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在於「景」,旅居在於「境」,境景交融才是最好的旅行!

2020-12-19 中養文旅鄉村旅居

在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在旅遊旅居的時候往往是匆匆忙忙、走馬觀花、拍照錄像,用「手機」代替了「眼睛」。

人們仿佛也忘記了旅遊旅居的真正意義,失去了以前旅遊旅居的情懷和意趣。

不管你是在旅遊也罷,旅居也罷,除了眼前的景色。

我們應多了解一些景區的歷史,了解這些景區「境」的元素。讓旅遊旅居變得有品味、有意境、有回味。

在古代,人們的思想還是單一的,沒有旅居旅遊這個概念,只有單一的旅行這個概念。

而人們旅行的地方,更沒有景區這個概念。只有風花雪月的地方,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

直到現在,我國的臺灣省也沒有旅遊旅居的概念,只有觀光的概念。

但是單從概念來說,觀光、旅遊、旅居、旅康差了好幾個層次。

當然,我想說的並不是臺灣省旅遊行業落後,我想說的是,他們保留了原始旅行的概念。

將原始旅遊的概念無限放大,並將農業與旅遊相結合,形成了休閒農業觀光的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也不缺乏旅居和旅康的影子。這與鄉村旅居的超前概念相匹配。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拋開所有,但從旅遊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小康家庭更願意「追逐」旅行。

而這種旅行其實就是旅居,因為這種旅行是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居住。

讓自己了解大自然的同時放鬆身心,讓自己真正意義上的融入大自然。

我們發現這種旅居方式,其實是古代的旅行方式。

古代的旅行由於交通的落後,大多數只能車馬旅行,不能遠行。

只能找周邊的好的景色居住下來,好好欣賞品味。

在欣賞品味的同時,就正好契合現代旅居的概念,融入大自然的同時,放鬆身心。

讓自己的旅行旅居變得更為充實、豐富、高大上。

當然,古代也會有去遠處遊玩的時候,不過都是順帶去旅行。

比如說:仕旅、軍旅、商旅、遊學、遊方,甚至是皇帝的巡遊,都算旅行。

但這種旅行一般都是發生在有必要事物,需要出門的時候才會發生。

處理完事情後,再去當地景色好的地方好好遊玩。

反觀現在,我們的旅遊旅居行業進步是巨大的,我們會因為旅遊旅居而建造人造景觀,或者開發相對應的景觀。

比如說鄉村旅居就是將鄉村的閒置資源或者未開發的資源利用起來,將鄉村打造成一個休閒的農家旅居場所。

說到了景區開發,那我們就說說現在景區開發的核心是什麼?

現在景區開發的核心,是在追求景色優美的同時更追求「境」的境界。

這種追求更加符合當代人去旅遊旅居的心境,「雖為旅行,更為心遊」。

這裡的「心遊」,是指人們對「境」的追求,是人們對於旅遊旅居認識進步的一種表現。

在追求表面景美的同時更加追求「境」的感悟。

這種「境」感悟,是由心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從景到境,就有了情感的注入。

這種對「境」的體驗,是人們對於人文疊加的追求,是人們對於景區歷史的追求,是人們對於大自然的追求。

想一想在一個特定的環境,有著別致的景色,與三五知己好友一起遊玩欣賞,談論古今。

其中包含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觀看風景,更包含了每一個旅遊旅居的人,對於這片景色不同的感知和領悟。

景色與境界,景色為小,是表面的,是肉眼可見的,無論你來不來這裡他都在這裡;

而境為大,是心靈的感悟,是自然的交流,是精騖八極、心遊萬仞的。

但反過來說,沒有了景就不可能有境,所以境是以景為基礎。

畢竟古人就有觸景生情一說,境隨景變、心由境變、景境交融。

旅遊觀景,大多數都是外地人,匆匆忙忙,走馬觀花,很難真正體會到其中景的境界。

而當地人就不同了,當地人可以一年四季欣賞到其中的景,春夏秋冬,每一季節的景色都有著不同的意境。

同時本地人每次來的時候,都會帶著不同的心情,體會到不同的境。

看到不同景,遇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邂逅。再次故地重遊,也會有不同的心境。

旅居正是解決了旅遊的這一問題,讓旅居者可以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景色意境,讓自己的心境更上一個檔次。

