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面的教育,家長要從生活中的普通小事給孩子做好榜樣

2020-11-08 童稚學

誠實的人總能對別人負責、對己負責,他們遇見任何困難,都會有人願意幫助他們,這種幫助是不求回報的。因此,家長給了孩子誠信的品質,也就等於給了孩子行走於社會的通行證。相反,如果家長忽略了孩子的誠信教育,使孩子成為一個不守信用的人,那麼他在處於困境的時候,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

在這個社會上,有些東西是可以失而復得的,但是一個人一旦失去了誠信,將很難修復自己的形象。因為有些錯誤是不小心造成的,可能是一個人一時疏忽造成的,只要稍加改正就可以。而失信卻不同,所以家長一定要嚴格要求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言而有信的人,是孩子生存下去的必備品質。而若想教育好孩子,家長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因為孩子的眼睛就在背後望著你。
很多年前,美國紐約的一家慈善機構準備為孤兒院蓋一所大房子。施工時,意外挖到了一座墳墓,於是馬上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啟事:「速請死者家屬前來商量移墳事宜,屆時將得到5萬美元的補償款」。32歲的愛德華看到這則消息不禁怦然心動,因為他的家以前就在那片土地上,而他的父親也確實去世了,唯一遺憾的是並沒有葬在那裡,只差那麼一點點, 他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拿到那5萬美元了。愛德華已經忍不住幻想,那「誘人」的5萬美元已經到了他的手裡。
幾天後,那座墳墓還是無人認領。愛德華心想:「這座墳墓既然沒有人認領,我為什麼不可以冒充兒子呢?」接下來的幾天,愛德華去舊貨市場,購買了一張30年前的舊發票,並在「喪事物品店」花錢讓人在上面蓋了章。準備好一切的證明材料,喜出望外的愛德華來到了認領處。

「小姐,您好!我是來認領父親墳墓的,....沒有說完兩句話的愛德華就假裝失聲痛哭起來。「先生,你不必太過悲傷,畢竟老人家已經去世30年了,活人不該再這樣悲痛的。」慈善機構的接待小姐笑著說。愛德華也覺得自己的表演有些過了,不好意思地看著接待小姐。「先生,請您把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告訴我,因為在你之前已經有169位前來認父親的兒子,我們需要一審查,才能最後確認哪一個才是死者真正的兒子。」接待小姐說。愛德華沮喪極了,真沒有想到財迷心竅的不止他一個。
半個月後的一天,愛德華突然在報紙上看到自己的名字,那是所有去認父親墳墓的人的姓名,報紙上說這些貪財的人都是假冒的,墳墓中的屍骨經鑑定,是160年前的,死者的兒子不可能還健在。這真是一個天大的恥辱!羞愧的愛德華把那份報紙藏了起來,然而還是被他的家人知道了。他的兒子在學校被同學嘲笑,妻子也因為這件事情而提出離婚。愛德華痛定思痛,告誡自己從此之後一定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然而他在熟悉的人群中卻感到無法存活了,尤其無法面對自己上了中學的兒子。萬般無奈之下,愛德華辭去了工作,和妻子辦了離婚手續.....父母要給孩子生存下去的品質,自己首先要苛求自己,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當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之後,是很難再修復的。誠信的品質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誠信之人會贏得信譽和尊重,受到大家的愛戴,獲得成功;而失信之人,往往難逃良心和現實的懲罰,帶著惶恐不安的心度過一生。父母若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應當給他誠信的品質,讓他堂堂正正地做人。

吳先生十分重視孩子的誠信教育,他不但對孩子口耳相傳,還時常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
一天,吳先生的太太從上海出差回來,女兒歡天喜地地跟媽媽要禮物,這時吳太太說:「對不起,孩子,媽媽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給你買,下次一定給你買,好嗎?」
女兒很懂事,雖然她非常失望,但是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快怏不樂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晚上吳先生下班回家,太太對他說了這件事,吳先生對太太說:「我記得上次女兒過生日的時候,你就說送她一個禮物,但是忘記了。這次你又失信於她,她以後還會相信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嗎?」
吳太太很委屈地說:「 你知道我的行程多趕啊,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為的還不是這個家嗎?」
吳先生說:「你兩次失信於孩子就是你的不對,如果你工作忙,可以不許諾,現在答應了孩子的事情做不到,孩子會多失望啊!」
吳太太雖然不服氣,但是也不吭聲了。
過了兩天,女兒收到了一份從上海寄來的禮物,原來是吳先生從網上訂購的。吳先生還對女兒說:「媽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希望你忘記媽媽的第二次失信,以後做一個守信的人。」
女兒十分開心地點了點頭。

