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案例】一場關於「泡泡」的探究活動之旅

2021-01-13 騰訊網

山海遇田園,遊戲見生長。馬站鎮第一幼兒園一直秉承著「崇尚自然,快樂成長」的辦園理念,在保教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兒童」為中心,尊重每位兒童的發展個性,讓每位兒童按著自己的方式快樂成長。

所謂「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我們積極尋找兒童的生長點,在遊戲中發現兒童的力量。在一次洗手活動中,我們抓住了那個「哇」時刻,孩子的泡泡探究之旅就此開啟。

中班

巧用雙手 快樂冒「泡」

——在遊戲中發現兒童的力量

「哇!你們快來看,我做了一個大泡泡」。幼兒翰翰在洗手的時候,無意中發現雙手變出了一個泡泡,他很開心的給旁邊的小夥伴看。他這一喊,引來了更多的孩子圍觀。大家都對翰翰徒手變泡泡的本領感到十分好奇,都迫不及待的向書翰請教變泡泡的方法。就這樣,一場關於泡泡的探究之旅就開始了……

幼兒討論:你能用雙手變出什麼樣的泡泡?

悅悅

我會變,愛心泡泡和戒指泡泡。

我會變圓形泡泡,還會變水滴泡泡。

夢夢

豪豪

我能變屋頂泡泡,我現在變的是恐龍超級大泡泡。

我的泡泡裡有「彩色電視機」。

翰翰

小俊

我會把一個泡泡分成兩個泡泡,我還能重新把它們合起來。

我能把泡泡一個一個放在洗手臺上,像士兵一樣排成長長的一隊。

小穎

翰翰

我還能把手裡的泡泡吹出來。

遊戲

第一站

一、我想玩

——神奇雙手,秒變泡泡

翰翰一邊用洗手液洗手,一邊講解並示範變泡泡的方法。旁邊的幾個孩子中最先成功的是悅悅,她高興的對旁邊的豪豪說:「我變出了一個愛心泡泡。」後來孩子們還發現能把一個泡泡變成兩個泡泡,當手在輕微的變動的時候,泡泡也會跟著變形,還能在泡泡裡面看到漂亮的顏色,他們說:「泡泡裡有電視機」。

徒手變泡泡

豪豪還嘗試用洗潔精變泡泡,而且成功了,大家又對泡泡液的調配材料產生了較大的興趣。

嘗試用洗潔精變泡泡

老師的思考:

在科學探究領域,我們提倡幼兒自主探索,充分互動。而這次孩子們的表現,給了我們很大的驚喜。

在遊戲中,孩子們從大小、形狀、分合、顏色,以及調製原料等方面,探索出泡泡的好多秘密。從這些方面看出孩子們已初步具備自主探究的能力。

完整表現

第二站

二、我會玩

——團結協作,勇於嘗試

開始製作泡泡水,孩子們按照制定好的計劃開始實施,先加水,然後加入從家裡帶過來的各種原料進行攪拌,泡泡水制好後,孩子都嘗試用雙手變泡泡,檢驗自己的泡泡水是否調製成功。孩子們發現洗髮露、沐浴露、肥皂、洗潔精這些都是可以成功制出泡泡水的,只有夢夢家裡帶過來的食用油沒辦法製成泡泡水。

制定計劃

檢驗過程

幼兒討論:什麼樣的原料可以調製成泡泡水?

老師的思考:

可以看出孩子們在許多生活場景中,都發現過泡泡。所以他們在制定計劃時,能大膽的猜想哪些東西可能製成泡泡。細緻的觀察和嚴謹的計劃,都是科學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條件。

科學研究是一項團隊的活動,同伴間的相互合作和相互學習至關重要,夢玥就是體驗到多次失敗後,在佳穎的幫助下,最終成功制出泡泡水。

完整表現

三、我愛玩

——巧用工具,精彩紛呈

孩子們討論出有洞的東西可能吹出泡泡。明確方向後,他們便出發,去教室裡的角角落落尋找有洞的物件。幾分鐘後,孩子們找到了雪花片,塑料瓶,有洞的玩具積木、紙筒,繪畫作品等。孩子們對自己找到的物品,進行一一驗證,確定哪些物品可以吹出泡泡,哪些不行。最後他們還意外的發現繪畫作品和直筒吹出來的泡泡是最大的。

吹泡泡工具大搜尋

幼兒討論:你找到什麼能吹出泡泡的工具?

