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上一道經典問題被翻出來:
「高考考到一半突然前面的人瘋了,起來把你答題卡撕了你怎麼辦?」
有人說無聊,有人覺得想太多。彼時,大家都把它當做一個段子。
而就在前幾天,這個問題突然變成了「神預言」。河南高考考場上,某女生連撕兩張他人答題卡。魔幻現實發生,究竟為何?
十年寒窗苦讀,只盼金榜題名時,這對於絕大部分考生都是適用的,而對於一些家境貧寒的孩子來說,高考就是改變人生的唯一途徑。7月8日,河南平頂山的高考考場上。有網友爆料,在一中考場的理綜考試中,有位女生由於情緒失控,突然站起來撕了後邊座位的答題卡。監考老師匆忙過來控制情況,但事發突然,還是沒能攔住她再次出手,撕掉了右邊考生的答題卡。
最後又趕來其他監考老師,才合力將女生制止住。
我國《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中規定:考生在考試期間故意銷毀試卷,應當算考試作弊。
當天下午17時,河南省招生辦一名工作人員回應:「已經按照規定處理過了,已按程序上報處理。」
這名撕答題卡的女生將被取消全科考試成績,而另外兩位考生則按規定延長了答題時間,重新填寫了備用答題卡來繼續考試。
但是,在高考考場每一份都是黃金的時間裡,所有人的思維都在高速運轉,精力也是空前的集中。被這樣「瘋鬧」一下,這兩位考生的心情和精神狀態難免不受到影響,其他在場的考生肯定心有餘悸。
據在場的考生描述,被撕答題卡的兩位女生都只是沉默地看著卷子。
其中一位馬上要哭出來了,另一位則努力地在碎片上繼續答題。
試想一下,在高考考場上,自己的答題卡突然被撕得粉碎將是怎樣一種崩潰的心情?在事後的調查中,官方給出她撕答題卡的理由:題不會做,崩潰了。
但是,網友們卻並不買帳,在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高考、可以感同身受的心理下,有的人已經聯想到「若是自己,就和她拼命」了。
有人則直接說:這種行為就是「壞」,是典型的「我不好過,你們也別想好過」的心理作祟。
仔細想一下,如果是考題不會做,完全可以自己提前交卷。甚至放棄接下來的考試,都不會遭到眾人指責。
但是用這種「同歸於盡」的方式,故意毀掉別人的人生,可以說是人性的歹毒了。
害人害己,既要遭到他人的抨擊,也給自己人生留下了不能抹去的汙點。
在長久以來,應試教育的高壓狀態下,類似的案例偶有發生。
孩子們每天學習緊張,心裡壓力超載,再加上同學之間競爭壓力,有些孩子心態崩了,便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2003年1月21日,河南省信陽市358廠高級中學三年級1班409寢室裡,發生了一件慘絕人寰的案件。
凌晨2點,18歲的馬娟拿著一杯硫酸,趁同學熟睡時潑在其臉上,隨後,一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傳來,馬娟連忙逃跑。
她要潑的是她的同班同學,卻在慌亂之下潑錯了人,本來的目標同學叫晶晶,她熟睡在旁邊,手被硫酸燒成輕傷。
當警察捉拿馬娟歸案後,詢問她為何對同窗下此毒手時,馬娟說:「因為晶晶比較聰明,比我學習好。」
「我心裡的壓力比較大,決定想辦法耽誤一下晶晶的學習時間,這樣可以滿足我的虛榮心,以免和她的學習成績相差太遠。考慮再三,我於是選定了潑硫酸這個辦法。」
僅僅因為學習成績比她強,就要斷送別人後半生?
受害的女孩張靜成了「替罪羔羊」,本來是個活潑愛笑的美麗姑娘,現在卻左耳脫落,耳孔閉合,眼部瘢痕攣縮;
左下眼瞼外翻,雙眼睜不開、閉不嚴,視物模糊;
鼻子嚴重損壞,右鼻孔縮小,左鼻孔閉合,呼吸困難,只能靠一根插管呼吸;
口周瘢痕攣縮,嘴張不開,只能吃花生米大小的食物。
整個面部、頸部瘢痕叢生,慘不忍睹,張靜的笑容不再,每天尋短見,花樣的人生毀於一旦。
而馬娟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死刑,一念之間,人生至此結束。
2018年,山東臨淄一名初三學生秦某,在小區樓下將同班同學連砍13刀,將其當場殺害!
