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的人,經常喝這種水,祛除溼氣,讓身體越來越「輕鬆」

2020-12-24 健康管家說

在風、寒、暑、溼、燥、火這致病的「六淫邪氣」中,溼氣是最難調理的。雖然在營養學上並沒有「溼氣」這個概念,但是有時藉助中醫的理論也能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舒服一些。所以有時候覺得自己眼皮腫、眼皮重,提不起勁,排便比較粘滯,那就可能是溼氣比較重,適當嘗試一些祛溼的小妙招,會讓身體相對舒暢一些。

一提到祛溼,很多人就會想到煮個紅豆薏米水喝。中醫理論中有一句經典——薏仁用對,祛溼加倍。薏仁的祛溼作用是十分明確的,但如何吃、吃生熟、吃多少,都非常有講究。有些人發現煮了「紅豆薏米水,反而身體越喝越「溼」」,身體越來越沉重。這可能是因為你搞錯了。

溼氣重怎麼調理?這樣喝「紅豆薏米水」,讓身體越來越「輕鬆」

一、注意紅豆的選擇

市面上的確有兩種「紅色的豆子」,分別是紅豆和赤小豆。雖然外表相似,但其實是不同種類。從外觀上看,紅豆比較圓,體型相對較大。而赤小豆則長著一副修車的身材,比較細,也比較長,體型要比紅豆小一些。

即使都是紅色,兩種紅也有區別。紅豆顏色較深,表面呈現比較暗沉的棕紅色,細看可能還透著一點紫色。而赤小豆既有紅色也有黑色,紅色的赤小豆表面比較亮、光滑發光,中間的白色線條也比較明顯一些。

從質地上來說,紅豆更容易被煮爛,而赤小豆即便泡過之後再煮,也是比較難被煮爛,口感吃起來會更硬一些,沒有紅豆那麼軟糯。所以南方人的紅豆沙湯水就是用紅豆製成的。

從營養成分上來說,赤小豆和紅豆也是有一點區別的。雖然二者同屬於主食,碳水化合物相似、熱量也相似,同樣也都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但是在微量元素上存在著一點差異。從中醫的角度上說,紅豆能療飢,但是卻沒有利水祛溼的功效,甚至吃多了會敗血。反而赤小豆才有利水祛溼的功效。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赤小豆。如果成人體質虛弱,正服用補益作用的中藥時,就不宜食用赤小豆,否則會影響藥物的療效。而且上面說到赤小豆由於比較難消化,所以消化功能差的人則不能進食太多,否則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可見,紅豆和赤小豆二者的功效不一樣,用對了赤小豆,才能起到健脾祛溼的效果。

二、注意薏米的選擇

雖然薏米有祛溼的功能,但是生熟薏米的選擇也不相同。生薏米祛溼雖好,但生薏米性涼,長期單獨煮來吃,會傷脾。中醫上講,脾是負責運化溼氣的,如果脾傷了,反而溼氣更加難以祛除,長此以往反而溼氣越來越重。

我們可以在做紅豆薏米湯之前,把薏米先炒制一番,炒到有一點金黃色,並且略微帶有一點焦香味道。中醫上有個說法叫「焦香入脾」,經過炒制的薏米與生薏米相比,少了一點寒性,反而因為炒制之後有了一些溫澀,溫脾、健脾的功效變得明顯。這樣搭配赤小豆熬製的湯水,才能發揮更有效的祛溼作用。

煮製赤小豆薏米水時,有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浸泡。因為這兩者都屬於比較難被消化的食材,如果直接煮的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除了浸泡之外,也可以用高壓鍋壓煮,也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

人其實在一年四季都會受到溼邪的困擾,而在炎熱的季節,人體代謝快、出汗多,再加上吹空調、吃寒涼,受風寒的機會比較多,因此應注意祛溼。但是中醫也講對症下藥,並不是所有的溼氣症狀都可以通過喝紅豆薏米水就解決得好。如果吃了幾次後發現身體仍然不適,則要另尋他法了。

