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星先生論學

2021-02-08 史飛翔工作室


我以「警心動魄」薦此書於飛翔,數天後,飛翔亦以「警心動魄」告我,我為我而高興,又為從不附和我的飛翔而高興。以「警心動魄」贊一憶身世中沒有多少故事性的教師之書似乎毫無來由,然此無來由處卻自有其曲徑通幽的神秘來由。讓我和飛翔在共同的學習中,相濡以沫,共同成長為一個道義在「心」的讀者。

                                李星2012,6,12日午後,應飛翔之約題其圈點甚多之「燃燈者」

 


生子當如史飛翔

——在史飛翔被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聘為特邀研究員儀式上的講話

文/李星

謝謝大家。老周說讓我先發言,我說讓大家先說。既然大家抬舉我,我就要識抬舉。人最悲慘的是不識抬舉,大家既然把一個老頭子往臺上抬,那老頭子就給大家認真的講一下。

由於這幾天氣溫突變,有一些感冒,怕影響了今天的「表演」,也就給大家隨便說些。首先,我感謝陝西社科院文學藝術研究所能夠把青年作家、青年研究者史飛翔特聘為「特邀研究員」,其實特邀研究員制度應該是社科院作為一個研究機構應該經常做的事情。社科院是人文社科各個門類的研究,但是自己的力量有限,實際可以藉助社會的力量。這次陳長吟先生能把史飛翔聘請為「特邀研究員」我內心還是很感動、感激的。史飛翔作為我一個年輕的朋友,我也祝賀他能被陝西省社科院聘請為「特邀研究員」,這是一個很高的待遇,當然也是他努力的結果,我給他寫過一句話「生子當如史飛翔」,他就是很好學,很勤奮,這兩點本來是讀書人的本分,但是現在在這個社會中想做到這幾點是很難得的。各種各樣的誘惑,錢財、色情、官位、各種娛樂的誘惑等等,所以一般人想做到這幾點確實很不容易,但是70後的史飛翔確實很愛閱讀,而且還很有天賦。再就是他的文字特別好,瀟灑空靈的感覺我是學不來的。

我寫了一輩子文章,我一直都羨慕那些文字寫的瀟灑、清新、舉重若輕的人,他就是其中一個。史飛翔的路子是很正的,不是所有讀書的人,想搞學問的人,搞寫作的人,有才氣的人都能成才。我有時候對於那些出口成章的人感到羨慕,但是又有擔憂,就是那些有才氣的人,能說的人未必成才,就是因為他太滿意於小聰明。有的思維很怪,過不去就把自己封閉了,所以我說史飛翔這個路還是正的。他不僅僅是有一些好的天賦,他對自己也有一個很高的要求,當然他能找到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很不容易的。

最近我看到他的《終南隱士》一書的序言我就很感動。一個搞學問的人在一篇文章中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他這個出發點是很正確的,如果自傲,對自己很欣賞,很滿足,有一句話說「這樣的人就是再有才氣,也是成不了才的」。我覺得史飛翔就是學然後知不足。一個人進入學術狀態的最好狀態就是「我的差距還很大,世界上我不知道的人太多了,不知道的事、道理、知識學問太多了」。

文學也就那一塊天地,我搞文學四十多年了,你問我什麼是文學,老實說我說不清。研究那些覺得明白的事情,很有自信的事情, 當你真正進去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事情絕對不是那麼簡單,它們都是有關聯的。我覺的我很榮幸,和你們還能交流,覺得自己還有點用處,我覺得還是我最早對於文史哲的關心,才有了我慢慢對文學的關心。學問越搞越大,你才會發現你的不足。前一段時間看見一篇文章寫司馬遷寫項羽烏江自刎那一段,其中把包圍項羽時有一個將軍突出來寫。為什麼要突出這個將軍,因為這個將軍就是司馬遷他女兒女婿的父親,這是我最近才接觸的一些東西。

有一次我們在市文聯舉辦一個作家的作品出版座談會,有一個周至的人對他的縣委書記葉廣芩崇拜的很,說她從來不張揚,我當時就跳出來說,你的看法有點脫離實際,葉廣芩是一個很張揚、很強悍的一個作家,所以一定要識人。我覺得史飛翔現在對人的看法慢慢知人論世,知人論學,把學問、經歷、創作、成就和他結合起來;他現在漸入堂奧,漸入佳境。讓他走入研究性的寫作應該是已經漸入堂奧,所以陳長吟先生慧眼識珠,給這個年輕人一點支持,一點鼓勵。

