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上漲運費惹眾怒:平衡盈利和用戶權益很難?

2020-12-23 TechWeb

2018年春節,京東繼續推行過節不打烊政策,受到消費者歡迎,美中不足的是基礎運費再次無預警上漲,不僅引發京東Plus會員強烈不滿,指出其不遵守契約。

蘇寧物流常務副總裁姚凱認為,京東以壟斷心態為了自身利益隨意更改服務規則,嘴上說著共生,幹的卻是傷害共生的事;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則一針見血地指出,京東運費一漲再漲根源在於成本,並暗批京東中心化物流體系落伍,模式迭代跟不上時代步伐可能被世界無情地拋棄。

鑑於蘇寧與京東是老對手的關係,你或許認為姚凱的觀點不客觀,但蘇寧物流基礎運費保持5元不漲價、準時達服務免運費1個月比京東小額訂單收取15元運費,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十足。作為京東物流前負責人,侯毅具有一定發言權,其表態頗具份量。那麼,明知用戶反感,京東為何質疑屢次上漲運費?

京東運費不斷上漲的思考邏輯

近年來京東不斷上調運費,包郵門檻越來越高,從早期的一律包郵到39元、59元再到79元、99元,甚至出現3個月漲3次價,最近一次調整是在2月14日,購物不滿49元將收取15元運費;相較之前的政策漲幅達2.5倍,漲價讓京東Plus會員怨聲載道,不滿49元需要使用3張免郵券才能免郵,與消費者開通和京東推出會員的初衷相悖。

2017年12月,京東Plus會員服務大幅度漲價,高額的會員費並沒有換來高水平的服務,反而要付出額外成本才能享受免運費權益。同時,普通用戶也不買帳,京東大部分貨源都是在省內倉庫就近發貨,15元運費相比順豐13元包郵還要貴。

實際上,從京東物流發展現狀來看,其上漲運費是必然趨勢,但每次上漲幅度和消費者接受程度,事前很有可能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覆推敲,最終決定執意將漲價推行到底,沒有因消費者反彈而退縮,其思考邏輯主要有三點:

一、京東底氣十足。京東董事長劉強東曾表示,京東連漲了3年免運費門檻,並且每次運費上漲,用戶並未流失,或者是「整體影響不大」。

長期研究京東的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曾指出,受影響的訂單大概在3%左右。京東用戶規模、GMV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也從側面證實運費上漲影響有限,其底氣來自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配送服務,物流是京東的品牌核心競爭力,其擴張與物流服務能力的提升相輔相成。

二、為了可持續發展。提升免運費門檻的不止京東一家,蘇寧、亞馬遜均作出相應調整,電商物流整體費用上調已成為行業共識,以因應物流成本上升的現狀。這種現狀也預示著電商平臺補貼時代一去不復返,無論是電商發展初期培養用戶網購習慣還是電商平臺之間競爭慘烈,各大玩家紛紛設置較低門檻甚至完全免運費,與O2O補貼搶市場的打法無異。

不過,這並非長久之計,無法誕生健康的商業模式。換個角度看,順豐高於行業平均價格卻領跑物流行業,帶來的一個啟示是用戶願意為優質服務買單,京東上調運費也就不難理解,意在向順豐看齊。

三、壓縮配送成本。儘管2017年12月京東物流宣布已實現盈利,但無法成為常態,因為其收入的增長無法覆蓋巨額投入。

投入方面,京東計劃在西安投資100億元,建設面積200多萬平米的現代化智能物流基礎設施,100億元京東無人車智能產業基地項目則落戶長沙,加上京東計劃在印尼、泰國自建物流,成本更是不可估量,融資25億美元只是杯水車薪。

京東想要實現常態化盈利,必須在開源、節流上下功夫。未來5年向千億營收邁進,高速增長的外單(非京東訂單)是一大突破口。鑑於京東重資產模式很難降低成本,推行節流並不容易,儘管其持續發力智慧物流,但京東物流從業人員數量不降反升,短期內人力成本下降無望,所以只能朝降低物流配送的固有成本努力,即提升運費門檻。

京東運費暴漲VS蘇寧運費不漲價

不難看出,京東接二連三上漲運費,更多是迎合長遠發展的無奈之舉,結果用戶淪為犧牲品。但從消費者反應來看,消費者對京東「以自我為中心」式思考邏輯並不買帳,只認同「價值決定價格」理念。

