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20中考語文專題5——正確使用詞語、熟語

2020-12-10 橙子語文

考點解讀

詞語是組句成段的基本材料,正確使用詞語,是語言表達的基本要求。能否恰當地使用詞語,是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在中考語文中,對詞語的考查涉及實詞、虛詞和熟語(包括成語)等考查點。綜觀近年中考試題不難發現,中考對詞語的考查有如下特點:1.以同音詞、近義詞的辨析為主。2.所選實詞多是生活中常見的但容易被忽視以及容易被混淆的詞語。3.幹擾點為字面意義和整體意義不一致的詞語。針對上述考情,考生應該注重對詞語運用綜合性考查的複習與訓練,同時,應打好基本功,抓住常見常用的實詞、虛詞、成語進行記憶,分類鞏固。

01經典例題

1.下列詞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

A.風景秀麗的瀟湘河畔,一場精彩的少兒武術表演讓觀眾嘆為觀止。

B.月的陽明山,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競相綻放,陳陣清香沁人心脾。

C.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畫惟妙惟肖,吸引了上百萬遊客不遠萬裡來遊覽參觀。

D.海上絲綢之路具體而微地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展現了美麗中國的形象。

【答案】D

【解析】具體而微:內容大體具備,但形狀規模小。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只能形容實物,不可形容抽象、理性上認識的事物。A嘆為觀止:讚嘆觀賞的對象精妙之極,完美之至。B沁人心脾:原指吸入芳香(味、新鮮空氣)或喝了清涼飲料等時,感到舒適和愉快。也用來形容文藝作品的美好與感人所給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C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2.請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 )

A.梁啓超在《敬業與樂業》中多處引經據典,文章觀點明確、論據確鑿,有極強的說服力。

B.雖然我只是個芸芸眾生,但也希望自己的生命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C.繼全國首輛「無人巴士」去年年底試運行後,我市首個智能「無人車快遞員」也將在西麗大學城「上崗實習」,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現實,這一點無可置疑。

D.當你樂此不疲地搶著紅包、玩著遊戲時,別忘了抬頭看看美麗的天空。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成語的正確使用。B「芸芸眾生」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後多指大群無知無識的人,不單指個體。據此,答案為B。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

A.出門在外,每逢有人問我的籍貫,我回答之後,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阜新是『瑪瑙之都』啊!」

B.事實證明,有許多書看一遍還不懂得,讀兩三遍就懂得了。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覆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

C.面對公共財產遭到大火的威脅,我們怎麼能無動於衷呢?

D.在這次語文考試中,小明的作文居然得了滿分,連老師都對他頂禮膜拜。

【答案】D

【解析】這道題目考查的是成語的理解與運用。要想正確地運用成語,必須準確理解成語的意義,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詞義的範圍、詞義的輕重、感情色彩等。D項的成語使用有誤,「頂禮膜拜」形容對人特別崇敬,與此處的語境不符。

4.請選出下列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 )

A.天安門廣場上的士兵耀武揚威,讓人感到神聖不可侵犯。

B.回到久別的故鄉,見到親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淚水。

C.去年暑假,我和爸媽從西藏到新疆,從內蒙到東北,一路顛沛流離,看到了很多絕美的風景。

D.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具有憂國憂民、悲天憫人的聖人情懷。

【答案】D

【解析】A項,「耀武揚威」是指炫耀武力,顯示威風,用於天安門廣場上的士兵不合適;B項,「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這裡與「流下了辛酸的淚水」矛盾;C項,「顛沛流離」指生活艱難,四處流浪,與句子語境不符。

5.下列加點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

4月15日,建於1160年的巴黎聖母院起火,火光染紅了巴黎半邊天空,也同樣震撼了全世界。人類文明的瑰寶,教堂那標誌性的尖頂在慷慨淋漓的大火中轟然倒塌,這座法國人的精神家園,靈魂歸屬地的哥德式教堂,成為了海市蜃樓。法國已經著手在全世界尋找能工巧匠,擬定行之有效的重建方案,儘快重建巴黎聖母院。可終究卡西莫多追求的愛情戛然而止,永遠地消逝了。

