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甲骨文作文已翻譯 偏題得分低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專家認為用古文字寫高考作文不可取 

    部分老師建議高考作文應「必須使用簡體字」

  連日來,「高考作文中有考生用甲骨文寫作」的消息備受社會關注。記者昨日從部分語文閱卷老師處證實:在閱卷組的總結會上,閱卷組組長通報了有關這篇高考作文的評分情況,專家發現裡面有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因為偏題,得分偏低。

  另外,因這篇「古文字高考作文」,還引出了另一個問題———高考作文是否能用古文字,高考閱卷規則裡是不是應該加上「必須使用簡體字」。

  閱卷老師:

  寫偏題了 得分偏低

  目前,高考試卷已經進入了最後的統分階段。已經解散回家的閱卷老師們對這篇「古文字」作文都還是印象深刻。

  成都中心城區一位閱卷老師告訴記者,在閱卷組的總結會上,閱卷組組長通報了有關這篇高考作文的評分情況。「專家委員會的專家都看了,通過翻譯後,他們發現這篇作文雖然是以《熟悉》為題,但內容卻離題很遠。」最終,專家們給出的分數並不高,「大概就只有幾分」。

  另一位閱卷老師也證實:「是在會上說了,就是偏題了,得分偏低。但具體多少分會上沒有通報,作文內容到底寫了什麼,也不得而知。」據這位閱卷老師介紹,他就在發現「古文字作文」的那個閱卷小組,後來,閱卷小組費了很多勁,找了一些專家來翻譯,發現裡面有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後來,組裡看了翻譯後的文章的一位閱卷老師說,那篇作文「完全文不對題」,讓人看不懂。

  「高考作文的關鍵是考察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不是考文字學,判定標準還是要看文章本身的架構和表現力。」一位作文閱卷老師稱,雖然自己沒有看過這篇作文翻譯過後的文字,但是從閱卷組給出的意見上來看,是行得通的,「作文閱卷也應該如此」。

  對此,語文閱卷組組長李誠拒絕接受記者採訪。但對這篇作文得分不高的事並沒有否認。「高考作文有一套嚴格的規定。標準定了,就不允許爭議和修改。」

  古文字專家:甲骨文寫兩三百字文章要用一兩個月

  記者隨後採訪了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文字學會會員何崝。據何教授介紹,目前川內研究甲骨文的專家也不多,大概都集中在四川大學古文字研究室。對於有考生用甲骨文來寫高考作文,何崝表示懷疑。

  「我們一個研究了甲骨文幾十年的人,要用甲骨文寫兩三百字的文章至少都要花1~2個月,一個高中生能有這樣的水平,簡直不可思議。」何教授表示,由於目前甲骨文只有1000多個字,且現代漢語裡很多字都沒辦法在甲骨文中找到對應的。以作文題目《熟悉》為例,「熟」還能勉強用「孰」字來代替,但「悉」字就是甲骨文中沒有的。要用甲骨文表達現代的語言,幾乎是不可能的,特別是要在那麼短的時間之內。

  為此,他推測這篇作文裡可能只有少量字是用甲骨文寫的,其他字可能採用的是其他古文字。「要麼,就是考前記了一些古文字,然後隨意地、文不對題地套上去。」何教授認為古文字書寫起來比簡體字要費時得多。

  何教授表示:「由於古文字研究的應用性需求不多,現在學古文字的學生也越來越少了。這個學生或許是一個學習古文字的好材料,適合做研究。」

  語文老師:

  簡體字寫作文應納入評分標準

  對於這篇作文,網絡上一派感嘆之聲。不少網友認為這名考生很有才華。「能認識那麼多古漢字,早就已經達到了研究生水平。」

  但更多的高中和大學語文老師則持否定的態度。成都七中一位語文老師表示,高考閱卷的規則中確實沒有「必須使用簡體字書寫」的規則,但是約定俗成的字體就是簡體字。在國家的任何正規文件、通知、出版物上,也都是用的簡體字。「作文,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寫作功底,想用這種方式(古文字)為自己多掙分,很難!」 「那麼多年來還是頭一次有這樣的事。這也是一個信號,或許高考閱卷規則中該增加這麼一條。」這位老師認為,出現這篇古文字作文後,今後會不會有考生用「火星文」「外文」來寫作,如果閱卷老師都得找個專家來翻譯,那閱捲成本就太高了。

  石室中學一位語文師也建議,中、高考評分規則中應該加入「必須使用簡體字」這一項。這樣,也讓老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更有指導性,更強調學生們的規範書寫。

  「進入大學後再發揮一下這些特長就好了,在高考這麼嚴肅的時候,還是不可取的。」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一位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各地的高考規則中都沒有明確指出要求書寫簡體字。這確實讓考生鑽了空子。往年,有考生在作文中寫了大段的英文,也沒有得到好的分數,因為這樣就顛覆了漢字的純粹性。「引用可以,但直接用這些文字來代替簡體字,就不應該了。畢竟作文是一個純文學的秀場,那些企圖以文字本身獲高分的考生,就應該給零分。」

