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考前緊張失眠頭腦空白怎麼辦?中考倒計時10天如何把大腦調至最佳...

2020-12-13 騰訊網

離今年中考還有10天,有些學生可能會擔心:中考考不好就進不了好高中,考不進好高中就進不了好大學,進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沒有幸福的人生……結果只會越想越焦慮。其實,有的人就算進了好學校,但沒激發起學習,最後也可能不能實現夢想。哪怕中考沒有考好,沒進好學校,也不是失敗者,一樣可以獲得幸福的人生和生活。

臨近中考,有些學生突然考前出現失眠,太緊張了頭腦一片空白,該怎麼辦?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教所學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楓說,考前有三個關鍵詞——心態、學習與夢想,以此來適應最後的複習迎考。

【找到「黃金時間」,提升個人效率】

「老師,我失眠了怎麼辦?」面對中考,有些學生難免會有些焦慮。還有的學生過度緊張,考前頭腦一片空白。在王楓看來,考試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有多方面,比如:考場中的心理調控、考試前的身心狀態、學習基礎和學習方法、考試前複習階段的身心狀態。「學習複習的質量決定了你在考試時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身心素質則決定了你是否能達到甚至突破這個高度。」王楓說,面對壓力的應激反應,調整好心態非常重要。

他推薦了幾種調節心態的方法,首先做好「生理喚醒」,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通過規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有效增強大腦的興奮過程,幫助把自己的大腦快速調整到「最佳狀態」,提升注意力和學習效率。比如:可以通過制定計劃,根據學習情況合理分配時間,科學利用好並把重點任務放在個人效率最高的「黃金時間」。也可以在複習迎考中堅持運動,運動能促進大腦產生積極神經遞質,幫助調節壓力下的情緒狀態,並增強專注力。

其次是正視緊張情緒,學會給壓力和情緒找到「出口」。「適度的應激和壓力狀態,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激發自我的潛能。當我們不可能把壓力情緒全部去除時,如何將壓力和情緒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建議,當突如其來的壓力和情緒影響了學習,自己無法好好複習時,不妨先停下來,做些調適情緒的生理和心理方法,像腹式深呼吸、聽音樂冥想、興趣愛好活動、肌肉漸進放鬆、輕度運動、傾訴聊天等。

面臨中考,出現失眠怎麼辦?對此他推薦了6大方法:一是調整好生物鐘,固定自己的作息時間,形成穩定的生物節律;二是清空頭腦,放空大腦什麼都別想,躺在床上調整好呼吸;三是平衡神經,避免喝含咖啡因飲料,不要依賴功能性飲品;四是隔離刺激,放下手機和IPAD,杜絕產生幹擾的事物;五是運動助眠,每天保持1小時運動,睡前也可以運動一會;六是放鬆心情,藉助音樂調整狀態,給自己積極的暗示。

【多給自己心理暗示,把握好人生】

「考試考不好,我就是一個失敗者」「疫情期間沒能管好自己,復學之後感覺來不及了」……這些「絕對化思維」「災難化思維」真的是這樣嗎?是否會造成過度緊張或焦慮?在王楓看來,其實,緊張焦慮的情緒和抑鬱心境,往往來自對特定人或事的不合理的看法、認知評價和預期。

學習其實是有規律的,提升學習複習效率,讓自己「更有自信」,一方面重視學科的基本技能和基礎技能,嘗試運用思維導圖、結構圖等方法梳理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另一方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巧用多感覺記憶、聯想記憶、對比記憶等記憶方法。最好具體化的學習查漏補缺,在學習中對自己的難點、易錯點、易混淆點能做到心知肚明。

他同時提倡始終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加油!我可以,我能行!我是內心強大的人!我能用自己的努力來盡最大可能達成目標!我能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讓自己成長!

他還建議接納身邊人的「社會支持」。「每個人生命中遇到的同學,都是成長路上的同行者,身邊的每一個同學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可以和身邊的好朋友組成學習小組,能讓學習事半功倍,和過去的自己比是否有進步,一起做更好的自己。」王楓提醒同學,與父母的溝通中,保持「同理心」和「邊界意識」,比如父母也有壓力和擔心,他們對我也會有很多期待,應該聽一聽他們的想法。我希望父母可以更加了解我,我會對我自己的學習負責任,我有自己未來的夢想和理想。

【給自己的未來,打開更多可能性】

疫情期間,大家看到身邊許多「最美的逆行者」等榜樣人物,對於個人,如何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長和愛好,未來還需要具備哪些知識能力,找到和理想中自己的差距。

未來很長,現在的學習究竟是為了什麼,從更長遠的人生發展,如何看待當前的「學習」?王楓坦言,更長遠的人生發展,最好的是學業規劃和生涯規劃。每個人都有實現自身價值的無限可能,而決定的力量就在自己,認識自己,做好自己,成為自己,給自己的未來,打開更多的可能性。

對於初三學生,未來是很長的,現在的學習是參加中考、高考,還是利用現在的學習,提升適應未來的素養,能否發現自己的優勢,激發自己的潛能,這些不是與同學發生橫向的比較,而是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決定的力量就在自己,對每個人來說,通向未來的方向都是廣泛的。」

