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規範,舉止文明,衣著得體「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是人們對教師的股切期望,更體現了教師個人行為的教育功能。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的言行舉止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對幼兒園教師而言,至少要注意語言規範、舉止文明、衣著得體。
語言規範語言是幼兒園教師職業活動中使用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之一,美好的思想情感須通過教師的語言來表達,豐富的科學知識須通過教師的語言來傳授,因此語言質量高低語言效果好壞,直接關係到教育質量的優劣。幼兒獨特的心理認知決定了幼兒園教師在規範使用語言的同時,還要具備表達準確、生動形象、抑揚頓挫以及富有節奏感、啟發性和感召力等特徵。具體來說,幼兒園教師的語言規範有以下幾點準確性。針對幼兒年齡小、辨別能力弱、吸收性心智等特點,幼兒園教師工作中要使用普通話和規範漢字,語言運用必須做到準確,語音標準,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範。
簡潔性幼兒園教師的語言表達要簡明扼要,用詞淺顯易懂,符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接受能力,讓幼兒易於理解和掌握,形象性。幼兒以形象性思維為主,對抽象性語言不易理解,因此,幼兒園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直觀有趣,使幼兒能聽懂感興趣,喜歡聽樂意學。
啟發性幼兒園教師要恰當地運用語言藝術激發幼兒的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運用語言藝術為幼兒開啟五彩繽紛的世界,優美性。幼兒園階段是幼兒語首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優美的語言不僅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和掌握規範的交際語言。幼兒園教師要吐字清晰、發音清楚、音量適度語速均勻、語句流暢。
引導性幼兒主體的教育理念要求幼兒園教師的語言要具有引導性,通過語言引導幼兒主動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並能正確、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圖、情感。幼兒園教師語言的引導性還要體現在對孩子積極行為的正向激勵和消極行為的低調轉移上,如:多用褒義詞,慎用貶義詞;多用激勵語、勸慰語言,禁用有脅迫、侮辱傾向語言;多用正面語式,不用反面語式,示範性幼兒園教師的言談對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教師在注重表達技巧訓練的同時,還要注意對幼兒德行的引導和良好行為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