當天放學後,初三學生秦某提前藏在同學馬自然家的單元樓內,趁其放學進入樓棟時,揮刀直取馬某的心臟。
馬某受傷後連忙逃跑,在他不斷掙扎向前爬時,秦某又繼續追砍,將其脖子砍斷一半,頸動脈砍斷,反覆胸前和背後連捅13刀,殘忍程度令人髮指。
馬某的媽媽聽聞趕緊從家中趕來,看到滿身是血倒在血泊中的兒子已經奄奄一息,她不敢相信,明明早上兒子還活蹦亂跳去上學呢。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秦某瘋狂如此呢?
有消息稱,秦某在接受審訊時稱:「殺了他,我就是第一名了!」
因為過於聳人聽聞,警方後來闢謠:目前調查正在進行中,但殺人動機並不是網上流傳的樣子,以及兇手父母帶孩子去做精神鑑定這樣的傳聞,都與事實不符。
但那句「殺了他,我就是第一名」在當時確實引起了很多人的深信不疑,為什麼大家會相信如此殘忍的一句話能從一個孩子嘴裡說出呢?
因為我們都深深知道,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之下,「成績論」成為某些家長的第一法則,而「教孩子做人」的工作,卻變得漫不經心。
學校需要升學率,家長需要成績,孩子背著這兩座大山沒日沒夜地奔跑,一路中還有同行人的激烈競爭。
成績的大山過重,人格的行囊就會被丟棄。
純潔的象牙塔內,嫉妒和攀比種下了邪惡的種子,滋生在一些孩子的心間。
2016年高考後,單縣一位男生因為嫉妒其他四名同學學習成績比自己好,偷偷潛入志願網站,篡改了同學的報考志願,導致他們最終錯失了理想中的大學;
在撕答題卡事件發生後,有很多人現身說法,自己當年高考遇到的類似事件:
在美術生聯考時,曾經見過有人在畫紙背後塗顏料,這樣交卷時就能毀掉下面一張的畫。
有人會團夥作案,栽贓你考試作弊;
還有人剪斷別人考試用的古箏琴弦,偷別人的舞蹈道具,甚至是在鞋子裡放針。
一味的追求成敗,去拉別人做墊背,喪失了做人的底線。
即使取得了好成績,人性本惡的底色也不會改變,這樣的人在社會上,終會一步錯步步錯。
看到這個事情,我們真的要反思,「唯分數論」、「唯成敗論」究竟給孩子帶來了什麼積極影響?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告訴孩子:
成績不是人生唯一的追求,人生充滿起起落落,心態能左右一切。
當你有一個好的心態,理性去對待成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我們家這邊有一個真實的事情,一個女孩和我家沙沙是在同一所高中讀書(但不是同一屆),女孩平時學習不錯,發揮也正常。
但是第一年考試,因為她過於緊張,剛進考場不久,就呼吸困難,結果暈倒在考場,最後被救護車拉走......
第二年考試,她心態不平穩,考到一半時,身體又出現狀況,頭疼反胃、還嘔吐不止,無奈之下被架出考場......
第三年考試,經歷了兩年的「回爐歷練」,她把成績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但偏偏又落榜了......
最後,這個女孩放棄了讀書,至今不知道生活得怎麼樣。
心態的不穩定,往往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家長要從小就觀察孩子,理性面對得失成敗。
我曾經教過一個孩子,平時也挺活潑,語言表達能力強,但就是心態總是大起大落。
上課時,孩子們都積極舉手發言,當我叫到她時,孩子歡天喜地,踴躍表現,家長在後面也喜笑顏開。
但是,當我沒有叫她表演時,孩子的小臉瞬間就冷了下來,坐在一邊生悶氣,此時家長在後面也同樣不高興起來。
所以,家長的言行和平時傳達給孩子的信息,也會影響孩子的心態。
1. 成績很重要,但不能代表一切
人生有比成敗更重要的事情,一味計較成績只會把孩子推向懸崖。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優秀的人,但是優秀也分很多種,萬一孩子真的沒那麼優秀,家長要調整好心態。
去接受,去接受孩子的平凡,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快樂。
2. 培養健全人格比成績更重要
優秀的成績需要品德作為基地,如果只在好成績的路上一條路走到黑,那麼培養出的孩子只能是「聰明的壞人」。
就像是捅死同學的秦某,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但卻有一顆惡魔般的心。
擁有一顆良善的心,用端正的態度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是成長路上的學問。
放眼未來,孩子的品性、格局、眼界,遠比一時的成績重要。
希望每個家長都會讓孩子明白: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千萬別做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事。
因為你永遠有退路,永遠有爸爸媽媽用愛在後面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