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山地?山地是怎麼形成的?
在山地的分布區域內,處處呈現著不同於平原的自然現象,甚至在一座山上還同時存在著白雪皚皚和綠樹成蔭的景象。而且,山地還影響著我們所在地區的氣候。那麼山地是怎樣形成的?它有什麼樣的奇特景致呢? 一起來看看!華山什麼是山地?
-
2020年是氣候拐點?北大西洋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或入小冰河
根據《自然氣候變化》雜誌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發現我們地球有一個地方不僅沒有變熱範圍變冷了。什麼情況?地球是在醞釀小冰河時期嗎?2020年真是氣候拐點嗎?這是什麼情況?我們來看看。北大西洋有個地區持續變冷根據氣候科學家表示,這個區域是在2015年首次被發現的,是位於北大西洋的一個異常情況,他們也稱之為「冷斑點」,而在這5年之中,這個斑點是在持續性的降溫(變冷),這與周邊海洋區域完全是不一樣的,周邊的海溫是在不斷上升,而這個斑點是在不斷地降溫,如今科學家們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因為海洋的複雜性使它難以解釋
-
全球氣候變冷是因為中國衛星?這個鍋我們可不背
參考消息網6月17日報導 最近一個名為「今日星球」的外文網站發表文章稱,2017年春天反常地冷,甚至到如今已經是夏天了,地球的一些地方仍很冷,而這可能是因中國的量子衛星所致。
-
成都山地所溝頭下遊植被帶對股流水動力及溝床侵蝕過程研究取得進展
溝蝕是一種劇烈的土壤侵蝕形式,而植被對溝蝕的控制效益存在「降低侵蝕為主」和「增加沉積為主」的分歧。衝溝溝頭是溝蝕發育最活躍的區域,在這一區域溝床植被對股流的水動力特性、溝床的侵蝕及徑流-侵蝕耦合關係的影響鮮有研究報導。
-
【微專題】高考地理如何考察 氣候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大陸性較強,晝夜溫差較大的地區,風化作用顯著;③高緯度、海拔高地區,冰川作用顯著;④山嶽冰川的存在,會形成冰川侵蝕、沉積地貌;⑤降水多的石灰巖分布區易形成喀斯特地貌;⑥降水極少地區易形成荒漠景觀對水文對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水文特徵受降水量的影響較大;以冰雪或積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受氣溫的影響較大對湖泊內流區,氣候乾旱,蒸發量大
-
Nature 中文摘要 29 January 2015
運用出於表面能量平衡的多元回歸分析法,本研究分離出了輻射強迫、氣候反饋和海洋熱量吸收對GMST的影響(在此將回歸殘差解釋為內在變率),並評估了所有可能的15年和62年的溫度趨勢。模擬趨勢和觀察結果的差異主要受較小時間尺度上的隨機內在變率和較大時間尺度上驅動模型的輻射強迫變異控制。對任何長度的趨勢而言,氣候反饋模擬的傳播都沒對GMST趨勢留下可追蹤的痕跡,相應地,也並未造成模擬和觀察結果的差異。
-
西南山地典型生態系統植物多樣性對氣候變化的響應項目啟動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西南山地典型生態系統植物多樣性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啟動會於2月19日至20日在昆明召開。項目設4個課題,即課題1、植物多樣性格局與氣候要素的耦合關係;課題2、關鍵物種響應氣候變化的分布格局變遷;課題3、植物群落物種組成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課題4、生態系統植物功能類群的變化與安全閾值評估。 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全球變化研究中的核心問題之一。
-
北極冰川融化改變洋流循環 研究稱西歐氣候或將變冷
如果多年的風向發生改變,那麼可以預計的是,大量冰川融水湧入大西洋,西歐的氣候將顯著變冷。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密切關注北極海冰的覆蓋情況,將其作為全球變暖的一個指標。NASA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融冰季節高峰時的總覆蓋面積比上世紀70年代末減少了40%。英國埃克塞特大學2019年的另一項研究預測,北冰洋可能在未來20年內經歷一個無冰的夏季。
-
高考地理小專題——氣候對人文景觀的影響
(3)此處冬季降水較豐富,且土塔主要以泥土混合茅草等而蓋成,易被侵蝕,每半年的雨季及風沙侵蝕前後,需要加固維修典型例題三:(2016·天津高三月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與漢堡比較,描述瓦倫西亞的氣候特點,並說出主要的影響因素。
-
植物所等在氣候變暖對歷史植被影響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通過花粉-植被關係,研究人員反演了12.9–9.2千年該地區植被的動態演替與氣候變化過程,發現在新仙女木冷事件期間,森林植被中喜冷成分如雲杉、冷杉等亞高山針葉林花粉相對豐度、濃度和花粉通量均很高;氣溫回暖之後,這些花粉的豐度、濃度和通量出現大幅下降
-
Nature 中文摘要 19 May 2016
