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教授譯作評級吃虧起盜心 大量剽竊被解聘

2020-12-17 搜狐網

  涉及其20篇學術文章,英語系核查小組認為科研機制難辭其咎

  本報訊(記者馬妮娜)記者昨日從北大外語學院證實,北大英語系副教授黃宗英因學術剽竊行為,日前被院方解聘。黃的剽竊細節以及北大外語學院的處理意見已在學術批評網上公開發表。

  解聘決議全票通過

  《北京大學英語系有關黃宗英學術違規問題的定性意見和處理意向》顯示,今年1月起,北大英語系學術小組對黃宗英1999年至2003年期間的學術成果:《艾略特———不滅的詩魂》(長春出版社1999年)、《抒情詩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英詩《古舟子詠》詳註、8篇學術論文,以及1篇英文國際會議論文的審查發現,「所有發表著作均有明顯剽竊問題,且程度嚴重,面積大……有嚴重剽竊情節的文章達20篇。」

  5月21日,英語系召開聯席會議,9位出席者中的8位均認為黃的剽竊程度「特別嚴重」,應予以解聘。5月28日,上述決議經英語系12名教授全票通過。

  當事者原為系工會主席

  黃宗英,男,1993年攻讀北大美國文學博士學位,1996年7月留校任教,1997年8月晉升為副教授,事發前是系工會主席。

  對黃展開調查起因於今年1月2日,一網民在學術批評網上發表《一部不折不扣的抄襲之作———評北京大學英文系副教授黃宗英先生著》。

  這位署名為「鍾南虎」的網友以7000餘字篇幅詳細羅列《艾》書的剽竊細節,認為黃的《艾》書乃基本直接剽竊自英國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所著《艾略特傳》。

  此後,北大外語學院成立學術小組進行調查。2月18日,黃宗英提交《自查報告》,認為「直接從《艾略特傳》中譯本抄襲而來的」文字只佔總字數的25.6%」,其他是用「採用」、「參照」、「改寫」、「改譯」等方法,不算直接抄襲。對於其他書稿以及論文存在的問題,黃則予以否認。

  但《北京大學英語系核查組關於黃宗英學術剽竊行為的評價報告》稱,根據《美國語文學會研究論文寫作指南》對剽竊行為的定義,黃宗英的《艾》書剽竊部分佔到全書的74%。

  同時,黃對英在國際會議上宣讀的論文《「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威廉斯的〈帕特森〉》,基本上是對三位美國學者論述長詩《帕特森》的原文進行縫補連綴而成的抄襲作品。

  最後,核查小組認為黃的抄襲行為嚴重,予以解聘。

  目前,黃宗英的名字已經從北大外語學院的教師名單中刪除,記者未能與黃本人取得聯繫。

  教授稱譯作評級時吃虧

  核查小組同時認為,黃的個案不僅有個人學術道德上的原因,現行科研管理體制和評價機制亦難辭其咎。《評價報告》的結尾說:「最近一些年,國內各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門爭先恐後地推行一系列帶有濃重工具性色彩的改革,不尊重科學和人文學術的內在要求,採取簡單的量化標準作為評價和獎罰的尺度,加上一些學人不自律,不檢點,蠅營狗苟,唯利是圖,致使學術抄襲行為呈愈演愈烈之勢。」

  北大英語系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稱,譯作往往被當成個人獨立著作之後第二等級作品,在評級、加分方面吃虧。這樣造成一些學者願意去編譯,而不是翻譯。

