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了這八大歷史人物,他成了一代中國企業教父

2021-02-13 正商閱讀



點擊上面藍色小字「政商閱讀」免費關注

廣受推崇的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syd88

柳傳志不僅是位現代企業「教父」,還是一位地道的歷史唯物主義者。他通過對眾多歷史人物的客觀評價,「以古為鑑」,揚長避短;古為今用,融入現代企業管理。


本文收集了柳傳志對戚繼光、諸葛亮、袁紹、司馬懿、康熙、曾國藩、毛澤東、鄧小平八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他的個人自我評價一併發出來與大家分享。

對戚繼光抗倭感觸頗深:戚繼光是個經常受賄的人,奇怪的是死亡時家裡很窮,沒留下什麼錢。原來戚繼光把受賄的錢用於疏通皇帝身邊的大學士、大太監,以讓抗倭的事業繼續下去。他說戚繼光的目的是抗倭,抗倭成功的唯一路徑是獲得整個大明系統的支持,大明系統身邊的關鍵是那些大學士、大太監。

《明朝那些事兒》裡的俞大猷:論軍事天賦,俞大猷與戚繼不相伯仲,但前者很廉潔,最後被別人幹掉了,抗倭成就更與戚繼光相去甚遠……。柳傳志感嘆,如果沒有那些變通的做法,如果沒有一個堅定的目標,聯想在很多個節點上都會夭亡。

《三國演藝》裡令我最傷感的人物是諸葛亮,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卻落得個「星辰隕落、秋風五丈原」的悽涼下場,讓人不勝唏噓。到現在才悟出其中道理。諸葛亮到底是個悲劇人物還是成功人物?歷史上看他是成功人物,現在的人都把諸葛亮看成道德和智慧典範。但他是悲劇人物,因為他預定的目標沒有完成,而他本該有可能完成的。

諸葛亮之敗,固然有當時複雜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很多因素,但我認為他本人培養人才不力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他用兵點將的時候,一般我們很難看到核心團隊成員的決策參與,更多是諸葛亮個人智慧的專斷,這種習慣導致了後來蜀漢政權內部對諸葛亮的絕對依賴,廣大謀臣及將領缺乏決策的實際鍛鍊。

他身居丞相高位,工作不分大小多親歷親為,「自校簿書」,「罰二十以上親覽」,沒有放手著力為蜀漢政權造就和培養後續人才,以致造成「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的局面。他最後選定姜維做接班人,也主要還是讓姜維任事,對姜維如何定戰略、如何處理內政,尤其是處理與成都朝廷集團的關係等方面,缺乏悉心培養指導。

「那次我到成都去看武侯祠的時候,認為諸葛亮最吃虧的地方,就是沒有解決好帶人的這個問題,他就是太強調事必躬親,但是實際上你要真帶人幹活,卻都自己控制、把握著,別人就沒法鍛鍊了。他那時候應該讓姜維去主持戰局,哪怕打了敗仗再進行總結,也是好的。」

「像馬謖,諸葛亮明確規定了你應該怎麼做,你沒那麼做,果然錯了,因此蒙受了很大的損失。但其實在某些局部戰役上,就是應該讓他自己去設計,回來咱們再復盤,這樣的話他才會成長。說蜀中無大將,這個話沒有道理,前一撥人太強了,老佔著這個位置,你讓後一撥人怎麼有機會鍛鍊成將材?我堅定不移地相信後面年輕人的智商、才幹,絕不會比前面的差!」

最重要的一個啟示是,除了敏銳的洞察力和戰略的判斷力之外,培養人才,選好接替自己的人,恐怕是企業領導者最重要的任務了。

《三國演義》裡有一段說袁紹兵敗官渡後,回到河北,他的謀士給他出主意,如何恢復實力。袁紹說,我的第三個兒子袁尚病成那樣,我根本沒心思管這些事了。謀士就很生氣,仰天長嘆。有的時候我想,袁紹不也是個人嗎?

他的愛子病了,他不能夠專心工作,這不是人之常情嗎,為什麼他這樣就不被允許呢?後來我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因為他兵敗,不只是他完了,他手下幾十萬兵就全得被人殺了。成為領導者的首要要求是「胸有大志」。你不能光想自己的事,這就是做領導的人必須承擔的。

新拍的《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把司馬懿拍成一個非常有追求的人。他屢受挫折卻不放棄。這是幹嘛呢?貪啊!貪什麼?就是想做事,想領兵,想跟諸葛亮鬥一鬥。

在現實中,確實有這種人存在,這些人不僅在中國尋找機會,他的抱負是要到世界上跟別的公司去比一比。當然,這其中有不少人,以跑短跑的方式去競爭,這個不足為取,但是確實有一些人是,看準了目標,把結構調整好再往前走。確實有司馬懿這種人,你說圖什麼,他也沒圖什麼,但就是有這樣的人。

