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制壺與陶刻一體的陳宏林,他的紫砂壺收藏價值高嗎

2020-12-22 騰訊網

關注我,讓我成為你的專屬小太陽吧

隨著紫砂壺制壺工藝不斷地創新發展,在壺體運用雕刻技術刻繪書畫圖案的作品,如雨後春筍一般破土而出。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位國家級工藝大師陳宏林先生了。

陳宏林擅長刻繪,幼有才名。二十年來不斷揣摩,已達信手揮灑之境。無論何種題材,不假思索,放手刻去,無有敗筆。

多地深夜官宣開學

陳宏林,男,1971年出生於江蘇高郵,1993年畢業於無錫工藝學院。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1

幼年趣事

陳宏林生於「鹹鴨蛋之鄉」江蘇高郵,幼年時候即喜亂畫。曾為慶祝自家房屋成功上梁,用紅紙畫「雙魚」圖案貼於梁上,後來聲名遠播,十裡八鄉的村民凡要「上梁」均來求這小小孩童為自家畫「雙魚」圖案。

稍長便對書法產生濃厚興趣,遺憾八十年代初期找不到多少字帖,僅得一本當代海上名家周慧珺的字帖,在同村寫春聯的老先生指導下臨摹不輟。

2

師從大家

陳宏林1993年畢業於無錫工藝學院,先後師從蔣新安、徐南。

2000年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安碧為師,學習陶刻技術。

他作品風格多樣,富含自己的特點,刻繪見長,經過二十年的修煉,於陶刻已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無需草稿,任何題材略一思忖便能運筆成風。

其陶刻作品雅致而娟秀,灑脫而工整,靈犀而躍然,質樸而前衛,大氣而不拘。

徐安碧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全國十大能工巧匠、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陶藝專委會副主任、江蘇省工藝美術高級職稱評委、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評委、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從事陶藝創新設計30餘年來,潛心從學,博彩眾長,在陶瓷裝飾刻、繪、堆、填、描等多種手段上構思巧妙、瀟灑自如,形成一套獨特的工藝和風格。作品歷年來,有的被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的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廳拍賣;有的被國家領導人及外國首腦收藏。

3

藏品小賞

一封耕耘一份收穫,陳宏林在擁有刻繪天賦的同時,身體力行,刻苦專研,勤奮學習,終於以精研陶刻而出名。為此,同他合作的藝人也聞名陸續找來,錢麗媛、王福軍這兩位紫砂大師就經常邀請陳宏林為其作品做刻繪裝飾。

景舟石瓢壺

全壺以底槽清作胎,石瓢壺型上窄下寬呈等腰梯形狀,壺身質地溫厚,微有柔光;

壺腹一側刻繪山水風景,畫面中峻岭重疊,峰巒如聚,山上樹密林盛,兩山之間江水湯湯,水邊一小亭隱約可見;

另一側,銘刻有書法作品,筆力蒼勁,力透紙背,署名「己亥宏林銘」;

壺嘴短小精悍,稍稍向上,嘴口圓滑而平整;壺把形似貓耳,外側圓潤修長,內側弧形平滑;

壺流微高於壺身,壺鈕精巧簡約,中間細兩端稍寬,有拱橋勢;

壺底呈圓盤形,中心圓形凹陷處刻有作者印章及署名,圓形壺座三足鼎立,大氣沉穩,質樸且端莊。

陽羨四方壺

這把四方壺壺身壺嘴及壺把整體方正,線條硬朗,清水泥底料質地優厚;

壺嘴由矩形體削去一稜一角,捏塑成壺嘴狀拼接而上,壺嘴右側刻繪「竹石」,寓意堅韌剛毅,左側書「飲者壽,樂未央,長安子孫大吉祥」,亦是謳歌飲茶之人,亦是美好祝願;

壺流水平,壺蓋圓餅形中有鏤空,兩橢圓鏤空合為壺鈕;

壺把與壺嘴、壺蓋異曲同工,以矩形體一稜鏤空作壺把,一側刻篆書文字,四側面展開一幅書畫躍然紙上。

曲竹提梁壺

側觀《曲竹提梁壺》如同一提籃,壺體扁圓,提梁寬大,壺身上下窄壺腹寬大,流線壺嘴順勢而出,壺流呈弧形,上有竹葉紋飾,竹枝彎曲成壺鈕,為全壺增添幾分禪意;壺肩一旁支側出,彎曲伸至壺嘴處分開兩枝,作提梁。

全壺以達摩為主題,意境寂靜深沉,淡雅幽遠。

所以陳宏林的作品值不值得收藏,你還不知道嗎?