相關焦點

  • 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有哪些特徵?如何祛除體內溼氣?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身體會出現溼氣重的情況,在炎熱的夏季,很多人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裡,人體就容易出現溼氣堆積的情況。當人體內溼氣太重的時候,身體內就容易出現水分滯留的情況,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呢?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有哪些特徵?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它是天然的「祛溼藥」,溼氣重的人喝了,排出溼氣身體清爽
    溼氣既來自於體外入侵,也可能是脾胃功能太差引起,所以人容易被溼氣所影響。溼氣重直接會影響到人的代謝功能,人體內的毒素無法排出,所以會引起很多不舒服的症狀,比如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身體乏力容易疲憊,臉上長出痘痘粉刺,頭昏腦重沒精神等等,都與溼氣有關。溼氣可通過拔罐,艾灸等方式來強行祛除,也可以通過食物調理來改善祛溼恢復健康。
  • 體內溼氣重怎樣祛除 輕鬆五招逼走溼氣
    溼氣在人們看來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了,被人們越來的越重視起來,那麼在發生溼氣重的時候會有哪些症狀的發生呢?同時在發生溼氣重的時候我們應通過哪些方法將它進行有效的驅除?它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危害,我們都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祛除溼氣的方法 喝薏米紅小豆粥除溼氣
    祛除溼氣的方法有哪些呢?溼邪是萬病之源,體內溼氣過重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所以出現溼氣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及時的祛除溼氣,當然方法要得當。那麼有哪些祛除溼氣的方法呢?中醫祛除溼氣有很多的方法,下面尋醫問藥中醫為大家介紹祛除溼氣的方法!
  • 立秋之後,常用它泡水喝,祛除溼氣,讓人精神煥發,皮膚紅潤
    這是溼氣在我們身體裡作怪。溼氣其實跟我們所處的環境和飲食有一定的關係,這些都是溼氣的來源的條件。那麼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的排出溼氣,身體健康就會受到影響。2、刮痧和拔罐刮痧和拔罐都可以幫助我們祛除身體的溼氣,但是很多人刮痧拔罐後就立刻洗澡,尤其是洗澡水不溫熱的時候,更容易溼氣入體。我們應該刮痧拔罐8小時後再洗一個溫水澡,才能抑制溼氣的產生。
  • 體內溼氣重,喝一茶、吃二物、做三事,或可以幫你祛除溼氣
    體內溼氣重,喝一茶、吃二物、做三事,或可以幫你祛除溼氣導語:夏季的天氣是比較潮溼的,在這個季節人體也非常虛弱,體內的溼氣特別重,容易出現乏力的現象,還會偶爾的拉肚子,其實這些現象都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千萬不要小看了溼氣,它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傷害。
  • 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有3種跡象,想要祛除溼氣,這3個妙招要學會
    導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寒冬已經來到了,雖然氣候比較乾燥,但是也會出現溼氣重的情況,溼氣過重,我們的身體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比如說油膩、煩躁等,溼氣重的人,身上會表現出3種跡象,想要祛除溼氣,這3個小妙招要學會。
  • 耳屎又溼又油,多半是溼氣纏身了!溼氣重的人,該怎麼祛溼?
    除此之外,十有八九或許是體內溼氣過重的影響。耳屎溼溼的,跟溼氣重有什麼關係?如果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夏天想要祛溼,應該怎麼做?早了解早受益。體內的溼氣過重,多餘的水分難以被及時排出去,就會滲透到身體的多個部位,耳部就是其中一個,耳屎會由幹變溼。
  • 對於溼氣重的人來說,經常吃什麼食物能去除體內的溼氣呢
    大部分人體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溼氣,溼氣重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溼氣長期在體內排不出來,對人體免疫力有影響,而且脾胃會變得虛寒。溼氣重的人,可以先通過食療調節,搭配合理的鍛鍊。那麼對於溼氣重的人來說,經常吃什麼食物能去除體內的溼氣呢?
  • 溼氣重的症狀 經常頭昏腦脹多是溼氣太重