A.慷慨淋漓 B.海市蜃樓 C.行之有效 D.戛然而止

【答案】C

【解析】A項,慷慨淋漓:形容說話、寫文章意氣昂揚,言辭暢快。不能用來形容「大火」,使用錯誤。B項,海市蜃樓:傳說中的蜃能吐氣成樓臺形狀。實際上是大氣由於光線折射而出現的自然現象。比喻虛無縹緲而不實際存在的事物。與語境不符,使用錯誤。C項,行之有效: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經實行過,證明很有效用。與語境相合,使用正確。D項,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終止。適用對象錯誤。據此,答案為C。

6.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人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卻很少有人能下來,用心對待生活。其實生活很,你是不是誠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來。你越,越想得到,距離目標就越遠;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驚喜往往會悄然而至。

A.沉靜 敏感 浮躁 B.寂靜 敏感 焦躁

C.寂靜 敏捷 浮躁 D.沉靜 敏捷 焦躁

【答案】A

【解析】①沉靜:多指人的性格、心情、神色安靜、平靜。寂靜:指沒有聲音(多用於環境)。根據語境敘寫的對象用「沉靜」更為恰切。②敏感:感覺敏銳。敏捷:反應迅速快捷。根據語境不能用「敏捷」,只能用「敏感」。③「焦躁」和「浮躁」的區別在於,前者重在焦急,後者重在浮淺,所以這裡宜用「浮躁」。據此,依次選用的三個詞語是:沉靜—敏感—浮躁。故答案為A。

02闖關測試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1)從揚州北調的長江水著京津的萬頃綠地。

(2)每到月升中天,清光從靈照寺門前的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尤為幽絕。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過一陣換一個顏色,實在是,小花仿佛知道人們的心意,一直開到秋末。

(4)昔日的「浪子」今天成了英雄,這不得不讓人

A.滋養 斑駁 賞心悅目 另眼相看

B.滋潤 斑斕 相映成趣 刮目相看

C.滋潤 斑駁 賞心悅目 刮目相看

D.滋養 斑斕 相映成趣 另眼相看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由於它的內容太卓越了,樸拙的形式並不造成不良影響,相反,卻使它們相得益彰。

B.不一會兒,暴風雨就歇斯底裡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到了末日。

C.寫詩作文,要有豐富的積累,應當廣泛閱讀經典文章,並尋章摘句記錄下來。

D.他喜歡吹毛求疪,抓住別人工作中的一點缺點大做文章。

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國各大景區人滿為患。擁堵的車流、攢動的人頭令許許多多的芸芸眾生紛紛慨嘆出行的困難。

B.減河公園裡,高低錯落的樹木鱗次櫛比,遊客徜徉其中,流連忘返。

C.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在中考衝刺階段,同學們刻苦學習,幾乎達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D.經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員幹部中那種對群眾疾苦無動於衷的現象基本消失了。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沿著晃動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滿灰塵的小閣樓。

B.爺爺返老還童,跟我玩起了打仗的遊戲。

C.課堂上,語文老師幽默的語言常常讓學生忍俊不禁。

D.學習遇到疑難時,我們要及時向老師求教,做到不恥下問。

5.下列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12月底,我市終於迎來了今年第一場大雪,沸沸揚揚的雪花把我市裝點得格外漂亮,雖然有些寒冷,出行也有些困難,但人們還是紛紛走出戶外欣賞美麗的雪景。

B.據法新社12月25日報導,一架載有84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的俄羅斯國防部飛機失事,機上無人生還,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各大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導。

C.蘇軾文章出類拔萃,蓋世絕倫,他的《赤壁賦》寫得真如行雲流水,明快流暢,清新豪放,成為文學史上千古傳誦的名篇。

D.陶淵明早年曾幾度出仕,但都因為不滿當時黑暗的政治而走上歸隱之路,過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園生活。

6.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在這瓦藍瓦藍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樓大廈就像雨後春筍一般接連不斷地豎起來。

