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完善農業用地價格補助

2020-12-22 網易新聞

(原標題:成都完善農業用地價格補助)

    本報訊 成都市日前出臺的 《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行用地價格

補助

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在繼續保留農產品加工業用地項目補助的基礎上,將種養業用地項目和農業服務業用地項目也納入了價格補助範圍。

   《意見》擴大了用地項目的補助範圍,明確該補助適用於種養業用地項目、農產品加工業用地項目、農業服務業用地項目以及經市政府認定的其他農業項目。在補助標準方面,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業服務業用地的補助標準由市、縣財政分別按照該項目所用土地的購置價格 (不超過46萬元/畝、40萬元/畝和34萬元/畝)與項目所在區(市)縣工業用地基準價格的差額部分予以全額補助。單個項目補助規模原則上不超過50畝。

   《意見》還拓展了用地性質的補助範圍。在繼續保留使用集體建設用地價格補助的基礎上,將使用國有建設用地也納入了補助範圍。另外,在申報條件方面,《意見》設置了門檻:種養業用地項目,面積應在0.5畝(含)以上,投資額50萬元以上 (不含土地購置費用);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服務業用地項目,面積應在5畝 (含)以上,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平均投資強度不低於100萬元/畝 (不含土地購置費用)。

(本報記者 劉佳)