  這位教授還認為,對於此問題,學界應該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學術評價體系。

相關焦點

  • 北大英語系一副教授因學術剽竊行為被解聘
    涉及其20篇學術文章,英語系核查小組認為科研機制難辭其咎   記者昨日從北大外語學院證實,北大英語系副教授黃宗英因學術剽竊行為,日前被院方解聘。黃的剽竊細節以及北大外語學院的處理意見已在學術批評網上公開發表。
  • 20篇著作存在嚴重剽竊 北大英語系一教授被解聘
    二十篇著作存在嚴重剽竊情節  本報訊 「對於任何查證屬實的學術剽竊行為,北大都將一律予以嚴懲,決不姑息護短。」昨天下午,當記者就北大英語系副教授黃宗英因學術剽竊行為被院方解聘一事向北大諮詢時,校方如此表示。
  • 副教授買論文涉抄襲被解聘 代寫機構卻逍遙法外
    副教授買論文涉抄襲被解聘 代寫機構卻逍遙法外 原標題: 該校宣傳部部長羅良金告訴新京報記者,學校作出處理決定:解聘趙井春副教授職務;對該論文宣布撤稿,並登報聲明註銷;終止、撤銷其承擔的各類科研項目,兩年內取消其項目申請資格。  此前,這篇論文曾出現在趙井春2013年高教系列職稱評審通過名單上,幾個月後,趙井春從講師被聘為副教授。羅良金解釋說,因為這篇是本科生畢業論文,沒有公開發表,學報系統審核時確實查詢不到。
  • 雲南師大畢業生投訴同校副教授剽竊論文 校方:已處分
    「他剽竊了我的論文,導致我在投稿時反倒被誤認為抄襲了他的論文。」發現論文被剽竊後,該網友向雲南師範大學紀委進行了舉報,並於今年3月10日得到書面回復,稱已「給予李副教授警告處分」。但由於一些網站和資料庫裡該論文的署名仍是李副教授,該網友於是在微博上發文,希望以此給李副教授警示。
  • 副教授3000元買論文被解聘 論文代寫千字收七百
    (原標題:副教授買論文涉抄襲被解聘)
  • 副教授剽竊本科畢業論文? 當事人否認並懷疑動機
    對此,長江師範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一名院長覺得「應該構成剽竊」,而涉事副教授則否認並懷疑學生動機。目前,學生的相關書面材料正郵寄往廣東商學院,校方表示收到材料後將由學術委員會調查事件。———論馬原〈虛構〉中的時間》(簡稱「前篇」)與廖副教授發表的《論馬原小說的時間話語》(下稱「後篇」)有大量文字相同。前篇有1.2萬多字,正文有6部分;後篇5000多字,正文分四部分。對照發現,後篇前三部分超過90%文字均與前篇第二、第三、第五部分裡面的文字雷同,僅部分語段順序調換。除去後篇第四部分800多字的結尾,後篇第四部分的內容與前篇第六部分基本相同。
  • 清華北大「搶發」論文當事人張生家被解聘
    張生家遭清華解聘多個消息源向財新記者證實,清華大學已於10月16日解聘近期捲入論文搶發糾紛的張生家。10月19日,身在挪威的張生家通過電話告訴財新記者,他在3天前收到來自清華大學人事處的解聘信,信件告知學校已中止對其外國專家證的申請。據稱,信中未給出任何解聘理由,但表示張生家可在一個月內向學校申訴。
  • 北大教師劈腿事件,上海財大副教授性騷擾事件,高校成了重災區?
    12月11日,北大教師馮仁傑因與多人發生不正當關係被北大解聘,撤銷其教師資格,取消其研究生導師資格。這是今年12月以來第二位被高校解聘的教授。北大公告據公開資料顯示,馮仁傑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畢業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博士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為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和美國馬裡蘭大學博士後。
  • 大學副教授收錢為學生改考分被解聘
    大學副教授收錢為學生改考分被解聘 2014-06-17 03:29:19責任編輯:吉翔   武昌工學院高度重視本報報導,出具紅頭文件作出三項處理決定   「收錢教師」昨天被校方解聘
  • 北大解聘夏業良副教授 夏業良不服考慮申訴
    10月18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在其官網公布了一份說明,回應了終止聘用該學院副教授夏業良一事。說明稱,因教學評估成績及學生投訴等,2012年10月學院對夏業良進行了無記名投票,投票結果為不續聘。2013年10月,學院再次進行確認投票,之後決定終止對夏業良的聘用合同。
  • 副教授涉嫌剽竊被曝光 重慶大學迅速處理剽竊事件
    本報重慶4月2日電(記者田文生)本報關於重慶大學一副教授涉嫌剽竊的報導見報後,該校有關領導和當事人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記者獲悉:發表剽竊論文的《宏聲新思維通訊》系內部刊物,發行範圍很小。在該刊上發表文章對提高學術地位、評定職稱等無所裨益。該稿的稿費為50元。面容憔悴的李俊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事件的始末後,他說:「我非常後悔,我為此事付出了沉重代價,內心的熬煎和外界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教訓非常深刻。」他表示今後將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 南京審計學院兩名副教授被指涉嫌剽竊多篇論文
