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導致貨櫃船運費大漲,美西航線運價更是較年初漲了近3倍,在運力緊張的背景下,行業頻頻產生甩櫃的現象。
價格暴漲,爆倉甩櫃成為常態
在國際海運航線中,中美航線的漲幅最大,截至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為每條貨櫃3848美元和4622美元,美西航線運價更是創2009年發布以來新高,相較3月初每條貨櫃價格1361美元上漲了近三倍。
除了海運價格暴漲、難以訂櫃以外,在貨運旺季時,船公司艙位有限,熱門航線還容易出現爆艙甩櫃的現象。
由於沒有用於出口貨物的貨櫃,船運公司也提高了運價,過去三個月到美國的運價上漲了60%。就非洲港口而言,該費率增長了一倍以上,幾乎是100%,而歐洲的運費也飆升了50%,就沒有不漲價的航線。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多數船公司此前對國際航運形勢產生悲觀的預期,因此縮減運力,在國內疫情得以控制的背景下,我國出口展現出較強韌性,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出口從4月份開始,連續6個月正增長。
前三季度累計增長1.8%,表現超出市場普遍預期,其中9月份出口總值16619.7億元,同比增8.7%。目前運價高、訂艙難,主要是因為船公司運力,難以滿足突然增長的航運需求。
深圳鹽田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林慶文:
疫情受到控制以後,復工復產也帶動了外貿的增長,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很多外貿訂單補單;第二,跨境電商帶來新貨種,鹽田國際的吞吐量上個月達到142萬標箱,這個數字應該是全球的單一碼頭目前最高紀錄。
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 張闊:
由於疫情在國外並未得到完全控制,因此這些國家在復工復產方面落後於中國,中國大量貨物出口到當地後,由於對方卸船的時間較長而滯留在口岸,導致整個進出口速度出現不平衡和阻塞,更加導致航運市場運力不足。
航價維高仍是大概率事件
即便如今中國已經實現全面復工復產,歐美國家也重新啟動經濟活動,但這場疫情對貨櫃航運公司帶來沉重打擊,要恢復往日正常的運輸狀態還需要時間,再加上美國消費旺季即將到來,目前來看,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航運價格維持高位水平仍是大概率事件。
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遠海控、招商輪船、中遠海能、招商南油、中遠海發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3.79%、520.93%、5481.39%、159.56%和66.51%。
轉載聲明
本文轉載自搜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