康熙最後去世的時候,他的這個幾個兒子發生了這種很不愉快的現象。其實呢,康熙是個能力很強的人,他的兒子裡邊也有能力很強的人,如果早點在康熙在的時候,就能夠讓他們(兒子)充分的表現出來,能夠讓他們接班,這樣的話,就不至於發生幾個兒子相鬥的這種悲劇。當時為什麼康熙不願意呢?還是太想自己實際操作,自己把權力握得太緊。

如果我要是為了後邊聯想長遠的發展,我自己並不想把權力全都握在自己的手裡,我就可以那麼去做。妨礙這麼去做的,主要是當時的第一把手是對權力和對自己的地位的看法問題。如果你想自己要特別突出自己的地位的話,那你就不會這麼做了。如果要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負責,就應該提早開始放權,對適合的接班人進行考察。有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去表現,自己也有調整的空間。

曾國藩的四件事印象很深。 第一是屢敗屢戰的精神,這種頑強勁頭是企業家必不可少的。第二是他靜思的方法,每每大戰打完了以後要點上一炷香,細細琢磨一天,這跟我的工作方法很相象,每到一個時候要退出畫面把這個事兒重新復盤想一想,不過後來發展到不是我一個人想,而是一個團隊一起想。第三是要看到競爭對手的優點,像曾國藩對左宗棠的分析。一般人不願意看競爭對手的優點,曾國藩特別善於發現競爭對手的優點,這個真的很有意思!

第四是曾國藩很注意反省,有自知之明。多次檢查他如何不如左宗棠,如何不如他的幕僚,這也挺了不起,他不是自卑,自己哪些事情行哪些事情不行,他分析得很有道理。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看書人自己悟的事。

我覺得那些年學「毛選」的時候,我自己比較多看的是「毛選」的四卷,第四卷裡邊全講打仗的故事,其實毛澤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任何一個課本來說打仗應該怎麼打,就是根據具體情況來做出決定,根據我方力量、根據人家力量來決定。

這個給我的印象最深,所以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我也沒有先去想這個事是不是一定要創新,是不是一定要跟人學,什麼路上該怎麼走就怎麼走,走出路自然放心。我就覺得這就是最好的路,所以我就是這麼想的。當你把目標想清楚以後,選擇一條到達你目的地的最好的路,也許別人走過了,你去跟人學,別人沒走過,你就自己創,做出東西自然包含創新的內容在裡邊,要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這條路走過來沒有特別值得遺憾的地方。

我最崇拜鄧小平,因為在當時各位很難想像,我原來崇拜周恩來,在1976年周恩來逝世,一直到5月份那麼長時間,只要我一看見他的照片就忍不住想要流眼淚,覺得他實在是在非常委屈的情況下,在承受著中國的運轉。但是後來鄧小平的出現,讓我有了新的感覺,就是要敢於突破。因為這裡邊還有很多歷史故事,鄧小平確實是把中國帶到了新的高度,不然假定沒有那場驚天動地的變革,中國也可能就如北朝鮮,大家可能在那裡喊著什麼,完全有可能的,所以確實需要一個偉人突破,突破以後環境發生變化。

我覺得從鄧小平身上學到了很重要的東西,鄧小平的做法是一個舉重若輕的做法。他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對我後來的工作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公司的發展是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作為領導,在公司小的時候,你要做具體的事情,到公司大了的時候,實際上是要研究怎麼樣提供機制體制,選擇正確的人的這麼一個過程。而鄧小平在機制體制方面,在整個國家的指導思想上所做的事情,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

我是守正出奇的人,基本上是按照規律做事,出牌都有規則,到一定程度就會冒一次險,集中做一次出奇的事情,而不是經常一來就冒風險,或者求高效率、高回報。我都是按章辦事,但是絕對是在該出手的時候會出手。

推薦微信公眾號:

微信號:guanli3【←長按複製】
✎每日分享管理乾貨,實用、高效、本質。這裡有你在其它地方看不到的高質量管理、營銷方面的實用的文章、案例、講義。回到原點,直擊本質;每天進步,日清日高。深受管理者、職場人士喜歡、推崇的微信帳號。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快速關注。