    昨天,有網友在南京多家論壇發帖爆料,稱南京審計學院外國語學院的兩位副教授,發表的多篇論文疑有剽竊和一稿多投的行為。快報記者就此展開採訪,同時該校的紀委也正在調查此事。□快報記者 朱俊俊網曝:兩名副教授多篇論文涉嫌剽竊、重複發表幾乎在一秒之間,披露南京審計學院外國語學院兩位副教授涉嫌學術不端的帖子,突然大規模地出現在南京的十多個論壇內,標題都是《世風日下,南京審計學院高校副教授又見學術不端》,發帖人網名都叫
  • 北大教授孔慶東涉嫌剽竊
    孔慶東著作 陶慕寧著作《中國青年報》昨刊出文章《北大孔慶東教授被指涉嫌抄襲》。一位讀者對他的《青樓文化》一書與陶慕寧於1993年出版的《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進行對比,根據引用的文獻材料、這些材料出現的次序、作者對於材料的總結都大致相同,認定存在剽竊行為。對於涉嫌抄襲事件,孔慶東教授竟回應稱:這是迫害。讀者爆料不是簡單照搬  而是改頭換面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多年前的著作最近被讀者指出涉嫌抄襲。
  • 大學副教授網課直播「翻車」聊天內容不堪入目,中山大學:解聘!
    7月9日,中山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對海洋科學學院教師王曉瑋予以解聘。7月9日,校長辦公會決定對王曉瑋予以解聘。中山大學2020年7月9日延伸閱讀近日,中山大學一副教授被爆出「聊天門」。該副教授網課課間忘記切斷直播信號,在微信聊天界面裡「與人曖昧」,出現不當詞彙,引發社會關注。
  • 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被舉報解聘,論文造假為何屢禁不止
    國內論文造假,學術造假2019年爆料就多達70多起,還沒有舉報出來的,沒有揭露的,都在造假的利益鏈上捆綁的,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是從冰山一角也可以看出端倪。作為學術造假界大事件,先看一起事件吧,2008年10月16日,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德哉,曬出了一封檢舉信,把自己學生時任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的賀海波,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 教育部回應教師評級說法 正副教授不會取消
    正副教授不會取消  教育部針對教師評級說法作出回應,中大華工評級已悄然啟動  本報訊 (記者 劉黎霞)近日教育部啟動高校教師評級的新聞引發熱議,教育部昨日否認取消正副級教授的說法。記者昨日了解到,早在去年年末、今年年初,廣東兩所部屬高校———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已啟動評級,評級結果已進入公示階段,但因涉及人事制度改革,兩校表現都很低調。
  • 高校教授評級 取消正副教授職稱
    高校教授評級 取消正副教授職稱 推薦:「兩會」英語學習專題教授將不分正副只分等級共分13級,評選工作日前啟動3月4日,上海市政府網站發布消息說,教育部所屬各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授評級定崗工作,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首次進行教授評級。
  • 浙大論文造假教授被開除 8篇論文存在剽竊行為
    浙江大學校長楊衛3月15日在教育部舉行的加強高等學校學風建設座談會上通報了處理「賀海波論文造假事件」的最新情況:原藥學院副教授賀海波被開除出教師隊伍;賀海波所在的中藥藥理研究室主任吳理茂被解聘;現任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 耶魯大學教授回應剽竊事件 剽竊現象中國最普遍
    信中稱,從學生到老師,剽竊學術成果的行為普遍存在。該信使北大乃至整個中國的學術誠信問題再次引起海內外人士的關注。  北大有關方面在網上公開回應稱,學校教務處已開始著手調查實情,將根據實際情況妥善處理。  Stearns在信中稱,有3名北大學生的論文有抄襲行為,情節最嚴重的一例可謂「厚顏無恥」。在北大,剽竊他人成果的不止學生,還有教授。
  • 北大教授與多人發生不正當關係 北大:取消教師資格
    就此,北京大學官方微博12月11日發布情況通報稱,撤銷馮仁傑教師資格,予以解聘。馮仁傑於2015年在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擔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隨機矩陣和隨機幾何,曾多次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