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警方前不久剛剛破獲一起網絡販嬰案。剛出生的嬰兒被明碼標價在網絡出售,真是讓人跌破眼鏡。
無比震驚的同時又很是憤怒。
▲新聞描述
更讓人憤怒的是,有很多嬰兒是被自己的親生父母像貨物一樣賣掉了。
一小夥和女友都是90後,兩人在戀愛期間意外懷孕。因不想讓家裡知道,打算生下孩子就趕緊賣掉,標價8萬。
有的父母在剛懷孕幾個月時,就開始在網上發布信息,誰給錢最多就把孩子賣給誰。
更可怕的是,哪怕得知買家就是人販子,是行為舉止怪異的單身男青年,他們也毫不在意。
虎毒尚且不食子。在金錢、利益、腐朽觀念的驅使下,這些父母親手把孩子推入了命運的深淵。他們心之毒,早已遠遠勝過老虎。
17歲廣東女孩小閒,在結婚前一天舉報了自己的親生父母。舉報理由是:父母為了5萬彩禮錢,逼她嫁給鄰村一個只見了幾面的男人。
▲婚禮現場
後經婦聯和記者介入,發現更驚人的事實。
3年前,被告知中考落榜的小閒根本沒有落榜,而是順利考上高中。但不想為小閒讀書花錢的父母,直接帶著毫不知情的小閒外出打工。
今年受疫情影響,被困在家的小閒無法出門打工掙錢。父母就對女兒打起了別的盤算——嫁出去換彩禮錢。
幸運的是,由於婦聯的及時介入,小閒不僅退婚成功,還重回學校成為一名學生。
孩子本是父母心頭肉。身為父母,忍不得孩子受一丁點委屈,恨不得備加呵護。
但就是有這樣的父母,自己有手有腳,有勞動能力,卻僅僅把孩子當成斂財的工具。
更有甚者,甚至就連一條活路也不願意留給孩子。
這是一個讓人揪心的故事。廣州南沙,警方在市民舉報下,在一垃圾車裡發現一嬰兒屍體。
初步調查顯示,嬰兒親生父母都只有18歲。產婦在出租屋裡分娩嬰兒後,兩人一起將嬰兒放在塑膠袋裝好的紙箱裡,棄置在樓下的垃圾桶邊。
無獨有偶。在廈門,19歲媽媽在樓道中產下一男嬰後,將嬰兒從窗戶扔下,致其死亡。
在濟南,有市民在小區綠化帶上發現一名棄嬰。萬幸的是,經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健康狀況良好。
嬰兒剛出生,便被親生父母拋棄的新聞還有很多。
以往我們總是認為,某些父母拋棄孩子,是因為孩子一出生就患有難以治癒的疾病,是因為受到重男輕女的思想影響。
但是在這些被遺棄的棄嬰中,不乏健康狀況良好的,不乏男寶寶。
懷胎十月,一朝棄之。無論有何難言之隱,拋棄親生骨肉,禽獸不如。
為人父母,生而不養,不如鳥獸,更是對孩子的一種謀殺。
禽獸都會好好疼愛自己的孩子。作為人類的我們,難道真連這些禽獸都不如嗎?
心裡裝有愛和責任的父母,哪怕再難再苦,也會披荊斬棘為孩子撐起一片天,一個家。
一層、兩層、三層……731天,背著11歲,80斤的自閉症兒子爬樓送外賣,是濟南單親爸爸張生兩年來的日常。
孩子2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症。張生關閉經營多年的餐廳,帶著兒子瘋狂地尋醫問藥。前妻不堪其苦忍痛離去。
債臺高築,家庭破碎,生活似乎跌入窮途末路。但抱著有生之年能好好照顧、陪伴兒子的信念,張生在命運的谷底尋找一切生機。
張生這樣說道:「年輕時,我沒想過有一天會過上如此落魄艱難的生活。而現在,我沒想到居然能挺過來。雖然很苦很累,但一想到還能竭盡所能地陪伴孩子,累點苦點,也值得。」
張生的孩子是不幸的,從小被自閉症所苦。他又是幸運的,有一位竭盡全力疼愛自己的父親。
孩子來到世間,不一定要擁有豐盛的物質條件,才能生活得很好。精神的富養是最好的滋養。
去年,帶著女兒開計程車的武漢單親媽媽,李少雲刷爆網絡。
李少雲和女兒依依的爸爸都是二婚,雙方再婚前都各自有兩個女兒。依依出生時,依依爸爸的第一反應是,又是個女兒,還是送人吧。他甚至瞞著李少雲連買家都找好了。
李少雲根本無法接受丈夫的提議,在女兒5個月大時,毅然決然帶著女兒離開。
離婚後的李少雲身無分文,靠著借來的2000塊錢,租了間10平米的小房子,勉強安頓下來。後來,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帶著女兒開起夜班出租。
生活難嗎?很難。但能把女兒留在身邊,照顧她愛護她,一切都值得。
愛就是一種選擇、一種付出、一種守護。只要你想,你就會想千百種方法去做到。有了媽媽的陪伴和堅定的愛,就足以讓小女孩內心豐盈,有勇氣面對一切。
豐富的物質並不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支柱,愛才是。
父母能給孩子真正的起跑線,是對孩子不離不棄的愛,是成為孩子的避風港,是給孩子撐起一片溫暖的天地。
還記得被譽為「案板下的光」的女孩柯恩雅嗎?
