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考狀元的時候,比較偏向於文科,雖說也有像祖衝之這樣的數學家,但畢竟沒有利益的驅動,這樣潛心研究的人還是少了些。因此在數學方面我們的確要比西方落後一些。不過我們從來不缺這樣的人才,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位,劉路。
劉路,大連人,算起來他現在也就是三十歲剛出頭,母親是工程師,父親是國有企業的員工,家庭條件不錯,因此劉路從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家裡人有意無意的薰陶,他從小就對理科非常感興趣,這其中數學是他最為喜歡的,因此他才剛上初中時,就開始自己研究數論了。當然劉路其他方面的學科成績也不差,因此後來他考上了中南大學,專業自然是自己喜歡的數學類。進入大學後,劉路有更多自己的時間研究數論,他幾乎每天都待在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
大學前兩年時間,劉路都一直在研究「西塔潘」猜想,只是好像遇上了瓶頸一直沒能有所突破,某天他在一位前輩的指點下,將自己的想法做了點改變,結果一晚上沒睡,他還真將這個猜想證明了出來,隨即他趕緊將其投搞到有國際權威的數理雜誌上,北大,南大等幾個學校好為其辦了聯合學術會議,一塊將這個猜想證明了出來。為此,學校還給劉路頒發了一百萬的獎勵,不過最終這些錢被分成兩部分投入到學校的建設中了。
隨後,老師們聯名認為劉路可以提前畢業,因此他在大三時就被破格錄取為研究生,還批准他碩博連讀,次年他被聘為正教授級研究員,他還是第一位這個年輕就有如此成就的研究員。不過儘管劉路有了這麼大的成就,但在國際上影響並不是很大,後來劉路也僅僅是被芝加哥大學邀請去參加過一次學術會議。對於這樣的情況,國內也有很多見解,其實丘成桐教授的說法應該最為客觀。
丘成桐教授,是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教授,他指出,「西塔潘」猜想其實在數學界中算是一個比較偏門的,難度也不是很大,之前一直沒有人破解,主要原因也在這裡,這種類型的猜想有很多,所以不少人並未花心思在上面。這個話雖說多少讓人有些失望,但也並無道理,不過劉路的成功並不僅僅停留在完成這一個猜想上,年紀輕輕的他今後一定會有更加亮眼的表現,這才是我們最應該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