B.兩年前,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就在這座美輪美奐的建築中上演了一部青春序曲。

C.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細流潤澤萬物,就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悄然而至。

D.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新,就在於前所未有地開拓和改變了中國知識界和青年一代的意識範疇和思維格局。

03中考連結

1.【2019年中考湖南婁底卷】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在全市開展的掃黑除惡整治工作中,劫後餘生的「村霸」劉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熱心的保潔員。

B.美國政府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先是孟晚舟事件,然後介入安卓系統與華為的合作,真可謂煞費苦心。

C.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婁底市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打造旅遊業,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賞。

D.實現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對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任重道遠。

2.【2019年中考廣東廣州卷】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開學在即,各種校外培訓機構又在廣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學校及幼兒園門前上演「招生秀」,這些培訓機構,而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與廣大學子的切身利益,所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發展已經了。

A.魚龍混雜 息息相關 刻不容緩

B.魚目混珠 息息相關 眾望所歸

C.魚龍混雜 休戚與共 眾望所歸

D.魚目混珠 休戚與共 刻不容緩

3.【2019年中考湖北荊門卷】下列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登上象山遠望,看到高樓林立、滄海桑田的壯麗景色,我心潮澎湃。

B.他妄自菲薄別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認為他是一個很自負的人。

C.艾菲爾鐵塔的聲名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而這座高塔的設計者古斯塔夫艾菲爾本人卻鮮為人知。

D.在暑假社會實踐活動中,同學們既體驗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倫之樂。

4.【2019年中考湖南長沙卷】下面語段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五月的研學之旅,同學們收穫頗豐:炭河裡遺址前,屏氣凝神,體味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嶽荒山頂峰上,極目遠眺,感嘆長沙新城的蓬勃發展;田間地頭,摩肩接踵,初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活動結束,同學們乘坐大巴返程,車窗外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有同學禁不住歡快地歌唱,也有同學在凝視遠方,似乎內心不再喧譁,又在憧憬明年的研學活動了。

A.遠眺 B.摩肩接踵 C.心曠神怡 D.憧憬

5.2018年中考甘肅武威卷】下面文段中畫線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

甘肅平涼的崆峒山,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於一身。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灕江神韻。凝重典雅的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宇軒昂,底蘊豐厚。

A.奇險靈秀 B.水天一色 C.凝重典雅 D.氣宇軒昂

6.2018年中考廣州卷】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端午時節,珠三角各地都會組織龍舟競賽,廣州市也會舉辦國際龍舟邀請賽。邀請賽當日,競賽河段封航,起點處的龍舟成隊依次排列,等候比賽。一聲鑼響,早已的龍舟如離弦之箭,向終點飛馳。河岸上鑼鼓喧天,人們,好不熱鬧!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稱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歡聲雷動

C.因人而異 迫在眉睫 歡聲雷動 D.因人而異 迫不及待 拍手稱快

7.2018年中考湖北武漢卷】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人們所肯定和讚賞的血性,應當屬於性格評價和審美取向的範疇。血性是個而又樸拙的詞彙,本身就具有張力和亢奮色彩。因此在理解和使用上應該有所,否則就會混淆粗獷與、豪壯與莽撞、文明與野蠻、人性與獸性。

A.古老 限制 粗野 B.原始 界定 粗野

C.古老 界定 粗放 D.原始 限制 粗放

8.2018年中考湖南邵陽卷】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棟。

B.這次的學習經驗交流會,學校很多同學和老師都認真聆聽了我的發言。

C.領導們應該事先未雨綢繆,正確防範問題的出現,而不是出現問題以後亡羊補牢。

D.交通網絡飛速發展,鐵路橋梁鱗次櫛比,人們出行方便快捷。

04答案及解析

闖關檢測

1.C

【解析】「滋養」意思偏重於供給養分,而「滋潤」意思偏重於增添水分,①句是為萬頃綠地增添水分,故選「滋潤」。斑斕:燦爛多彩。斑駁: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種顏色,花花搭搭的。②句寫月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在地上形成花花搭搭的影子,故選「斑駁」。相映成趣:相互襯託著,顯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賞心悅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③句寫人們看到不知名的小花後的心情,故選「賞心悅目」;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表示重視或歧視。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更符合④句的語境。

