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產城融合」新圖景 首創高科助力渝芯崛起

2020-12-16 房天下

作為資訊時代科技皇冠上的明珠,集成電路產業在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著廣泛且重要的作用。如今,這顆明珠在山城重慶正迎來屬於它的高光時刻。

 發力「芯」崛起 重慶彰顯壯志雄心 

重慶是國內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最早的城市之一,1972年研製出我國第一顆PMOS型大規模集成電路(LSI)-120位MOS移位寄存器,實現了從中小集成電路發展到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跨越。

雖然起步較早,但重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在高科技信息產業的布局上,重慶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尚不完善。從集成電路應用市場前景來看,重慶的市場潛力優勢顯著。汽車和電子製造業,是重慶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以汽車產業為例,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晶片產品需求逐年成倍增長,目前DBC(全稱Dynamic Body Control,中文稱車身動態控制系統)駕駛行為識別模塊的初期訂單在十萬個左右,產值上千萬,但國內大部分車載晶片仍需依靠進口,缺乏核心技術,巨大的市場潛力為推動國產芯早日登上歷史舞臺提供了風口和契機。

近年來,重慶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將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抓手,從產業、創新、資金整合、服務等方面不斷優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加大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從2018年起,重慶陸續出臺《重慶市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支持政策》、《重慶市集成電路技術創新實施方案(2018—2022年)》、《重慶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進一步理清了思路及路徑。集成電路產業逐漸成為重慶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最聚焦」的領域。

集成電路產業是典型的資本、知識密集型產業。2018年,重慶設立總規模500億元人民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基金,一期規模為200億元。對實際到位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集成電路設計類項目,按照12%的比例,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的資金支持。數據顯示,重慶市2018年各類晶片產量為5.4億塊、同比增長16.7%;實現產值180億元、同比增長22.5%。按照規劃,預計到2022年,重慶集成電路產業將實現銷售收入1千億元;同時,在關鍵技術、前沿基礎研究、人才梯隊、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制定以及支撐智能化產業應用等方面也將實現重大突破。

基於重慶集成電路產業的廣闊前景,2018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2019中國集成電路製造年會(CICD)等多項備受矚目的全國性集成電路行業盛會在重慶召開,成為重慶集成電路產業對話業界的重要窗口,為產業的生態繁榮注入強大動力。

 結緣重慶 首創高科向西布局譜「芯」篇 

重慶作為中國西部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設不斷向外圍擴展,一路向北之後,近年來發展重心在逐漸西移,相繼開展了重慶西部新城、重慶科學城等西進規劃。2020年4月,在成渝經濟圈加速疊合的背景下,重慶科學城被定名為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意在以高起點高標準的規劃,將區域打造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重慶市集成電路技術創新實施方案(2018-2022年)》中提出,到2022年,將重慶打造成為「中國集成電路創新高地」。西永作為重慶向西發展的先頭堡,也是重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區域內集聚高校、科技研發平臺、科技型企業、口岸平臺、產業基礎、產業園區等眾多優質資源,匯集了英特爾、SK海力士、中國電子、華潤微電子、湃芯微電子等一批領先的集成電路企業,產業生態漸成雛形。2018年,西永集成電路產業實現產值139.3億元、增長21.4%,佔全市八成以上。

基於西永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和前景,4月20日,首創高科在此落子新項目,將打造以泛集成電路產業為主導的科創產業新城。

 從「芯」出發 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 

首創高科是首創置業旗下的科創產業園區運營主體,聚焦泛集成電路、5G+網絡安全、商業航天、智能網聯汽車四大前沿產業,從集成電路產業出發,並依託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IC PARK)項目的成功運營經驗,開展異地複製,在推動產業發展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產業運營之路。

IC PARK位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北部研發和高技術產業帶核心位置,是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承載平臺。憑藉在政策、企業、人才、服務等四個方面突出優勢,IC PAKR自2018年開園以來,園區總產值達248億元,佔北京近 50%的集成電路設計產值,成為全國經濟效益最好的集成電路設計專業園區。

項目的成功運營得益於IC PARK在園區服務、產業孵化、人才、資金等多方面的產業生態服務體系建設。在園區的服務上,IC PARK構建了「一平臺三節點」產業服務體系,建立起面向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全過程服務價值鏈;產業孵化方面, IC PARK設立了3000平米孵化器「芯創空間」,全力扶持中小型、創業公司的發展;專業人才方面,IC PARK充分運用海澱區高校聚集、人才資源優勢,搭建起高校與企業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的橋梁;產業鏈建設方面,IC PARK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中小微創企業為補充,吸引了比特大陸、兆易創新、兆芯等數十家頭部企業進駐,匯聚晶片企業50多家;在載體空間及服務手段上更是大刀闊斧革新創造,配置起專業集成電路科技館、圖書館、IC國際會議中心,以及一系列優質完善的商業配套,產業生態模式日益成熟。