但是,姚凱則明確指出京東的弊病。「一、用戶第一,不能為了盈利去損害用戶利益。二、作為平臺,不能以壟斷心態為了自身利益隨意更改服務規則。三、電商共生環境的營造,首先是要與用戶共生互信。不能嘴上說著共生,幹的卻是傷害共生的事。」

 

京東物流龐大投入主要服務於自身戰略,對內建設與業務發展相匹配的物流處理能力和配送能力,對外抗衡蘇寧物流、菜鳥扶持的「三通一達」,但不應成為高運費轉嫁給消費者的正當理由,因為消費者不會為京東戰略買單,只會為價值買單,而京東物流服務品質並未像運費上漲那樣實現質的飛躍。

實際上,當商業利益和用戶利益相衝突時,企業的定力要經受非常考驗,定力不足者向商業利益靠攏,拋棄曾經誠懇的承諾;定力高的企業將用戶利益放在第一位,克服困難,想方設法在開源、節流上尋求新的突破。習慣上調運費的京東屬於前者,堅持不漲價的蘇寧則屬於後者。

不可否認,物流成本上升這一嚴峻事實下,沒有一家企業可以成為僥倖者,但基礎運費漲不漲價,不僅是表達對消費者的態度,更是自身實力的體現。京東、蘇寧同為自建物流,二者實力對比如下: 

在整個市場行業來看,鑑於部分最新數據未披露,例如將1年前蘇寧物流收購天天快遞時的公開資料作參考。數據顯示,蘇寧僅在末端網點方面少於京東,在物流中心和區縣覆蓋率方面略勝一籌,「蘇寧+天天」則完勝京東,具備打造國內零售最大自營物流企業的基礎。

 

在營收方面,物流是重要的商業基礎設施,向全社會開放大勢所趨,可以從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蘇寧物流比京東物流早2年走上開放之路,前者2016年、2017年社會化收入同比增長321%、136%,後者收入(社會化收入+京東商城收入)規模接近300億元。因此,只能定性分析二者社會化收入走勢。

眾所周知,國內快遞業務近8成來自電商,淘寶+天貓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京東物流無法獲得阿里系訂單,加上阿里系之外體量大的電商平臺大多自建物流,京東物流也難以接入,只能拉攏沒有自建物流的網易。在非電商領域,京東物流優勢也不明顯,低端市場有三通一達,高端市場則盤踞順豐,其很難有優勢。

反觀蘇寧物流,不僅在蘇寧內部地位空前提升,而且可以從阿里系訂單中分一杯羹,加上收購天天快遞如虎添翼,其比京東快遞更具號召力、社會化業務佔比將大大提升,營收增長也就水到渠成。正如姚凱所言,蘇寧物流社會化收入將高速增長3—5年。

可以預見的是,當To B業務實現規模化後營收後,物流企業將迎來扭虧為盈的拐點。因此,京東挖空心思從To C業務的基礎運費上謀利,蘇寧堅持不漲價,二者的擔當和實力高下立判,京東應學習蘇寧對消費者多一分敬畏。

結語

與京東運費一再上漲的根源相比,「未來新零售的物流一定是去中心化的」的表態更值得物流從業者深思。不論是新零售,還是智慧零售,物流行業模式迭代迫在眉睫,尤其是改造末端配送體系,其即是難點也是主戰場,除了傳統的建配送站、快遞櫃,蘇寧、京東都有所創新。前者力推「前店後倉」,今年將新建5000家門店,相當於拓展5000個小型社區物流中心;後者發力眾包模式,達達在服務京東到家之餘還積極承接京東訂單。

