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堵塞管道,附近形成積水點。
收水井流水不暢,影響街頭排水。
去年積水點改造基本完畢,但新的積水點尚需改造
□記者劉瑞朝文許俊文圖
核心提示
積水點改造基本完畢,為啥還是處處積水?記者了解到,環衛工將垃圾隨意掃進收水井中、排水明溝被佔壓等都是造成積水的原因。目前,市政工程管理處正對部分管道進行汛前疏挖。鄭州市雨汙水管網建設項目部今年也將重點對鄭州東區進行積水點改造,因在建城市建設項目過多,今年水淹鄭州還有可能發生。
【積水探因】
市區有「海景」 積水原因多
去年7月起,鄭州市開展了63處積水點改造項目,目前已基本完成。那麼,為何一場春雨就把鄭州市淹成這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其中原因多多。
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鄭州市的排水明溝被佔壓現象很嚴重。鄭州市東南角最重要的排水渠道七裡河河道被擠佔,排水能力明顯減弱。而在一些剛剛建成的道路,因雨水沒有出口可排,就會形成新的積水點。排水管網不夠連貫,整個排水系統的作用大打折扣。
鄭州地勢西高東低,市區西部大量雨水沿著金水河和熊兒河向東流,但它們的外排渠道賈魯河近年來淤塞嚴重,導致大量積水短時間無法外洩。
除此之外,積水也與收水井堵塞有關。記者調查發現,鄭州市區大多數收水井內都鋪滿了垃圾,有的則被垃圾填滿。垃圾來自何處?除了大風颳進去的,也有部分環衛工為圖省事,隨意將垃圾掃進去,而一些沿街門店、夜市也偷偷將餐廚垃圾倒進去,導致收水井堵塞。
市政工程管理處負責人介紹,收水井的功能是下雨後把水收到井內,雨水通過地下雨水管網流到城市周邊的河渠。如果收水井被堵,就會造成路面積水。記者從該處了解到,鄭州建成區內共有2.8萬個收水井。該處養護科科長閆磊介紹,每年2月底起,他們要用兩個月時間,對全部收水井進行疏挖。
【部門說法】
今年夏天「水淹鄭州」仍有可能發生
今年夏天鄭州能避免「看海」命運嗎?昨日,記者諮詢了鄭州市雨汙水管網建設項目部相關負責人。該項目部總工張寶雷介紹,去年63處積水點已基本改造完畢,但去年汛期鄭州又湧現出部分積水點,目前項目部已完成規劃,有望立即投入建設。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勘測設計所所長翟少軍說,今年積水點改造的重點區域為鄭州東部區域,西區的隴海路部分路段也將結合高架項目進行改造。
翟少軍說,今年夏天水淹鄭州的情況或難避免,但積水面積將明顯縮小。因為去年完成的積水點改造項目位於城市主次幹道和出入市口附近,對雨水能起到很好的疏導作用。但鄭州市目前有不少在建的城市建設項目,對原有的雨水管網造成破壞,而新的雨水管網還沒鋪設完畢,一旦出現短時降雨,周邊不可避免會出現積水。目前項目部正在通過政府和這些建設項目部門積極協調,爭取快點完工,以儘量降低汛期的影響。W2
編後語:
去年流行的「看海」一詞,又因這場春雨而走紅。市民在調侃的同時,也透露出了對生活環境的幾分無奈。
對於城區積水,雖然有關部門能解釋出多種原因,但部分路段逢雨必淹的狀況急需改變。但願有關部門儘早、儘快行動起來,讓「看海」不再存於現實,而是僅留於人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