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尊稱為「日本軍神」,先後打敗清朝和俄羅斯帝國,很崇拜一位...

2020-12-13 歷史的皇宮

在日本歷史上,有多位被稱為「軍神」的人物,今天要介紹的人物,是中國清朝末年,被稱為「日本軍神」的人物,他先後統帥日本軍隊打敗中國清朝和俄羅斯,他雖是日本人,卻很崇拜一位中國人,他的名字叫東鄉平八郎,他崇拜的中國人叫王陽明。

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

東鄉平八郎(1848年-1934年),大和民族,日本薩摩藩人,自幼在父親影響下文武兼修,對研究火炮有濃厚興趣,公元1863年(孝明天皇文久三年),參加抗擊英國入侵的薩英戰爭(日本薩摩藩與英國的戰爭),擔任炮手,表現出色,公元1866年(孝明天皇慶應二年),薩摩藩成立海軍,開始步入日本軍界,倒幕戰爭期間,東鄉平八郎堅決擁護日本天皇,為日本天皇打倒德川幕府,奪回實權立下顯赫功勞。

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

公元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天皇實行著名「明治維新」,學習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與文化,全面改革國家,其中一項措施建立強大的海軍,因此派遣海軍遠赴英國深造,東鄉平八郎入選,一學就是八年時間,對海軍知識無所不精,隨後和其他日本留學生駕駛日本在英國訂購的戰艦回日本。

留學英國的東鄉平八郎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富國強兵之路後,把目光鎖定在朝鮮和中國,東鄉平八郎參與制定入侵計劃,因此有了公元1894年(光緒二十年,明治二十七年),日本襲擊清朝軍艦引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東鄉平八郎任海軍上將,指揮日本海軍擊敗北洋艦隊,公元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在威海衛之戰中,再次指揮日本海軍擊敗北洋艦隊,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中日甲午戰爭

公元1904年(光緒三十年,明治三十七年),東鄉平八郎升任日本海軍元帥,同年2月,為爭奪中國遼東和朝鮮半島,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爆發戰爭,史稱「日俄戰爭」,擊敗俄羅斯艦隊,擊殺俄羅斯海軍上將馬卡羅夫,公元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明治三十八年),指揮對馬海戰,擊潰俄羅斯海軍,此戰令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取得決定性勝利。

日俄戰爭

日本在對外擴張期間,東鄉平八郎先後率軍打敗中國清朝和俄羅斯帝國,為日本對外擴張立下顯赫戰功,因此他在日本國內的聲望很高,尊稱「日本軍神」,公元1912年(大正元年),東鄉平八郎封侯爵,不再參與日本軍務,公元1934年(昭和九年),東鄉平八郎在日本東京病逝,終年86歲。

晚年的東鄉平八郎及其妻

東鄉平八郎雖是日本人,但是很崇拜一位中國人,這個中國人就是王陽明,王陽明是明朝思想家和軍事家,他創立的陽明學被日本維新志士充分運用到明治維新中,而這位號稱「日本軍神」的東鄉平八郎,隨身攜帶的一個印章上就刻著「一生伏首拜陽明」七個字,可見他是多信仰陽明學和崇拜王陽明,日本人都能對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如此崇拜,並學以致用,日本能夠迅速崛起,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陽明學

