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焦點》周刊29日報導稱,荷蘭政府28日正式宣布,從2020年起,該國對外宣傳一律改用正式國名「尼德蘭」(Netherlands),而不再是暱稱「荷蘭」(Holland),以重塑更積極的國際形象。
根據荷蘭政府的決定,自明年1月起,所有荷蘭企業、使館、政府部門和大學等機構,對外一律使用正式國名「尼德蘭」。同時,政府也希望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及歐洲電視歌唱大賽上使用正式國名。這項正名計劃將花費20萬歐元。
荷蘭原名就叫「尼德蘭」
肯定有很多小夥伴好奇,「尼德蘭」到底是什麼意思?荷蘭為什麼突然要改名為尼德蘭呢?其實,雖然尼德蘭這個名字並不出名,但是荷蘭一直以來的官方名字都是「尼德蘭王國」。在荷蘭語中尼德蘭就是「低地之國」的意思,荷蘭一半以上國土都位於海平面以下的現狀也確實符合這個名字。
之所以如今全世界都把「尼德蘭王國」叫做「荷蘭」,是因為荷蘭境內12個省裡最有名的兩個省就是北荷蘭省與南荷蘭省。這兩個省份早在19世紀就成為荷蘭的經濟和財富中心,之後一直在荷蘭對外宣傳中處於「中心地位」。
而荷蘭最有名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都位於這兩個省,人們提起荷蘭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兩個省。時間一長之後,「尼德蘭王國」也開始自稱自己是荷蘭了。
荷蘭改名為「尼德蘭」的原因
荷蘭叫現在這個名字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現在突然大動幹戈的改名,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要促進荷蘭旅遊的發展。
以往突出「荷蘭」的對外宣傳方式,造成了北荷蘭省和南荷蘭省的過度旅遊。觀光客一窩蜂湧入擁有鬱金香花田、風車村、國際法庭等景點的這兩個省。像擁有85萬人口的阿姆斯特丹,去年接待遊客近1900萬,幾乎所有去荷蘭的遊客都去了阿姆斯特丹。
相反,其他省份則較少有人踏足。荷蘭政府希望正名計劃可以將遊客分流到其他省份,讓這些省份也享受旅遊商機。
荷蘭改名對留學的影響
這項正名計劃並不僅僅局限於旅遊行業。它也將有利於荷蘭各地吸引國外投資,以此更好地推銷荷蘭產品,吸引國際學生等。
從留學角度講,荷蘭牛校眾多,在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荷蘭13所大學基本都排在世界Top200!但是似乎大家比較熟知的還是阿姆斯特丹大學、鹿特丹大學、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海牙大學等這些分布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以及海牙這些最有名的城市的大學。
其實荷蘭還有許多的牛校,分布在全國各個省份。如代爾夫特理工大學(2020QS世界排名第50)、埃因霍芬理工大學(2020QS世界排名第64)、格羅寧根大學(2020QS世界排名第114)、萊頓大學(2020QS世界排名第118)、烏特勒支大學(2020QS世界排名第120)、瓦格寧根大學(2020QS世界排名第125)、屯特大學(2020QS世界排名第186)等。
如今荷蘭改名,也會將更多國際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荷蘭其他一眾牛校上。
荷蘭留學優勢
而且新姐要告訴大家,荷蘭不僅牛校眾多,留學優勢也是槓槓的!
穩定的社會環境雖然荷蘭在對待麻醉劑、同性婚姻和安樂死等問題方面態度比較開放,但是政府的監管十分嚴格,整體社會環境非常安全穩定。
友好的中荷關係中國與荷蘭在上世紀70年代年便已建交,荷蘭已連續多年保持中國在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地位,中國也是荷蘭在歐盟外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投資來源國。中荷合作規模和水平都處於中歐合作前列。
荷蘭高等教育因其質量享譽全球荷蘭14 所研究型大學中約80% 的高校位居世界200 強,成為全球頂尖大學密度最高地區,被評為「全球最具價值的高等教育體系」。
英語授課的國際課程荷蘭高校提供超過2200 門全英文授課課程,使其成為非英語國家中開設英文課程最多的國家,加上荷蘭人的英語普及率高達95% 以上,因此中國學生不需要學習荷蘭語就可以在荷蘭很方便地學習和生活。
高性價比與其他主要留學目的地相比,荷蘭高校收取的學費相對合理,尤其考慮到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可以說留學荷蘭具有相當高的性價比。此外,包括Neso China、荷蘭政府及各個高校為有意到荷蘭學習的中國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獎學金。
高籤證通過率荷蘭對學生實行返籤證政策,即學生無需參加面試, 由所申請的荷蘭高校到荷蘭移民局代為申請,獲得籤證後到荷蘭駐中國使領館領取即可。
畢業後籤證可以延期1 年為了給國際學生提供獲取工作經驗的機會,自2010 年以來荷蘭允許外國學生在荷蘭高校畢業之後, 擁有一年時間在當地找工作。
碩士一至兩年制,留學時間較短
心動了嗎?躍躍欲試想去荷蘭留學的小夥伴們,不妨將目光放寬一點,一眾名校都在未來等著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