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2021-02-07 小白楊數學工作室

(1)師: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單,看到第三大題的第1小題,在小組裡探究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學生明確小組合作要求後,開始交流討論)

(2)、小組匯報討論成果:

生1:

①長方形的周長=長+寬+長+寬

6+4+6+4=20(釐米)

生2:

②長方形的周長=長+ 長+寬+寬

             =長x2+寬x2

6 x2+4 x2=20(釐米)

生3:

③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6+4)x2=20(釐米)課件演示3種求長方形的周長的方法。

(3)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三種方法雖有不同,但是有沒有發現共同地方?(都是求4條邊的長度之和)

師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想法。2、同桌交流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師:請同學們看到學習單第三大題的第2小題,和同桌說說自己是怎樣求正方形周長的?(同桌交流後匯報)

生1:正方形周長=邊長+邊長+邊長+邊長

生2:正方形周長=邊長x4

課件演示2種求正方形周長的方法。

師問: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條件?(長、寬、邊長)

3、回歸到導入的問題。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決灰太狼的問題吧,算一算灰太狼和喜羊羊走的路線有多長?

灰太狼:(12+6)x2=36(米)喜羊羊:6 x6=36(米)

通過計算,我們發現灰太狼和喜羊羊走的路線是一樣長的。


相關焦點

  •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問題》教學設計及反思
    2.滲透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運用畫圖策略解決問題,總結出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方法。學具:邊長1分米的小正方形若干,方格紙一張,表格1張1.(蒙層)回憶所學的四邊形並揭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和周長公式用2個邊長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什麼圖形?它的長、寬分別是多少?周長呢?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有一定的認識,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 夏永立:《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說課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和掌握了線段、長度單位、長度測量和周長的概念,已經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要把這幾者結合起來,自主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方法,對於部分學生還有一定的困難;有些學生對周長的概念還不清楚,需要在教學中適時滲透;雖然有些學生已經具備了較高的學習起點,但學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發展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生: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都相等。生:長方形比較長的邊叫做長,比較短的邊叫做寬。正方形的的每條邊都叫做邊長。二.探究新知師:同學們對周長知識掌握較好,通過預習也進一步鞏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生說方法,師板書正方形周長公式:正方形周長=邊長X4。師:同學們在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時,你們覺得要求周長必須知道它們的什麼?
  • 齊民有約:美化校園——圖形的周長 單元教學設計
    這裡是指廣義的周長,是周長的概念理解,即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之和,泛指一切平面圖形,包括圓形、不規則圖形等。(2)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周長的意義,指出並能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 小學數學《周長》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教師之夢微信公眾號在之前也發過不少教學設計模板和一些萬能模板,需要的同學可以在後臺回復教學設計進行查看。《周長》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說出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難點】理解周長的含義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算理。
  • 看著學你也會教·第2課時 教學設計·長方形周長
    第五單元 周長第2課時 長方形周長教學內容:教材第48、49頁。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 《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學設計及反思
    《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學設計
  • 《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係》教學設計
    《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係》教學設計山東省東營市大營初中 陳學山
  • 小學奧數-巧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
    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可以很方便地求出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長。有時,我們要將幾個圖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求其周長;或將一個圖形分解成幾個長方形,然後求新圖形的周長;還有時,會遇到只求長方形一部分的周長的問題。
  • 《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
    《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3頁的內容、第84頁練習。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感知周長,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或簡單圖形的一周。2.在指一指、描一描、算一算等活動中理解周長的概念,了解測量周長的方法,滲透化曲為直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2019年4月被評為趙城鎮中心校「教學能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掌握周長計算方法以及認識面積的含義,形成了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這些常用的面積單位實際大小表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教學設計,第3課時,長方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探索活動從估測3個長方形的面積開始;然後通過觀察、比較、歸納,發現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的聯繫,從而建立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歷了觀察、操作、歸納、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教學重難點1、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2、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複習:1、什麼叫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          。
  • 看著學你也會教·第3課時 教學設計 練習四
    教學目標:1.熟練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2.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難點:重點:熟練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難點: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 小學數學《圓的周長》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教師之夢微信公眾號在之前也發過不少教學設計模板和一些萬能模板,需要的同學可以在後臺回復教學設計進行查看。《圓的周長》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知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並能夠利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 寒假作業:長方形、正方形周長面積應用題,附答案
    三四年級的小朋友可能會遇到倍數關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問題,大部分的小朋友是無法理解題意導致的錯誤。在做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題目時,一定要先畫出圖形,再列出算式計算。相關視頻: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和關係》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圖形的周長》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平移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圖形周長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等量代換法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圖形的周長
  • 深度研究 能力提升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學實踐與思考
    生:我們猜測,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會不會是巧合呢?所以又剪了這麼多長方形,才確定面積與長、寬有關係。師:你們還計算出了周長,為什麼呢?生:我們想研究一下面積與周長有沒有關係,最終我們認為面積和周長沒有什麼關係。匯報完畢,大家有想問的可以舉手。生:面積和周長沒有關係,你是怎麼確定的呢?
  • 三年級知識點提升必備: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必轉,收藏)
    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對於課堂當中出現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問題,利用長方形周長=(長+寬)×2,正方形周長=邊長×4,就可以解答了。對於多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問題,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通過畫圖來學習本節課內容,可以使我們把較復進行具體化。在學習圖形題目時經常通過畫圖,才能建立相應我們的空間觀念。空間觀念是解答圖形題必備的思維能力。例1、求下面圖形的周長:線段AB=1CM,CD=7CM,DE=9cm,計算本圖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68頁例4及做一做。學情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有了初步的認識,剛剛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
  • 孩子不會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可以看看這個視頻!
    本課的視頻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例3和例4,主要講解周長的意義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什麼是周長?周長就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計算不規則圖形周長有兩種方法。(1)化曲為直先拿一條線,接著繞著圖形圍一圈,最後量出線的長度。(2)平移階梯型、L型,經過平移之後,都會變成規則的長方形或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