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司法部擬對阿片危機罪魁普渡製藥罰款110億美元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北京時間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知情人士稱,美國司法部擬要求阿片類止痛藥奧斯康定(Oxycontin)的生產商普渡製藥公司(Purdue Pharma)支付逾110億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罰款,作為其破產計劃的一部分。

美國司法部希望該公司支付至多62億美元刑事罰款,以及約50億美元民事罰款,以補償美國為應對阿片類藥物危機而耗費的納稅人金錢。

過去二十年裡,普度製藥通過收買媒體、智庫和醫生,蓄意隱瞞這種阿片類藥物的成癮以及致死風險。據美國媒體報導,由於該公司的非法營銷行為,奧斯康定成為美國歷史上最被濫用的藥物之一。這款藥物曾為該公司帶來高達130億美元的利潤。

去年9月,面臨2600多起訴訟的普渡製藥申請了破產保護。

相關焦點

  • 83億美元天價罰款背後:一粒止痛片奧施康定 擊倒美國普渡製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解藥|83億美元天價罰款背後:一粒止痛片「擊倒」一家製藥巨頭作者:唐唯珂,陳靜 藥物上癮一直是美國影視劇中表達的重點,一旦接觸到阿片類藥物,就會很難控制這種癮。據央視財經報導,2020年10月21日,美國司法部副部長傑弗裡·羅森聲稱,「在今天宣布的全球和解協議中,普渡製藥承認在2009年到2017年期間犯有三項重罪(包括欺騙美國和違反聯邦反回扣法)。除了這三項重罪外,該公司還同意支付35.44億美元刑事罰款以及20億美元刑事罰沒款,在那之外還承擔28億美元民事罰款。」
  • 美國普渡製藥因一粒止痛片破產 83億美元天價罰款
    而此前多家媒體報導,美國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承認該公司在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的危機中扮演了醜惡的角色,通過行賄等方式慫恿藥店和醫生大量推廣該公司生產的阿片類藥物「奧施康定」(OxyContin)。
  • 美國普渡製藥公司認罪 其阿片類藥物遭質疑
    據法新社華盛頓消息,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21日宣布,美國藥企普渡製藥公司對其生產和銷售處方止痛藥奧施康定(Oxycontin)的三項刑事指控認罪。這種阿片類藥物曾引發全美成癮危機。美國司法部說,為了結這起刑事案件,普渡製藥公司還同意支付罰款和賠償金,並被罰沒收財產,這些款項總計83億美元。
  • 還有超500億元和解協議 普渡製藥公司攤上大事了
    美國司法部21日宣布,普渡製藥公司將對三項聯邦刑事指控認罪,以達成總額超過80億美元(約合533.9億元人民幣)的和解協議。普渡製藥是阿片類止痛藥奧施康定的生產商,而奧施康定被認為是引發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的原因之一。
  • 美國普渡製藥公司認罪
    據法新社華盛頓消息,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21日宣布,美國藥企普渡製藥公司對其生產和銷售處方止痛藥奧施康定(Oxycontin)的三項刑事指控認罪。這種阿片類藥物曾引發全美成癮危機。美國司法部說,為了結這起刑事案件,普渡製藥公司還同意支付罰款和賠償金,並被罰沒收財產,這些款項總計83億美元。據報導,在另一份協議中,該藥企背後的薩克勒家族同意支付2.25億美元,以解決美國司法部提起的民事訴訟。靠著銷售奧施康定獲得的豐厚利潤,薩克勒家族將普渡製藥公司打造成製藥業巨頭。
  • 外媒:美國普渡製藥公司認罪
    參考快訊【外媒:美國普渡製藥公司認罪】據法新社華盛頓消息,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21日宣布,美國藥企普渡製藥公司對其生產和銷售處方止痛藥奧施康定(Oxycontin)的三項刑事指控認罪。這種阿片類藥物曾引發全美成癮危機。
  • 英媒:美各州要求普渡製藥賠償2.2萬億,稱其隱瞞藥物風險
    美國各州向普渡製藥公司(Purdue Pharma)提起訴訟,要求該公司賠償其製造的阿片類藥物奧施康定所造成的重大損失。相關文件顯示,各州要求的賠償金總計達2.2萬億美元。據路透社18日的報導,普渡製藥公司部分破產申請文件在17日得到披露,其中提到美國各州指控該公司在向醫生及患者推銷時蓄意隱瞞了該藥物成癮及致死的風險,造成了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要求的賠償金達2.2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2萬億元)。文件稱,普渡製藥及其所有者薩克勒家族引發的公共衛生危機自1999年以來已經奪去了45萬人的生命,對美國的醫療及司法體系造成了嚴重影響。
  • 美國司法部起訴沃爾瑪:指控其助長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司法部民事部門代理負責人傑弗裡·博塞特·克拉克(Jeffrey Bossert Clark)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沃爾瑪的「非法」行動助長了「國家危機」,並造成了「災難性後果」。當被問及政府是否計劃提起刑事訴訟時,克拉克回應稱,「不應從民事申請中得出任何關於刑事事項的推論」。
  • 普渡與麥肯錫的人血饅頭,已間接造成45萬人死亡的藥,還在公然販賣?
    同時普渡製藥公司與美國司法部和解,普渡製藥承認在2009年到2017年期間犯有三項重罪(包括欺騙美國和違反聯邦反回扣法)。 Rosen)上個月討論了對奧施康定製造商普渡製藥的刑事指控。尤裡·格裡帕斯(Yuri Gripas)/圖片來源:路透社 除了這三項重罪外,該公司還同意35.44億美元刑事罰款以及20億美元刑事罰沒款,在那之外還承擔28億美元民事罰款,總計83億美元約合545億人民幣。普渡製藥同時宣布破產。
