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岡引力波探測器加入LIGO和Virgo 在全球範圍內搜尋引力波

2020-12-23 前瞻網

日本神岡引力波探測器加入LIGO和Virgo 在全球範圍內搜尋引力波

 Emma Chou • 2019-10-06 15:30:13 來源:前瞻網 E4125G1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日本的神岡引力波探測器(KAGRA)將於12月開始與華盛頓州、路易斯安那州和義大利的類似探測器合作,從而提高科學家對黑洞碰撞等災難性宇宙事件起源進行三角定位的能力。

美國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歐洲的處女座探測器KAGRA的代表近日在日本富山籤署了協議備忘錄,以確認雙方的合作。該協議包括聯合觀測和數據共享計劃。

LIGO實驗室執行主任戴維·雷茨(David Reitze)在新聞稿中說:「這是國際科學合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讓KAGRA加入我們的重力波觀測站網絡將在未來十年顯著提高科學水平。」

KAGRA項目的首席研究員,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Takaaki Kajita說:「我們期待著今年晚些時候加入重力波觀測網絡。」

目前,LIGO和處女座正處於為期一個月的「休假」之中,以適應一系列儀器升級和修復問題,從而提高探測器對因引力幹擾造成的時空微妙漣漪的靈敏度。同時,KAGRA處於啟動調試階段。

