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身上出現兩種痣,提示肝臟病變,早就醫」這種說法的時候,我很快把它和那些「皮膚出現哪種顏色,提示腎不好」之類的聳人聽聞的標題聯繫在一起:這些都是打著「專家」的旗號,要麼是騙流量的,要麼推銷某種產品的,都是不靠譜的說法。
沒有哪個真正的專家,會以這樣方式去告誡別人,說「你有個痣,就說明有肝病」,除非這種告誡是有特別的目的,是可以獲得利益的,比如去他那裡「早就醫」,否則賺(騙)你沒商量。
回到題目中說的這「兩種痣」,其實多半說的是兩種皮膚問題:一種皮膚問題是「紅痣」或紅點,另外一種皮膚問題是蜘蛛痣。
如果說,蜘蛛痣的出現,還可以考慮跟慢性肝病、肝硬化有一定關係的話;那麼,說紅點或者紅痣提示有肝病,這個就沒有多大的道理了。
今天,龍醫生就來分析一下這兩種皮膚問題的原因,然後再根據這些原因,看看它們是不是跟肝臟疾病有關。
01蜘蛛痣
這是一種毛細血管擴張的現象,毛細血管在正常情況下,從皮膚表面是看不到的,除非皮膚非常薄;蜘蛛痣因為是擴張(擴大)的血管,確切地說,是「皮膚小動脈末端的分枝」擴張了,所以才能看到。
從外形上來看,這個痣的核心,是一個或者一團小小的紅點,周邊有由這個小點發射出來的像蜘蛛「腿」一樣的東西。好發於面部、頸部、身體的上半部分、手臂和手指等處。
檢查這個蜘蛛痣的時候,可以用大頭針的鈍頭部位,或者火柴棒點壓蜘蛛痣的中心,如果是蜘蛛痣的話,則旁邊發散出去的「腿」的顏色,在按壓之後會消失。
因為這個痣的旁邊的「腿」,就是由這個痣的中心,也就是這個小動脈分布出去的;血液由小動脈流向更小的分支。當這個小動脈在按壓以後,血液不再流向更細小的血管,則更細小的血管就不再充血,所以顏色會消失;按壓的力量去除之後,這些腿又會因充血而顯現出來。
因為這種皮膚的現象,讓人聯想到蜘蛛,所以形象地稱為蜘蛛痣。但是,其實真正的蜘蛛痣和蜘蛛的實際外形,差距還是蠻大的,是很不規則的樣子。
出現蜘蛛痣的具體的病理機制,目前還不是完全清楚。但是,大多數的專家認為,是由於具有擴張血管作用的雌激素蓄積導致的。
人體內的雌激素要在肝臟內滅活,在有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的情況下,肝臟滅活雌激素的能力下降,導致雌激素在體內蓄積,才會出現這種現象。
但是,奇怪的是:為什麼有些肝硬化的人有,有些卻沒有。
肝臟滅活雌激素的能力下降,從一個側面反映肝臟的功能減退,這個多見於長期的慢性肝病進入肝硬化階段之後,但並不代表所有的肝硬化的人都會有蜘蛛痣,有蜘蛛痣的患者也只是一部分而已。
有慢性肝病的人,考慮蜘蛛痣和雌激素的滅活減少,或者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
不過,在某些生理情況下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比如孕婦,她們因為妊娠的生理需要,雌激素水平會升高,會出現蜘蛛痣;某些營養不良的人,或者長期酗酒者也有可能會出現蜘蛛痣。
有些兒也會出現蜘蛛痣,進入青春期後會消失,孕婦的蜘蛛痣則多半在生孩子後消失。
出現蜘蛛痣以後,為了了解這個是不是跟肝臟有關,可以進行一系列的肝臟功能、形態等全面的檢查,包括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以及肝臟的病原學檢查等等,必要的時候可以做肝臟的CT和肝臟彈性檢測。
重點要關注以下幾個指標:甲胎蛋白、血小板計數、白蛋白水平,以及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膽紅素,等等。
02紅點或紅痣
皮膚的紅點,或者紅痣,我們拋開其他的一些惡性皮膚病來講,其實大多數人講的紅痣或者紅點,是一種叫做「櫻桃狀血管瘤」的疾病。
所謂的血管瘤,就是血管的生長不受控制,比正常的管腔要增大而已,而櫻桃狀血管瘤是毛細血管增生擴張導致的。
顯微鏡下,櫻桃狀血管瘤的紅痣,放大後能夠看到一個個擴張的血管腔,裡面含有血液。
這個痣的形成機制,目前還不是十分清楚。
有的人總認為他跟肝病是有關係的,因為他自己本身可能有B肝或者C肝,或者有酒精肝的情況,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很多現象和肝有關。但是,有這些皮膚問題的人,即使有肝病,也不代表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
在臨床上,看到過很多完全沒有肝病的人,也會有這種皮膚現象;在很多關於這些問題的科普文章的評論中,也有很多讀者現身說法,說自己沒有肝病有這種現象。這就很能說明問題。
但有些肝病患者,卻不這麼認為,或者有些想利用人們害怕肝病的心理而引誘肝病患者去吃他的藥的「生意人」,可能會極力的鼓吹說這個跟肝病有關,需要吃它的什麼草藥什麼的。
肝病患者害怕病情進一步加重,這個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們會通過更多科普介紹,來緩解他們的這種壓力。告訴他,這個紅痣發生機制,跟肝病相差是很大的,沒有引起和被引起的關係。
但對於那些有目的的去宣揚這種觀點,並利用這個來盈利、賺患者錢的人,在這裡就不得不說:這樣就太不地道了!
櫻桃狀血管瘤和年齡有關,多在30歲以上開始發現,且有可能逐漸增多和增大;研究表明,超過75%的75歲以上的人,可以找到櫻桃狀血管瘤。
如果實在為此困擾,可以用雷射、液氮冷凍或皮膚美容手術刮除等方法去除櫻桃狀血管瘤。
03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諱疾忌醫,是很多人在面對疾病的時候有的一種心理狀態。
他們一般發現自己有什麼問題,首先可能不會想到要去找醫生看,而是去網上搜,用網上的症狀對號入座,這是他們一種做法。另外一種做法是,有偏向性的去尋找那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想要排除自己心裡的擔憂。
而一些所謂的「專家」,經常發出這種吸引眼球的信息,一方面可能為了流量的需要,另外一個方面,本身可能就是一個軟廣告,是誘導人們盲目消費的「陷阱」。
這種對一些現象的誤解,以及將現象和疾病之間錯誤的聯繫,可能會以訛傳訛,隨著它的傳播越來越廣,好多人都會信以為真。龍醫生就接到很多這種皮膚問題的諮詢,擔心自己有什麼嚴重疾病,後來,其實大多數是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的。
我是一位感染科醫生,看肝病,聊感染,答疑、解惑,科普醫學知識,在匆忙的臨床工作中,體會溫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請留言、評論、點讚,歡迎收藏並關注!謝謝!
#春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