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與京東再次因物流問題「懟」起來了。
2月14日,京東公布了新的運費體系,本次運費體系的修改與購買商品當中是否有圖書類商品、是否在特定城市有關,總體來看如果購買的自營商品不符合條件,運費則由原來的6元上升到了15元,應用於所有用戶。
3月1日,蘇寧物流集團常務副總裁姚凱在其微頭條上,對基礎物流費提價的做法發表不同看法:「電商共生環境的營造,首先是要與用戶共生互信。不能嘴上說著共生,幹的卻是傷害共生的事。」
對此,姚凱表示蘇寧物流基礎運費仍然保持在5元不漲價,準時達服務從即日起實行為期一月的免運費優惠,一天6大時間段,約什麼時間到就什麼時間到。
姚凱的另一身份是蘇寧全資收購的天天快遞總裁, 姚凱微頭條發出後,受到網友極大關注。目前,京東物流方面還未有正面回應。
在引起巨大反響之下,調整運費一周後,京東客服針對PLUS會員一事已經做出反應,稱目前PLUS會員正在運費權益優化升級,升級完畢後訂單金額低於49元的訂單,可以繼續享受6元基礎運費。在此之前,會為受此次運費調整影響的、訂單金額低於49元的PLUS用戶補差額運費券。
據了解,京東對訂單中的生鮮商品和非生鮮商品,分別計算金額、重量、運費,互不參與運費湊單;訂單總計應收運費等於訂單中的生鮮商品應付運費與非生鮮商品應付運費之和。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4月起,京東的免基礎運費門檻都上調了20元至99元,京東配送的基礎運費也從之前的5元調整到了6元。
京東物流一直被視為電商自建物流的標杆,京東物流於2016年在行業內率先推出「京準達」服務,消費者可預約時間段實現精準送達。目前已覆蓋國內近300個城市,最高可將配送時間段精準至30分鐘。近年來京東物流對外開放,需要相應地降低價格來爭取市場份額,對外開放帶來的是對其成本的考驗,或許是此次提高運費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蘇寧與京東的第一次互懟。天天快遞於去年年初以42.5億元被蘇寧物流收購,而阿里是蘇寧的第二大股東,京東物流與蘇寧物流存在直接競爭關係。
2017年7月20日,京東宣布暫停天天快遞服務,隨後天天向國家郵政局投訴。京東官方將原因歸結於:「(天天)服務質量和用戶滿意度得分較低。」雙方就此事展開了多輪「對戰」。
隨後,蘇寧控股集團副總裁孫為民發文稱,「京東誣陷天天快遞是全網服務最差的黑鍋,我們不能背。」而京東則回應孫為民稱「請收起您的玻璃心」,並再次強調了京東停用天天快遞的原因是因為後者的服務差。
京東物流微博發文《京東物流三問蘇寧》,稱不提升服務就是自絕於用戶。
之後的7月24日,蘇寧快遞發布《致京東:別自絕於物流同行》的聲明稱,這是對整個中國快遞行業的「周一大屠殺」。京東封殺快遞公司的目的就是保護自己的物流。關停天天快遞只是開始,妄想稱霸的京東物流必將自絕於物流同行。蘇寧還稱,還會有更多的物流商被以「服務不好」的名義清理,直到所有商家都被迫選擇京東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