(原標題:成都完善農業用地價格補助)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四川農村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成都出臺農業用地價格補助意見 種養業用地項目將納入價格補助範圍
    (原標題:成都出臺農業用地價格補助意見 種養業用地項目將納入價格補助範圍)
  • 海南十大措施降低流通費用 涉及水電價格用地等
    降低農產品生產流通環節用水電價格    通知指出,在繼續落實工商業用電同價、蔬菜種植、果蔬冷藏等行業執行農業生產電價政策基礎上,規模化生豬生產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規模化生豬、蔬菜等生產的用水與農業用水同價。
  • 2017年成都工業用地畝均投資門檻:提至350萬以上
    成都啟動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並將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規範管理工業建設用地,清理和盤活工業用地存量,提高單位土地的投入強度和產出效率,中心城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近郊區加快清理整頓低效用地,調整園區產業空間布局,推進多層標準廠房建設,遠郊區強化科學制定園區布局規劃,提高企業準入標準。
  • 國土部:提高工業用地價格 嚴控城鄉建設用地
    原標題:國土部:提高工業用地價格 嚴控城鄉建設用地記者在今天國土資源部召開的「全國法制宣傳日」座談會上,副部長胡存智表示,國土資源部將借鑑國有建設用地管理經驗,抓緊研究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制度,將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交易納入國有建設用地市場等交易平臺。
  • 上海閔行區農業產值佔比極低,為何還保留農業用地?
    閔行區的十三五指標那麼問題來了,閔行還有80多平方公裡的非建設用地,裡面很大一部分規劃給農業用地了。閔行區的農業現在有多大的比重呢?閔行區的生態用地用於農業的很少閔行區不用於城市建設的用地,定義為用於「生態的用地」,農業只是其中一個用途,最大的大頭是生態。閔行區生態用地的特點是,不成大片,基本上很難用於農業生產。
  • 我省出臺21條政策措施支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園內農業民企新...
    《政策措施》明確,2020—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列為省重點建設項目,立足於解決我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重大問題,從用地保障、財政金融支持、稅費減免、流通和品牌建設、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和科技與人才等7個方面提出了21條政策措施。
  • 在麻湧建農業旅遊點有補助
    企業最高補助不超50萬元  廣州日報訊 (記者陳臣通訊員麻湧宣)記者昨日從麻湧鎮獲悉,該鎮出臺相關辦法,鼓勵鎮內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創建農業旅遊景點,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  上述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創建農業旅遊景點用於農業旅遊項目開發,將按照其實際投入額的10%予以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獲得的最高補助不超過20萬元,每個企業最高補助不超過50萬元。  所開發的農業旅遊項目要求主題明確、個性鮮明,形成一定規模(一般在10畝以上),與周邊旅遊資源結合較好,農業旅遊點指示、介紹、標識牌等清晰,公共運輸便利。
  •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底價拿下什邡49.2畝高校用地
    24日下午4點,什邡通過掛牌方式成功出讓兩宗地塊,一宗是位於馬井鎮金牛村一組的工業用地,佔地15畝,競得人為什邡市鑫明睿農業有限公司,成交價為181萬元;另一宗是位於雍城東路附近的教育用地(高等學校用地),競得人為07號競買人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成交價為655萬元。
  • 成都青白江:開放農業邁大步
    「十三五」時期,是青白江區都市現代農業向都市開放農業轉型的關鍵階段。青白江區積極搶抓發展機遇,緊緊圍繞「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的發展定位,加快建設「開放農業引領區、綠色農業先行區、精品農業示範區」,已規劃形成「一心一園三區+N基地」空間布局,全區通過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區資格覆審,成功獲批第二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首批省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實驗區。
  • 在成都找民宿用地,你需要注意這些
    夏天即將到來,是不是想在成都做民宿的同志們把目光都刷刷地投向了都江堰啊青城山啊這些涼涼的地方?但是,要找到一塊合適的民宿用地可沒那麼簡單~今天。易土地給大家科普一下找民宿用地有哪些標準:首先,你要找那種自帶流量而又不庸俗的地方(當然,如果你能靠自身引流可以忽略這一條),把住區位、環境、氣候等關鍵因素。修建面積的話,根據具體項目需求,大部分的民宿修建面積都大於500平米。進入道路交通至少要做到基礎的道路完善,如果是在山區,上山道路儘量控制在半小時作左右。
  • 設施農業用地,8點一定要弄清
    設施農業用地=作物種植的設施用地+畜禽水產養殖的設施用地  ①種植設施用地:作物生產和為生產服務的看護房、農資農機具存放場所等,以及與生產直接關聯的烘乾晾曬、分揀包裝、保鮮存儲等設施用地;  ②養殖設施用地:養殖生產及直接關聯的糞汙處置、檢驗檢疫等設施用地,不包括屠宰和肉類加工場所用地等。
  • 國土部將提高工業用地價格
    胡存智說,目前,穩定耕地數量和提高耕地質量的難度越來越大,部分地方違法違規用地問題還比較突出,一些地方損害群眾資源合法權益的行為也時有發生。同時,我國資源粗放利用的現狀還沒有根本轉變,城鎮低效用地佔到40%左右,農村空閒住宅達到10%至15%。  胡存智說,節約集約用地要嚴格建設用地邊界調整管理,確保建設用地規模不突破。
  • 2019農業科轉會暨第七屆成都農博會今日開幕
    蒲江和瀘定將手牽手帶來美味的紅櫻桃;彭州將攜手黑水,用彭州白瓷盛上一杯藏地蜂蜜……本屆成都農博會上,成都與市(州)將以攜手共贏的姿態高調亮相,共同為擦亮四川農業「金字招牌」發聲。  攜手市(州)、共建共享,這不僅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四川「三農」工作系列重要指示,也是積極落實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的具體舉措。
  • 中國生豬產能基本恢復至接近常年水平 農業農村部:春節後豬肉價格...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陳溯)2018年受非洲豬瘟疫情衝擊,中國生豬產能大幅下降,豬肉價格劇烈波動,為穩定豬肉供給,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恢復生豬生產的措施。中國農業農村部15日對外表示,通過各方努力,中國生豬生產已基本恢復至接近常年水平。
  • ...寧波市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農業建設項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強化項目管理制度建設,我局研究制定了《寧波市中央預算內直接投資農業建設項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和《寧波市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農業建設項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項目單位應當將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不得將工程肢解發包,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於成本的價格競標,不得任意壓縮合理工期,監督施工單位不得轉包或違法分包。第三十四條 直接投資農業項目應當在第一次中央投資到位後的6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項目單位應當逐級書面報告至市農業農村局。
  • 成都東村文化園歧路:工業用地轉為純粹住宅開發
    隨著各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的流產,當初通過文化創意產業規劃拿到的工業用地指標可能轉為純粹的房地產開發,「後者對政府來說更加有利,由原來的工業用地變為商業用地,這樣就可以增加存量資產,作為投融資平臺。」某投資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
  • 新疆加快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二級市場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完善自治區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機制、建設用地使用權出租管理、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機制等進行了完善和規範。
  • 成都提高部分優撫對象住院醫療補助
    成都提高部分優撫對象住院醫療補助     本報訊(記者 黃澤君)為進一步緩解部分優撫對象醫療困難,提高成都社會救助保障水平,9月5日,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成都決定提高部分優撫對象住院醫療補助比例和實行醫療救助
  • 蕭山區規範工業用地管理政策發布,詳細解讀看這裡
    一、制定背景為進一步完善存量工業用地保護和利用機制,盤活低效工業用地,提高我區工業用地畝產效益,杜絕投機資本炒作工業用地資源,全力推動我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製造中心。,有利於合理控制工業用地做地成本,對新增產業項目、盤活存量項目、兼併重組收購項目進行補助並出資打造工業產業平臺。
  • 發改委、農業部推進農業領域PPP落地,這7大項目市場前景大
    會議提出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重要議題包括: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三產業融合發展;保障糧食安全;農業支持政策要向規模經營主體傾斜;完善農產品價格機制和收儲政策等。由以上政策變遷可以看出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正在逐漸形成,且為改革的重點,社會資本進入農業市場的制度性障礙逐漸得到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