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主播念出已故粉絲小盧給她發的私信,每一條私信都扎痛聽證者的心:
「導師把我的論文斃了,說我的學術能力差,罵我是個廢物...」
「我向校方舉報快三個月了,卻一點消息也沒有,到底有沒有人在聽我說話...」
「師弟嘲笑我說我是馬教授的狗腿,但為導師鞍前馬後,才是研究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天他會不會像我一樣無助...」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去他幹活的工地,想給他一個驚喜,但他一見到我就趕我走。我告訴他我不想再念書了,不想再做導師的廉價勞動力了,我想工作...」
「我真的壓力很大,快撐不下去了...」
「現在的我就是一隻螻蟻,一隻...爸爸用盡心血培養出來的螻蟻。」
小盧的父親是工地上的一位兢兢業業的民工,為了供兒子小盧讀研究生,工地上什麼髒活累活都搶著幹。
小盧呢?作為研究生的他,「扛不住」導師的刁難,「扛不住」同學的嘲笑,沉迷網絡主播,為了打賞主播引起她的注意,把生活費都搭上之餘,甚至還借錢刷禮物,可最後,卻被主播拉黑了。
最後,這個「脆弱的、沉迷網絡」的研究生,從高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孩子,真「不孝」啊,父親那麼苦那麼累,他竟不懂感恩!這樣的學生,真「脆弱」啊,小小刁難都扛不住,以後出社會怎麼辦?這樣的導師,真「噁心」啊,把學生當廉價勞動力,剝削學生!這樣的主播,真「勢利」啊,把粉絲當成提款機,用完就棄之不顧!這麼高的學歷,真「可惜」啊,熬過去就有大好前途了!在這些或斥責、或憤慨、或惋惜的聲音背後,卻鮮少有人去思考,為什麼一個研究生要把自己稱為「螻蟻」。在我們的認知中,邁入研究生行列的都是即將成為社會上中流砥柱的人才,怎麼就成了任人踐踏、一文不值的螻蟻呢?
這一切源自於一個理念、一個風氣:唯成績論。
扼住高材生、導師、父母喉嚨的「真兇」--唯成績論
近些年來,「導師」和「研究生」兩個群體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2019年幾起研究生不堪導師排擠而輕生的事件,更是把「導師」推上了風尖浪口。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借著最近的研究生自殺事件,來說說奇葩的導師吧?」,在這個問題下方,有一位大學導師做出了這樣的回答:
「讓他畢業吧,萬一他跳樓了就麻煩了。」「我也不能說誰對誰錯,誰更鬱悶。只能說,這是社會的錯,體制的錯吧。」
不管承認與否,這是赤裸裸的現實:有不道德的視學生為螻蟻的導師,也有不作業的反向威脅導師的學生。
誠如上述導師的描述,這是社會的錯,而所謂社會的錯,就是唯成績論的教育理念、體制,及相衍生的唯收入論,唯職位論。
唯成績論,讓那紙證書成為對父母的報答,也成為孩子自身的卑微,更成為譁眾取寵者牟利的工具。
更讓人擔憂的是,普遍認為唯成績論是沒錯的,用劇中導師和師弟的兩段話來總結:
「如果連學校壓力都扛不住的話,他進入社會後,遲早要被淘汰的!」
「馬教授控制著我的人生,他一句話就讓我畢不了業,一句話我這麼多年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
「沒有用的(指出庭作證),嚴師出高徒,都選擇對他的惡劣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只是一個學生,就算我站出來,也會被支持他的聲音蓋過去了。」
唯成績論,讓這些孩子把自己的人生意義定義為「畢業證書」。一個「都」字,不僅僅涵蓋了學生群體,還包括瞭望子成龍的家長、學校、乃至社會公知。
與其說所有人都支持「嚴師」,不如說所有人都只認同「高徒」。
只要成為「高徒」,一切不合理都可以被支持,學生的聲音不重要,導師的聲音也不重要,只要成績足夠高,高到可以滿足家庭、學校、社會對「成功人生」的標準就足夠了。
迷思?人人皆可以拯救這些孩子
在這裡,去討論「如何培養出一個不唯成績論的孩子」,並不能解決這個囊括了社會群體對於教育的迷思,那不單涉及到體制問題、「弱肉強食」的社會競爭定律,還得細化到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家長的價值認知。
而淅爸想借劇中代表了正義的律師的一席話,來解決這個「迷思」:
「對於證人(主播)而言,也許的確是一些沒有用的騷擾信息(指小盧發送的私信)。但是這些被忽略的聲音,恰恰是本案的重點。」「無論是被告的校方和老師,還是我的當事人和證人,都曾經有機會可以聽到小盧心底那種求救的聲音。但是你們忽略了。」「事已至此,官司的輸贏對於已經死去的小盧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從今天起,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關注到身邊那些被忽略的聲音。」「不再冷漠,不再捂住耳朵,不再錯失拯救生命的機會!」
寄語:
在《超級育兒師》中有一幕讓我記憶深刻。母親逼著年幼的兒子上各種補習班興趣班,而面對育兒師的質疑,母親回答到:「大家都這樣,這是社會問題」。
而育兒師很氣憤地回問了一句:「大家都這樣,所以你也要這樣?」
在明知道是錯的事情上,仍然隨大流的從眾跟風,最後歸結為「社會的錯」,這恰恰是唯成績論家庭的迷思。
既然「大家都這樣」可以讓唯成績論成為正確,那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大家都這樣」,把「不再冷漠、不再捂住耳朵,不再錯失拯救生命的機會」,變成「社會的對」呢?
再次的,這是一篇水文,沒有具體解決辦法。而如果你遇到了解不開的結,遇到了和小盧一般無人可說的境地,我的私信箱隨時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