相關焦點

  • 1946年之前,世界有5大強國,先後走進了歷史墳墓
    在20世紀的歷史上,先後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爭對國家的影響是嚴重的,在兩次世紀大戰期間,在世界上,先後有5大強國走進了歷史的墳墓。不得不說,這些國家曾經都威風赫赫,甚至不可一世。但是到了戰爭結束之後,一個個都成了歷史。那麼,這些國家有哪些呢?
  • 繼蒙古帝國之後亞歐大陸上最大的帝國,俄羅斯帝國是如何崛起的?
    俄羅斯的國家起源來自古代的基輔羅斯,基輔羅斯的主體民族是斯拉夫人,也就是今天俄羅斯人、白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祖先,不過「羅斯」這個名字卻來自北歐的日耳曼人。公元七世紀時,來自北歐的日耳曼人整合了當地的斯拉夫人,建立了一系列城邦國家,而斯拉夫人則稱呼這些日耳曼人為「羅斯人」。
  • 俄羅斯人為啥把蒙古金帳汗國的統治者稱作「沙皇」?
    公元前60年,愷撒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裡徵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成為東羅馬帝國獨裁官,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
  • 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為何日本人卻十分崇拜他?
    除了我們中國外,其實日本也是非常崇拜鄭成功的,也是視其為英雄。這就顯得有些奇怪了,鄭成功明明是我們中國的民族英雄,一直在為我國做貢獻,並沒有為日本做過什麼貢獻,為何還會受到日本的崇拜呢?
  • 日本人最崇拜的5個中國人,1個給他們帶去了拉麵,你只知道徐福?
    (5)鄭成功鄭成功是收復臺灣的英雄,我們自小就從課本中讀到了鄭成功的英勇事跡,一直以來他都是我們的崇拜對象,甚至還拍攝了不少以鄭成功為原型的影視劇。(4)朱舜水朱舜水是明末清初人,他原本名字叫做朱之瑜,據說這個名字是當時的日本首相德川國光想為他取名號,朱舜水就用了自己家鄉一條河流「舜水」的名字,那麼朱舜水是怎麼到日本去的呢?
  • 究竟是誰打敗了拿破崙?
    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公元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取得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政權,到了1804年,拿破崙改共和國為帝國,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拿破崙稱帝之後,先後多次打敗了歐洲許多國家組成的反法同盟。特別是在1810年左右,拿破崙統治下的法蘭西帝國,可謂是歐洲大陸上名副其實的霸主。
  • 紫禁城是清朝的皇宮,清帝國是有史以來人口最多的帝國
    即以歷史為認識對象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紫禁城是清朝的皇宮。清帝國(1644-1912)是有史以來人口最多的帝國,也是中國最後的帝國。它由入侵者統治,在頭120年繁榮,並以破紀錄的戰爭和自然災害結束。這10個事實將幫助您更好地了解清帝國。清朝上臺就像成吉思汗一樣。
  • 日本用一個詞侮辱中國數十年:我國做了一件大事 日本再也不敢了
    在鴉片戰爭爆發以前,中國在日本眼裡是上國,是遼闊的無邊無際的大帝國,根本不敢有任何冒犯的想法。但是當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日本看到中國被英國和英法聯軍輕易打敗。其心理就開始發生了變化,首先是開始放棄東方學問,努力開始西化近程。
  • 俄羅斯300年擴張史(2):制定入侵我國計劃,兩場戰爭改變結局
    在彼得大帝死後,俄羅斯帝國便再次進入到蟄伏期,同時俄羅斯帝國還進入到了「女皇時代」,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俄羅斯帝國便先後出現了4任女皇,其中就有我們重點要講的葉卡捷琳娜大帝。1725年,彼得大帝逝世,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在近衛軍的支持下,加冕成為了俄羅斯帝國皇帝,她是第一位統治俄羅斯帝國的女性,她打開了女性統治帝國的先河,為安娜一世、伊莉莎白一世、以及葉卡捷琳娜大帝,登上皇位鋪平了道路。
  • 清朝對外正式名字是什麼?籤條約時還自稱大清嗎?並非你想的那樣
    然而中國的這種自信,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當中被洋人的堅船利炮打擊的粉碎,朝廷十分恐慌,清朝先後和洋人籤下了數十條喪權辱國的條約,這時候的他們,正式名稱又是什麼?
  • 日本人最崇拜這五個中國人,你可能一個都猜不到!
