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人總能對別人負責、對己負責,他們遇見任何困難,都會有人願意幫助他們,這種幫助是不求回報的。因此,家長給了孩子誠信的品質,也就等於給了孩子行走於社會的通行證。相反,如果家長忽略了孩子的誠信教育,使孩子成為一個不守信用的人,那麼他在處於困境的時候,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
在這個社會上,有些東西是可以失而復得的,但是一個人一旦失去了誠信,將很難修復自己的形象。因為有些錯誤是不小心造成的,可能是一個人一時疏忽造成的,只要稍加改正就可以。而失信卻不同,所以家長一定要嚴格要求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言而有信的人,是孩子生存下去的必備品質。而若想教育好孩子,家長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因為孩子的眼睛就在背後望著你。
很多年前,美國紐約的一家慈善機構準備為孤兒院蓋一所大房子。施工時,意外挖到了一座墳墓,於是馬上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啟事:「速請死者家屬前來商量移墳事宜,屆時將得到5萬美元的補償款」。32歲的愛德華看到這則消息不禁怦然心動,因為他的家以前就在那片土地上,而他的父親也確實去世了,唯一遺憾的是並沒有葬在那裡,只差那麼一點點, 他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拿到那5萬美元了。愛德華已經忍不住幻想,那「誘人」的5萬美元已經到了他的手裡。
幾天後,那座墳墓還是無人認領。愛德華心想:「這座墳墓既然沒有人認領,我為什麼不可以冒充兒子呢?」接下來的幾天,愛德華去舊貨市場,購買了一張30年前的舊發票,並在「喪事物品店」花錢讓人在上面蓋了章。準備好一切的證明材料,喜出望外的愛德華來到了認領處。
「小姐,您好!我是來認領父親墳墓的,....沒有說完兩句話的愛德華就假裝失聲痛哭起來。「先生,你不必太過悲傷,畢竟老人家已經去世30年了,活人不該再這樣悲痛的。」慈善機構的接待小姐笑著說。愛德華也覺得自己的表演有些過了,不好意思地看著接待小姐。「先生,請您把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告訴我,因為在你之前已經有169位前來認父親的兒子,我們需要一審查,才能最後確認哪一個才是死者真正的兒子。」接待小姐說。愛德華沮喪極了,真沒有想到財迷心竅的不止他一個。
半個月後的一天,愛德華突然在報紙上看到自己的名字,那是所有去認父親墳墓的人的姓名,報紙上說這些貪財的人都是假冒的,墳墓中的屍骨經鑑定,是160年前的,死者的兒子不可能還健在。這真是一個天大的恥辱!羞愧的愛德華把那份報紙藏了起來,然而還是被他的家人知道了。他的兒子在學校被同學嘲笑,妻子也因為這件事情而提出離婚。愛德華痛定思痛,告誡自己從此之後一定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然而他在熟悉的人群中卻感到無法存活了,尤其無法面對自己上了中學的兒子。萬般無奈之下,愛德華辭去了工作,和妻子辦了離婚手續.....父母要給孩子生存下去的品質,自己首先要苛求自己,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當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之後,是很難再修復的。誠信的品質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誠信之人會贏得信譽和尊重,受到大家的愛戴,獲得成功;而失信之人,往往難逃良心和現實的懲罰,帶著惶恐不安的心度過一生。父母若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應當給他誠信的品質,讓他堂堂正正地做人。
吳先生十分重視孩子的誠信教育,他不但對孩子口耳相傳,還時常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
一天,吳先生的太太從上海出差回來,女兒歡天喜地地跟媽媽要禮物,這時吳太太說:「對不起,孩子,媽媽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給你買,下次一定給你買,好嗎?」
女兒很懂事,雖然她非常失望,但是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快怏不樂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晚上吳先生下班回家,太太對他說了這件事,吳先生對太太說:「我記得上次女兒過生日的時候,你就說送她一個禮物,但是忘記了。這次你又失信於她,她以後還會相信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嗎?」
吳太太很委屈地說:「 你知道我的行程多趕啊,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為的還不是這個家嗎?」
吳先生說:「你兩次失信於孩子就是你的不對,如果你工作忙,可以不許諾,現在答應了孩子的事情做不到,孩子會多失望啊!」
吳太太雖然不服氣,但是也不吭聲了。
過了兩天,女兒收到了一份從上海寄來的禮物,原來是吳先生從網上訂購的。吳先生還對女兒說:「媽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希望你忘記媽媽的第二次失信,以後做一個守信的人。」
女兒十分開心地點了點頭。
如果吳先生沒有意識到妻子的錯誤,認為這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那麼孩子就會將失信於人當作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失信於人,甚至學會欺騙和隱瞞。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一定要及時更改,因為教育無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