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乙圖|侵權刪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周末某少年宮日常開課的一天,一些孩子在鏡頭前哭哭啼啼,臉上露出不情願。據悉,現在的暑期班,年齡最小的不到4歲,上七八個班司空見慣,一個暑假下來動輒三四千,四五千元的報名費,還要全程陪同,孩子們喊累的同時,家長也很煎熬。
圖片來自乙圖|侵權刪
「放假比上學更累。」這不是一個孩子在抱怨。暴雨傾盆,但卻阻擋不了孩子們前往少年宮的腳步。下午兩點半,大雨中,家長用不同的方式將孩子送到少年班。圖為一個媽媽冒雨送孩子上暑假班。
因為家長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從幼兒時期開始,就給孩子報讀各種課程,想讓孩子從小掌握更多的知識。很多父母把孩子從小送培訓班,不僅僅學習知識,而且參加各類比賽,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幼兒階段,不是要讓孩子掌握多少知識,更多的是讓孩子喜歡上探究,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好學的心,比讓孩子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
過早教授孩子知識,過早讓孩子進入競爭狀態,這樣的孩子早早停止了自然人的發育,孩子從小就會表現出極度的爭強好勝,小腳穿大鞋地努力讓自己適應各種社會標準,為了得到大人的認可,適應各種成人世界的遊戲而不擇手段,這種價值觀的扭曲是以消滅人的天性為代價的。他被訓練得在今後生活的各種選項中,會不假思索地棄絕內在的願望,放棄自身內心的渴望和需求,從而滿足周圍人和社會的價值判斷。
當孩子的注意力被教育者轉移到各種「比」的事情上,孩子自我成長力量就開始分散,而競爭帶來的焦慮感又會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內心變得越來越脆弱。過度競爭容易使人患得患失,心口不一;贏了會洋洋得意,帶來傲氣,輸了會灰頭灰臉,自信不足,鮮有帶來正能量的。
不怕輸的人比總想贏的人更有未來。不怕輸的人,敢於挑戰自己,挑戰各種不可能,人類的進步就是創新的過程。敢於挑戰未知領域的人一定比不敢的人更有機會。總想贏的人,往往習慣於在自己已知的領域進行發展,在已知的領域他更加具有把握,更能贏,但恰恰這樣的心理束縛了向未知領域、未知知識挑戰的心智。
更多更早的學習知識,真的好嗎?需要更多的教育者仔細思考!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在留言區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