相關焦點

  • 施振榮:IT教父講述他的王道精神
    除了口述歷史框架的內容,我們還特別討論了宏基的IC之路以及亞洲缺CPU的問題,以及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產業前沿,施振榮的產業洞察力依然敏銳深刻。2005年他第一次退休時候我曾經在北京香格裡拉採訪過他,想不到13年之後感覺他的精神狀態比當年更佳。回憶歷史,他的記憶力非常清晰生動,可惜因為這次時間有限,不能更多刨根問底。
  • 中國企業家「教父」與他的後聯想帝國
    柳傳志被稱為中國企業界的「教父」,儘管他本人並不不承認這個稱呼,但馬雲、雷軍、王健林等明星企業家都對這位「帶頭大哥」從不吝惜溢美之詞。馬雲說「他是中國企業界財富」;雷軍說「他在我們每一個中關村人的心理,都是中關村的教父」,而王健林說「為擁有這樣的兄長和朋友而感到非常驕傲。」
  • 川劇泰鬥李笑非昨日仙逝 他是川醜一代大家標誌性人物
    1952年畢業於西南革命大學成都分校,1956年結業於文化部中國戲曲研究院戲曲演員講習會,1959年開始從事川劇戲曲教育工作,是1959年川劇首出國門(出訪波蘭、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蘇聯)的「中國川劇團」,由中宣部、文化部、中國對外文委共同下文對外國際宣傳的「八大藝術家」之一。
  • 《教父》好萊塢歷史上第一部以義大利黑幫家庭為主題的電影
    導演頂著重重壓力啟用對好萊塢來說名不見經傳的阿爾·帕西諾出演麥克一角,馬龍·白蘭度飾演一代教父維託·柯裡昂,兩代教父共同造就了這部經典黑幫電影。這是好萊塢歷史上第一部以義大利黑幫家庭為主題的電影,整部電影色調偏暗,基調莊重,畫面有質感,加上主演們的優秀演技,直接影響了後來的很多犯罪電影,不少影片都有向其致敬的鏡頭。
  • 《教父》:優雅與暴力交融的「基督黑幫」史詩
    第一部中,婚禮開場極其重要,從各方面奠定了教父系列的基調,暗黑系光線,表演風格等等,在敘事上,這半小時伏線密集,對龐大的人物關係網、情節發展起著關鍵作用。這裡埋下的幾處伏筆,在後來的劇情中全有呼應,新穎的是,這幾處呼應並不是決定情節走向的,不是骨架,而是草灰伏線式連接,比如殯儀館老闆第二次出現,是在教父長子桑尼被槍殺後,教父拜託他來為愛子整理遺容。
  • 中國股市傳奇人物:中國證券教父-管金生
    滾滾大盤無定數,漲跌淘盡英雄,成敗輸贏轉頭空,股市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不可否認,每一個人,就是一部歷史,盤點中國股市的草莽英雄,中國股市傳奇人物第一期:中國證券教父-管金生 某天,你有幸坐著時光機回到九十年代的中國。
  • 盤點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八大飯局,以饗讀者。
    在中國古代,飯桌文化並不只是美食與美酒的交流,更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政治家在飯桌上改變的歷史,名人志士也在飯局上書寫傳奇。今天為您盤點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八大飯局,以饗讀者。中國歷史八大飯局之一:鴻門宴——殺機四伏的飯局
  • 中國歷史十大傳奇人物
    這句話很能說明姜太公在民眾信仰中是具有極大影響力的。當然,有系統地將黃臉太公這個歷史人物轉變成傳奇人物,而且又轉變得相當成功的還是署名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的《封神演義》。鬼谷子:鬼谷子隱居鬼谷,世人以此為其命名,這個人在歷史上好像並未怎麼亮相,但是,據稱是其傳人者卻在歷史上大有名頭,如孫臏、龐涓,如蘇秦、張儀,還居然兩兩成為了對手。
  • 中國版《教父》!豆瓣4.9分的《上海王》,我看得津津有味
    此後的四年間,我們看到很多的人物傳記式的電影被冠以「中國版《教父》」的稱號。但遺憾的是,把這個前綴加在任何一部華語電影前面,我第一瞬間想到的卻是《上海王》。目前,電影《上海王》在豆瓣僅有4.9分,但我卻看得津津有味。
  • 歷史說事:戴笠之死是騙局?軍統教父:一代奇人戴笠死亡之謎!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戴笠,字雨農,中國近現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過,他在上黃埔軍校前,可不叫戴笠,是叫戴春風。1946年戴笠之死,在當時和現在都是熱議的話題。蔣介石對戴笠身亡悲慟不已,親挽「碧血千秋」悼念,並追晉陸軍中將,國民政府特別明令褒揚、頒發褒揚令。
  • 聚焦2019第十九屆暨中國首屆亞洲八大名師論壇,聖商教育將「賦能...
    聚焦當下,使命賦能作為教育培訓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盛會,2019第十九屆暨中國首屆亞洲八大名師論壇邀請了教育培訓行業領軍級人物、知名企業創始人、品牌孵化領導者、各領域知名專家,在各界媒體代表的見證下,共同解讀教育培訓行業在鏈條上的人才、機構、市場、專業等相關環節的未來方向。