如果吳先生沒有意識到妻子的錯誤,認為這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那麼孩子就會將失信於人當作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失信於人,甚至學會欺騙和隱瞞。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一定要及時更改,因為教育無小事。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多說不如多做,做好「榜樣」家長,這4點你別忽略了
    還有、家長做好榜樣有益於促進親子關係和家庭和諧有些人認為「棍棒下出孝子」,尤其是那些脾氣不好的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總是很激進,甚至用武力去解決問題,讓孩子對家長產生恐懼,甚至還會有逆反心理,不但不利於親子關係,還對孩子的成長有害。
  • #教師節# 最好的教育: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
    教育孩子,就像划船,家長和老師一人一隻槳,只有雙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教育這艘船才能載著孩子駛向美好的未來。  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會導致船的失衡,任何一方的不配合,都會導致船的失控,最後受傷的,還是孩子。
  • 孩子情商高,只因為父母生活中多做這5件小事,自然情商就高了
    小傑每次看到我或其他家長都會叫阿姨好,而且這個孩子性格也很好,給人的感覺就是講禮貌,愛就乾淨,脾氣好,所以大家都很喜歡他,下午去接小朋友放學帶的零食都願意給他分享,他也會非常禮貌的謝謝。而另外一個小朋友小博,平時看到別人跟不認識一樣,叫他也不說話,脾氣暴躁,5歲半了就有一點不滿意就會哭,而且喜歡動手打人,所以小朋友們都太願意跟他一起玩。
  • 想培養出自信開朗的孩子,家長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別再忽視了
    弱小的內心是性格障礙的一部分,許多家長總是會忽略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殊不知這些細小的環節卻是健全孩子性格的重要部分。家長對孩子一味地訓斥,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但是如果家長能放下作為大人居高臨下的姿態,用溫和理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那麼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孩子就知道如何處理。
  • 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怎樣培養孩子高情商,家長做好這幾點。
    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人,學歷不是很高,智商也是普通,但是很受歡迎,人見人愛,工作中風生水起,很是成功。還有一些小孩子開朗樂觀,獨立自主,懂禮貌,大人小孩都喜歡,小孩子們都願意他當孩子王聽他「指揮」,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那麼如何培養孩子高情商呢?家長要做到這幾點,孩子情商不會差。家長做好孩子的榜樣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 「創建文明城市」如火如荼,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教育先行,德育為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小學生要求,也是把「德」放在了第一位,可見道德和公德的培養多麼的重要。「老師好、同學們好」讓師生和同學關係變得融洽,「您好、謝謝、對不起」這些話讓孩子更加懂禮貌。父母應該從居家環境開始,和孩子一起練習這些語言和舉止。
  • 教育路上,最和諧的關係是: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
    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能光靠老師,再好的老師也無法代替家長的教育地位。不能光靠家長,再負責任的家長也需要老師的配合。教育孩子,從來不是家庭或學校的孤軍奮戰,更不是家長和老師互相對立,而是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成長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成長榜樣高考季已經過去,許多優秀的學子也在自媒體的宣傳下,給大家呈現出一群性格各異,但是卻有著共同的特點的人物形象來。這些優秀的學生他們具有著良好的品格,也有著良好的行為習慣。
  • 教育路上,和諧的關係是: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共勉
    新學期開始了,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能光靠老師,再好的老師也無法代替家長的教育地位,再負責任的老師也需要家長的配合。教育孩子,從來不是家庭或學校的孤軍奮戰,更不是家長和老師互相對立,而是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
  • 教育路上,最和諧的關係是: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
    教育孩子,就像划船,家長和老師一人一隻槳,只有雙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教育這艘船才能載著孩子駛向美好的未來。新學期開始了,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能光靠老師,再好的老師也無法代替家長的教育地位,再負責任的老師也需要家長的配合。
  • 生活中所有平淡無奇的小事,都是教育上的「大事」