相關焦點

  • 考試時大腦空白怎麼辦?
    考生感到焦慮,考試心裡沒底如何調整?考試時感到大腦空白怎麼辦?中考臨近考生容易出現焦慮、易怒、失眠等現象,既影響了複習效率又影響家庭和諧。為了能讓考生擺脫負面情緒,考出理想成績,記者採訪了一線心理學教師、羅森橋教育的心理諮詢師王善衝老師,為考生傳授如何攻破考試心理難關的秘訣,助力中考。王善衝說,心裡沒底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但是中考是確定性十足的一場考試。考試的內容寫在教材裡,考題的難度寫在考綱裡,考試的時間、地點、形式也都會預先告知。所謂的心理沒底,確切的說應該是對自己能不能正常發揮的不確定。
  • 中考進入倒計時!考前一周這樣安排更科學
    如果考生能以最佳的狀態去迎接考試,那麼在考場上就一定能發揮超常,取得好的成績!倒計時第五天:保證睡眠質量,調整飲食習慣如果考前孩子表現出焦躁不安等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壓力導致的身心疲憊,心情煩躁,臨近考試,失眠多夢,很容易脾氣暴躁。所以在中考前一周,考生要調整自己的作息習慣,不要熬夜,早睡早起,這樣才能養精蓄稅,在飲食方面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每天攝入適量蛋白質、維生素等補充營養。
  • 臨考前失眠怎麼辦?
    失眠往往產生於對考試過於緊張的心理,以及對失眠後果的過於擔心。所以只有不怕失眠才能不失眠。   實際上,完全沒有睡著覺的情形是很少存在的,因此失眠一般並不影響考生在考試中智能的正常釋放。失眠的真正危害正是在於失眠者過度誇大了失眠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因而在考前和考試中不斷給自己以消極的心理暗示。
  • 緊張、腦子一片空白...中考「舌尖效應」怎麼破?心理專家來支招
    6月27日2020年上海中考即將拉開大幕考前緊張怎麼緩解?考場上大腦突然一片空白怎麼辦?疫情期間如何緩解焦慮?心理專家支招,考前最後衝刺期,保持正常作息比挑燈夜戰更重要,而遇到考場突發狀況,儘量讓情緒平復下來或「曲線救國」會讓自己更從容。
  • 緊張、腦子一片空白……中考「舌尖效應」怎麼破?心理專家來支招
    6月27日2020年上海中考即將拉開大幕考前緊張怎麼緩解?考場上大腦突然一片空白怎麼辦?疫情期間如何緩解焦慮?規律生物鐘、正常作息才是考前最理想的狀態。」延安初級中學教育處主任沈喆說,考前需要保證「生理喚醒」,也就是說,保證正常作息、充足睡眠,蓄精養銳迎接考試。「一旦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腦就會處於半休眠狀態,思維也會隨之處於抑制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複習無效率,考試就發呆。」其次,沈喆表示,學生不妨學著自我調節緊張情緒。
  • 孩子一考試,就四肢發抖,大腦空白,心理學教你解決考前緊張
    孩子們在這個時候,普遍會出現習慣性緊張。當緊張感不斷升高時,還會出現各種身體狀況。那麼,家長和老師,該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通過考試呢?軀體反應大體有兩種第一種,有意識的軀體反應指我們處於外部高壓狀態時,產生的恐懼緊張,在身體上的表現;一般更多出現在考場上。例如:手心發汗、身體顫抖、軀體僵直、尿頻、心悸、失語,大腦空白等。
  • 2分鐘解決考前失眠,1招緩解考前緊張的實用心理學技巧
    前幾日,百度發布了《2020年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在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話:報告顯示,今年[高考]相關內容搜索熱度較去年同期(高考倒計時100天至倒計時10天)上漲高達248%。進入2020年的7月,大家的關注點不約而同的都聚焦到了高考這件人生大事上。
  • 6月考試密集 上考場「頭腦一片空白」怎麼辦?
    原標題:6月考試密集 上考場「頭腦一片空白」怎麼辦?   ★差生預計自己會考不好,在考試中更容易焦慮   ★在考場「頭腦一片空白」,可做深呼吸和捏拳頭   即將到來的6月是考試密集的月份,中考、高考、四六級等陸續開考,莘莘學子的日子難熬,難免出現緊張焦慮。
  • 考試就緊張,大腦一片空白怎麼辦?5個小方法緩解緊張
    走進考場的時候,免不了會緊張、焦慮、甚至害怕到大腦一片空白,這些負面情緒對孩子的答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高考的時候緊張焦慮,會有哪些表現?1. 考前容易脾氣暴躁、發怒,對家裡人的關心很不耐煩,失眠,沒有食慾。想到要考試總覺得自己放鬆不下來,眉頭總是折皺在一起,唉聲嘆氣的樣子。3.
  • 考前過於放鬆,沒有緊張意識,考前無力,頭腦發木,3方法改善