每天都有更多名家紫砂精品等你哦,

在看」的永遠18歲~

相關焦點

  • 千年歷史文化傳承,紫砂陶刻在我國的文化內涵
    在紫砂壺上或是雕刻出不同書法字體的詩詞歌賦,或是雕刻出花卉、山水等自然風光,都給紫砂壺增加了無限的感染力。外形看似相同的紫砂壺可能會有很大的價格差別,有的幾十元,有的可能上萬元,其價格差別就在壺身的陶刻藝術上。名人製作且有藝術收藏價值的紫砂壺是稀世之寶,即使價格高在市場上也是搶手貨。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我國紫砂陶刻的文化內涵。
  • 低價買的紫砂壺有收藏價值嗎?
    從字面上講,代工壺,就是指那些委託別人加工的紫砂壺,比如有一位制壺老師自己的作品市場上賣的非常火爆,供不應求,完全靠自己親手製作,已經根本不可能滿足壺友的購買需求,那麼他後來就委託弟子或者其他人幫忙做壺,然後再敲上自己的底款印章,搭配自己的證書後投放到市場上進行銷售,這整個過程就被稱為"代工",而這種行為最後製成的成品壺就被紫砂圈稱為"代工壺"。
  • 「內壁刻字」的紫砂壺,就一定是全手工壺嗎?千萬別被騙了!
    紫砂壺除了有泡茶的特性,古樸的外表也十分吸引人,其中最為主流的是紫砂陶刻,以刀代筆,將詩、書、畫、印呈現在壺面上。自出現以來,「字依壺傳,壺隨字貴」,一直倍受歷代文人雅士欣賞與推崇,魅力經久不衰。而除了壺面刻繪文字,還有些壺內壁也會刻繪詩詞,對於這樣的壺,很多人以為撿到寶了,覺得這就是100%的全手工紫砂壺。開始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你接著往下看,就會發現自己太天真了。如果一把全手工紫砂壺壺內刻字,那麼這一步驟就是身筒泥片拍打成型,在圍成身筒前刻上去的。
  • 原來紫砂壺刻字這麼講究,你還不知道嗎?
    紫砂壺,是集實用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手工藝品,根據時代流行因素,紫砂壺從光素器、花器、圓器,再到方器,樣式百出,壺身的裝飾花樣也多。制壺匠人們都選擇細節入手,讓作品更有特色,獨具個性。在紫砂壺上刻字,專業一點叫紫砂陶刻,這是紫砂壺最主要的裝飾手法,以刀代筆,在壺身「作畫」,這種技術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已趨成熟。在紫砂大師陳曼生的參與下,使當時的紫砂壺一改過去的繁瑣,設計出簡潔、明快、新穎、美觀的造型,體現出設計與功能的統一,大面積的空白,使詩、書、畫印集為一體,達到完美統一。
  • 紫砂壺的「明針」是什麼針?
    一些玩壺比較久,段位比較高的壺友談起紫砂壺製作來如數家珍,什麼拍身桶,推牆刮底,清線腳,明針等張口即出。對於新手來說,拍身桶這種還好理解,字面意思嘛,應該是拍壺身之類的工序吧,可這「明針」是什麼東東?做紫砂壺還需要用針麼?
  • 零基礎學茶道——古今紫砂壺名家解讀
    後世對趙梁的紫砂壺作品評價也非常高,民國李景康、張虹在《陽羨砂壺圖考·創始》中說道:「陽羨壺之作提梁式者,或以趙梁為鼻祖。後之提梁式有硬耳、軟耳兩種。其製作精美者,硬耳多見,軟耳較罕也。」趙梁與董翰、袁錫、時朋,並稱紫砂「四名家」。李養心(1522~1619)李養心為明代嘉靖、萬曆間宜興的一位制壺高手。
  • 明清兩代宜興紫砂壺名家名錄
    徐友泉(約1578——1644),名士蘅,原非陶人。吳梅鼎《茗壺賦》說他:「綜古今,極變化,技近乎道,集斯藝之大成。」歐正春(約1578——1644),大彬弟子。多制花卉果物,樣式精研。他喜歡附攀上層人物,不願承認自己是制陶的人。但他技藝很好,相傳他制的壺是嘉興收藏家項墨林定的,稱為「天籟閣壺」。陳信卿(約1600——1644),善仿時大彬、李仲芳的作品,壺藝很好。惟喜歡和上流社會接近,不專心制壺。等他的弟子做好,他改動一下署上自己的款。
  • 中國紫砂陶刻大師排名,除了任淦庭您知道的還有哪幾位?
    紫砂壺是文人墨客薰陶情操、怡情雅玩的絕妙佳品,但好的紫砂刻繪,離不開陶刻大師的手,那麼,從古至今中國歷史都有哪些比較有名氣的陶刻大師呢?一,陳曼生:本名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老曼、曼壽、曼公、別稱夾谷亭長、胥溪漁隱、種榆仙客、種榆道人,是著名書畫家、金石家、篆刻家,為"西泠八家"之一。
  • 「純手工」並非紫砂的最高境界,大師制壺也藉助模型
    歷史上很多名家,包括顧景舟大師製作的很多紫砂壺造型,比如他與高莊先生合作設計的「提壁壺」,在肩部和底部就是使用了模具的。而張守智本人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合作的「曲壺」,如果不藉助模具,也根本製作不了。所以完全強調「純手工」,就限制了紫砂造型的豐富多彩。