  對於這些老師們的建議,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高考的閱卷工作已經結束,已進入最終的統分階段,至於明年是否會加入這部分,還要等有關部門會商後,於明年的高考規定中向社會公布。

  成都商報記者 汪玲

來源: 四川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四川高考驚現甲骨文作文 請古文字專家翻譯閱卷
    眾所周知,今年我省的語文高考題作文為《熟悉》,但有一位考生卻用大多數人都極不熟悉的古漢字寫了一篇作文。17日晚,某網站上出現「四川驚現甲骨文作文」一貼,令網友驚嘆不已。  網上發帖爆猛料  17日晚上8點36分,「國學數典」論壇網站上出現一篇名為《高考閱卷花絮:四川驚現甲骨文作文》的帖子,發帖者名為「dzjimagine」,好似一位在現場閱卷的老師,發帖稱當日在語文組發現了「閱卷以來的最勁爆花絮」——一篇用古文字書寫的作文《熟悉》。
  • 四川考生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 將請古文字專家翻譯
    網帖爆料該考生作文用「甲骨文+青銅銘文+大篆」寫成 到底是有才還是惡搞  眾所周知,今年我省的語文高考題作文為《熟悉》,但有一位考生卻用大多數人都極不熟悉的古漢字寫了一篇作文。
  • 還記得09年高考「甲骨文」作文嗎?得6分被破格錄取,如今傷仲永
    2009年6月17日,一篇關於高考閱卷花絮的帖子一經發布,便成為了焦點,快速走紅網絡。帖子講述了四川高考閱卷組的老師,在批改作文時,發現了一篇很特別的作文,這篇作文是用甲骨文寫的。不過這篇作文得分6分,考生卻被各大名校瘋搶。那這個考生後來怎麼樣了呢?
  • 11年過去了,當年那個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的學生,後來如何了?
    ,整個作文因為偏題只得了6分,還有2分是辛苦分,也就是說這篇甲骨文作文只有4分。後來這篇特別的作文也被傳到了社交網站上,黃蛉的甲骨文作文引起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能在這麼重要的高考中花心思寫出甲骨文,十分需要勇氣,值得鼓勵和支持;還有人則認為不管怎麼說偏題就是偏題,按得分點給分,6分的結果很正常。
  • 他在高考用「甲骨文」寫作文,曾被川大破格錄取,今現狀如何?
    他在高考用「甲骨文」寫作文,曾被川大破格錄取,今現狀如何?每年的高考都會取得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六月份,「高考」相關的關鍵詞更是衝擊並霸佔微博熱搜榜榜首。而每年的高考語文作文更是在網上引起熱議。2009年四川就有一名考生的語文作文在網上引起了一時的轟動,史無前例,居然是用甲骨文寫的作文,由於當時這篇作文閱卷組的老師都看不懂,閱卷老師只好問問質檢組該怎麼評定這篇作文,質檢組也很茫然。經過討論後,質檢組決定請教古文字專家,讓古文字專家將這篇作文翻譯成簡體字,然後再重新評定。閱卷組複評後認為這篇作文偏題遂給了6分的低分。
  • 11年了,以甲骨文《熟悉》獲高考作文6分的四川男孩,現狀如何
    「當我得知黃玲的高考作文是用甲骨文寫成的時候,我氣血噴張,雖不至於以頭搶地,但用「痛心疾首捶胸頓足」八字來形容我當時的心情是不為過的。作為黃玲的語文老師,我知道這個孩子是一個謙和而低調的學生,他怎麼會在高考作文的刀鋒上狂舞?」
  • 四川高考驚現甲骨文作文 老師不懂只好請專家翻譯 (2)
    「是否真有考生用甲骨文寫作文?」記者打電話向語文閱卷組組長、四川師範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李誠核實此事。李誠告訴記者:「這個事情你要去找省考試院,我不能接受你的採訪!」  記者又打通了四川省考試院副院長、新聞發言人薛道華的手機。薛道華說:「我沒有親眼看到試卷,事情還沒有弄清楚,現在說沒有意義。」
  • 甲骨文考生黃蛉,曾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的他,現狀如何?
    最牛高考作文2009年的高考,出現了一個可以稱得上是「怪才」的考生,他的名字叫做黃蛉,在寫高考作文的時候,他竟然用甲骨文的文字,寫了一篇高考作文。再三考慮之後,黃蛉決定這次要不走尋常路,特立獨行一次,用甲骨文寫這次的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驚現甲骨文,985名校破格錄取,復旦教授:國學人才
    今年的高考早已落下帷幕,但是遇到這段時間洪水汛期的影響,部分地區的高考再次推遲,對於今年的高考事件,各行各業也十分關注。現在的成績雖然還沒出來,但是許多人還會去回味一下往年高考出現的熱門事件,就像是在14年前重啟的一次高考備用卷,除此之外,在2009年高考裡,就有一位十分特殊的考生迅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 「甲骨文考生」高考作文6分,被四川高校破格錄取,最終讓人失望
