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與香港兒科醫學院基金會將聯合開展新生兒復甦培訓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銀川8月26日電(記者艾福梅)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和香港兒科醫學院基金會25日籤訂協議,雙方將合作開展「新生兒復甦課程培訓」項目,以提高寧夏基層醫務人員新生兒復甦搶救水平,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窒息是導致嬰兒和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因素,能否在發生窒息最初時間採取適當急救措施則是減少死亡率的關鍵。

  根據協議,項目周期為2018年至2020年,計劃培訓產科、兒科、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共300名。其中,香港兒科醫學院基金會負責提供培訓教材和教具,並派出培訓師資團隊,項目啟動時該基金會將贈送10套新生兒模型和氣管插管模型教具及新生兒復甦相關器材。

  培訓內容包括新生兒窒息的預防、新生兒復甦進展、新生兒復甦原理、復甦的最初步驟、胸外按壓、氣管內插管、藥物使用、早產兒復甦等特殊情況的處理、新生兒復甦後管理等。

  香港兒科醫學院基金會主席張錦流說,基金會的師資老中青結合,都是義務參與培訓,期望將自己在新生兒窒息復甦方面的經驗傳遞給內地的醫護人員,降低內地新生兒死亡率。

  據了解,目前香港兒科醫學院基金會已在四川、雲南、貴州、廣西、青海等地培訓了大量醫護人員。

相關焦點

  • 烏當區人民醫院開展新生兒復甦培訓
    為進一步提高新生兒復甦技術水平,保障母嬰安全,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病死率和傷殘率,12月23日,烏當區人民醫院舉辦了新生兒復甦實操培訓。兒科、婦產科、麻醉科、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此次培訓邀請了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醫師任麗進行現場授課,主要圍繞新生兒窒息復甦所涉及的復甦原則、步驟、正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氣管插管、藥物等內容開展。結合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任麗在對學員進行理論知識培訓的同時,還現場組織指導學員進行胸外按壓等實操,並對復甦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疑問進行了一對一的糾正和解答。
  • 二十七年如一日「鄒媽媽」呵護新生兒健康成長
    2003年,無意中得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和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合作了一個西部兒科醫生培訓計劃,鄒永蓉便向醫院領導提出前往學習的申請,醫院領導同意了她的請求。2004年7月,鄒永蓉考取了世界健康基金會(香港)提供的Robert W.
  • 玉山縣中醫院開展新生兒復甦演練
    為提高玉山縣中醫院危重孕產婦中心及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進一步提升醫護人員應對新生兒窒息復甦的搶救能力,熟練掌握搶救流程,儘可能避免因新生兒窒息出現的併發症,降低新生兒致殘率和死亡率,2020年12月3日下午,玉山縣中醫院產、兒科全體醫護人員進行了新生兒窒息復甦演練。
  • 新生兒復甦培訓下基層,110名縣級醫生受益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譚偉偉 張焱豔)為全面提升縣級助產、兒科醫務人員新生兒復甦技術水平,熟練掌握新生兒復甦新理論、新技能,進一步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病死率和傷殘率,9月16日至22日,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復甦省級師資、新生兒科副主任王旭晴,市級師資、新生兒科護士長舒慶霞,市級師資
  • 2020年張家界市新生兒復甦縣級師資培訓及認證工作順利完成
    張家界市2020年新生兒復甦縣級師資認證。紅網時刻10月23日訊(通訊員 黃滿福)為提高張家界市產、兒科人員新生兒復甦和搶救能力,規範區縣級新生兒復甦技能培訓,降低新生兒窒息死亡率,張家界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舉辦了2020年度新生兒復甦縣級師資培訓及認證工作,截至10月20日縣級師資認證工作順利完成。本次培訓及認證工作分兩階段進行。
  • 長治市婦幼保健院舉辦2020年產兒麻多學科新生兒復甦培訓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為進一步提高全院新生兒復甦技術水平,全力保障母嬰安全,10月21日-22日,長治市婦幼保健院舉辦了「2020年產兒麻多學科新生兒復甦培訓」。培訓特請中國新生兒復甦項目組委員、中華圍產醫學會新生兒復甦學組顧問委員、《中國新生兒復甦指南及臨床實施教程》編委、山西省婦幼保健院曹玉蓮教授親臨指導授課。長治市婦幼保健院全體產科醫生、助產士、兒科醫生、麻醉師及護理骨幹參加了培訓。
  •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第六屆新生兒復甦訓練營圓滿結束
    新生兒復甦提高班 新生兒窒息是導致新生兒死亡和傷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為降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和死亡率,提高醫護人員的新生兒復甦技能水平,保障醫療安全和質量,受昌平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委託,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兒科於2020年11月25日在醫院科教部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了第六屆新生兒復甦訓練營
  • 港大深圳醫院兒科「三名工程」項目揭牌 攜手加拿大頂尖團隊為市民...
    引入新生兒科「明星團隊」加拿大新生兒研究所(Canadian Neonatal Network)是加拿大新生兒研究及培訓的前沿團隊,主要從事新生兒模擬復甦培訓、超早產兒綜合診療(包括以家庭為中心的治療、營養、呼吸、循環支持、神經保護、遠期隨訪等),新生兒資料庫建立等方面的工作。
  • 世界早產兒日系列活動之一||守護新生命——新生兒窒息復甦培訓與競賽