如果你感覺這個景色體會感悟的差不多了,還可以換下一個景點,繼續觀看不同的風景,體會不同的心境。

我們當下的旅遊方式,很難再靜下心來去欣賞景色,去體會其中的意境。

而旅居正好幫助了我們,讓我們在欣賞風景的同時,更能欣賞風景背後的哲理、意境以及心境。

相關焦點

  • 旅居養老的核心在於旅居基地選擇
    王延和表示,旅居養老的核心在於旅居基地的選擇,一個交通便捷、服務配套全面的旅居基地是旅居養老得以實現的關鍵所在。  隨著老年人對旅遊的需求逐漸增多,老年遊的市場也在不斷擴大。北京市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老年遊市場發展潛力很大。旅居養老是「候鳥式養老」和「度假式養老」的融合體。這種養老形式契合了老年人的旅遊需求。
  • 旅遊、旅行和旅居,你更喜歡哪一個?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退去,春暖花開,大地復甦,出門旅遊漸漸又成為大家議論的話題。今天我們聊聊旅遊、旅行和旅居的話題。從活動的範圍講,旅遊基本上是在景點景區以及駐地的商業街,人滿為患;旅行多選擇親近大自然的山川河流、人文古鎮,或深山鄉村,相對遊人較少;旅居的活動範圍不大,至多在旅居點周圍轉轉。
  • 疫情過後的第一個「五一長假」旅遊or旅行or旅居你會選擇哪一個?
    其實,這三者之間還是有著十分大的差別,下面小編就分別對旅遊、旅行、旅居進行解讀和說明。一、如何區分旅遊和旅行有不少人認為旅遊和旅行是一碼事,其實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旅遊通常是走馬觀花、吃喝玩樂,不用去了解當地的背景、也不用了解相關的文化。
  • 旅遊、旅行、旅居區別太大,哪種形式更適合你呢?
    旅居好理解一些,較難區別的就是旅遊和旅行,下面我們來分別解讀交流。一、 旅遊與旅行的區別有人認為別故弄玄虛、假裝斯文了,旅遊與旅行就是一回事。二是旅遊重在「遊」字,是一種休閒,追求的是行的順利、住的舒適、看的景美,玩的開心,一遇不如意就心情大壞,遊心全無;旅行重在"行"字,是一種體驗,不在意多少快慢,看重的是遇到多少新奇、破解多少挑戰,把旅途中的一切不如意都當做難得的人生體驗,隨遇而安。
  • 旅行的意義在於心情
    也許旅行的意義不在於你沿途看到了多少風景,也不在於你是否到達了預期的目的地,而在於你在旅途中經歷的情緒變化和豐富的經歷。我認為對我們來說旅行的永恆誘惑是我們不能停留並且沒有終點。我們去過的地方可能是當時我們心中最美麗的風景,但有時我們心中會有另一個聲音告訴我們,也許下一個地方會讓我們全心全意地停下來。
  • 從旅遊到旅居,康養生活已掀起熱潮
    旅行的意義在於感受美景,陶冶情操,接觸美好,緩解平日的枯燥,而旅居呢,可以說是現代人嚮往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可以給人生一個舒適的尺度緩解焦慮,修養身心,找回迷失在繁忙中的歲月靜好,是一種健康閒適的新生活模式。
  • 旅行的樂趣不僅在於拍照,主要是能讓人心胸開闊!
    旅行是在觀察身邊的景色和事物,行萬裡路,讀萬卷書,相對於是指個人,旅遊是指遊玩,通常是團體出行,在時間上是很短暫的,旅遊就是旅行遊覽活動,它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旅行要涉及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法律等各個社會領域,旅遊也是一種娛樂活動,任何去外地遊玩都可以算。
  • 旅居養老:老年人休閒居住的新模式
    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已經成為了度假旅遊的主力軍。然而市場上針對老年人的旅遊產品還是以傳統的觀光團為主,文化型、養生型的休閒旅遊仍十分缺乏,不能滿足多元化需求。旅居養老作為老年休閒居住的新模式,漸漸受到老年群體的關注。  近日,「家合緣養生旅居」蘇州東山天境頤養公寓開張,引起社會頗多反響。
  • 旅行的意義在於一切都是未知
    有人說旅遊的本質就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花掉自己僅有錢去到別人待膩的地方,然後再回到自己待膩的繼續埋頭生活。好像這個解釋也挺合理的,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人生的曼妙在於未知的際遇,而旅行就是遇見未知的方式。
  • 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
    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仙人板板滾刀肉人說:飲酒可以成仙,品茶可以成道。到底成仙好,還是成道行?這要看各人的喜好。想成仙者,喝酒去!品茶之道,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品茶之理,在於境,在於人,在於品。我喜歡尋一佳時,覓一佳境,約三兩好友,衝一壺好茶慢品,但求氣舒神怡,心淨神清,恬靜安逸,浮躁和張揚被抽走,安寧與穩沉溢流出來。圈內人都說:「泡茶的過程猶如人生。」