翰翰:「我找到管子積木,木塊積木,它們都有洞洞,所以可以吹吹泡泡。」

豪豪:「我找到小朋友的圓筒作品,吹出了一個超級大泡泡。紐扣和吸管也可以吹出泡泡。」

悅悅:「我找到玩具耳溫槍,有洞的積木,都成功了。」

穎穎:「我最厲害了,找到一個三個洞洞的玩具,一下子就可以吹出三個泡泡。」

夢夢:「我找了很多有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洞洞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都是一樣的。」

老師的思考:

孩子們在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尋找可以當做吹泡泡工具的物品,然後再去驗證,這是培養幼兒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孩子們通過不斷嘗試而獲得的成功感,能大大激發他們的科學探究興趣,還能培養他們細心觀察的學習品質。

完整表現

第三站

第四站

四、我創玩

——貼貼剪剪,創意無限

大家就開始找材料動手製作吹泡泡工具。

動手創作吹泡泡工具

作品呈現

孩子們選擇的材料有超輕黏土、卡紙、小冰棒棍、一次性紙杯、封塑紙、毛根和蛋糕紙盤。他們商量著要把材料做成有洞的形狀。經過一陣貼貼剪剪後,孩子們一邊驗證一邊分享自己的作品。

幼兒討論:請你介紹一下自己設計的吹泡泡工具?

我是用毛根設計的愛心形工具,可以吹出泡泡。

我把一次性杯子和卡紙片都戳了一個洞,兩個都成功了。

我用超輕泥做了好幾個圓形的,愛心形的吹泡泡工具,都成功了。

我用雪糕棒圍了一個洞洞,也可以吹出泡泡。

老師的思考:

孩子們能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吹泡泡工具,他們的創意玩法讓我們眼前一亮!更讓我們深思,孩子們的思想是獨具一格的,我們要學會放手,因為他們才是遊戲真正的主人!

完整表現

出口

一個小泡泡在孩子們手裡,就像有了生命一樣,能變大變小,能變出不同形狀,有漂亮的色彩,還擁有好聽的名字。另外孩子們還從泡泡的調製原料和吹泡泡工具的尋找和創造等方面,探索出泡泡的好多奧秘。

在整個活動中,我們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完全自由的操作空間,使他們在歡樂的遊戲中自由探索,引導他們發現問題,讓他們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幫助孩子們樹立了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激發孩子們的科學探究興趣,培養他們細心觀察的學習品質。