    什麼是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窒息是指由於產前、產時或產後的各種病因,使胎兒缺氧而發生宮內窘迫,或娩出過程中發生呼吸、循環障礙,導致出生後1分鐘內無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規律呼吸,它是引起新生兒死亡和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經確診需立即進行復甦治療。
  • 零陵婦幼舉辦第四期新生兒復甦技術培訓班
    為了使醫護人員更熟練掌握新生兒復甦技能,提高危重新生兒救治水平,根據國家、省市有關工作要求,近日,零陵區婦幼保健院舉辦第四期新生兒復甦技術培訓班,醫院婦產科、兒科、麻醉科醫生及助產士參加了培訓。理論教學重點解讀了中國新生兒復甦指南解讀(2020年版)相關內容,對「氣管插管和喉罩氣道插入」、「胸外按壓」、「藥物應用」等相關問題做了精彩闡述。培訓以案例模擬操作為主,結合參與式反饋的新教學方法,重點培訓復甦團隊合作和溝通,使培訓更貼近實際,培訓人員能夠真正掌握復甦操作技術,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以「以考代訓」的方式,針對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以提新生兒復甦的成功率。
  • 香港外科醫學院普外科院士應試技巧及培訓課程在我院舉行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科教處陳曉萍副處長,浙江大學醫學院方向明副院長,香港外科醫學院鄭永強院長,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浙大一院鄭樹森教授出席並致辭。       自2011年浙大一院普通外科及泌尿外科成為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和香港外科醫學院聯合認證的專科醫師培訓基地以來,醫院和香港外科醫學院的密切合作已經走過了將近五年的歷程。
  • 聯姻香港外科醫學院 浙大一院強化專科醫師培訓
    我國內地的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尚處於起步探索的階段,浙大一院聯姻香港外科醫學院和內地13家醫院及聯合基地,展開合作,或為我國專科醫師培訓注入不一樣的活力
  • 聽說北京兒科專家常駐寧夏後,婦幼保健院裡又多了這些故事!
    2018年1月,寧夏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迎來了一支北京專家團隊,他們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的資深醫生,在寧夏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籤訂5年對口支援合作協議的背景下,他們常駐寧夏,協助寧夏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開展臨床診療和醫院管理等工作,湯澤中就是其中的一員。
  • 永州市衛健委舉辦2020年新生兒復甦技術縣級師資培訓班
    為提高全市產科、兒科醫護人員新生兒窒息復甦技術水平和救治能力,有效降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死亡率和傷殘率,10月27日,由永州市衛健委主辦,市婦幼保健承辦的新生兒復甦技術培訓在冷水灘舉行。各醫療機構產科、兒科醫生、護士,麻醉醫生、助產士等90餘人參加培訓本次培訓。
  • 龍崗婦幼獲2020年廣東省新生兒復甦技能競賽團體二等獎
    龍崗婦幼獲獎團隊與省新生兒專委會主委、部分評委專家合影參加本次競賽的全省19個地級市共24支參賽隊伍,代表著各地區的新生兒復甦水平。競賽首次在國內採用高科技高仿真模擬人,增加標準化病人家屬對參賽選手進行考核,並真實模擬新生兒窒息各種不同的病例、場景,競賽完全貼近實戰,考驗著參賽隊伍對復甦及相關危重新生兒應急搶救的能力。
  • 三亞中心醫院成功舉辦省級繼續教育項目「新生兒危急重症診治技術...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14日電(程珠玄丹)日前,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新生兒危急重症診治技術新進展培訓班」和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三亞醫學會新生兒科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第四次學術會」在三亞中心醫院順利舉辦。
  • 佳文分享|2020 新生兒復甦(NRP)指南更新
    自從1987年新生兒復甦(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 NRP)項目在美國建立以來,至今已經有30多年了。該項目起初是由美國兒科協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聯合創立,2000年加入了國際復甦聯絡委員會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ILCOR)。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在深圳建醫學院、醫院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在深圳建醫學院、醫院 儀式現場。陳文 攝新華社2月25日報導,粵港澳三地相關主管部門25日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上聯合發布衛生健康合作共識,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緊密合作,並就醫療技術、人才培養等多領域的62個健康合作項目交換文本。
  •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成功獲批「四川省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單位...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憑藉省內一流的新生兒科、兒內科、兒保科及產科等學科和專科實力,以及多年探索臨床與保健相結合的實踐成果,經自行申報、書面評審、集中答辯和綜合評估等環節,最終成功獲評「2020年四川省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單位」,為川東北地區新生兒學科發展乃至全省新生兒醫學事業發展再賦新動能。
  • 上海市兒童醫院聯合16家二三級醫院成立兒科醫療聯合體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鄔驚雷指出,「兒聯體」將最大限度發揮兒科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和輻射作用,提高區域兒科醫療服務能力,切實促進本市兒科服務能力的提升,更好地為兒童提供安全、有效、價廉、全程、連續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