  • 《教父2》很經典,但你絕對想不到,教父的創作原型竟然是這樣的
    從而讓影迷認為《教父2》裡的麥可·柯裡昂是一名王者的象徵,雖然他孤單,但他是最強大的男人。但故事的真相其實並非如此。電影裡真正的麥可,是一名強大的男人,但他同時是一名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一名被命運操控的人。而這一點,導演科波拉其實已經在海報上暗示過觀眾。
  • 日本網友評選最崇拜的中國歷史英雄人物,第一竟是他
    由於日本人對於中國文化非常崇拜,前段時間日本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你最想讓哪個中國歷史人物當你的上司活動。投票結果揭曉後讓人大吃一驚,基本涵蓋了中國各個時期的歷史人物:第一:洪武大帝朱元璋票選結果第一的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由於朱元璋從一個乞丐最終奮鬥為一國之君並開創一個偉大的朝代,同時朱元璋的工作作風另日本人非常崇拜,朝廷不論大小事朱元璋都親自批覆
  • 他是R&B教父,曾經火的一塌糊塗但如今卻曾為過氣歌手,可惜!
    他幾乎是最早一批接觸R&B音樂的華語歌手了,同樣也影響了一代音樂人,使得風格迥異的音樂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想當年陶喆在香港臺灣地區火的是一塌糊塗,他在30多歲時打入內陸地區,又憑藉《六九樂章》成功拿下「金曲歌王」。他的歌曲也都十分前衛,哪怕放在今天也是一點不過氣。而拿下「金曲歌王」後的陶喆,逐漸沉寂了,近幾年來很少發行專輯。
  • 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的創業史
    今天和大家分享指數基金教父級人物約翰博格的創業史。他的成功來自當初在惠靈頓基金的失敗。從中我們也能看到一個資產管理教父級人物的進化史。 01約翰博格和他的先鋒基金先鋒基金的500指數基金是全世界最大的共同基金產品,規模達到了2920億美元。
  • 撲克牌中的西方古代人物,換成中國歷史名人之猜想
    撲克牌作為簡便和趣味性高的娛樂道具從發明以來廣受歡迎,至於它的起源 一說是從塔羅牌演化而來,還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唐宋時期流行的一種娛樂項目 名為「葉子牌」 流傳到西方後演變而成。 歷史最早有關撲克的記錄是英國博物館珍藏文獻裡面1377年撲克就已流傳入瑞士的記載。撲克在流行這麼多年裡,在不同的地區加入了不同的花色規則變化等等。
  • 從精明善良的軍人到心狠手辣的一代教父,邁克柯裡昂的蛻變之路
    《教父》自1972年至今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這樣的一部史詩巨作,對電影史的意義根本無需贅述,即使影片的時間長達三個小時,故事結構龐大,人物關係紛亂複雜,很多人都願意翻來覆去的看它,一次又一次的觀看、研究,並把它奉為經典。庫布裡克說:看到第十遍,我才相信教父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那麼,《教父》一片到底好在哪裡?為什麼它如此的迷人?
  • 佳片推薦:《教父》——男人不能錯過的一部電影!
    教父維託·柯裡昂是個老派的黑手黨人,他遵循古老西西里傳統:「友誼是交換而來的,今天你欠我一個人情,那麼總有一天你也將還這個人情」,這或許是為了讓冰冷的交易略帶點溫情。在這場戲裡,教父更像是專門幫朋友處理各種麻煩的村委會主任:幫店主的女兒找一個公道,幫誰的女婿找一個工作,幫助自己的教子做一部電影的男主角等等……外場的婚禮歡聲笑語,人潮湧動。主要交代了一下後續將會出場的人物,為後面發生的故事做了鋪墊,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開了一個他無法拒絕的理由」了吧
  • 《基督教歷史人物小傳》
    ,反映了他們真正信仰的寫照。有時一篇簡短的見證勝過一篇冗長的講章,尤其許多國內的信徒屢屢要求閱讀此類書籍,鑑此,我們從古今中外教會歷史中,根據不同的特點,選編四十五位歷史人物的事跡與大家分享。然而這是微不足道的,因為尚有無數名人和默默無聞的偉人,他們的名字現在已記於天上,即使在人間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芳名,然而他們正是延續和促進教會生命的活水管子。
  • 偷油起家到石油教父,他如何遙控中國千億市場?
    在新加坡,他不點頭,你買不到燃料油。在中國,他帶出的「福建油幫」,佔據3000億民營石油市場的半壁江山。一個偷油起家的漁家子弟,如何成長為一眾億萬富翁眼中,教父級別的靈魂人物?文/華商名人堂 陳光【NO.1】「遙控」千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