年輕人在當下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幫他一下,則對他的成長很有利。因此我更愛年輕人,對他們提出鼓勵,有些老教授就說我把誰的文章都說的好,我說我給他們說的都是他的優點,他需要張揚;他的缺點,則在我說的那些話的意思之內。我曾經給一個年輕的女作家寫序時,說你的感覺不錯,但是你現在只能說還在門外,有的人看見這樣的序或者改了或者就不用了,但是那個女作家並沒有那樣做,我說的那些話還留著,結果她後來的作品寫的就很不錯。作為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多做做這樣的工作。

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理應在一個省的文學研究中很有影響,應該不亞於學院派,不亞於作家協會的「江湖派」,所以你們這一代人應該路走正,多讀書,我覺的提高的唯一辦法就是多讀、多寫,千萬不要忙於揚自己的名氣,你們一定要參與中國文化進程,從多方面提高自己的修養,你們這一批人應該領導陝西文學藝術新潮流,當然不要一窩蜂去搞當代,當代評論則需要一定的藝術感覺,你要有鑑賞能力。

我給大家在這裡說話,當然有些話登不了大雅之堂,目的還是希望能把我的一些人生體會,為人的體會,聯繫到史飛翔的這塊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好為人師,老之大患也。」謝謝大家!




文化—學術命運的憂患

李星

 

史飛翔是學外語出身的,卻偏愛於散文寫作。初出道的他可能走過,回憶童年、懷念父母之愛、記往昔人和事的路子。但這個時間很短,他就走上了文化散文的寫作路子。寫自己讀書的心得體會,探究從孔、孟等古今聖賢到清末民初學人行狀、學問、關懷、精神,寄託自己的學問志向,人格理想,光大中國優秀的人文、學術傳統。雖然難免抄書抄報,一事一言一思一議的簡單和學術根抵的不可靠,但這種學問和言論的文化傾向對他這一類跡近於80後的青年寫作者來說,卻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亮點,就是一心向學,常讀書、多思考、勤筆耕,脫離了他的許多同齡人常有的對物質享受、權利金錢、勾心鬥角十分熱衷的低級趣味。

人非生而知之者,只有讀書學習才是提升自己的學問修養、人格品位、文化境界,並進而擁有自己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的一技、一術之長的生存位置。即使是從政入仕、經商濟世,也不能離開這樣一個人生的門徑和支點。「生子當如史飛翔」,此正年近古稀的筆者,在讀了他的文章,了解他的人格品象之後的感慨和嘉許。這是我的俗,是我的偏執,也是我最想對當今的青年學子說的話。在這個價值觀混亂的社會,只想憑自己的知識、技能生存的青年就是好青年,如果還想到於讀書學習中修養自己的人格,並以自己的善心、良行影響周圍的環境和人心,他就是優秀的青年、偉大的青年,也畢竟是前途最光明的青年。

《生命與學問》中的五則可以稱之為讀書筆記的文章,是傳達了史飛翔最新的讀書感受,最近的思想成果的學術隨筆。他們所提出的都是當今文化人、著述者所遭遇的大問題。這些問題歷來就有,也被許多前賢所關注過,但卻於當今的文化—學術生態最為迫切,最當緊要。舉目四顧,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學術、文化亂象,影響的已不是一時的學術得失,而是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未來安放處。飛翔肯定也一定是有感而發,而不是舞文弄墨的習慣。「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心有所憂的問題化之為文章,才是能引發共鳴、啟發思考的好文章。我為飛翔之進步、漸入文章之堂奧而高興。誠所謂積累漸豐、思考漸闊者也。

歷史與社會,時代與現實,是一定文化精神狀態產生的基礎,然而文化學術又以一種氣魄、神韻、思想、精神影響著這個時代和它的未來。所以文化人的困惑與尷尬,也常常是這個時代的困惑和尷尬;文化人的命運,也常常是文化的命運。這或許正是我們由飛翔文章所應該引起的聯想,喚起的責任。