    文章針對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進行了一次排名結果,名單出人意料!5個人分別是:鄭成功、朱舜水、王陽明、諸葛亮和徐福(平平一個沒猜到,大方向就錯了)20餘年,他積極傳播儒學思想,並廣收門徒舜水的忠君愛國思想和高尚人格感化了日本知識界被日本學者私諡為「文恭先生」
  • 日語版的清朝擴張版圖:你能看出日本人的別有用心嗎?
    今天我展示的一個系列日本製作的清朝擴展版圖,應該算是比較好的,現在給大家介紹下。第一幅地圖是清朝擴展的背景,也就是明朝的地圖。地圖中展示了當時亞歐大陸上的主要傳統帝國,有明帝國、莫臥兒帝國、波斯和俄羅斯帝國。在大漠有韃靼(漠南和漠北蒙古)和瓦剌(漠西蒙古)。在西域有察合臺汗國。明朝的疆域基本在長城以內(褐色的線條就是長城)。
  • 歷史上中國最大的島,先後被兩大帝國佔據,至今屬於鄰國
    該島地處亞歐大陸東北部,與黑龍江接壤,島上自然資源豐富,既有森林、漁業等傳統資源,又有石油、煤炭和黃金等現代能源,可惜早已改頭換面,先後被兩大帝國佔據,至今屬於鄰國,更名為「薩哈林島」。庫頁島歸屬權劇變要從大清帝國說起:17世紀末大清帝國國力雖然衰減,但還不至於無法保家衛國,所以當沙皇時期俄羅斯想擴容時,礙於大清帝國國力沒選擇硬碰硬,且於1689年與大清籤下《尼布楚條約》,明確表明庫頁島一帶屬於中國。
  • 緬甸最強大的朝代,打敗大清滅掉暹羅,最後被大英帝國強行吞併
    雍籍牙是緬甸歷史上被後世尊稱大帝的三位君主之一,另外兩個是蒲甘王朝阿奴律陀、東籲王朝莽應龍。既然雍籍牙被後世尊稱大帝,可想而知他肯定有顯赫的歷史貢獻,他最大的歷史貢獻正是統一了四分五裂的緬甸。雍籍牙是個非常厲害的君主,他僅僅花了5年時間,在公元1757年滅掉了緬甸境內所有割據勢力,成功統一緬甸,建立緬甸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的貢榜王朝,並確定國號為「緬甸」,貢榜王朝是後世對這個朝代的稱呼。
  • 19世紀日本曾從多方面為打敗中國做準備(圖)
    這一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亞洲歷史上第一次蒸汽機艦隊的海戰,號稱「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有數千年文明史的「老大帝國」慘敗於一個「蕞爾小國」。回顧這段歷史,既能回應現實關切,又能傾聽未來呼聲。基於此,從今天起,本刊陸續發表一組文章,敬請關注。  晚清以甲午戰爭為高潮的中日衝突,決定了近代東亞力量格局的走向。
  • 同樣經歷閉關鎖國,為何清朝洋務運動失敗,而日本明治維新卻成功
    19世紀日本長崎圖片:wikipedia1894年日本對清朝發動侵略戰爭,最終清朝戰敗。甲午戰爭後,清朝洋務運動被迫流產,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日本成為了當時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強國,並且10年後在戰爭中打敗了俄羅斯帝國。
  • 如今的日本,有實力打敗俄羅斯嗎?德專家:一天內結束戰鬥
    導語:如今的日本,有實力打敗俄羅斯嗎?德專家:一天內結束戰鬥眾所周知,日本是二戰的發起國之一,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二戰初期橫掃亞洲多個國家,後期野心膨脹,更是派遣軍艦戰機偷襲了遠在太平洋的美軍珍珠港基地。
  • 以日本目前的實力,能打敗俄羅斯嗎?德專家:一天結束戰鬥
    事實上俄羅斯一直在各個領域和美國作對。而作為美國小弟的日本,自然也想要給俄羅斯添堵。雖然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和日本之間是俄強日弱,但是一直以來,日本趁著有美國撐腰並不懼怕俄羅斯。俄羅斯和日本之間一直存在著關於北方四島的領土爭端,二者之間發生軍事衝突並不是不可能。那按照日本現在的實力,有實力打敗俄羅斯嗎?德專家認為:若是打起來,一天就結束戰鬥。
  • 史上這十個帝國盛極一時,面積最大的佔了地球四分之一?
    7.清帝國:1316萬平方公裡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雖然在大家心目中的評價並不高,但其對近現代我國的領土貢獻,卻也不可磨滅。從清太宗皇太極於崇德元年(1636年)稱帝,到溥儀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共歷十一帝,享國276年(若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則為12帝296年)。
  • 俄羅斯君主為何在中文中被翻譯成沙皇,而不是正常意譯為皇帝?
    漢字中對西方「皇帝」 一詞的翻譯,主要來自拉丁語:Imperator和Caesar這兩組字根所衍生出的名詞。第一位使用這個稱號的,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屋大維,他擁有Imperator Caesar Augustus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