作為科創產業生態服務夥伴,首創高科秉承「科技引領,開放合作,打造高科技產業生態服務體系」的發展理念,從創新源頭出發,構建以產業投資為先導、產業服務為支撐、載體建設為基礎的完善產業生態服務體系,通過創新驅動和市場化運作,實現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三鏈融合,推動區域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2020年4月,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規劃的提出,再次吸引了大眾對重慶向西、對西永未來發展的關注。首創高科看好重慶向西、西永的發展前景並將以自身在科創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這一宏大區域規劃的建設。此次落地的西永新項目預期體量60萬平方米,涵蓋集成電路企業總部、加速器、孵化器、產業服務平臺空間等多種業態,產業覆蓋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高精尖領域,並整合優勢資源,構建集科技創新、人才、服務、投融資等為一體化的產業生態體系,推動產業聚集,將項目打造成為重慶西部區域的科技產業生態聚集高地,助力渝芯崛起。

相關焦點

  • 首創高科|創芯應用研究院未啟先行 IC專家獻策沙坪垻
    12月9日,首創高科攜創芯產業研究院專家團,在沙坪垻區政府召開沙坪垻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出席本次研討會的創芯產業研究院專家團有知名產業投資人、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包括元禾璞華投委會主席陳大同、清華大學教授王志華、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鄒雪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林福江、Solantro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兼ceo湯天申、寧波奧拉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翌、創芯應用研究院理事長王欣宇等。
  • 首創高科創芯產業園亮相ICCAD 創芯應用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12月10日-11日,首創高科重慶創芯產業園亮相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20年會暨重慶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ICCAD 2020),全面的展示了首創高科的「全周期+立體化」產業生態服務體系,以及重慶創芯產業園佔據重慶沙坪垻、中國西部科學城的產業高地優勢。為期2天的展會,重慶創芯產業園展位吸引了千人圍觀、產業及政策諮詢。
  • 周少政: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推進產城景融合發展
    他強調,全區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賦予涪陵的發展定位,進一步優化功能布局,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推進產城景融合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做好涪陵城市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涪陵區政協主席徐志紅,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杜海波,區政府副區長趙昌輝出席會議。
  • 中國高科集團深化產教融合 助力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積極深化產教融合,助力生態圈形成中國高科集團的產教融合教育解決方案具有分層級、定製化、長期性的特點,針對學術型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的不同需求,提供賦能實訓、專業共建,產業學院共建等不同形式的合作模式。
  • 產城景融合 建世界級公園城市——兩江新區的「王炸」原來在這裡!
    城市戰略發展帶來的機遇,兩江工業開發區在三駕馬車的帶動下,正經歷由「園」到「城」的發展階段,坐擁「三區疊加」的戰略優勢,未來這裡將是百萬人口規模的重慶現代城市組團之一,龍盛、水土正崛起。圍繞城市軸帶布局產業、商業、住宅和功能配套項目,實現了城市空間與產業空間縱向適度隔離、橫向有機互動,既保障辦公及居住品質,又實現「產城景」融合發展。瞄準成為重慶未來城市建設的標杆,兩江工業開發區確定了低密度的城市建設原則,居住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5以內,商品住宅建築高度原則上不超過40米,制定出臺規劃導則,為打造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打下了基礎。
  • 蓄勢遠航,首創高科助力廈門藍色科技創新新磁極!
    首創高科攜手廈門翔安區,深化海洋高科產業合作,以「首創翔安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與「首創翔安海洋科技創新產業園」為載體,共建澳頭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藍色智灣」,打造廈門藍色科技創新的新磁極和海峽藍色經濟的新引擎。
  • 北大方正集團旗下中國高科集團深化產教融合助力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中國高科集團以&34;為己任,遵循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基於產業端到教育端的OBE人才培養閉環模型,研發了新興信息技術領域(大數據+、人工智慧+、5G+、新媒體+)四個專業方向的教學資源,積極與高校開展產教融合業務,助力形成&34;的產教融合生態圈,積極推進國際化合作,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現代教育的改革與創新。
  • 無錫高新區:產城融合煥新顏
