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是應急管理法律體系中安全生產領域的配套法規

2020-12-15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9年3月1日(星期五)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孫華山和司法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應急管理部政策法規司司長 王宛生】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推動作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應急部自2018年4月組建以來,高度重視應急管理法律體系建設,部黨組書記黃明同志明確指出,要適應新體制新要求,必須加快創建新的制度,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應急管理方面的重要論述和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法律制度體系,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

我們在全面清理現有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廣泛聽取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初步考慮通過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形成「1+4」應急管理法律框架體系。一是抓緊完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進一步修改完善安全生產法,加快推進礦山安全法、危化品安全法、安全生產法實施條例、煤礦安全條例等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二是抓緊研究自然災害防治方面的綜合法律,有序推進防震減災法、防洪法、自然災害救助條例、森林防火條例等單災種的法律、行政法規制修訂工作。三是抓緊修改消防法律法規,落實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精神和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積極推進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轉型升級,以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需要。四是抓緊研究論證應急救援組織綜合法律,進一步整合優化協同各方應急力量,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研究應急管理方面的基礎法律,作為統領應急管理的總綱性法律。以上是應急管理法律體系的初步構想,在這個構想之下,這個《條例》在框架內到底是什麼位置呢?目前安全生產工作雖然有明顯的進步,但是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安全生產仍然處在脆弱期、爬坡期和過坎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為此,應急部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整個應急工作的基本盤、基本面。出臺這個《條例》既是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減少人員傷亡的重大舉措,也是構建應急管理法律體系的重要步驟和內容。

從《條例》內容本身來看,根據《立法法》,《條例》屬於國務院根據《安全生產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制定的行政法規,是應急管理法律體系中安全生產領域的配套法規,在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規範性作用,其目的就是通過進一步規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條例》對《安全生產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的有關內容進行了細化,其精神和上位法的有關規定是一脈相承的,特別是總結了以往事故應對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增加了《條例》的操作性和執行性,用以系統地規範和指導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工作。


相關焦點

  • 孫華山介紹《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有關情況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認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一案三制」(預案、體制機製法制)建設得到明顯加強,全國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了覆蓋礦山、危險化學品、油氣田開採、隧道施工等行業領域的85支國家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顯著提升了應對重特大、複雜生產安全事故的能力。
  • 生物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知多少?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很多領域,也與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關。
  • 加快構建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明確提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全面加強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衛生安全已經與政治安全、經濟安全並列,成為現代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 我國出臺一系列配套法規文件構建網絡安全制度體系
    原標題:我國出臺一系列配套法規文件構建網絡安全制度體系   12月24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網絡安全法、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的執法檢查報告介紹,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網絡安全和網絡信息保護工作,法律實施取得積極成效。
  • 【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以下統稱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適用本法;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與輻射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 交通部:2035年綜合交通法規體系基本完備
    跨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等各領域「龍頭法」和重點配套行政法規制修訂工作基本完成,覆蓋交通運輸各領域的法規體系主骨架基本建立;不同運輸方式的法律制度有效銜接,支撐各種運輸方式一體化融合發展,保障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交通運輸各方面法律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支撐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 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彙編(國家篇)
    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突發事件的分級標準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第四條 國家建立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第五條 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
  • 《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等一批法律法規3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 陳菲)防範燃氣安全事故、規範藥品生產、擴大光榮院供養範圍……3月1日起,新水土保持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等一批法律法規實施,將對經濟社會發展、百姓生活帶來深刻影響。    修訂後的水土保持法亮點紛呈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自3月1日起施行。
  • 交通運輸部關於完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的意見
    跨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等各領域「龍頭法」和重點配套行政法規制修訂工作基本完成,覆蓋交通運輸各領域的法規體系主骨架基本建立;不同運輸方式的法律制度有效銜接,支撐各種運輸方式一體化融合發展,保障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交通運輸各方面法律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支撐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 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完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的意見》
    為完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保障和促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完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的意見》(簡稱《意見》)。其中《意見》明確,「十四五」時期推動《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訂)》等法規頒布實施。
  • 應急管理部:新修改的安全生產法今年將出臺
    會上,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尚勇透露,最近,我國將啟動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計劃,重點分為兩個專題九個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同時,還要推動修訂出臺新的《安全生產法》,推動《危險化學品安全法》提請審議,而且今年還要修訂《煤礦安全條例》等法律法規,特別是推動修訂《刑法》修正案,將事故前的嚴重違法行為入刑,通過法律加大安全生產整治的力度。
  •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等十項地方性法規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準和知識的公益宣傳,對食品安全進行輿論監督。  第二十二條  生產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其他專供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等特殊食品的企業,應當按照良好生產規範的要求建立與所生產食品相適應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每年對該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自查,保證其有效運行,並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提交自查報告。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體制改革,完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增強監管執法效能,提高安全生產法治化水平。——堅持源頭防範。嚴格安全生產市場準入,經濟社會發展要以安全為前提,把安全生產貫穿城鄉規劃布局、設計、建設、管理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
  • 我省以法律法規、應急預案作為規範和支撐 推進防災減災工作
    學生們舉著書本擋頭,迅速有序地從教學樓撤離,一場水陸空協同的應急救援行動拉開序幕……當天,2018年阿壩州岷江流域自然災害應急大演練在阿壩州汶川縣、茂縣、松潘縣三地同時開展。  迅速匯集災情、依法啟動預案、調集軍地力量……「正是有相關法律法規、應急預案作為支撐,面臨突發情況我們才處亂不驚、應對有序。」省政府應急辦相關負責人說。
  • 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他強調,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 軌道交通管理條例-地方性法規-昆明市人民政府
    (2018年8月30日昆明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2018年9月21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批准)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促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強城市軌道交通管理,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維護乘客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
  • ...加快鐵路、公路、水路、郵政等領域「龍頭法」和配套法規制修訂
    二、建立健全交通運輸法治體系(一)健全綜合交通法規體系。堅持法治引領,推動制定《交通運輸法》,加快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等領域「龍頭法」和相應配套法規制修訂。加強不同運輸方式、不同層級法規制度立改廢釋,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相互銜接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二)深化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 李明:國家生物安全應急體系和能力現代化路徑研究
    如,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管理中,政府對事件應急決策,政府對密切接觸人的隔離,科研機構對受汙染環境消殺,醫療機構對受感染人員的救治,主管部門對外界的信息發布等。這種關係常通過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和預案等制度化形式表現。   生物安全應急管理能力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單位和管理者個體,通過防範和控制事件中的生物致害因子,減輕消除威脅的能力。
  • 利津縣舉辦2020年安全和應急管理知識與能力競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武永倩 通訊員 李瑩 東營報導為提高企業安全監管人員和一線員工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以及安全應知應會、應急處置能力, 7月3日下午利津縣應急管理局舉辦2020年安全和應急管理知識與能力競賽活動。
  • 《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管理條例》的意義和亮點
    《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分六章共六十一條,系統規範了食品小作坊生產經營、食品攤販經營、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等內容。條例重點突出,特色鮮明,針對性強。由於食品小作坊、小攤販的特殊性,目前法律法規對小作坊、小攤販的規範還比較薄弱,實踐中推行的一些監管措施也缺少相應的法律保障。條例的制定出臺,填補了立法上的空白,使我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食品安全監管於法有據,相關的監管措施有了法律依據。二是對食品安全監管改革成果的固定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