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外,中國還會設立新的直轄市嗎?
《中國科學院院刊》近日刊發的《「十四五」時期行政區劃設置思路與空間治理的探討》一文引發坊間熱議,文中提出: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
今天該文章公布後,一度引發一些「概念股」炒作,比如,深圳機場迅速拉升並漲停。
深圳機場今日走勢
青島港、大連港也在盤中迅速拉升。
青島港今日走勢
大連港今日走勢
此外,與喀什相關的新疆概念股今日也出現了拉升。比如,新疆眾和盤中漲幅一度接近8%。
新疆眾和今日走勢
官方資料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刊》是中科院主管、主辦的以戰略與決策研究為主的智庫類期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其定位為「國家科學思想庫核心媒體」,是中國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的重點媒體平臺。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該篇論文的兩名作者為王開泳、陳田。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王開泳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空間規劃與治理、城市與區域規劃、行政區劃方面研究。陳田為現任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城市與鄉村發展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城市地理、城市與區域規劃、旅遊規劃方面的研究。
8月3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撥通了上述論文作者之一陳田的電話,他對記者表示,這篇論文中的觀點僅是一家之言,歡迎其他專家各抒己見,但是希望媒體不要炒作,儘快回歸正常的學術討論。
《中國科學院院刊》雜誌社編輯部一位工作人員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就是一篇論文,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
第一財經記者還撥打了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四市的政務熱線,除喀什政務熱線暫時無人接聽外,其餘三市的接線工作人員都表示,尚未接到相關通知。
《中國科學院院刊》刊發的上述論文中提到,推進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組織體系設立直轄市,縮小大省管轄幅度,推進扁平化管理。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城市群發展戰略,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增長極、穩疆固邊、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
文章還分析稱,行政區劃設置特別是行政級別升格可以影響區域發展的決策及發展重點,同時也影響不同政區統籌支配和獲取各種資源的能力。例如,直轄市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能夠獲取更多的國家資源。因此,在一些地區設立直轄市,可以加快這個區域的開發進程——重慶直轄市的設立就是很好的例子。另一方面,設區的市政府在推進撤縣(縣級市)設區過程中,被選擇的周邊縣市改區後將加快開發建設步伐,而沒有變動的縣市,儘管區位條件和發展基礎基本一致,發展速度可能就要慢一些,空間開發的進程也會慢。也就是說,哪裡改設了市轄區,哪裡就可能成為市政府新的發展重點,在區域開發過程中處於優先的位置。
至少十大城市曾陷直轄傳聞
儘管這只是一篇學術論文的觀點,但增設直轄市的觀點還是引發廣泛爭論。自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後,民間關於增設直轄市的呼聲一直不少,至少有深圳、南京、西安、青島、武漢、廈門、大連等十個左右城市曾傳出直轄的消息。
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還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實施步伐。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當前,增設直轄市是否有必要性?利弊都有哪些? 就這些相關問題,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和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兩位專家。
竹立家:增設直轄市有利於推動區域發展。
竹立家對第一財經分析稱,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態勢,行政區劃微調是一個總體趨勢。從目前中國的經濟總量、區域發展狀況、中心區域對整個國家的帶動和推動作用來看,中國的行政區劃調整未來幾年會出現一些新的態勢。
竹立家說,行政區劃調整可以促進行政管理扁平化,更好地發揮區域城市經濟中心的作用,更好地銜接一帶一路,因此,一些城市變為直轄市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增設直轄市,有利於提升一些中心城市自主發展的能力,增強經濟、社會資源配置的能力。
那麼,什麼樣的城市直轄的可能性比較大呢?
竹立家說,直轄市的設立不僅僅考慮經濟總量,而且也要考量政治管理與社會發展,要考量區位、對區域的輻射和影響等因素,包含了政治、經濟、地理、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
以這幾十年唯一增設的直轄市重慶為例,在直轄前,四川人口超一億,是當時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土地面積超過56萬平方公裡;當時重慶是我國中西部唯一的非省會副省級城市,直轄後,四川仍有大區中心城市成都領銜;在地理區位上,老重慶偏居四川東南部;國家啟動三峽建設,重慶承擔上百萬的移民重任;當時直轄市主要在華北和華東,中西部一個都沒有。
綜合各種因素來看,竹立家認為,目前可能性最大的還是深圳,深圳直轄對大灣區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牛鳳瑞:增設直轄市作用不大。
在牛鳳瑞看來,增設直轄市,所能起到的作用並不想像中那麼大。
「難道不改直轄市,這些城市就不能發揮引領作用嗎?當然,對這些城市來說,他們是求之不得的,因為行政級別提高了,就意味著集聚資源的權力和空間會更大。但是,對所在省來說是『拔大苗』,這『大苗』一拔,可能負面的影響也很大。」
牛鳳瑞說,當前因為行政區劃對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所造成的壁壘仍然存在,很多地方都是希望通過行政區劃調整,通過邊界變化來解決這個問題。但相比行政區劃調整,更應該通過對要素流動受到行政區劃制約這個方面的改革入手。
在牛鳳瑞看來,深圳、青島、大連等城市如果直轄以後,對這些城市所在地區發展的整體促進作用與負面影響是抵消的,或者會弊大於利。
牛鳳瑞分析,行政區劃調整以後,打破了一些壁壘,但也會形成新的壁壘。「比如,現在深圳存在發展空間過於窄小的問題,有人希望把惠州劃給他,這樣他的配置資源的空間就更大了。但深圳與惠州的行政邊界壁壘這麼高這麼深,為什麼不能消除這個壁壘?這個邊界壁壘沒打破,還是管理體制上的問題,是既有行政力量對資源配置的過度幹預。」
比如,在都市圈一體化過程中,軌道交通尤其是具備通勤功能的地鐵、市域鐵路對都市圈的發展十分關鍵。2019年11月,深圳曾公布《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行動方案(2019-2035年)》(下稱《方案》)並徵求公眾意見,《方案》指出,深圳與莞惠之間跨市機動化出行中軌道分擔比例不足5%,跨市城市軌道交通如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等難以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