相關焦點

  • 京東PLUS運費調整 京東:為受影響用戶補差額運費券
    消費者投訴  京東方面回應  新浪科技訊 2月24日下午消息,日前,有消費者投訴稱,京東在PLUS會員生效期間未通知的情況下,多次修改會員權益條款,消費返利比例改變、將郵費優惠券的名字免郵券改為「運費券」等,對此,京東客服回應稱,會為受此次運費調整影響的、訂單金額低於49元的PLUS用戶補差額運費券。
  • 京東首次回應PLUS會員關於運費調整的相關投訴
    在京東購買過產品的消費者都知道,京東有一個收費的會員制。京東自從推出PLUS年費會員到2018年2月14日前,一直宣傳一年60張免運費劵,每月5張,意味著每個月可享受5次自營無門檻購物免運費。由於每月送運費券,也增加用戶粘度,同時也給京東帶來了一定的現金流。
  • 蘇寧懟京東漲運費是無視用戶 承諾蘇寧不漲價
    蘇寧與京東再次因物流問題「懟」起來了。2月14日,京東公布了新的運費體系,本次運費體系的修改與購買商品當中是否有圖書類商品、是否在特定城市有關,總體來看如果購買的自營商品不符合條件,運費則由原來的6元上升到了15元,應用於所有用戶。
  • 京東運費又雙叒叕漲價了!免郵券貶值的PLUS會員還值得買嗎?
    今年春節期間,京東再次對運費規則做出調整,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簡單來說,現在在京東商城購買商品,不滿49元則要支付15元運費(圖書為29元),而過去用戶只需要支付6元。京東PLUS會員具體有哪些權益?京東官方宣傳的PLUS權益有購物返京豆、每月優惠券、運費禮包、服飾9折、會員價商品、專屬客服、上門退換貨、專屬購物節和電子書暢讀。
  • 京東Plus會員們,感受到京東生鮮運費的惡意了嗎?
    之前的2月24日,京東單方面更改運費標準,一份不滿99元的訂單,要收取15元的運費。這就意味著3張運費券才能免除一份訂單的運費,這與之前承諾的京東Plus免運費相去甚遠。這引發了京東Plus會員的投訴。
  • 京東商城終結免運費或引發行業內「不和諧」
    免運費時代終結近日,京東商城發布配送政策調整公告稱,為確保配送服務質量,讓消費者得到更高品質的配送服務,京東商城將參照行業做法,從11月25日起對金額不足39元的訂單收取5元運費。鑽石級和雙鑽級用戶可以繼續享受全場免運費的特別優惠。這則公告意味著,京東商城自2010年5月27日,推行的「全場免運費」促銷策略宣告結束。
  • 提高自營免運費門檻 京東坑了誰?
    3月31日晚間,京東官方發布聲明,宣布調整運費標準,4月1日起,京東自營商品訂單運費調整為6元/單,比此前上漲1元;企業會員、金牌會員、銀牌會員、 銅牌會員、註冊會員購買自營商品單筆訂單總金額滿99元免運費,鑽石會員購買自營商品單筆訂單總金額滿79元免運費,較之前門檻提高20元;而上門自提的 自營商品訂單運費調整為3元/單,自提免運費時代終結。
  • 消費-京東多少錢免運費不同情況下京東免運費條件各不同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在京東看中某件商品,去下單的時候,發現應付的金額多了,這時候就要看看是不是運費的問題了。很多比較不細心的人在不知道京東多少錢免運費的前提下,就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了。所以,在下單之前,如果不想付多運費,還是要先了解一下京東多少錢免運費。
  • 靠1.8%訂單收點運費就能解決京東虧損問題?呵呵
    事實上,京東每次調整運費價格和規則,都會視為解決虧損之舉,這種觀點在常年虧損的京東財報大背景下一直都有市場,卻無視京東每年現金流都是正向的關鍵事實。京東不久前披露的Q3財報,顯示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京東毛利額為94億元,但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統計下,京東當期的淨虧損超過8億元人民幣,物流和金融業務投入佔據大部分。
  • 京東為什麼提升運費,聽聽劉強東怎麼說?
    眾所周知,京東商城其實是盈利的,只不過劉強東將京東的資金都投入到了京東物流上。也正如劉強東所說:京東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京東物流。而前不久,京東物流獲得了25億美金的融資。劉強東也發話了,京東物流上市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京東快遞員工漲工資。