中、晚始新世全球變冷,尤其是在高緯度地區,早漸新世(3360萬年前)在南極洲發育成大陸冰蓋。始新世期間大氣層二氧化碳(CO2)估計範圍是500–3,000ppm(萬分之5到萬分之30),由於缺乏嚴格的約束,仍然不確定這期間碳-氣候相互作用關係。基於最新的分析和方法論的發展,我們使用坦尚尼亞鑽探工程中保存完好的浮遊有孔蟲硼同位素(δ11B)成分得到新的CO2濃度的高保真記錄,修正了先前的估算值。
-
3億多年前,全球氣候變冷但生物多樣性卻大幅增加
金鳳在距今4.9-4.7億年和3.4-3億年前,地球發生了兩次生物多樣性快速增加,而當時的全球氣候卻在逐漸變冷。「以往有關化石生物多樣性的統計分析的數據很粗,每個時間段大約跨越1000萬年,但我們通過大數據、超算、定量化技術,可以精細地看到幾萬年內發生的生物多樣性的變化以及環境的變化,這對於當今生物多樣性如何受環境和氣候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的啟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沈樹忠說。
-
2020事業單位常識積累:雪線及其影響因素
本篇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雪線及其影響因素」。 如阿爾卑斯山西北坡雪線低於東南坡(西北坡受西風氣流影響,降水多);天山北坡雪線低於南坡(北坡位於迎風坡,降水多於南坡);喜馬拉雅山南坡雪線低於北坡(南坡受西南季風影響大,降水多且坡度緩,積雪多,雪線低)。 雪線與溫度 雪線的分布高度與氣溫成正相關,溫度高時雪線也高。
-
2021國考行測備考:雪線及其影響因素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雪線及其影響因素」。 雪線及其影響因素 什麼是雪線 雪線是常年積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與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線(動態平衡)。 如阿爾卑斯山西北坡雪線低於東南坡(西北坡受西風氣流影響,降水多);天山北坡雪線低於南坡(北坡位於迎風坡,降水多於南坡);喜馬拉雅山南坡雪線低於北坡(南坡受西南季風影響大,降水多且坡度緩,積雪多,雪線低)。 雪線與溫度 雪線的分布高度與氣溫成正相關,溫度高時雪線也高。
-
淺談:青藏鐵路沿線地形、氣候、水文特徵及其對沙害的影響分析
山地除日月山、關角山、崑崙山北坡、可可西裡山、風火山、開心嶺、唐古拉山、九子納、念青唐古拉山等地勢較為險峻外,其餘多呈穹窿狀,山嶺渾圓坡度平緩,盆地和谷地大體呈NWW-SEE向展布,河谷寬淺,地形平緩。
-
為什麼我國氣候特徵會呈現:氣候覆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氣候是一個區域大氣多年的平均狀況,具有極強的穩定性,一般來說氣候在短時間內很少出現改變。一個區域氣候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等)因素、下墊面(地形、地勢、洋流等)因素、以及人類活動因素等。
-
為什麼我國氣候特徵會呈現:氣候覆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氣候是一個區域大氣多年的平均狀況,具有極強的穩定性,一般來說氣候在短時間內很少出現改變。一個區域氣候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等)因素、下墊面(地形、地勢、洋流等)因素、以及人類活動因素等。
-
水災、旱災、地形與氣候、河流的截彎取直
夏季炎熱,冬季嚴寒,全年少雨,氣溫年較差與日較差較大;⑤高原山地氣候: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氣候乾燥寒冷,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風坡、山腰的降水較多。(2)長江中下遊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災最嚴重的地區,從氣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長江中下遊平原和江南丘陵,為了減少水災的影響,分別應該採取哪些措施。答案:(1)①分布: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其中南方以水災為主,北方以旱災為主。
-
非洲的地形、氣候、洋流對氣候的影響——2020年江蘇捲地理第27題
(2)分析內陸三角洲對徑流量、輸沙量的影響。非洲北部主要為沙漠(撒哈拉沙漠),中部為盆地(剛果盆地、剛果河),東部和南部為高原山地(衣索比亞高原、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③高原山地氣候:全年乾燥寒冷;分布在東部的高原山地地區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氣候、植被、氣候的影響因素、非洲)
溫帶氣候(海洋性、季風、大陸性);④2種寒帶氣候(苔原、冰原)和高原山地氣候。⑦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⑧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⑨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草原、荒漠、亞寒帶針葉林⑩寒帶氣候(苔原、冰原):寒帶苔原、荒漠、冰雪裸地⑪高原山地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