  • 峇里島旅居初體驗:旅居跟旅行究竟有什麼不同?
    X2YTtourism坐辦公室也要心懷世界之峇里島旅居初體驗最近很多旅行博主流行著一個詞:旅居。旅居是什麼意思呢?旅遊跟旅行有什麼區別呢?X2Y最近也趕潮流來到被評為世界上最佳的島嶼之一的「天堂之島」峇里島來一次為期1個月的旅居。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探索旅居跟旅行的不同之處。旅行&旅居大多數人的旅行是利用工作和學習之餘去另外的城市或國家放鬆身心。多半的行程安排是去著名景點和網紅餐廳打卡,然後回家之前去特產店買買買。
  • 鄉村旅遊,正走向鄉村旅居時代!
    鄉村生活的這種閒適性,正是當下休閒旅遊市場所追求的,具有無窮的吸引力,已經成為未來最稀缺的旅遊資源。鄉村旅遊將走向鄉村旅居時代當休閒成為常態,旅遊就成為一種休閒方式;當鄉村旅遊成為時尚,鄉村旅居就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鄉村旅遊未來必定走向鄉村旅居時代。
  • 旅遊新方式,旅居、漫遊和半自助旅行,這些旅行新名詞你聽過嗎
    而他們的存在也讓整個旅遊業多出了很多種火熱的旅遊方式,今天就和大家來介紹一下這些新興的旅遊方式,看看有沒有適合你和你家人的。首先要說的是旅居,這種方式,你從他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來,它是旅遊和居住相結合的,其實可以把它當作在外地安家,這種方式非常流行與中老年的朋友,他們並不像我們年輕人這樣能折騰一天,可以奔波在兩個城市裡,我朋友圈有個同學花了三天的時間去了六個城市,真的是佩服佩服。
  • 旅居養老服務平臺智能守護老人旅途,助力旅居養老時髦養老新形式
    「旅遊+養老」模式在不斷推行,為了讓老人身在異地也能享受到貼心的服務,養老機構紛紛通過旅居養老服務平臺進行管理,智能守護老人旅途。新型養老模式好處多,老人盡享旅行樂趣旅居養老之所以備受追捧,原因在於這種養老方式不但新穎有趣,也對老人有許多好處。
  • 男人之美在於大度,女人之美在於善良
    男人之美在於大度;女人之美在於善良;孩子之美在於天真;家庭之美在於和諧;生活之美在於品位;朋友之美在於真誠。來者要惜,去者要放。人生是一場旅行,不是所有人都會去同一個地方。原諒你的人願意原諒你的一切,因為不願意失去有你的世界,懂得善待才能相守,珍惜當下才配擁有。 呵呵呵,別把別人都當成傻子,經歷過好多事情終於明白人情冷暖,呵呵呵全部都是笑話~~~人生低潮時,就多為自己做點事吧,讀書、跑步、旅行,越是艱難的時刻,越要自己撐自己。
  • 「旅居養老」並不是一種養老模式
    □房清江  隨著中國居民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高,「旅居養老」正成為不少中國老年人的生活新潮流。「旅居養老」包括鄉村旅遊模式、酒店公寓模式、異地養老社區模式、旅居換住模式等不同形式,其共同特點是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 候鳥圈丨旅居和旅遊的區別,很多人都不了解...
    相比於「旅遊而言」,旅行更加注重的是行程中整體的體驗感,是一種人生經歷,在乎的不只是風景,還有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以及在路上的心情。用鏡頭拍下眼前的景色,再配上一句文藝雞湯,帶上定位,發個朋友圈,是不是就是旅遊的標配?但旅行不是為了簡單拍幾張照片,人云亦云,發朋友圈曬幾張世界大同的照片,而是用這些時間體驗真實的異域文化,讓漫漫人生長河,變得深刻。
  • 建築藝術與文化:旅遊和旅居不同
    《建築藝術與文化:旅遊和旅居不同》作者:黛荷翁(原創)人們解決了生存問題,就有了旅行。過去,旅行只是少數人的權利。旅行,要有條件,更要有情懷。現代社會,生活殷實,便有了大眾旅遊。在旅行中遊玩,沒有其他目的。
  • 疫情結束後,該重新認識旅居了
    相對於老劉,近期回來的學生小李,旅居生活聽起來更為愜意。在疫情當初,小李就準備帶著未婚妻去「避世」了。未婚妻喜歡有海的地方,他就託人從海南長租了一個海景旅居房。沒想到兩周的假期延長到了2個月,一次短暫的旅行變成了婚前蜜月行。小李說,旅途是驗證兩人婚姻契合度最直接的方法。這段時間,妻子將小家收拾的井然有序,隔段時間就去海邊市場淘來海鮮,花樣烹飪,小日子有滋有味。
  • 美文欣賞:旅行的意義不在於新風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美文欣賞:旅行的意義不在於新風景 2018-03-05 15:05 來源:滬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