李星先生簡介

李星,著名文藝評論家,茅盾文學獎評委。陝西作協,陝西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著有《讀書漫筆》、《李星文集》三卷《路遙評傳》、《賈平凹評傳》等。

相關焦點

  • 人物李星:沒有更好,開心就好
    可能在大多數人看來,社團活動跟課業等總會有衝突和矛盾,但是在李星看來卻並非如此。李星解釋到,其實大學相對來說比較輕鬆,所以下課後去做做採訪、寫寫稿件很輕鬆啊!並且一堆有著自己想法的小編湊在一起很是熱鬧。不懼困難,敢於挑戰     世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如果你想找一個人,怎麼都能找到。時逢大三的李星,碰上了五月天來西外開演唱會。
  • 專訪|海青&李星:烏飛兔走,延續流浪漢與國王的身影
    《肉蛋蛋》之後兩年,海青和李星的新作品《烏飛兔走晝還夜》發布。八首長歌,最短的6分多鐘,最長的12分鐘。他們在挑戰現代人對結構、宏大的接受度,擠幹絕大部分即興的汁水(這恰是他們所長),用兩把犬牙交錯的吉他建了一座怪誕城堡,非常美麗。國內樂壇熱鬧又疲憊,值得期待新作的音樂人並不多,海青和李星算一員。
  • 李星:部署IVI技術方案 解決IPv4與IPv6互通問題
    「2009全球IPv6暨移動網際網路峰會」上,清華大學教授李星代表CERNET作題為「中國IPv6校園網及CNGI最新發展」的報告。   他介紹了目前CNGI-CERNET2的發展現狀,以一個簡單的數據,說明了目前學校在IPv6上的發展。
  • 李星:中國IPv6校園網及CNGI最新發展
    下面是CERNET總工,清華大學教授李星演講實錄。  主持人:下面有請CERNET總工,清華大學教授李星。  李星:從教育網來講,做IPv6還是比較早一點所以實際上十多年的一些體會,看看我們總體來說過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其實IPv6從標準基本上大塊成了,到現在十年,如果在IT領域裡面信息技術領域,如果一個技術十年來沒有大規模推廣起來的話,究竟有沒有市場前景,有沒有前途實際上是一個問號,想一想十年前用的計算機,手機是什麼樣子,現在是什麼樣子
  • 李星:大道至簡丨大網·大家·CERNET建設25周年
    李星:最大的挑戰是和相關規定的"鬥爭"。比如,按傳統的郵電管理規定,雖然清華大學作為CERNET國家網絡中心的依託單位,但租用國際線路只能供清華大學校內使用,如果給北京大學使用,需要花1.5倍價格,再多連一個學校就再加0.5倍。
  • 價值捕手| 雲暉資本李星:全力押注中國「硬核」科技
    李星:做投行的人相比做投資在項目獲取能力會比較強。做投行要去爭取項目,現在做投資獲得項目相對更容易一些。36氪:你和整個團隊的投行基因是否能夠幫助更好的和LP、被投企業去交流?李星:有一定優勢吧,過去的工作就是跟客戶打交道,但是我們覺得跟被投企業還有LP之間的溝通還是少。我們試圖做到over communication,我們相信溝通是能夠解決很多問題的。
  • 楊光李星《情深意厚》感恩上線 張宏光新作盡顯家國情
    2020年11月26日,適逢感恩節,由北京藝苗文化出品,許文利作詞,張宏光作曲,星光大道冠軍楊光和東方歌舞團李星演唱,盡抒感恩之情的《情深意厚》全網上線。 有一種愛,在你失敗時,牽動你奮鬥的動力。有一種愛,在你放棄時,激勵你重新振作起來。
  • JC木星予糖創始人李星,開啟屬於他的美妝"星"時代
    (原標題:JC木星予糖創始人李星,開啟屬於他的美妝"星"時代) 近年來
  • 清華李星教授研究組又一項新的網際網路核心技術作為IETF國際標準發布
    清華李星教授研究組又一項新的網際網路核心技術作為IETF國際標準發布         清華新聞網1月4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網絡科學與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李星帶領的研究組在IPv4/IPv6下一代網際網路過渡技術研究中的又一項技術成果獲得國際網際網路標準化組織
  • 李星:信息化規劃要為未來留出迭代空間
