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說到保險,就避不開龐大的代理人團隊。
這些代理人們活躍在各自的社交圈,促成了無數保單的成交,令保險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對保險的名聲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以至於許多從業人員和專家認為保險代理人制度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
近日,銀保監會正式印發《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首次提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概念;隨後又發布《關於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
短短時間出臺兩份文件,向市場彰顯了推行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的決心,也讓不少人驚呼:代理人的春天要來了!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究竟是什麼?為何讓諸多從業人員心動不已?本期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1.為何要推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
2.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是什麼?
3.買保險該向誰買?
一、為何要推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
保險代理人制度自1992年引入以後,在我國迅速發展。代理人逐漸成為保險營銷最重要的渠道,整體的人員規模也不斷擴大,截止目前我國已經有900萬人左右的保險代理人。
數量龐大的代理人們對保險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既是保險公司寶貴的資源,也造成了許多問題:
1.大進大出
保險代理人離職率極高,一旦不能出單或增員,馬上就會脫落。有數據顯示我國有5000萬人曾經做過保險代理人,但現存的從業者卻遠沒有那麼多。
高流動率既影響從業人員的職業認同感也讓保險的後續服務難以保證。
2.素質參差不齊
保險其實是相當專業的產品,但「人海戰術」下卻演變成了數量優於質量。從業人員專業知識掌握不到位就面臨考核要求,除了自保或從親友那裡出人情單,幾乎找不到其他方法。
3.社會形象較差
一說到賣保險的,多數人第一反應就十分牴觸,相關的段子也層出不窮。
無論是代理人還是保險公司都受不好的名聲所累,但保險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見未來將在大家的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行業的糟糕口碑就成了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是什麼?
在成熟的保險市場上,所謂的「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兩大特徵。
一是沒有層級關係,擺脫了過往代理人營銷團隊的增員模式,更強調個人創業的能力;
二是可以為多家保險公司代理業務。
考慮到我國剛開始推行這項制度,相關的管理方式也還在摸索,我國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暫不強調其在業務上與保險公司的「獨立」;而是將重點放在破除保險營銷的層級關係上。
但總的來說,一個理想的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應該是這樣的:
有獨立的經營場所,
有協助辦理業務的人員但並非團隊成員,
具有充足的專業知識和從業經驗,
有較高的個人素質和道德水平,
能基於客戶的需求提供不同公司的保險產品。
三、買保險該向誰買?
從業人員之所以翹首以盼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其實是因為行業內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很多人專業素質不錯但不適合團隊營銷那一套,最終只能離開。
而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則為這些人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解決方式。
但鑑於目前制度還沒有完全鋪開,目前大家接觸較多的渠道還是只有代理人和經紀人。
那麼該向誰買保險呢?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保險代理人主要代理大公司的產品,多數客戶是身邊親友或來自轉介紹,地域性強,優勢在於能面對面為客戶提供服務和一些代理人渠道特有的產品。
保險經紀人能夠代理多家保險公司產品,很多人獲客方式是通過網絡,整體素質比代理人群體高一些,但有些時候可能見不到面,優勢在於代理產品範圍比較廣,能給客戶較多的選擇。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的推出被一些人視為業內裡程碑式的大事,它能否擔得起這個評價我們還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都希望保險能真正成為大家規避風險的工具,而不是斂財的幌子。
我是梧桐君,歡迎關注,有任何保險方面的疑問都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