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畫畫。今天,我們想推薦一種給孩子更大發揮空間的創造力培養方式,那就是畫畫的進階版——讓畫動起來。額,說得那麼拗口,其實可以簡稱為「動畫」。
只要片子選好了,幾乎沒有孩子會不愛看動畫片。而愛看動畫片的孩子,大概沒幾個人能拒絕「我們一起來創作動畫片吧」這個提議。這城會玩的創造力培養方式的確夠吸睛,但動畫要怎麼拍出來呢?
先向大家推薦一個零門檻傻瓜式的神操作方式——製作定格動畫。什麼叫定格動畫呢?就是拍攝一組照片然後連續放映,由於視覺殘留的原因就會感覺畫面是連續的,這也跟電影是一樣的原理,其實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張一張的圖片連續播放。
怎麼跟孩子解釋這個製作過程?我們和小人偶玩「一二三木頭人」的遊戲,每次他剛開始動我們就喊「不許動」,然後拍照,最後把所有照片連起來放映,動畫片就拍成了。想必孩子肯定會驚訝不已。
製作定格動畫超級簡單,推薦大家下載一款名叫「定格動畫工作室」(英文名「Stop Motion」)的APP,安卓、蘋果都適用。
(免費無聲版,適合小白入門)
(可增加音效、配音的收費版)
讓孩子嘗試做動畫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是回答他們內心的好奇:動畫最初是怎麼被做出來的呢?
這就涉及到神奇的「視覺暫留現象」。因為人的視神經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所以物體在快速運動時, 當影像消失時,其圖像仍能在人眼中保留0.1-0.4秒。
人眼的這種特異功能被應用於動畫和電影,最早是被咱們中國人應用於走馬燈。下面這個精緻的西洋轉盤也是一樣的原理:
了解原理之後,就是讓孩子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小宇宙,創造出有趣的方式讓畫動起來。即使剛開始做不出精美的構圖,但看看下面這些小朋友的創作,有限的技法完全阻擋不住創意的噴發啊~
劉軒辰 9歲 《左顧右盼的小人》
楊小小 5歲 翻翻書製作
Billy 7歲 動畫轉筒製作
對於還不太能駕馭語言(文字)表達的孩子而言,畫畫是他們表達自我的主要方式之一。有時候為了講好故事,孩子甚至要畫好幾幅畫來呈現完整的過程。
而製作動畫可以進一步培養孩子講好故事的能力。動感的鏡頭可以讓孩子連貫地編出好故事,請粘土、積木、玩偶以及身邊的一切小玩意來當主角,就能演繹出腦子裡的天馬行空,讓奇思妙想在鏡頭前全部成真。
一個短片拍下來,誰還不是製片人·總導演·編劇·武術指導·配音·舞美設計·攝影師·全能寶寶?
下面給鵝爸鵝媽們看幾個創意點子~
只需三秒鐘,讓一個切檸檬的簡單動作腦洞大開。
麻麻給你看個視頻,家裡的彩虹糖豆不是被我吃掉的,它們統統變成筆筒裡的彩鉛啦~
咳咳,糖豆變彩鉛?好,麻麻也用樂高積木給你變一頓豐盛早餐:
百變樂高可不只能用來做早餐。倫敦奧運會高大上的宣傳片,也不過用定格動畫拍成。用樂高積木拼出經典的紅色雙層巴士,光看這幾張動圖,孩子就挪不開眼睛:
上面這些創意慄子有難有易,但同樣出彩。然而,即使是再簡單的動作,不厭其煩地逐格拍照,別說讓孩子來,對成人而言都很考驗耐力。要知道我們平常看的動畫片是一秒24幀,才有這麼流暢的效果。即使扛不住這樣的壓力,改為一秒5、6幀,拍個10秒的視頻也要大概五十張圖。那麼,如何讓它顯得沒那麼瑣碎,讓小朋友有耐心把它製作完成呢?
以下是我們的tips:
1.對於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的小小孩來說,我們可以用粘土、水果、彩虹糖等現成的素材給孩子創作場景故事。例如上面切檸檬那種無釐頭式的幽默,就很能迎合小寶寶的腦迴路。
2.對於年齡較大、可以駕馭小顆粒積木的大孩子來說,則可以提議他們用樂高等積木進行拼砌拍攝,讓故事情節更豐富,也更符合邏輯。
3.無論對小寶還是大寶來說,多看精彩的動畫片才更能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
企鵝君:
定格動畫的意義並不在於讓孩子學習這個軟體,而是可以將孩子的所有想像力和知識點連起來實現非常有趣的展示。這個過程不僅在鍛鍊孩子的編排能力,邏輯能力,專注力,實際上更加鍛鍊孩子對故事整體的構造力,而不論什麼行業,裡面的精英人士無一不是對事物的整體把控和推演能力高手,這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