    李星,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網絡中心副主任回顧剛剛走過50年曆程的網際網路發展之路,我們會驚訝於那個漏鬥或者說窄腰結構的強大生命力,網際網路體系結構的無狀態,鬆耦合,相對穩定的設計原理和可演進的構成模塊,不求完美卻留出足夠快速迭代空間,正是其長盛未衰的最大秘密。
  • GRAY李星和:你就是身高一米八的山花精啊
    GRAY李星和GRAY李星和說到山花,不得不提的就是他每首歌曲開頭的標誌性聲音"gray",這也叫signature sound,在一首歌裡聽到這句話基本上就可以保證質量了,不過這句話不是他的聲音
  • 楊聯陞的學術轉向及論學旨趣
    楊聯陞的學術轉向及論學旨趣述論作者:安東強(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精彩網課 分享:|李星:九型人格 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徵和應用 視頻課程|網課資源百度雲共享
    低價好課 課程分享:|李星:九型人格 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徵和應用
  • 界面中英字幕結合,龍瞎叫李星可直接買!
    另外在新加坡服李青龍瞎的皮膚是可以購買的,而且價格不高,雖然背景圖和國服都是一樣的,但是在新加坡服李青的名字卻是李星,而且還叫盲眼武僧。當然龍瞎可以購買,龍刀也是可以購買的,但是在新加坡服不叫泰隆,而叫塔隆,雖然都是音譯,但是這樣的名字你覺得怪嗎?
  • 《詞鏈英語:用進化論學英語》_0006_遊戲化訓練_詞鏈英語記單詞背單詞_連載如何用進化論學會任何一門學科
    沒看過前面的章節的請點以下連結閱讀系列連載:《詞鏈英語:用進化論學英語》0001《詞鏈英語:用進化論學英語》0002《詞鏈英語:用進化論學英語》0003《詞鏈英語:用進化論學英語》0004《詞鏈英語:用進化論學英語》0005後續內容請看下篇講解。
  • 王水照先生新書出版,大量一手材料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中華書局推出了王水照先生《錢鍾書的學術人生》一書。錢鍾書先生被譽為「文化崑崙」,著有《管錐編》《談藝錄》等影響力巨大的著作,小說《圍城》也長盛不衰。此外,他更有體量龐大的《錢鍾書手稿集》尚未得到充分解讀。
  • 紀念李賦寧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討論會在北京大學召開
    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社會科學部部長王博教授,外國語學院院長寧琦,北京大學資深教授胡壯麟、程慕勝、李明濱、戴行鉞、楊立範、辜正坤、黃必康、高峰楓等和李先生親屬李星教授及申丹教授應邀參會;王式仁、劉意青、韓敏中、盛寧等教授也先後發言。會上,校內外嘉賓全方位緬懷了李先生治學為師為人的超群魅力,對這位學養深厚、誨人不倦、溫潤如玉、人格高尚的師長和良友表達了深切的感念和緬懷之情。
  • 帶陌生人參觀周一良先生的書房
    《讀書題記》一書,在體現一良先生學術素養和學術訓練的同時,也反映出他為人論學注重大端,取法乎上,心存仁厚的本性。在他筆下,雖有臧否,但絕無任何輕詆、謾罵的詞句。此類例子甚多。如70頁目加田誠譯註本《世說新語》條題記云:「渡部武先生寄贈,一九七六年九月收到,一良。此書收到後即值毛主席逝世,未及閱讀,以後又入『梁效』學習班。
  • 《詞鏈英語:用進化論學英語》_0001_詞鏈英語記單詞背單詞
    今天開始寫《詞鏈英語:用進化論學英語》系列連載。為什麼我要連載這些東西呢?純屬分享我的所思、所悟、所得。
  • 徐有富:黃侃讀書法舉隅 附黃侃論學語錄
    本文為程千帆先生弟子、南京大學教授徐有富先生所作,以黃侃日記為中心,探討了黃侃讀書治學的方法。黃侃讀書極多,且很有心得,總結他的這些讀書經驗,對於後學來說,不無幫助。▲黃侃先生程千帆先生1999年10月在《黃侃日記》之《附記》中寫道:「此整理稿完成於一九八六年,原已議定刊印,因故多年未克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