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奶奶家一周,娃從「公主」變「二丫」,媽媽:有點不敢認

2020-10-15 兒童護理阿曼

每到假期,不少家長都會考慮把孩子送回老家,讓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顧一段時間。

特別是年齡相對較小,還沒有報各種班的孩子,因為身邊離不開人照顧,家長又不能跟著孩子一起放假,所以把孩子送回老家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樣老一輩有機會跟孩子們相處,家長們可以得到放鬆,孩子也能體會到別樣的生活樂趣。

不過因為老一輩跟新手爸媽們的成長環境、生活環境不同,對孩子的養育方式也不同,家長們會發現,只要把孩子放回老家,孩子總能給自己「別樣的驚喜」。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位媽媽在國慶假期時,把女兒放回奶奶家待了一周。結果去接回來的時候差點不敢認。

只見女兒頭頂著沖天辮,身穿著碎花棉衣,腳穿著大棉拖鞋歡快地向自己奔來,到面前仔細一看,原來白白嫩嫩的小臉蛋已經變成了小麥色,髮型更是「不忍直視」,讓媽媽一度懷疑:這是我女兒麼?

看看相機裡孩子原來的樣子,妥妥的「公主」變「二丫」,看到這個畫面,網友們紛紛表示:這是怎麼做到全國一致的?我家娃回去奶奶家住了一個星期,也是被曬得黝黑。

還有的網友表示:土是土了點,但是看著還算挺乾淨的。

在城市裡因為灰塵較少,環境也相對乾淨,所以只要孩子不是一直在地上打滾,孩子的衣服基本能保持乾淨整潔,家長也願意花心思把孩子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但是孩子回了農村,因為環境不同,這些衣服反而成了累贅,倒是穿脫方便、耐髒的衣服成了優勢。

短時間內在奶奶家,除了孩子的穿著打扮會變成「二丫」,孩子的體型也會發生變化,有一種餓是奶奶覺得你餓,再瘦小的孩子,放在奶奶家裡養一陣,總能讓你胖一圈。

年輕家長可能覺得孩子不想吃,餓一頓就算了,但是對於老一輩來說,餓肚子哪還行?

這個不喜歡吃,那我給你做另外一種,再不願意吃,我也會想辦法讓你吃。

下面這位奶奶,就順手拿了一個道具——大公雞。

「你不吃?那我給大公雞吃了哦,來趕緊吃上一口,嘴巴張大,啊~」

除了外形發生變化,孩子的行為習慣也會耳濡目染地發生變化。

比如下面這位寶寶,就翹著二郎腿,左手拿著大包子,右手拿著大蔥歡快地啃,從孩子的姿勢裡仿佛看到了爺爺的模樣。

農村活動空間大,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運動健將的潛質也被發揮出來,雖然年齡小,但是滑板車也是玩的溜到飛起,速度連親媽都追不上,我就是全村最靚的仔。

原本在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孩子,回了奶奶家轉眼就是幹活的一把好手,一手抓起一隻雞隨手一扔,這些雞蛋都是我的。

雖然孩子的外形變得讓家長難以接受,但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1. 孩子的身體變強

在家裡孩子基本待在室內,戶外時間很少,還需要家長陪著。但是在農村就可以放飛自我,除了睡覺跟吃飯,其他時間都在戶外活動,孩子的活動量大,胃口增加,身體素質也在變強。

  1. 孩子的生活體驗更加豐富

在自己家裡,孩子除了上課外,業餘生活相對簡單,做作業,上補習班,有空的時間看書,玩玩具,或者對著手機、電視。但是在農村孩子面對的是大自然,多數東西都是平時接觸不到的,或者需要通過書本去了解的東西,在這裡可以很直接的體驗到,因此孩子的生活體驗也會更加豐富,這對孩子來說,也算是一種財富。

  1. 孩子性格會更開朗

在自己家裡,孩子接觸的人基本都是同學,老師,回到家基本就是面對家人,但是回了老人家裡,不再被守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孩子可以到處玩耍,周邊的鄰居熱情淳樸,孩子的性格也會更開朗。

  1. 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充足

年輕人工作壓力比較大,朝九晚五或者加班是生活的常態,陪伴孩子的時間相對較少。但是老人帶娃相對比較清閒,所以更能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這對幼兒特別是0-3歲,最需要安全感的孩子來說,是很有優勢的。