    從荒郊野外到現代新城,慧海灣公園成了無錫高新區推進產城融合、提升人居品質的縮影。「城鎮化進入下半場,單純的土地擴張和產業引進已無法進一步帶動高新區的持續發展。打造一流城區、匯聚天下英才、發展新興產業,我們必須高水平推進產城融合,促進新舊動能轉換。」
  • 產城融合究竟是什麼?
    產城融合是指產業與城市相互融合發展,建設以「產業為保障」「城市為基礎」的發展格局,實現以產業驅動城市的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解決園區空城與空轉的難題,推進城市化建設。淺析產城融合的規劃路徑01、產業規劃定位產城融合發展作為構建智慧園區的重要切入點之一,需要真正落實產業規劃定位,深入實施產城互動,加大產業與城市發展之間的協調合作。相互促進。
  • 合川區三匯鎮加快構建產城融合發展新模式
    華龍網3月21日14時18分訊 記者從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官網獲悉,合川區三匯鎮加快構建產城融合發展新模式。  一是堅持配套設施與項目引進同步,企業集中與產業集聚同步,打造特色與做強實力同步,加快拓展發展平臺,籤約入園企業16家,工業總產值15.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7億元。
  • 寶能城發打造太原產城項目典範 以產城融合賦能城市未來
    作為寶能集團旗下綜合開發業務的核心平臺,寶能城發定位於「城市綜合運營商」,依託自身及集團產業資源優勢,通過產城融合、高端居住、城市地標、精品文旅四大業務板塊,從城市功能升級、生產方式升級、生活方式升級等多角度入手,為城市發展與產業升級提供綜合性的解決方案,配套提供多元化的、覆蓋客戶全生命周期的產品與服務,走上了更高層次的產城融合之路。
  • 川渝高竹新區獲批,將攜手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 產城景...
    根據批覆,川渝高竹新區將攜手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產城景融合發展等新路徑,打造區域協作樣板;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未來將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協同創新、生態保護、公共服務、體制機制一體化等方面先行先試、示範帶動。
  • 高灘茨竹新區將打造成為產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園
    高灘茨竹新區將打造成為產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園 2020-08-04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把握芯機遇、開創芯動能!2020廣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峰會成功舉辦
    、廣州省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會長陳衛、首創高科總經理裴濬等領導的見證下,由首創高科副總經理安俠睿和西塱經濟聯社理事長杜繼雄作為雙方代表,正式籤署首創廣州西塱智芯園項目戰略合作協議。「芯機聯動,助力產業鏈升級」主題圓桌會議首創高科副總經理安俠睿在圓桌會議上提到,首創高科是專業做科技產業服務的,聚焦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商業航天、智能製造等前瞻科技產業
  • 文旅特色 產城融合 昌化美麗城鎮建設煥發古鎮新顏
    今年,伴隨「美麗城鎮」建設,昌化將加快創建「山水聚秀、魅力獨特、景城融合」的活力小鎮,爭創首批美麗城鎮示範鎮。  區位優勢與自然饋贈  造就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  目前,《杭州臨安昌化發展戰略規劃(2018)》《昌化鎮城東新區城市設計》等相關規劃已經編制,接下來,昌化鎮將以「杭徽門戶、山水景城」為定位,以「綠色、創新、協調、共享、開放」為發展理念,呼應杭州都市區大花園和臨安「國際化、現代化、景區化」建設,以建設臨安副中心為目標,將昌化加快建設成為「景—城—鄉」融合發展的創新創業型、山水旅居型的生態小城市試點。
  • 高灘茨竹新區打造產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園
    在重慶市、四川省「雙城辦」搭臺組織下,渝北區與廣安市深入交流探討,著力深化在規劃統籌、政策協調、協同創新、共建共享等方面合作,加快將高竹新區打造為產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園,合力推進毗鄰地區融合發展邁向新階段。
  • 北大方正集團旗下中國高科與內蒙古工業大學共同探討產教融合合作
    8月17日,內蒙古工業大學數據科學與應用學院院長劉利民、副院長馬志強,數據科學系系主任李雷孝、副主任李傑一行四人蒞臨中國高科集團考察訪問,並就大數據和人工智專業方向的建設與中國高科集團產教融合業務團隊進行了探討,達成產教融合領域人才培養合作共識。
  • 產城四大模式及其空間構成|產城白皮書32
    2.2中國金茂2.0模式:城鎮化進入都市圈,抓住城市更新機遇,構建「城-人-產」一體化戰略邏輯城鎮化邁向都市圈階段,形成城市發展三大難題。一是都市圈發展存在空間結構失衡問題;二是城市產業升級發展面臨嚴峻挑戰,過去依託低成本承接產業轉移的粗暴模式難以為繼,需構建生態,做好產業基建。
  • 天安雲谷:打造智慧化產城融合空間
    產城社區以產業及產業衍生的經濟體為核心,通過產業集群和資源整合,將科技、文化、人才、空間、金融、商業以及信息資源有效關聯,構成持續的產業生態圈,助力城市功能建設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坂雪崗科技城片區的天安雲谷產業園區,以智慧化運營管理、優勢產業集聚、綠色生態環境及管家式貼心服務,打造新型產城融合社區平臺和發展空間,贏得了進駐企業的點讚。
  • 深讀丨西江產業新城:產城融合,高明高質量發展的探路者
    在產城融合的過程中,除了吸引一批高端商住項目外,西江產業新城加快君御國際遊艇展示中心、鈞明城等一批高端服務業項目的建設;並加強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高明區高級技工學校等學校,以及高明區(中國科學院)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廣東高明產業創新研究院等創新平臺環繞新城這一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