  • 類鴉片藥物官司纏身 美國普渡製藥公司申請破產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日前,在類鴉片藥物官司纏身的情況下,美國藥業巨頭普渡製藥申請破產。據悉,此舉被認為是削減訴訟案危機所帶來風險。普渡製藥公司是美國知名阿片類藥物生產商。在超過20年的時間裡,其旗下的鎮痛藥產品奧施康定為公司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然而,這款鎮痛藥在美國阿片類藥物成癮的危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報導稱,普渡公司還宣布了一項金額逾百億美元的和解協議,但有關普渡製藥生產的「OxyContin」產品法律問題遠無法結束。15日晚上,普渡公司在紐約州懷特普萊恩斯申請破產。
  • 被控助長藥物泛濫 美普渡製藥公司申請破產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導英媒稱,迫於2600多宗訴訟的壓力,奧施康定生產商普渡製藥公司9月15日晚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被控助長了美國阿片類藥物的泛濫。據路透社9月15日報導,普渡製藥公司董事會批准了外界期待已久的破產申請。該公司正尋求根據一項旨在解決大量訴訟的提案進行重組。普渡製藥公司稱,其已依據《破產法》第11章向紐約州懷特普萊恩斯的一家聯邦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並與24個州和5個美國領地以及2000多個城市、縣和其他原告的首席律師達成了初步協議。
  • 遭美政府起訴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沃爾瑪正面剛
    (觀察者網訊)近日,針對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美國司法部盯上零售巨頭沃爾瑪,並指控這家零售商為了盈利助長全美「阿片危機」。然而,沃爾瑪卻回應,聯邦政府是在為自身的監管缺失與失職找「替罪羊」,該擔責的是政府。
  • 海外網評:強生巨額罰單揭露美國「阿片危機」真相
    強生公司被裁定對俄克拉荷馬州阿片類藥物泛濫負有責任,被判處5.27億美元罰金。(圖片來源:網絡)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8月26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法官宣布,判決美國強生公司為近幾年該州阿片類藥物濫用情況負責,並判其支付賠償金5.72億美元。強生公司是首家因阿片類藥物危機而被起訴的製藥公司。
  • 美藥企與監管部門「共謀」致阿片類藥物...
    佔世界人口總數5%的美國人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而這種情況又和製藥公司的大力兜售甚至非法營銷分不開。製藥公司不斷向醫生推銷阿片類止痛藥,而醫生受到利益驅動濫開處方,導致本來是用於癌症病人的阿片類止痛藥被廣泛地用於各類疼痛病症。
  • 美麥肯錫曝出醜聞 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 背後成因更可怕!
    其中一條最惡劣的建議是,如果普渡製藥的分銷商賣出的奧施康定導致購買者出現上癮情況,普渡製藥就會給分銷商提供折扣獎勵,每出現一起藥物上癮事件,就獎勵分銷商14810美元,約合9.7萬元人民幣。《紐約時報》報導以美國藥妝零售商CVS為例進行推算,報導稱,2019年,2484人從CVS購買阿片類藥物並出現上癮情況,按照獎勵原則,普渡公司要給CVS付款3680萬美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的獎勵退款。不過,包括CVS在內的普渡製藥兩大分銷商都否認收到過這筆獎勵退款。
  • 美麥肯錫曝出驚天醜聞!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還導致「藥...
    據環球時報援引多家美國媒體的報導,美國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承認該公司在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的危機中扮演了醜惡的角色,通過行賄等方式慫恿藥店和醫生大量推廣該公司生產的阿片類藥物「奧施康定」(OxyContin),即使在過去20年裡已經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這種極易成癮的藥物的濫用問題。
  • 280萬受害者,550億天價罰單:一粒藥片背後的營銷帝國
    本文作者:Byronchu2020 年 10 月 21 日,美國司法部向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開出一張高達 83 億美元的天價罰單。儘管在製藥領域並不算出名,但被美國 28 個州聯合起訴、身負 1600 多件官司的普渡製藥卻一直是 FBI 的「座上賓」。
  • ...導致乳腺增生強生被判罰80億美元;雀巢103億美元出售皮膚健康...
    >美國費城一個陪審團周二裁決,強生必須向一名男子支付80億美元的懲罰性損害賠償金。雀巢103億美元完成出售皮膚健康業務高德美瑞士雀巢集團(NestléSA)近日正式宣布,以102億瑞士法郎(約103億美元)的價格將雀巢皮膚健康業務出售給以殷拓集團和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的全資子公司牽頭的財團。出售完成後,雀巢旗下不再擁有皮膚健康業務。同時,該業務重新更名為高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