  • 再三調高免運費門檻,京東物流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開放後的大動作,接連不斷上漲的免運費門檻2月4日,京東官方發布公告,宣布北京、上海、廣州等13個城市的運費標準進行調整。這已是京東運費近三個月來的第三次調整了。前兩次分別是去年12月初和今年春節。此時距離京東物流高調以品牌化運營方式全面對社會開放不足3個月。
  • 電商壹周| 熬不住虧損,京東悄然提高免運費門檻
    ,12月1日起提高免運費門檻,且收重量費,將之前滿79元包郵門檻再度提高至99元,且包括全部用戶,訂單不滿99元的用戶則要承擔6元運費,部分訂單如果超重,在基礎運費之外,還要加收續重運費。所有用戶訂單選擇上門自提方式,購買自營商品訂單總金額小於49元,每單3元基礎運費,滿49元則免基礎運費。所有會員購買超重超大商品,都需額外收5元/件運費。 此前京東鑽石會員每單金額只需超79元即可免運費,這項會員特權12月1日起被取消。京東上一次上調運費是在今年4月1號。
  • 叮咚買菜「逆勢」上調配送費背後的盈利壓力
    9月5日,叮咚買菜發布通知稱,由於區域運營策略調整,上海地區配送費規則將調整為當訂單商品金額小於28元(人民幣,下同)時收取5元配送費;當訂單商品金額大於等於28元時,享受免運費權益。另一方面,叮咚買菜配送費的上調,也可能與上海用戶在平臺的客單價相對較高有著一定關係。「你如果沒問我,我都不知道上調了配送費」,李女士表示,「我一般和舍友一起下單,每單金額都不低。即使偶爾自己獨自下單,平均的訂單金額也在40元左右,應該不會因為這次平臺的調整增加購物成本。」
  • 教你幾招領取10張免郵券,輕鬆應對京東運費上漲新規!
    前兩天京東運費進行了上漲,零點也及時進行了分享,並分享了一個小竅門,就是非生鮮類商品不足49元時,可以在訂單中添加一本1元左右的書,這樣運費就有15元變為6元,總價還是減少的。今天零點再給大家分享幾招,每月可以領取10+張運費券。
  • 京東運費為什麼漲價?網友回答:根本原因還是為了賺錢!
    眾所周知,京東商城是國內與淘寶天貓齊名的電商平臺,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京東這些年一直未迎來,其實不是這樣的,京東商城本來是賺錢的,只是京東把賺的錢,都投入了京東物流上面,這數字可不小哦,到目前為止,京東修建物流都花了幾百億呢。
  • 雙十一免除自營運費,暗地較勁京東,蘇寧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在國內一年一度的電商盛典馬上就又要到來了,這個讓剁手黨又愛又恨的電商節日承載著很多商家和平臺對每年最後入冬關頭業績衝刺的期望,所以其實在雙十一前的半個多月,大家都已經早早地開始為這即將到來的年度盛宴預熱了起來。
  • 京東:參加618的商品都將開通運費險和閃電退款
    5月剛到,京東已經忙活起上半年電商最盛大的日子618了。5月5日,京東618全球年中購物節商家報名環節正式啟動。為在購物節期間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購物體驗,京東發布了《2019年京東618活動管理規則》,對活動準入、發貨時效、售後服務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規定。
  • 京東PLUS遭投訴 京東:補差額運費券
    2月24日晚間消息,針對黑貓投訴平臺上多名消費者關於PLUS會員運費調整的相關投訴,京東客服今日首次進行回應並給出解決方案。京東客服表示,目前PLUS會員正在運費權益優化升級,升級完畢後訂單金額低於49元的訂單,可以繼續享受6元基礎運費。在此之前,會為受此次運費調整影響的、訂單金額低於49元的PLUS用戶補差額運費券。
  • 對比:京東PLUS和亞馬遜Prime兩家會員誰更值得買?
    據小編了解,電商網站一般都是在商品價格、運費、客服服務等方面給予會員用戶一定的優惠和專項服務。我們就以亞馬遜Prime會員和京東PLUS會員為例,看看電商網站的會員值不值得。就在前不久,小編聽到一個重磅消息,京東PLUS會員又升級了會員權益:用戶購買京東或者愛奇藝任何一個平臺的會員,也同樣能獲得另一平臺的會員權益。
  • 乾貨|電商解密:京東、淘寶、阿里巴巴物流運費規劃
    京東  京東作為一家自建物流系統的公司,他在這個模塊的功用和設置是十分全面和多樣的,他供給店肆運費模板和單品運費模板的設置。  需求特別闡明的是,如果單品運費模版上設置了單品運費優先店肆運費,單品運費模版綁定的產 品的運費獨自核算,即便訂單金額滿意店肆免郵,也會依照單品運費模版核算運費。該種方法調集了單品和店肆運費方式的長處,商家自主挑選單品運費和店肆運費 優先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