美國和歐洲的探測器將在11月1日恢復科學觀測。KAGRA計劃在一個月左右後開始進行科學觀測。

這一諒解備忘錄還包括德國的GEO600重力波探測器。 儘管GEO600不夠靈敏,無法捕捉到由於黑洞或中子星的遙遠碰撞而引起的時空波動,但它仍是探測技術的寶貴試驗場。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雷射幹涉引力波探測器能看到引力波,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的鳥瞰圖,位於比薩(義大利)附近的卡西納。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是一個巨大的麥可遜雷射幹涉儀,臂長3公裡,與雙4公裡LIGO探測器相得益彰。這些探測器對距離的微小變化很敏感,這是特定頻率範圍內引力波振幅的函數。
  • 官方解讀:LIGO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
    幾臺第一代幹涉儀在二十一世紀初建造完成,包括日本的TAMA300,德國的GEO600,美國的LIGO和義大利的Virgo。這些探測器在2002年至2011年期間共同進行觀測,但並未探測到引力波。在經歷重大改造升級之後,兩個升級版的LIGO探測器的靈敏度大幅􏰀高,並作為升級探測器網絡中的先行者進行觀測。LIGO幹涉儀由兩條分別長達四公裡並且互相垂直的幹涉臂構成。
  • 引力波研究科學家:引力波究竟是如何被探測到的,為什麼值得我們淚...
    說2019年可以探測到是因為引力波的主要探測器ligo在近幾年可以完成升級,完成升級之後的ligo具有更高的靈敏度,結合天體物理的各種模型和數據,我們探測到引力波事件可以增加到幾十次每年。當引力波到來時,會交錯擠壓和拉伸鋁棒兩端,當引力波頻率和鋁棒設計頻率一致時,鋁棒會發生共振。貼在鋁棒表面的晶片會產生相應的電壓信號。共振棒探測器有很明顯的局限性,比如他的共振頻率是確定的,雖然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共振棒的長度來調整共振頻率。但是對於同一個探測器,只能探測其對應頻率的引力波信號,如果引力波信號的頻率不一致,那該探測器就無能為力。
  •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首次探測到引力波:我們的徵途,在星辰...
    這一切,僅僅是因為兩個叫做高新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引力波探測器,在一個寧靜的夏夜,搜尋到了一陣時空的漣漪。隨之載入史冊的,也有這串漣漪的名字:GW150914,在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的引力波。即使在黑洞併合這樣極強的引力場條件下,觀測得到的引力波演化也和廣義相對論的預言高度吻合。在現代物理學裡,很少能看到這樣一個理論經歷百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了。
  • 引力波視角下的世界圖景│科協2020前沿問題解讀
    伽利略本人也被後人尊稱為「現代科學之父」和「觀測天文學之父」. 如今, 人們已經不再局限於通過肉眼和可見光來觀測星空. 現代天文學實現了從射電波段到伽馬射線波段的全波段觀測, 其波長範圍跨越約20個數量級. 如此大的電磁波段覆蓋範圍使得人們能夠從多個層次探索星空, 推動發現了一大批新的天體物理現象, 深刻地促進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 官方:LIGO直接探測到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
    在2000年前後世界上先後建成多座引力波幹涉儀探測設施,如日本的TAMA300、德國的GEO600、美國的LIGO和義大利的Virgo等等。在2002年至2011年間,這些探測設施進行了聯合觀測,但最終沒有取得有價值的探測結果。而在經過大規模技術升級之後,2015年LIGO設施再次開始運行,這將是一個技術複雜程度高得多的全新全球性引力波觀測網絡中投入運行的第一臺設施。
  • 仰望星空——文科生的引力波
    這個被命名為GW170817的引力波信號於美國東部時間8月17日8點41分(北京時間20點41分)被觀測到。這次發現是由位於美國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位於歐洲的室女座幹涉儀(Virgo)引力波探測器,以及全球各地的70個地面及空間望遠鏡共同完成的。
  • 引力波百年預言成真:傾聽宇宙的「聲音」
    合併所產生的引力波信號,經過13億年的漫長旅行,於2015年9月14日抵達地球,被LIGO的兩個探測器以7毫秒的時間差先後捕捉到。  「我們能夠『聽見』引力波,我們能夠『聽見』宇宙,這是引力波最美妙的事件之一。我們將不僅『看見』宇宙,我們還將『傾聽』它,」她在記者會上介紹。  引力波是一種時空漣漪,如同石頭被丟進水裡產生的波紋。
  • 「量子壓縮」升級LIGO 每周都能發現新引力波
    據麻省理工學院官方報導,今年4月以來,在該設備的「加成」下,LIGO已經數十次捕獲引力波信號。  量子噪聲幹擾LIGO測量  LIGO使用「L」型的探測器來感知引力波。每個探測器由兩個2.5英裡(約4公裡)長、相互垂直的「長臂」——真空管組成。光源發射一束雷射,經過分光鏡後分成兩半,各自進入一條長臂,並通過其末端的反射鏡反射後原路返回。
  • 引力波是怎麼發現的_引力波有什麼實際意義(引力波對人類的意義)
    引力波發現的時間   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學合作組織和Virgo合作團隊宣布他們已經利用高級LIGO探測器,已經首次探測到了來自於雙黑洞合併的引力波信號。該類型探測器,被業內稱為共振棒探測器(如下圖):
  • LIGO安裝神秘「武器」!每周都能發現新引力波
    據麻省理工學院官方報導,今年4月以來,在該設備的「加持」下,LIGO已經數十次捕獲引力波信號。量子噪聲幹擾LIGO測量LIGO使用「L」型的探測器感知引力波的到來。每個探測器由兩個2.5英裡(約4公裡)長、相互垂直的「長臂」——真空管組成。
  • 訪問日本「大物理學」實驗之一:超級神岡
    50多年來,日本一直處於大物理學的前沿,如此宏偉的實驗和目標,若非親眼所見簡直難以置信。我叫Davide Castelvecchi,是《自然》的一名物理學記者。在本系列中,我將探訪日本的三項旗艦實驗,深入了解日本的大物理學。 這裡是神岡,位於日本岐阜縣池野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
  • 電磁波和引力波
    圖1:電磁波和引力波探測設備從上面的數據可見,引力波的探測比電磁波的產生或接受困難多了。其根本原因是由於兩者的強度相差非常大。世界上存在著4種基本相互作用。其中的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都是「短程力」,意味著它們只在微觀世界很短的範圍內起作用。4種相互作用中,引力是強度最弱的,它比電磁作用,至少要小10-35倍。
  • 「極目」遠眺引力波
    引力波伽馬暴是其中最重要的科學探測目標。引力波是引力引起的時空擾動,但是地面引力波探測設備的空間定位精度不高。GECAM載荷總師李新喬說:「實際上,引力波探測器所能提供的典型定位誤差有幾百平方度。這使得其他波段望遠鏡的後隨觀測受到了極大影響——即使再對引力波事件發生的距離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在這麼大範圍內尋找與之對應的電磁信號源,對於以角分乃至角秒精度開展觀測的望遠鏡來說無異於大海撈針。」 因此,科學家需要一臺能夠及時以較高精度給出引力波暴發生方位的衛星——GECAM衛星應運而生。
  • LIGO發現引力波 首證存在恆星級雙黑洞系統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多年以後,面對浩瀚星海大家將會回想起2016年2月11日,人類公開宣布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信號的那個夜晚;更會想起2015年9月14日,大自然賜予人類禮物的日子。
  • 日本擬建全球最大中微子探測器,命名為「頂級神岡」
    日本擬建全球最大中微子探測器,命名為「頂級神岡」 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報導,日本內閣近日批准了「頂級神岡」中微子探測器的建造計劃,並同意撥款3200萬美元作為首批建造費用。
  • 探秘引力波除了《三體》,還有哪些關於引力波的小說
    該科幻小說登場了!幾年前就寫過引力波題材的科幻小說作家謝雲寧,為讀者盤點了這份關於引力波的科幻小說和科普讀物書單。原來,除了《三體》,大劉早在《朝聞道》中就寫過引力波;原來,《宇宙之海的漣漪》用那麼輕鬆的筆觸講了那麼多關於引力波的有趣故事。
  • 廈大選修課講授「引力波」 選修課人氣爆棚
    一門以星系宇宙學為主題的研究生選修課,也轉為圍繞引力波的研討課。  此外,引力波的相關講座也在謀劃中。據了解,廈大天文學系計劃在本學期開設一些講座,傳授引力波的相關知識。  引力波輻射  危害健康?  專家:不用擔心  「防引力波輻射面膜」「新一代防引力波神物:納米」「防引力波輻射肚兜」……科學家宣布探測到引力波後不久,防引力波輻射產品就在淘寶上閃電上線了。但是,對於自己所銷售產品的「防引力波輻射」原理,賣家除了打出「ligo高科技」「負離子」等簡單字眼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 什麼是引力波?它是怎麼被發現的?
    ▲圖4-5 LIGO探測到有史以來第一個引力波信號科學家已經研究過這種暴烈事件,並用計算機建模。歐洲空間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想要更勝一籌,打算把引力波探測器送入太空。這個探測器名叫太空雷射幹涉儀(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LISA),由1個母飛行器和2個子飛行器構成。
  • 智慧超洋:《引力波》(四十七)
    今天,一起來分享:《引力波》的十二篇讀後感。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既有文學性,又不失準確。引力波傳播的效果和水波類似,它使得物質的空間間距產生波動。正如水面上漂浮的兩個蟲子,一陣水波傳過來,某個時刻,一隻蟲子在波峰,一隻蟲子在波谷,它們的實際距離被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