目標、謀發展的現實需要,作為節能公司職工隊伍的一員,必須堅持「我在功必可成」、「我在功必能成」的責任擔當,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地做好節能公司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為公司的生產經營保駕護航,為節能公司破困難保目標謀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為,節能公司發展所面臨的矛盾、問題和挑戰,迫切要求我們這一代節能人切實擔責,要求每一名職工在各自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勞,只要公司上下團結一心,搶抓機遇,迎難而上,積極作為,就一定能夠打贏這場「補欠帳、保目標」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