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年第7期)的《「十四五」時期,如何優化我國的行政區劃設置?》一文中提到。「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這一論述在青島等地引發熱議。
這篇文章是這樣說的:
建議國家設立直轄市,縮小大省管轄幅度,推進扁平化管理。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城市群發展戰略,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增長極、穩疆固邊、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
這篇文章同時也提出了另外兩個意見。
1,積極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南京等城市擴大行政管轄範圍,賦予國家中心城市更多的事權和財權,增強國家中心城市自主配置資源的能力。
2,優化整合北京、廣州行政區劃設置,適度擴大上海、深圳等全球中心城市的行政管轄範圍。
先說下中國社科院是什麼角色,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刊》是中科院主管、主辦的以戰略與決策研究為主的智庫類期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其定位為「國家科學思想庫核心媒體」,是中國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的重點媒體平臺。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社科院並非是國內官方機構,所以這也只是文章自身的一個觀點,最終的行政調整還是要等官方的信息。
那麼文章說到的深圳、青島、大連、喀什有沒有機會成為直轄市呢?
直轄市屬於省級行政單位,是直屬中央政du府管理的省級行政單位。直轄市的地位和省級一樣,是並列的。成為直轄市之後城市就會有更多的自主權,不再受省的指導和限制。
但是成為直轄市也是需要有一定條件的,比如說。
1,明顯的區位,經濟,政治,貿易,交通,體育,醫療,科技,歷史,科創,文化,教育,生態環境,配置資源,信息網絡,物聯網,網際網路優勢,在國內主要城市中經濟、生態環境體量靠前。
2,直轄後能夠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生態,社會發展,且應與原有直轄市必須保持一定的地理位置距離。
先來分析一下,深圳青島大連喀什的具體情況:
深圳、青島、大連、喀什這四座城市分別位於東部的廣東、山東,東北的遼寧和西部的新疆。
人口分別是2019常住人口1343.88萬人、2019常住人口920.4萬人、2018常住人口698.7萬人、2019常住人口398萬。
城市面積分別是,深圳1997.47平方千米、11293平方千米、12573.85平方千米、162000平方千米。
經濟上,2019年這四座城市的GDP總量分別是深圳26927.09億元、青島11741.31億元、大連7001.7 億元、喀什1048.3億元。
這四座城市在各自的省份中經濟實力排名,深圳屬於廣東省的一哥,青島則屬於山東省的一哥、大連同樣是遼寧省的經濟一哥、喀什在新疆眾則只能排名到第七位左右。
新疆經濟最強大的城市是首府烏魯木齊,昌吉、克拉瑪依、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經濟地區的GDP總量都不足烏魯木齊的一半,喀什的更是只有大約烏魯木齊的1/3,試想這樣的經濟實力又怎麼撐得起直轄市對經濟的要求,喀什又怎麼作為直轄市帶動地區的發展?
青島和大連是在經濟總量上在省份中排名第一,有一定的獨立經濟基礎,但是這兩座城市的人口都不足一千萬。
看看目前四大直轄市的人口,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的常住人口分別是2153.6萬、2428.14萬、1561.83萬、3124.32萬。
從人口的角度看,這兩座城市的人口規模都還不足,城市地位也不算高,無緣國家中心城市,又是省份中的經濟支柱。想要爭取獨立直轄,難度比較大。
而深圳本身因為是經濟特區,在財務等方面本身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權,所以很多人認為深圳比較有可能成為直轄市。
深圳從來就不缺「被直轄」的消息。早在2004年2月,就曾有「2個月後,深圳要升為直轄市」的報導。
但是深圳只有1953平方公裡,就這麼大面積,它很難成為直轄市,如果要成為直轄市,那麼就有可能要吞併其他城市。
比如像重慶一樣,1997年6月,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從四川省分離,組建為重慶直轄市。
如果深圳要吞併,就只能吞併東莞和惠州,很顯然,今年廣東省才強調了省內兩大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廣州都市圈,這其實已經暗示了深圳不可能會吞併東莞和惠州。深圳只有那麼大點的土地,不太可能成為直轄市。而且深圳本身就有了比較大的自主權,再成為直轄市的意義也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