2.C

【解析】C項,尋章摘句:讀書時只摘記一些漂亮詞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寫作時只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此處使用不當。

3.D

【解析】A.芸芸眾生:芸芸:形容眾多;眾生:原指一切生物,後指許多人。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後多指眾多的平常人。屬不合語境,是錯誤的;B.鱗次櫛比:櫛:梳篦的總稱。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屬用錯對象,是錯誤的;C.忘乎所以: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是貶義詞,屬褒貶不當,是錯誤的;D.無動於衷:衷,內心。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合乎句意,是正確的。

4.D

【解析】D項,不恥下問: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不合語境。

5.C

【解析】A項,沸沸揚揚:像沸騰的水一樣喧鬧。形容人聲喧擾,議論紛紛。用在此處不符合文意。B項,連篇累牘:牘指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冗長。不符合語境。D項,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不符合語境。故選C。

6.C

【解析】A項,雨後春筍:指春天下大雨後發出來的竹筍,而且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湧現出來。使用恰當。B項,美輪美奐:原本多形容建築物雄偉壯觀、富麗堂皇。也用來形容雕刻或建築藝術的精美效果。使用恰當。C項,江河日下: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現比喻情況一天天地壞下去。使用不恰當。D項,前所未有:意思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使用恰當。

中考連結

1.A

【解析】A項,劫後餘生:意思是大災大難後留存下的人或物。使用不恰當。B項,煞費苦心:形容費盡心思、費盡心機。使用恰當。C項,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使用恰當。D項,任重道遠:意思是路程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使用恰當。

2.A

【解析】「魚龍混雜」是比喻好人和壞人混雜在一起;「魚目混珠」用來比喻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它適用的對象一般是物(事),不是人;聯繫上文「這些培訓機構」應是好壞難辨,故填「魚龍混雜」。「息息相關」適用對象比較廣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休戚與共」適用對象較狹小,一般只能指有禍福可言的人、集團、國家等相互間的關係,不能指無禍福可言的一般事物;故此處填「息息相關」。「刻不容緩」指形勢緊迫,一刻也不允許拖延;「眾望所歸」指眾人的信任、希望歸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賴,希望他擔任某項工作;故此處填「刻不容緩」。因此選A。

3.C

【解析】A項,滄海桑田,意思是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人世間事物變化極大,或者變化較快,也形容變化久遠。A句望文生義。B項,妄自菲薄,本意是自暴自棄,後來也引申為過分看輕自己。使用錯誤。C項,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使用正確。D項,天倫之樂,指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係之間的家庭樂趣,天倫原指兄弟這種天然的倫理次序親屬關係,後指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係。不符合D句語境,使用錯誤。

4.B

【解析】A項,遠眺:指站在高處往遠處望。使用恰當。B項,摩肩接踵:肩碰肩,腳碰腳。形容來往的人很多,很擁擠。使用不恰當。C項,心曠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暢。使用恰當。D項,憧憬:意思是對某種事物的期待與嚮往。使用恰當。

5.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含義的理解。氣宇軒昂:多形容精神飽滿,氣概不凡,也可形容植物高大挺拔,朝氣蓬勃,富有活力。不能形容「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故選D。

6.B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弄清詞語的意義,再弄清詞語的感情色彩,還要注意具體的語境,如有關聯詞還要掌握關聯詞的固定搭配等。「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措施;「因人而異」的意思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第一個空應填寫「因地制宜」,故排除C.D兩項。「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緊急,已到眼前,而「迫不及待」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結合句意可知第二個空應填寫表示比賽前的心情的詞語,所以應填寫「迫不及待」,故排除A。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應選B。

7.B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選詞填空的能力。選詞填空首先要明確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然後再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來分析。可以從使用範圍和語意側重點角度來辨析。「古老」指「經歷了久遠年代的」,「原始」指「最古老的」,「原始」用在這裡比較貼切,排除AC;「界定」指「劃定界限」,「限制」指「規定範圍,不許超過」,這裡應該用「界定」。故選B。