  • 紫砂壺,在價值判斷上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在判斷一把紫砂壺的價值時,人們最為關注的是它在當下的「性價比」以及它在未來的收藏價值或升值空間。同時,人們又往往會遇到很多誤區。老李個人認為,對待這些誤區,壺友們要學會獨立的思考,排除幹擾,運用已經儲備的知識和睿智的眼光,作出準確的判斷。
  • 定製一把紫砂壺,為什麼價格那麼貴呢?自觀堂為你揭秘!
    紫砂壺在中國流傳了幾百年,泡茶色香味皆蘊,古樸的外觀,受到不少喝茶之士的喜愛。雖然紫砂壺的樣式種類多到數不清,但有個別的壺友,卻想要定製一把專屬自己的紫砂壺,聽到價格之後嘆為觀止。那麼,定製紫砂壺真的要這麼貴嗎?
  • 同是紫砂壺 價差緣何大
    本專欄撰文 本報記者周菁  宜興紫砂壺和中國的景瓷早已是天下聞名了!可是,有的紫砂壺在拍賣市場上能叫價幾十萬元,有些賣茶具的商店,一把紫砂茶壺也就幾十元。同是紫砂壺,價格何以相差那麼大呢?  現在有很多人誤以為凡是陶壺都是紫砂壺,其實不然。用江蘇宜興紫砂陶土燒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才是舉世公認的質地最好的茶具。
  • 你買過微商的職稱紫砂壺嗎?這些都是真的嗎?為你揭秘真相!
    這些造假現象基本是這樣的,某商家找到一位制壺的工藝師,和他籤訂合作協議。 1.微商出售的紫砂壺真實價值是多少? 壺友向微商買了一把1000元的」工藝師「紫砂壺,作品收藏證書、合同買斷的成本這些核算到每個單壺的成本可能在500元左右,另外壺的包裝、中間轉運、倉庫、物流等成本大概100元左右。剩餘部分,壺的價值加上微商的利潤總和才400元左右,那這把壺真正的價值又是多少呢?
  • 周庚大紫砂壺作品賞析(組圖)
    周庚大  周庚大,字「宜丁陶人」,1953年生於江蘇宜興市丁蜀鎮前墅古龍窯村。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宜興市紫砂收藏鑑賞專業委員。  1990年棄教從藝,期間到南京藝術學院北京清華大學函授深造,從陶藝理論上得到了較為系統的灌輸與提高,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從傳統工藝中吸取創作原理,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並且掌握了紮實的制壺功底,後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紹培為師,得其精心指導。潛心研究探索民族傳統紫砂文化。創作設計的紫砂名壺充滿神韻,尤其創作的薄胎紫砂壺聞名陶都。對紫砂陶藝感悟頗深,可謂博採眾長,集靈性之砂藝精英。
  • 煙雨江南——書畫紫砂陶刻大師褚建軍藝術作品驚豔亮相晉中
    展出內容均為書畫陶刻大師褚建軍多年來創作的藝術精品,展品主要有:傳統寫意山水畫、紫砂壺藝與陶刻等。墨韻留香,此次藝術展一派煙雨江南景象,通過藝術家的筆端展現在山西觀眾眼前。褚建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非常榮幸應邀從江蘇宜興來到山西晉中,舉辦個人藝術作品展,通過創作把我的一些作品帶來向大家做一個匯報展示,內容有70餘幅山水畫,幾十把紫砂壺,紫砂壺是宜興地方特有的藝術門類,也是世界獨有的,我在從事書畫藝術方面與紫砂得到了很好的吻合,我愛人做紫砂壺,與我的陶刻作品相得益彰。
  • 顧景舟紫砂壺你知道有哪些嗎
    顧景舟可以說是歷代紫砂陶藝名家中,名號最多的一位,他本名景洲,後改名為景舟、名號有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及壺叟等。曾自創堂號為自怡軒。他在壺藝上的成就極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廣。可說是近代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聲譽可媲美明代的時大彬,世稱"一代宗師"、"壺藝泰鬥"。
  • 範家壺莊範偉群、高工陳宏林合力教授的這位紫砂新星不簡單!
    在紫砂做壺技藝日趨精進的同時,範玲開始像陶刻大家陳宏林學習紫砂陶刻技藝。既然要學,就要學到最好!陳宏林,師承國大師徐安碧,擅於陶刻花鳥人物,書法,無不精通。像他學習,也定能所長。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範玲老師的作品,無論是紫砂作品還是陶刻內容,都遠超業內同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