    文/小語談教育每一年的高考,都很受人們的關注,無論是高考的錄取分數線,還是各個省份的高考狀元,都被人們所津津樂道。要說關於高考試題,大家最感興趣的肯定非語文作文題目莫屬了,無論是高考中出現的零分作文還是滿分作文,都是人們爭議的焦點。
  • 「甲骨文學霸」高考作文6分,被四川大學破格錄取,教授不想教他
    2009年高考,有位四川考生有些特別。高考語文考試總時長才不過兩個半小時,他拿出五分之三的時間來寫一篇分數未知的作文,該篇作文全部由甲骨文寫成。這把豪賭,看似玩得很大,看似是孤注一擲,實際上卻是在輸中博贏,也是將中國「捨得」文化運用到了極致。當然也有人將這樣的行為歸於「投機」。
  • 高考作文靠甲骨文劍走偏鋒,卻只得了6分,作文有嚴格評分標準
    高考作文每年都是大家最關注的的一部分,有一點原因就是它的分值高。滿分150分的試卷,作文就佔了60分。作文寫的好壞,得分高低,也許就會讓報考的大學差出一個等級。所有的考生都會對作文倍加重視,寫起來也是小心翼翼,既想寫出博眼球的好文,又怕寫跑了題。儘量讓自己的作文中規中矩。
  • 甲骨文寫高考作文,因偏題只得6分,卻繞過考研路直奔川大
    高考2009年6月17日,國內著名的文字資料網站「國學數典」論壇出現了一篇名為《高考閱卷花絮:四川驚現甲骨文作文》,一時間這則消息在網絡上瘋傳,這篇文章的作者黃蛉也成了一名「文藝網紅」。考前一周,黃蛉拿著高考須知,他發現上面並沒有規定不能用古文寫字,與是他就下定決心冒一次險。高考語文作文整整佔去了他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但最後卻只拿了6分的成績。
  • 還記得用甲骨文寫作文的黃蛉?以428分考入川大,教授卻說教不了
    01‍ 擅長繪畫的,在答題紙空白的地方來一副肖像畫;擅長作詩的,不顧作文體裁要求,在答題紙上寫詩一首……不過大部分人最終都只能拿到一個低分,畢竟高考不是兒戲,只有按照考試要求答題才可能拿到高分。
  • 11年過去了,當年那個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的學生,後來如何了?
    2009年的時候,四川有一個考生叫黃蛉。他用「甲骨文」寫了一篇高考作文,轟動全國,後來被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破格錄取,並在兩年內實現了三本到一本的「兩級跳」,直接進入川大本部,接受一對一的教學。但是,當年他那一篇作文因為偏題,其實只得了6分。黃蛉就讀川大之後,學校十分重視對他的培養,還針對他專門制訂了一套學習計劃。兩年之後,學校給黃蛉安排的導師卻辭職了。
  • 高考鬼才黃蛉,以6分甲骨文作文,破格錄入985院校,現況如何?
    雖然最後高校錄取的最主要看的是成績,但也有些學生可以靠著特長進入高校,2009年就有一名考生,用甲骨文寫作文,高考成績並沒有達到高校分數線,但最終被985院校破格錄取。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別出心裁,用甲骨寫作黃蛉是四川的一名復讀考生,平日裡成績並沒有很理想。
  • 高考文言文閱讀看不懂,得分低,怎麼辦?聽聽老師怎麼說
    人們常說,學生語文學習有三怕,分別是魯迅的文章,作文還有文言文閱讀。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文言文學習佔用的時間是很多的,也是重點學習的內容之一,但是效果不理想。看看課內的文言文還可以,但是到了課外人物傳記閱讀,尤其是在做翻譯題的時候,更是一臉懵,看不懂。
  • 廣東高考評出17篇滿分作文 一道題13萬人得零分
    記者昨日從廣東高考評卷場了解到,高考各科已基本完成評卷,目前正陸續開展登分等後續工作。語文科評卷組組長、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柯漢琳透露,今年共有17篇滿分作文,比去年少了1篇。近期將選出10篇優秀作文向社會公布。   柯漢琳介紹,今年的零分作文有700多份,比去年減少了100餘份。一分未得的主要原因是交白卷。
  • 當年,那個高考作文只有6分的黃蛉,為何會被四川大學破格錄取?
    被動的等待「伯樂」的賞識已經行不通了,所以有些人會劍走偏鋒,兵行險著,以期能夠掌握先機,2009年的四川高考生黃蛉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憑藉一篇用甲骨文寫的高考作文出盡風頭,被媒體讚譽為
  • 高考作文用甲骨文寫,被川大破格錄取的「天才」黃蛉,近況如何?
    2020年的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是關於高考奇聞異事的討論卻並沒有停止。下面筆者就為大家分享一個高考傳奇人物,至今為止唯一用甲骨文書寫作文的考生——黃蛉。黃蛉是一名四川考生,他曾在2008年參加第一次高考,因為成績不理想,所以選擇了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