新一輪的泡泡遊戲即將開始,我們將投入更多的材料,供孩子們探索,期待炫酷萌娃繼續玩轉泡泡世界。

來源:馬站鎮第一幼兒園

文圖:曾小春 王慧華 章婷婷

相關焦點

  • 17個有趣案例,告訴你優秀老師是怎麼搞定探究活動的
    《幼兒園探究活動案例》呈現了小、中、大班共17個各類探究建構性活動案例,從兒童的學習和教師的思考與指導兩個維度來提煉探究活動的開展方式。通過詳細的案例記錄,展現了兒童完整的探究過程。致力於教師隊伍專業化的成長與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研發了以探究建構式活動和個性化活動為特色的的園本課程本書是一線教師團隊經歷十餘年不斷進行課程研究和實踐所獲取的階段性成果,其中詳細論述了選擇探究活動內容的原則
  • 沈場實驗幼兒園科學生成性案例分享活動
    科學無處不在,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追隨幼兒興趣,發現有價值的科學教育契機,有效支持引導幼兒探究學習,從而提高幼兒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   讀懂幼兒的思維,理解幼兒的心靈,通過觀察找到支持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與發展的依據。徐州市沈場實驗幼兒園於2020年11月20日組織全體教師將日常工作中的觀察與思考進行梳理、交流。
  • 啟智科學部落2015年春季課程 (科學趣味探究課程 / 機器人 / 自然課堂) )
    課程內容: 生物 植物幼苗生長觀察記錄(櫻桃 多肉 桂花 冬棗 桑椹) 無土培養探究 觀察水母的生長習性 樂清灣微型海洋生物探究 關於蠶的生長探究 食用菌(蘑菇木耳等)的培養探究物理 模型製作(戰鬥機 艦艇 ) 四驅車製作比賽 電系列探究 水火箭製作與發射
  • 探究式學習線上共創營,幼兒教師可以體驗的創新教育!
    / 學習方式· 4次線上共創討論和案例解讀· 隨時發起的線上交流· 學習小組的彼此支持(但也可能是彼此拖累)· 導師團隨時的靈活提問和默默的支持(加雞腿)*請報名的老師準備一份自己帶領過的幼兒園探究式學習活動案例(形式不限,最好有照片
  • 親親蠶豆——大六班食育課程活動
    在外出遊玩中,孩子們對蠶豆產生了興趣,結合活教育課程理念,我們開啟了一場「親親蠶豆」探究之旅……一、初見蠶豆       雙休假期到來了,孩子們手拉著手走進農田,忽然在田坎上發現了大片大片長滿豆豆的豆莢,他們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 孩子們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就這樣,蠶豆的樣子成了孩子們最熱門的話題。
  • 泡泡秀活動流程
    )、數學(Mathematics)和藝術(Art)五大領域基礎知識,引導興趣,感知和探究,讓孩子在身心發育早期就能感受到科學和人文的魅力,感受學習的快樂。小朋友們,下午好!你們認識我嗎?那我做個自我介紹好不好?我是來自大地科學探索的XX老師,小朋友們記住了嗎?
  • 歷時5年,近30萬字的《跨越圍牆的幼兒園課程:博物館之旅》下周重磅首發!如何讓孩子真正「玩透」博物館
    五年的文化浸潤時光讓我們對幼兒園博物館課程有了基於實踐的獨特印記和理解。」《跨越圍牆的幼兒園課程:博物館之旅》作者、杭州市人民政府機關幼兒園集團園長馮偉群說,「我們帶領孩子跨越幼兒園的圍牆,以博物館為資源,集全園教師的智慧,聯合家長和博物館工作人員,開發出『博物館文化與探究之旅』。滿足幼兒充分感知、深度體驗、不斷探究、多元表徵的學習需要,從而達到優秀傳統文化浸潤童心,綜合素養提升的教育目的。
  • 顏值爆表的「人大—臺大」案例課程學習之旅
    「人大-臺大案例課程的合作,如果說是第一次,可能是偶然,第二次
  • 市實幼集團開展「鷹架關鍵點 促幼兒自主探究」案例分享交流活動
    10月8日晚,麗水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的老師們齊聚實驗園多功能廳,開展了一次關於「鷹架關鍵點促幼兒自主探究」的教研案例分享交流活動。隨之,教研組介入了此次活動,生成了關於螞蟻的主題探究活動。活動中,孩子們看見螞蟻喜歡在蚜蟲的周圍活動,卻找不到答案打算放棄時,李老師提供了繪本《螞蟻的日記》幫助孩子繼續開展活動。之後,孩子們又提出了很多關於螞蟻的問題,在無法一一開展研究的情況下,李老師運用思維導圖等形式幫助幼兒梳理問題。
  • 幼兒老師看過來哦,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泡泡》
    一、活動目標1.認知目標:初步體驗並感知使用不同吹泡泡工具能夠吹出數量不同的泡泡,獲取與之相關的經驗2.技能目標:能夠用圖表的方式記錄操作結果,並可以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和同伴、教師分享襲擊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 孩子們製作泡泡器 調製泡泡水 赴一場「泡泡」盛宴