    有人說「溼氣是百病之源」,這句話或許不全對,但也沒有什麼錯誤,溼氣重很容易讓人患上多種疾病,因此在生活中想要保護好身體的健康,祛溼是很關鍵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溼氣重的症狀有哪些,溼氣重怎樣調理,相信可以幫大家輕鬆祛除體內溼氣。溼氣重的症狀我們常說一個人溼氣很重,那麼溼氣重有哪些症狀呢?接下來一起看一看吧。
  • 溼氣重的人,身體多半有4個表現,做到「2多1少」,或能趕走溼氣
    如果一個人溼氣重,那麼身體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反應,我們國家的中醫覺得,溼氣是身體出現各種疾病的源頭。雖然我們的身體很健康,但是其中也不乏不能徹底治療的問題。有句俗話說得好,一千種寒氣可以祛除,溼氣就一種卻很難去除。
  • 體內溼氣重怎麼辦 溼氣太重6個方法輕鬆解決
    對於溼氣相信每一位朋友都不陌生,溼氣對於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沒有注意很容易導致疾病出現,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體內溼氣重怎麼辦,溼氣重的表現,溼氣重的危害,希望大家都能夠認識溼氣帶來的影響。體內溼氣重怎麼辦如果你的體內溼氣很重,那麼一定要試一試下面這些祛除溼氣的方法,這樣才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哦。
  • 溼氣重可能會引起發胖,這種水果是溼氣的幫手,女人儘量少吃
    溼氣是一種中醫的說法,中醫認為自然界中空氣比較潮溼或者是吃肉太多,以及生活習慣不好,都會造成溼氣進入體內,體內溼氣又不會單打獨鬥,如果遇到寒氣的時候就變成溼寒,遇到熱氣變成溼熱,不管是哪種溼氣對於身體都是有一些副作用的。
  • 溼氣重與脾虛有什麼關係?身體溼氣重,不妨試試這些方法來調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很多人到了天氣變化強烈的時候,身上的關節就有疼痛的毛平病,特別是春夏季節,這種情況特別明顯。中國人都知道,這是身體內溼氣過多,入侵關節所導致的。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溼氣到底是怎麼進入體內的呢?
  • 溼氣重的人每天一壺排溼茶,溼氣排光脾胃健康,比喝紅豆薏仁水好
    很多人都反應自己溼氣重,還不容易清除乾淨,溼氣是現代人身上的通病。一般是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和喜歡熬夜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其實,溼氣重的人,經常用溼氣的對頭泡水喝,溼氣排乾淨,脾胃健康舒服,失眠都得到改善。而且,這也比人們喝紅豆薏仁水祛溼的效果要好太多,也更有精神了。
  • 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溼氣太重,會導致很多人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有關。在想辦法除溼之前,我們首先要會分辨溼氣重的表現,其實,溼氣也是分等級的,溼氣重的4個等級,自測一下,你體內的溼氣在哪裡?溼氣分4種級別:你是殿堂級溼氣嗎?
  • 溼氣重的人,紅棗加它每天泡水喝,減肥去脂不油膩
    每個人的體內幾乎都會存在溼氣,夏天天氣炎熱,人很容易有潮溼悶熱感。不良的飲食習慣、熬夜、吹空調都會導致溼氣在體內滯留,當人體溼氣過重,對於全身來說會有不利影響。不但皮膚會越來越差,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不會太好。重要的是,對於想要減肥的人而言,溼氣可能就是肥胖的罪魁禍首。
  • 溼氣纏身,怎麼辦?每天喝一點這個,輕鬆祛溼很多人都不知道
    你經常每天早上起來,總感覺渾身沒勁,總是睡不夠,成天沒精打採的,吃的東西明明很乾,但大便總會黏在馬桶上,其實,這些都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忙了一天,明明身體累到不行,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又失眠了,入睡難、淺眠、易醒、多夢這都和身體內的溼氣有關首先要調整好飲食,避免吃一些生冷寒涼的食物。
  • 去溼氣喝什麼粥比較好?推薦這4個去溼氣的做法,祛除溼氣補氣血
    去溼氣喝什麼粥比較好?推薦這4個去溼氣的做法,祛除溼氣補氣血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問題。身體溼氣重的話就會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症狀,特別容易出現流口水,皮膚出油,臉上出現油光等表現。情況嚴重的話,還容易導致風溼疾病出現。
  • 造成體內溼氣重的因素有哪些?有什麼方法能夠去除溼氣?
    溼氣重是很常見的問題,這種說法一般多見於中醫學說,體內溼氣重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而且溼氣重對身體也會有直接性影響,所以對於溼氣的問題也要引起重視,尤其是生活中的調理,那麼造成體內溼氣重的因素有哪些?有什麼方法能夠去除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