    為什麼不能我自己決定要還是不要,難道我沒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嗎?說明:青春期孩子在從小孩邁向成人的過度階段,也是內心分離階段,充滿著矛盾心理,既需要適度的依戀,更需要自主的空間。第二,不被尊重。此刻,我想可能會有人想:至於嗎,這不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嗎?怎麼孩子會有這種感覺呢!其實,如果親子關係本就親密和諧,這種互動沒有任何問題,對方讀取到的就是單純的關心與溫暖。。但如果兩人關係本就不好,孩子本就歸屬感不強,對父母沒有那麼多認同,不太親密(當然,這是更早之前原因導致的),那這個互動就會是另一個結果——不好的感覺。
  • 教育孩子無小事,家長警惕「蝴蝶效應」,孩子未來一片坦途
    細節決定成敗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曾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們教育孩子本就是一件平凡但是又充滿瑣碎的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每一步教育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這一步可能很小很小真所謂成為細節,敗也細節。
  • 新學期,最和諧的關係是: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
    所以,在教育這條路上,既然老師和家長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希望孩子好。那麼也該保持著最和諧的關係: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教育孩子就像種樹,在幼苗的時候細心栽培,耐心捉蟲、施肥、修剪,等樹苗長大了,才能坐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下乘涼,仰望著它去更高的天空中沐浴陽光雨露。幼苗的時候不管不顧,就別怪指望去改變它長大後的生長方向,勉強要改,也是傷筋動骨的折磨。
  • 新學期,和諧的關係是: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一起努力
    那麼也該保持著最和諧的關係: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教育孩子就像種樹,在幼苗的時候細心栽培,耐心捉蟲、施肥、修剪,等樹苗長大了,才能坐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下乘涼,仰望著它去更高的天空中沐浴陽光雨露。幼苗的時候不管不顧,就別怪指望去改變它長大後的生長方向,勉強要改,也是傷筋動骨的折磨。
  • 家長如何培養有禮貌的寶寶?這幾個方面,家長注意要做好
    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2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一個有禮貌、有素質的人到哪裡都是受人歡迎的,而在寶寶的寶寶成長過程中,禮貌也是需要家長來培養的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從小被教育要有禮貌的寶寶,長大之後也會比較知書達理,擁有受人歡迎的魅力。
  •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樣!
    很多人都在想,我要放下所有,陪孩子一起成長,給孩子最多的愛,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委屈。那麼問題來了:第一、不與社會、不與人接觸的母親,怎麼給孩子人生觀?第二、沒見過世界的母親,怎麼給孩子世界觀?第三、不持續掙錢的母親怎麼給孩子價值觀?第四、不注重身材和皮膚的母親,怎麼能給孩子正確的審美觀?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樣!
  • 李玫瑾教授:防止孩子自私,要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家庭意識
    第一個就是3歲之前,這個年齡段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還不懂的分享的意義,這時不需要強行讓孩子分享。3-4歲這兩年,孩子慢慢對分享有了概念,但還不全面,這時可能會偶爾拒絕分享,家長要從各方面詮釋分享的意義。第3個階段就是4-7歲這個時間,他們已經完全懂得了分享的意義,所以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帶著孩子學習分享,讓孩子體會分享之後的好處。
  •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的映射,要以身作則
    模仿他人的言行舉止是每個孩子都會做的事情,而且這個他人基本上就是他們最為信任和喜愛的存在。而父母作為帶孩子來這個世界上的人,自然而然也是孩子最為親近的存在,所以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孩子對於父母的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並且也是無法控制的。
  • 新學期: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我們一起努力
    所以,在教育這條路上,既然老師和家長都有著希望孩子好共同的目標,那麼就應該保持著最和諧的關係: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教育這條路上,比起一切教育資源,父母才是最不該缺席的。孩子的童年無法重來,父母的每一次缺席,都是孩子人生中的無法彌補的遺憾。
  • 複課準備期:教師、學生、家長要做好的30件小事
    千頭萬緒也要堅持有序。境外輸入的局面控制,延期多日的寒假生活,線上與線下的場域轉換,每日健康監測的統計上報,都給複課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有序推進各項工作,才能確保開學的穩定。銜接教育關注個體與集體雙軌道。線上學習穩中推進,既有育人資源也有學習效能,但一定程度的失控感和知識體系的不全面,造成效果分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