雖然孩子的外形「土」一點,但是收穫也相對更大,只要家長跟老人做好溝通,在假期把孩子交給老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女兒放假去姥姥家住,1個月小公主變「村霸」,親媽險些認不出
    每當寒暑假來臨,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把孩子送到老人那邊,一來可以有人幫忙照顧孩子,二來可以讓孩子和老人培養一下感情,孩子還能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女兒暑假去姥姥家,1個月小公主變&34;,寶媽接娃時認不出有位寶媽就趁暑假將女兒送到了鄉下姥姥家,沒想到一個月後孩子直接變成了&34;,寶媽差點都認不出來。
  • 到鄉下奶奶家一個月後,娃從「露西」變「翠花」,網友:變形記?
    雖說孩子的爺爺奶奶並沒有撫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但是把孩子送給老人幫忙帶的情況還是十分常見的。而大多數老人也有隔代親的現象,長輩們也非常疼愛孫子輩的孩子們,特別是當孩子放暑假和寒假時,就算孩子爸媽不說,爺爺奶奶為了給年輕人分擔點壓力,也會主動的要求幫忙照顧孩子。
  • 城市萌娃放養農村奶奶家,一個月後寶媽嚇得不敢認,網友:接地氣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相信沒有一個父母會覺得自己家的寶寶長得不好看,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顏值高低本就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東西。,一個月後寶媽嚇得不敢認萌萌今年十一的時候帶孩子回了農村奶奶家,看著老人對孩子喜歡的不行,萌萌決定把兒子留在農村一個月,讓孩子好好陪陪爺爺奶奶。
  • 奶奶帶娃VS媽媽帶娃:從「公主」變「翠花」,只需要一個奶奶
    而自從到了村裡讓奶奶幫忙帶了一段時間之後,雖然還是穿著同樣風格的衣服,但萌娃卻是整個人都感覺大變樣,從洋氣的露西變成了村裡的翠花,氣質已經完全改變了。因為媽媽們通常都比較注意孩子的外表,尤其是女孩,會幫女兒梳一個精緻的髮型,精心打扮一番,但奶奶帶娃顯然沒有這麼細緻,不拘小節,甚至都是等孩子穿的衣服都髒透了才會進行清洗,不會像媽媽一樣見不得孩子髒。
  • 暑期把娃送鄉下奶奶家,2月後大變樣,親媽都難認出:這是我兒?
    眼看著又要開學了,一些家長不得不把放在鄉下爺爺奶奶家的孩子接回家。經過了一個暑假的散養,很多爸媽接娃時差點認不出,才2個月,咋就變了這麼多呢?所以每年暑假,康都會把孩子送到鄉下奶奶家住,不僅能緩解老人對孫子的相思之苦,還能讓大人安心地去工作。
  • 媽媽和奶奶帶娃差距有多大?看完後,你還敢讓奶奶帶娃嗎
    許多父母也正是因為如此,從孩子出生以來,一直到長大,都是堅持著自己帶娃,不敢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生怕把孩子交給別人帶會有所欠缺。 而究竟媽媽和奶奶帶娃的差距有多大呢?看完接下來的一組對比,相信你也會有足夠的認識。
  • 到奶奶家一個月後,娃從「露西」變「翠花」,網友:親奶奶的餵養
    ,媽媽養的萌娃像小公主一樣,而到了奶奶手中,萌娃就從洋氣的露西變成了村裡的翠花,即使娃穿著一樣的衣服,但是氣質就已經完全改變了。媽媽會幫娃梳一個精緻的髮型,給娃精心的進行的打扮,而奶奶就不會這麼的細緻幫娃梳頭髮,娃身上的衣服也都穿得很髒之後再進行清洗,不會娃的衣服一髒就洗,更重要的是,娃在奶奶家被奶奶養胖了不少。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娃從「露西」變「翠花」,網友:這是親奶奶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孩子從&34;變&34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方式大不相同章子怡曾在微博曬出女兒被姥姥帶的趣事網友小小白:曾經我穿著背帶褲叱吒幼兒園,放暑假去奶奶家後,我成了幼兒園大哥的小弟。有過同樣的經歷的人可能非常懂得,雖然同樣是帶娃,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的方式則十分不同,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各有差異。1、教育理念不同。
  • 媽媽與奶奶帶孩子的區別大有不同,孩子瞬間從「露西」變「翠花」
