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2020年中高考成績塵埃落定,學霸故事備受關注。對話學霸,一起傾聽他們十多年學習生涯的收穫與成長。
「看到這個成績時,我還是挺意外的,」湖南省株洲二中的羅午說道。今年高考,他以語文125分,數學144分,英語145分,文綜247分,總分661分的好成績,摘得株洲市文科第一名,順利入圍北大的強基計劃,入讀哲學系。
羅午一直都是學校的佼佼者,成績也非常穩定,但這次高考,他對自己的發揮並不滿意,地理選擇題就錯了4個,數學也有1道大題答得不理想。查分當天,羅午很忐忑,當看到自己的總分比先前預估的高出了近20分時,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激動掩飾不住。
「數學是我最喜歡的學科」
高二文理分科時,羅午選擇了文科。「腹有詩書氣自華」,他希望通過多讀書,讀好書,來豐富自己。羅午的成績也在分班後扶搖直上,穩定地排在全校前十。所有的科目中,羅午最喜歡的就是數學,每次解題時的抽絲剝繭與邏輯驗證,都讓他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驗到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羅午注重每一堂課的聽課效果,尤其是新授課。相比牢記一個個公式,他更在意的是這些公式的推導過程。「高考數學多是考基礎題,弄懂每一個公式原理,融會貫通地將課本上的典型例題吃透,就成功了一大半。」
「小考真的不必太在意」
考試是高三學習的常態。在羅午看來,備考之路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保持心態平和樂觀,也是高三學生必備的修行。他發現有些同學會因為某次考試沒考好而灰心喪氣,甚至哭泣。「高考前的練兵都算是小考,關注分數很正常,但過分關注就會因小失大。」
羅午最擅長、平時穩拿140分+的數學,也會有隻考100分左右的意外。「那幾天我都躲著數學老師,」羅午笑著說,這倒不是考差了難受,而是因為自己心裡感覺愧對老師。但他很快就能調整心態,把精力聚焦在自己的失分處,總結糾錯,從而明確下階段的複習重點。
「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成就人的一生」
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成就人的一生,羅午對此堅信不疑。每天練字1小時、每天背50個英語單詞、每天跑步20分鐘……都是他365天如一日的堅持,還包括每天整理複習自己的錯題。
羅午一直有整理錯題的好習慣,利用個性化學習手冊收集日常考試錯題,精準定位自己的薄弱項。每次考試後拿到個性化學習手冊,羅午都會從頭到尾過一遍錯題,粗心大意做錯的,他直接跳過;知識點缺陷的,他則會重點關注,充分挖掘題目背後的本質,並根據延展的變式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完善自己的思維體系。
「個性化學習手冊讓我對考試有了更多的反思。」羅午說到,它就像作業一樣,是日常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下次考試前的複習重點。今年高考,羅午數學取得了144分的好成績,除了自己的擅長,個性化學習手冊的強化更是一針強心劑。
「我強迫自己堅持下去」
羅午不喜歡給自己設限,不願意想太多,他把對未來的期盼都一點一滴融化在日常的努力中,高中三年培養的一些好習慣,他都會繼續堅持。「我強迫自己堅持下去。」羅午說,喪失一個好習慣,後面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更強的毅力才能把它們撿起來。「堅持才有希望,玩的時候好好玩,學習的時候也該認真學。」
羅午分享了葡萄牙著名詩人卡蒙斯寫給歐洲大陸最西端「羅卡角」的名句:「陸止於此,海始於斯。」他說:人生路上,永葆樂觀向上的心態,不忘探索未知的初心,踏實做好當下的事情,未來,就會如海一般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