    考前過於放鬆,沒有緊張意識的兩種不同情況還有三天就高考了,可愁壞了軍媽,他們小軍在家沒有一點臨考的緊張意識,松松垮垮的,也不看書,這個屋子倒倒,那個屋子躺躺,上上網,聽聽音樂,順便還追追劇。軍媽擔心小軍這樣的狀態會影響考試發揮,所以自己特別的焦慮和著急,同時還對小軍感到失望,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 考前過於放鬆,沒有緊張意識,考前無力,頭腦發木,3方法改善
    考前過於放鬆,沒有緊張意識的兩種不同情況還有三天就高考了,可愁壞了軍媽,他們小軍在家沒有一點臨考的緊張意識,松松垮垮的,也不看書,這個屋子倒倒,那個屋子躺躺,上上網,聽聽音樂,順便還追追劇。軍媽擔心小軍這樣的狀態會影響考試發揮,所以自己特別的焦慮和著急,同時還對小軍感到失望,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 考前焦慮怎麼辦?失眠如何緩解?武漢多所高中為學生「減壓」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5天,7月2日,武漢多所高中為高三的學生和家長們開展不同形式的心理課程,為他們緩解考前壓力,力爭以最佳狀態迎接高考。通訊員吳罕硯 攝隨著高考臨近,學生們的臨考心理問題越來越個性化,「我受不了翻卷子的聲音」「鋼筆寫字的聲音讓我焦慮」。針對這種情況,耿老師給學生們支招,這幾天將這些讓自己覺得討厭的聲音,多聽多感受,三天就可以逐步「脫敏」。還有些學生反映,特別害怕考前因為壓力大,睡眠情況不佳影響考試。
  • 中考倒計時,這幾點考生要注意了,可能會影響考試結果
    高考已經過去一個星期了,馬上就要迎來2020年的中考,多地已經進入了今年中考的倒計時。在這最後的時間裡,相信很多學生都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該複習的複習了,該整理的整理了,該總結的總結了。在考前這幾天,家長要注意了,不要讓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影響了孩子的心情。考生的心情、心態在考前這幾天是尤為重要的。有些考生平時的成績是很好的,但自己在考前很緊張,很焦慮,沒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最後導致結果不理想,在考場中發揮失常,與重點高中失之交臂,這樣的結果真得很遺憾。所以,各位考生儘量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到比較平和狀態,不要有過多的壓力,保持一顆平常心。
  • 【教育】這些考前「重點」真的很實用 為身邊的高考生轉起來!
    高考近在咫尺,考生們怎樣才能以最佳的「姿勢」度過高考「倒計時」?
  • 「高考專題」考試中緊張怎麼辦?
    1、考前失眠怎麼辦?考前最大的困難,也是考生遇到最多的問題,可能就是考前失眠了。處於高考這樣緊張的應激狀態下,睡不好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考試前一晚。首先,考生和平常一樣睡覺即可,因為提前睡往往會睡不著,而越睡不著就越緊張,造成惡性循環。
  • 高考倒計時2天:考前考中考後注意事項再看一次,避免後悔
    想要任性挑選211,985,以下準備一定要做好~高考倒計時只有2天了,再來看看考前考中考後的注意事項你是不是都了解了。上午8:30-11:30、下午2:30-5:00時間段可以刷刷題看看書,保證這個時間段鬥志高昂、狀態最佳。二.科學飲食高考飲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改變平時的飲食習慣,適當清淡即可。切莫吃不衛生、生食、冷飲、剩飯菜、功能性飲料。
  • 2020高考倒計時3天,適當的運動,讓孩子緩解緊張情緒和壓力
    高考倒計時只剩不到3天時間了,如何讓孩子消除緊張情緒,緩解心裡壓力,以最佳狀態迎接高考,發揮出最高水平,考出最好成績?是全國千萬家長關注的焦點問題。考前減壓選什麼運動考前緩解壓力可選擇學生平時喜歡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遊泳、打打桌球、羽毛球等。
  • 【星海哥分享】中考前10天如何複習?
    中考臨近,同學們都在緊張的複習,希望達到自己理想的成績,那麼歷年的中考狀元是如何做好中考衝刺的呢?
  • 大腦一片空白、不能集中注意力… | 如何才能擺脫考前焦慮?
    「臨考前一晚,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滿腦子都是考砸了該怎麼辦?」考前焦慮像是一個巨型的過濾器,把同學們精心學習、認真準備的知識先後濾走。面對考前焦慮,考生們能做的似乎很少。那我們該如何科學地認識考前焦慮呢?而考試焦慮則是指在應試情境刺激下受個人的認識、評價、個性等影響而產生的心理反應狀態。以對考試成敗的擔憂和情緒緊張為主要特徵,是評價情境中一種特殊的焦慮。
  • 高考倒計時7天,如何有效利用好最後一周呢,做好衝刺呢?
    離2020年7月高考還有整整7天時間,那麼對於廣大考生來說,如何有效利用好最後一周呢,做最後的準備呢?小編認為,即便僅有十天時間,大家也應該有一個系統的準備計劃,什麼計劃呢?一起來看!01考前7天倒計時1、學習這個時候,大家的知識與能力基本定了,能力不大可能有根本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