    怪不得是城裡回來的,然後他媽媽領孩子在這裡待了一周,每天給孩子打扮的都特別時髦,讓很多旁人都羨慕不已。但是在一周以後,媽媽就回去上班了,把孩子留在了老家,讓奶奶來看著。這一下變成了奶奶看孩子瞬時間孩子氣質就變了。
  • 從「公主」變「翠花」,就差一個奶奶,網友:對比明顯太搞笑
    但是回到村裡和奶奶生活了幾天,時尚的露西就從公主變成了翠花,頭髮沒有任何造型,還曬黑了些。但是回老家後,奶奶就給穿上厚厚的棉襖,圍著棕色的圍巾,扎著兩個高高的羊角辮,有一種冷叫做「奶奶覺得你冷」。網友紛紛評論:從「公主」變「翠花」,就差一個奶奶,這對比也太明顯,太搞笑了。
  • 奶奶帶娃的路子有多野?孩子從「露西」變「翠花」,只要一個月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由於年輕父母要忙著賺錢養家,因此帶娃的任務就交給了老人,很多老人認為孫子孫女是自己血脈的延續,因此也很寵愛孩子們,會把家裡最好的全部留給孩子
  • 寶媽出差半年將孩子送至奶奶家,回來得到「蓮藕娃」,直呼不敢認
    ,母子再相見時寶媽認不出,直言:太胖了孩子出生後一直由芳芳一個人帶,雖然一個人帶孩子很辛苦,但是芳芳對於孩子的日常照顧十分用心。但是後來因為老公工作的變動,幾經衡量後芳芳不得不把決定孩子放到鄉下婆婆家半年,等到老公工作穩定後再把孩子接回到身邊。就這樣孩子被安穩地送到了奶奶家,芳芳則陪著老公一起打拼。雖然時常會打視頻,但是芳芳還是會很擔心孩子的生活。
  • 「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娃不聽話都是媽媽錯?這「鍋」甩得有點冤
    這樣看來,娃不聽話都是媽媽的錯了?但其實這「鍋」甩得有點冤。因為很多媽媽都清楚,自己不是慣孩子的人,也沒有故意讓孩子跟老人作對,心裡也是十分委屈。「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寶媽聽了這句話內心五味雜陳我朋友昨天晚上也遇到了這樣的事。她出差一周,昨晚剛剛到家,孩子一見到她,原本睡意朦朧的小臉,一下子就精神起來了。
  • 女兒在姥姥家過暑假,開學前媽媽接回家,已從「公主」變「村霸」
    媽媽送女兒去姥姥家,暑假後「公主」變「村霸」朱女士的孩子是一個乖巧可愛的女孩,她喜歡給女兒穿漂亮的小裙子 ,打扮得跟「小公主」一樣。一放暑假,孩子早早地便把暑假作業完成了,看著每天在家無聊的孩子,朱女士心疼了起來,便打算將孩子送去姥姥家過個暑假。
  • 「媽媽帶」和「奶奶帶」,兩者有什麼區別?寶媽:都不敢相認了
    如今很多家庭壓力相對較大,尤其對於一些生了孩子、需要養家的人,不工作,物質條件就得不到保證,孩子的成長也會受到影響,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成長條件,不得不告別家庭,努力工作。因此,帶娃的重擔自然就交到了老人手中。
  • 奶奶帶娃「畫風大變」,從「露西」到「翠花」,兩級反轉笑翻網友
    「畫風大變」,從「露西」變「翠花」就像小美有個女兒有個洋氣的名字叫露西,是孩子上幼兒園時老師給取的,因為孩子非常喜歡這個名字,小美夫妻倆就保留了這個名字,當作是小名。因為有段時間孩子父親出差,小美自己工作也很繁忙,根本無法抽出時間帶孩子,就把露西送到了農村,能這樣做也是因為孩子跟奶奶的感情很好,對去奶奶家不反感,所以就請孩子的奶奶幫忙帶一段時間。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而在這段時間裡,也終於發現,奶奶的穿搭和媽媽的穿搭,確實不一樣!今年回家過年後,自己因為工作不得不返回,但又怕帶著孩子危險,就先把孩子放奶奶家待一段時間。一個多月後,我回去接我兒子,真的差點認不出來。
  • 有一種暑假叫回奶奶家,有一種餓叫奶奶覺得你餓:小公主變米其林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有一種暑假叫做回奶奶家,有一種餓叫做奶奶覺得你餓。有些網友這樣形容,孩子跟著媽媽生活,像是一個從城堡裡長大的精緻公主;孩子跟著奶奶生活,就成了一個農村裡胖胖的小傻妞,說到底這和老一輩填鴨式餵娃有著很大的關係。
  • 女兒送去奶奶家養了3個月,再見面媽媽險些認不出:最佳飼養員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網上的神總結:爸爸媽媽帶娃講究精緻,爺爺奶奶帶娃只管吃飽穿暖。但寶寶在吃方面沒了限制,就很容易陷入「自然生長」的狀態,眼看著肚子變大臉變圓,媽媽著急上火,奶奶卻說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