8.C

【解析】考查詞語(成語)的正確使用。A汗牛充棟:形容著作或藏書極多。望文生義,與語境不符。B聆聽:指集中精力、認真地聽。適用對象錯誤。C未雨綢繆:喻事先做好預防、準備工作。與語境相符,使用正確。D鱗次櫛比:用來形容建築物、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適用對象錯誤。據此,答案為C。

相關焦點

  • 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考點詳解:詞語是組句成段的基本材料,正確使用詞語,是語言表達的基本要求。能否恰當地使用詞語,是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
  • 備戰2020中考語文專題3——語言綜合應用
    第(1)(2)題考查學生對漢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況,是語文學習中最基礎的知識。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多讀、多記、多寫,才能夠準確無誤書寫出來。特別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錯漢字、多音字更應引起注意。「焰」不要寫成「煙」,「堅難」寫作「艱難」。第(3)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能力。平時的學習中要養成查字典的習慣,日積月累,就會掌握詞語的意思。
  • 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考點--詞語運用50
    50.【2018湖南省長沙市】   2.下列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走進長沙,品味生活,你可以漫步西園北裡的麻石步道,聆聽百年名校的朗朗書聲。使用正確。   B.徜徉:彷徨,心神不寧;陶醉於某事物當中。《淮南子·人間訓》等書均有記。使用正確。   C.文不加點:比喻作文一氣呵成,無須修改。點:塗上一點,表示刪去。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出自漢·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示例:援筆一揮,文不加點。使用正確。
  • 中考語文單元複習:專題字音
    中考語文單元複習:專題字音   【挑戰中考】   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全對的一項是(  )   A. 靜謐(mì)     峰巒(nuán)    骸骨(hái)    鍥而不捨(qiè)   B.
  • 備戰2012中考:中考語文拼音精華試題彙編
    shǔn(     )吸堤(     )岸 答案:吮   dī(共2分,各佔1分)  2011北京市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捕獲(pǔ)     單薄(bó)     情不自禁(jìn) B.翹首(qiáo)    脂肪(zhǐ)    追本溯源(shuò) C.詰責
  • 2021高考語文語言文字運用之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2.(1)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的關鍵在於兩點:一是仔細審查該詞語的語言環境,二是注意對近義成語的分析辨別。辨析近義成語的關鍵就是要仔細分辨它們的細微差別。首先閱讀語境,把握語境含義,然後抓住相異語素,分析其意義差異,同時可聯繫日常習慣用語,推斷詞語意義及用法。
  • 小學如何學詞語之熟語
    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歇後語和格言。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熟語也是基礎知識考察模塊裡必考的一項,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一、成語。成語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過長時間積累、使用、錘鍊而形成的,是具有特定的含義的一種固定短語。成語大多是四個字,也有三字、五字甚至更多字詞語。如「真金不怕火煉」,「英雄無用武之地」等。因為成語的結構是比較固定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能隨便改變成語的順序。
  • 中考語文積累與運用複習:語音與漢字專題訓練
    中考語文積累與運用複習:語音與漢字專題訓練   1.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加點字注音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   A.提防(dī) 軀殼(ké)   憂心衝衝(chōng)  銳不可當(dāng)   B.褻讀(dú)  拮据(jū)    如法炮製(páo)  良莠不齊
  • 高一語文:成語熟語巧辨析
    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 高中語文組張雪威各位家長大家好,今天張雪威老師為大家整理了成語(熟語)辨析的知識點。知識點名稱成語(熟語)辨析1.考綱解讀2018年高考語文大綱中相關成語內容的表述是: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今年考試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
  • 2019中考語文一輪複習專題:易錯字音字形
    2019中考語文一輪複習專題:易錯字音字形 一、初中字音字形 :錯別字 大廈浚(竣)工慢(漫)不經心改斜(邪)歸正渙(煥)然一新 南轅北撤(轍)聲名狼籍(藉)通霄(宵)達旦直接(截)了當 依山旁(傍)水含辛如(茹)苦專心至(致)志星羅其(