今年5月,湖北宜昌。案板下,一盞檯燈,一部電腦,幾個紙箱,雙腿盤在身下但上身坐得筆直的柯恩雅,正聚精會神聽著網課。案板上,是一排排滷味兒,案板前,是忙碌著的爸爸媽媽。
外人可能覺得案板下的學習環境太差了。面對記者鏡頭,柯恩雅笑得非常燦爛。從她的臉上根本讀不出半點兒苦難,而滿是跟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
跟著父母吃苦,都是苦中帶甜;跟著父母受罪,都是淚中有笑。
正如央視著名主持人海霞就柯恩雅事跡發表的評論:「案板上的是生活,案板下的希望。」
日子再苦,只要有愛自己的父母在,幸福的大門就是開著的,門裡的那道光能照亮孩子的未來。
每個孩子的到來,都與父母存在著最獨特的緣分,最深刻的愛戀。
成都地鐵上,7,8歲大的小男孩身挎兩個大包,站著一動不動。稚嫩的小手墊著熟睡的媽媽的頭部。怕吵醒疲憊的媽媽,小男孩始終保持著同一個姿勢。
浙江金華一家醫院裡,年僅3歲的孩子聽到媽媽的一聲召喚:「快,幫忙推一下」,就趕緊上前和媽媽一起配合醫生,推著躺在病床上的爸爸。
3歲的孩子,似乎還沒有病床高,卻像個男子漢般,用力地推著,守護著他最愛的爸爸和媽媽。
貴陽一醫院的產房門口,6歲的小男孩正從門縫拼命往裡看,一邊看,一邊吶吶自語:「寶寶出來了,我媽媽怎麼還不出來啊!」
當得知不能進產房後,他就一直站在產房門口,一步也不肯離開,堅定地守護著產房裡還躺在病床上的媽媽。
孩子對父母的愛,往往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多得多。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專訪。聽聽那些你曾經責備過、批評過,甚至無緣無故衝其發火過,在你眼裡並不完美的孩子會給你打多少分?在場的媽媽們無一不忐忑不安。
結果是,所有的孩子都不假思索地給媽媽打了滿分。一提起自己的媽媽,孩子們都眉飛色舞,笑起來比吃了糖果還甜蜜。
在孩子們的心裡,即便媽媽不能時刻陪伴自己,即便媽媽對自己要求很嚴苛,即便媽媽辦不到很多事情,她都是那個100分的完美媽媽。
都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世上最無私的愛,但孩子對父母的愛更加無私,完全沒有要求。
他們的愛出於天然和本能,不加矯飾和遮掩。無論家庭貧窮還是富有,無論父母是何種身份、地位,是健康還是疾病,他們都會毫無保留,全心全意地用力愛著。
從孩子的眼裡,我們能看見最純粹的愛戀和依賴。
養育孩子,本就是一場愛的修行。
作家馮塵曾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我們足夠好,孩子才選中了我們做他的父母。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變得足夠好,不枉孩子千辛萬苦來到我們身邊。
德國著名詩人維斯冠這樣說道:「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
一開始,是我們賦予了孩子生命。直至終點才發現,是孩子完整了我們的生命,給了我們生命的色彩。
願每個孩子都是因愛而降臨在這人世間。
願每個孩子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無關健康,無關性別,無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