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很喜歡孩子的人,從我記事起,看到嬰兒,就忍不住逗幾下,心裡總是不由自主對他們產生愛意。
等大一些,我會主動照顧比我小的孩子,我十來歲的時候,就開始幫我堂哥堂姐照看孩子,我喜歡一整天和他們待在一起,我能包容他們的任性,也有耐心陪伴他們玩在別人看來很無聊的遊戲,我也願意蹲下身和他們交談,走進他們的世界。
後來,我去當幼師,一個班十幾個孩子,每天都有很多瑣碎事,工作時要不停地講話,有時,下班發現嗓子都啞了,但我從來不會對他們不耐煩,只要看著他們可愛的小臉,我就覺得很滿足,我發自內心地愛這些單純可愛的小天使們。
他們總是那麼天真,那麼可愛,當大人們給他們一點點愛,他們就會回應全部的愛。
我覺得我這種人,很適合當母親,我曾經想過,等我結婚,我至少要生3個孩子,每天講故事哄他們睡覺,每天變著花樣給他們做好吃的,每天和他們玩不同的遊戲,我會認真地看著他們一點點成長。
我覺得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姚先生不是很喜歡孩子,婚後,他想過先過兩年二人世界,再考慮要孩子。
但我迫切地想生孩子,我父母以及公婆也迫切地想讓我們生,最終他妥協了,答應生。婚後兩個月,我如願以償懷孕,最終生下小書包。
我這才發現,帶別人的孩子和撫養自己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受。
生產時,各種痛苦,這裡不細說,回頭專門寫一篇。
他出生後,我每天要給他餵七八次奶,沒多久奶頭就起泡,裂開,此後他每次喝奶,我都疼得渾身直哆嗦,但為了他能吃飽,只能強忍著痛苦。
最要命的是,睡眠變得支離破碎,夜裡只要他一哭,即使再困,都要立刻給他餵奶,有時候拉了尿了還要給他換尿布。
他動不動就要哭,哭了就要抱,隨時都要有個大人在身邊滿足他的各種需求。
因為產後身體比較虛弱,雖然老公和婆婆幫著一起帶,但我還是被他折騰的精疲力盡。
要命的是,沒多久我發現我得了焦慮症,我每天無時無刻不再焦慮,我總擔心他出意外。
我怕棉被不小心捂著他的嘴導致他窒息,我怕他隨手抓起小東西往嘴裡塞噎著,老公抱著的時候,我甚至怕他不小心把他掉地上,婆婆抱著有時候抖一下腿,我就擔心他的腦子會被顛壞……
我幾乎每天都活在焦慮中,每次只要看到關於嬰兒或者兒童出意外的新聞,我都心驚膽戰,擔驚受怕好多天。
我開始懷疑自己,我覺得我沒能力把他撫養大,我甚至後悔生了他,我還不斷責怪自己,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生個娃出來?
我仔細審視過自己的婚姻,公婆對我很好,姚先生也很負責任,從前說不喜歡孩子的他,會半夜起來給孩子換尿不溼,也會像我一樣,一臉幸福地久久凝視熟睡中的孩子,我喜歡吃什麼,想要什麼,也儘量滿足我。
但我還是不開心,我不知悲從何來,總之就是不開心,每天情緒都不穩定,常常會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哭泣不止。
有時候,我會覺得結婚生子,讓我失去很多,如果我沒生他,我就不會每天都生活在擔憂中,我可以去上班,還可以在放假時出去旅遊,可是,我現在只能每天在家看著他。
在孩子三個月不到,我就出去找工作,其實當時自己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兼顧家庭和孩子,但我就是想改變一下生活狀況,我覺得我不能那樣下去。
我應聘上一份當編輯的工作,老闆說我隨時可以去上班,但我又猶豫了,我覺得直接把孩子扔給婆婆很對不起他。
最終我拒絕了這份工作,然後我又有了新的焦慮,我覺得我是個什麼事都幹不好的人,我總是想,為什麼別人可以兼顧家庭和事業,我卻連個孩子都照顧不好。
我每天都活在焦慮和懷疑中。
我不太敢和別人說自己的想法,怕別人說我矯情。
表面上,我裝作自己活得很輕鬆。但私下會逛媽媽網,查百度百科,看有沒有辦法緩解我的焦慮。
那時,我應該是有產後抑鬱,只是我自己沒察覺。
有天,我看到一句話:「你的擔心,就是對孩子的詛咒!」這句話直擊我的心臟,我不斷告訴自己,以後再也不對他產生無緣無故的擔心。
這期間,我還看到一個緩解焦慮的方法,就是找一個信仰,如果讓自己信命,就不會再無端地去擔心可能不會發生的一切。
卡耐基曾說過,我們所擔心的事,有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會發生,確實是這樣的,總是瞎擔心,還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只是,那時,我沒明白這些。
後來,我開始運動,開始寫作,也開始去信命。(不是迷信的那種,就是純粹地相信其實一切都是冥冥中註定好的。)
我的心態在這個過程中漸漸改變了。不知道哪一天開始,之前的那些焦慮,奇蹟般地消失了。
這段時間,我心態很好,每天和孩子相處也覺得很輕鬆,我享受和他待在一起的每個時刻,我找回從前和別的孩子相處的那種幸福感。
我在他身上發現過許多小毛病,但我並不焦慮,我從不給他太多的期盼,也不拿他和別人對比。我想,只要我認真地教育他,剩的靠天分,以後的路,能走多遠,靠他自己,在成年以前,我盡到母親的責任,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
養育他的過程,除了艱辛還有許多幸福的時刻。
有天晚上,他一邊洗澡一邊唱歌。我走近才發現他唱的是《我有一個好媽媽》,他唱得很投入,我拿手機拍他也沒打擾到他。
有次我們去超市,買了一盒他最喜歡吃的手指餅乾,他一直著急要打開,我不耐煩地告訴他,付過錢才能打開。付完錢後,把餅乾打開遞給他後,他先從裡面拿一根遞給我。
早上睡覺起床,爸爸從臥室出來後,他跟著出來,會把門關上,囑咐爸爸別吵媽媽睡覺。
我哭的時候,他會給我遞紙巾,告訴我媽媽不哭。
晚上關燈,他會告訴我,媽媽不怕,寶寶保護你。
受傷後,他覺得只要媽媽吹一吹就不疼。
……
我知道他愛我,比想像中的還要愛我。
在過去三年多裡,我曾無數次想過生孩子的意義在哪?僅僅是為了傳宗接代嗎?還是為了養老?
好像都不是,當初要他的時候,只是因為自己喜歡孩子,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而已。
而後來,我卻養育過程的艱辛,就懷疑過這種選擇是不是正確的,這點我很愧疚。但那時,我自己也深陷泥潭,還好,一切都過去了。
我感恩,上天賜予我一個純潔可愛的小生命,感恩自己有幸參與他的成長。
我不要求他回報我給予他的一切。但我想,這個養育他的過程,經歷的各種小驚喜,已經是他給我最好的回報。
他會慢慢長大,我會慢慢老去,在他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我希望我能不斷思考,不斷學習,做一個合格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