  • 2019年中考語文一輪複習字音專題
    2019年中考語文一輪複習字音專題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 A.棲息(xi?) 賄賂(lu?) 真摯(zi?) 葷菜(hu?n) B.顛簸(bo?) 犀利(xi?) 烙印(ra?o) 迸裂(pe?ng) C.恫嚇(do?ng) 兀自(wu?)
  • 2020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試題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試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甘肅天水】   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2分)(    )   A.這篇文章觀點不明,語言平淡,描寫也不細膩,讀起來味同嚼蠟。
  • 備戰2020中考語文專題4——標點符號應用
    考點解讀中考對本考點的要求為: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從近幾年的考情來看,中考一般不直接考查標點符號的作用,而側重於考查標點符號的使用正確與否。從題型來看,中考對標點符號的考查主要有兩種考查形式:一是客觀選擇題,要求考生選出標點符號使用正確或不正確的一項;二是在表達應用中,以填空題的形式進行考查。標點符號的考查熱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一是頓號、逗號、分號、句號的使用,二是引號與其他標點符號的連用,三是破折號、冒號的用法。中考無論怎樣考查,都要求考生掌握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則,進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 備戰2020中考語文專項複習2——字形
    字形是中學生學習的重點,漢字的正確書寫是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從近幾年各地的中考實際命題情況來看,字形題所選的漢字都是考生平時易寫錯的字,難度不大。從題型上看,有正選(無錯)、負選(有錯)等形式;既有傳統的對字形單獨命題的題型,也有結合字音、詞語混合命題的題型。
  • 中考尖子生(語文數學英語)滿分筆記,吃透方法,考試第一輕鬆拿
    科學使用「學霸筆記」,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查漏補缺、使成績有所提高。今天分享一位重點高中尖子生的語文、數學、英語中考筆記,囊括初一、初二、初三三年筆記及中考重點難點分析,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學生都適用!
  • 2020大興安嶺中考語文試題答案(Word版)
    新東方中考網小編會在2020黑龍江大興安嶺中考考試結束後,第一時間將2020黑龍江大興安嶺中考試卷更新在本頁面。敬請關注!如需查看全國其它省市2020中考真題解析,請點擊2020全國各省市中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專題以及2020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及精彩範文專題。
  • 中考語文|詞語及成語
    一、考題走向近幾年中考試題中,對於詞語的考查,主要偏重於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分辨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感情色彩,並能能夠根據語言環境正確使用詞語。  中考中所考查的詞語,往往是雙音節的或者是成語。分值往往在四到六分。對於詞語的考查,可以在語文基礎知識中進行,也可以在閱讀中進行。  詞語是我們學好語文的基礎。
  • 獨家(二):2020初中課外文言文詞語的「古今義」,必背!
    文言文閱讀是中考語文的重點版塊,考查內容較多,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複習。今天起,小萬萬將分10期,從實詞、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遷移訓練等方面,系統地為大家梳理文言文閱讀的相關考點。▼「古今異義」是指文言詞語或短語與現代漢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文言現象。準確掌握這類詞語或短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 2020語文中考專題二:詞語的理解與運用(中考必考,含方法技巧)
    (2)關聯詞語常有成對成套運用的特點,在運用和填充關聯詞語時,如果隨意改變其前後位置,就會引起意義和關係上的混亂。要注意以下兩方面。①明確關聯詞語的搭配,很多關聯詞語都是成對使用的,用時不可搭配錯誤。03方法3 詞語(含熟語)運用的辨析方法此類題要求考生從一組句子中找出加點詞語使用正確或有誤的一項,所給加點詞語為一般詞語
  • 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8)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詞語運用練習(8),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下列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地震來襲時,地動山搖,來勢洶洶的海水滄海桑田般地摧毀了一切建築物。   B.這對眼睛不會放過微不足道的細節,同樣也能全面揭示廣袤無垠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