    孩子們製作泡泡器 調製泡泡水 赴一場「泡泡」盛宴 2019年05月31日 08:34:22來源:寧波晚報林蔚 攝   泡泡總是能讓人展開無限的憧憬與樂趣。從5月28日始,鄞州區五鄉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慶六一繽紛泡泡樂科技嘉年華」活動。活動由孩子們提出,老師們幫助策劃。
  • 龍虎山仙寵樂園推出「動物園深入探究」研學旅行活動
    近日,龍虎山•仙寵樂園通過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從全新策劃,重磅推出「動物園深入探究」的研學旅行活動,讓孩子們走進課本裡沒有的趣味世界,給孩子們一個全新動物世界裡的體驗
  • 童心視界探究式主題課程走進安康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2019年6月,童心視界產品負責人才英松老師與教研培訓師李彥坤老師為陝西省安康市30多家幼兒園的老師和園長,以現代科技與教育的融合為主題,展示了一場生動的教學活動。藉助科技創新打造具有可複製性的高質量學前教育內容,讓科技成為老師有利的教學武器,讓更多的幼兒享有優質的教育,促進教育的公平。
  • 為何是泡泡瑪特?| 光華案例
    為何是泡泡瑪特?》正式入庫。本案例通過一手訪談,對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先生歷次創業經歷進行了整理。對其各個創業階段的決策環境、創業機會進行了還原。這便於理解和梳理泡泡瑪特10年發展道路上所經歷的各種可能性。同時本案例對潮玩市場、盲盒消費、用戶受眾等行業層面內容進行了簡要勾勒,便於讀者更加了解泡泡瑪特。以下內容為案例文本的摘選。
  • 情侶蜜月之旅,去南京星空宿泡泡屋,感受那種浪漫與甜蜜
    如果情侶之間樂之旅的話,去南京旅行,那裡有首家星空宿泡泡屋,對於情侶而言,如此濃厚的浪漫氣息如同置身於浪漫的法國一樣。整個泡泡屋裡面各種設備都一應俱全,而且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天氣,就像圖中所示的一樣,在清亮的天空下映射出來的,也就是如同置身於大自然中一樣。
  • 2018北京泡泡親子音樂跑(時間+地點+門票+活動)
    2018北京泡泡音樂跑—最嗨的親子音樂跑  【活動時間】2018年9月8日9:00-17:00  【活動地點】北京園博園  【活動價格】(早鳥票)    【活動簡介】  9月8日(周六),萬眾期待、機會難得,來自新加坡的YAO MUSIC RUN(Yao動跑)音樂酷跑盛宴,國內首站,將在北京園博園火熱開啟。當天上午,我們專門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場當下最in的親子專場——泡泡音樂跑。
  • 九江市中心幼兒園開展主題課程分享活動(組圖)
    中國江西網訊 為了有效構建幼兒園主題課程,提升教師課程研究能力,近日,九江市中心幼兒園兩園區聯動,開展了主題課程分享的教研活動。活動中,陳晶晶、吳麗娜、葉若男、饒穎、徐瑞婕、朱興妹等六位老師,分別從本年級開展的主題活動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總結和反思,充分展示了本年級組老師基於對幼兒學習主體性的尊重以及對課程的思考。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通知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通知教材〔2017〕4號   2.課程開發面向學生的個體生活和社會生活  本課程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導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社會生活或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提出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主題,使學生獲得關於自我、社會、自然的真實體驗,建立學習與生活的有機聯繫。要避免僅從學科知識體系出發進行活動設計。
  • 泡泡瑪特:「盲盒」裡的潮玩經濟 | 光華案例
    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教授趙龍凱與合作者撰寫的案例《泡泡瑪特:從零售到潮流玩具文化生態建設》,通過對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先生的多次訪談,結合行業研究,以「消費升級」為背景,描述了泡泡瑪特發展過程中的商業抉擇,產業鏈構建的過程中的收益與挑戰。以下內容為案例文本的部分摘選。
  • UTA超學科探究課程主題「Who am I」開題活動
    基於孩子的成長需要、自我管理及健全人格素養的培養等需求,我們開設了「Who Am I」這個UTA超學科探究課程探究主題,讓孩子們在探究學習中不斷認識了解獨特的自己。在這個主題學習中,我們將從孩子身邊最熟悉的人和場景巧妙引入,圍繞人文與社會、藝術、體育與健康、國際視野四大學科開展探究學習,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情緒、家人、家鄉等相關信息,在完成學科知識目標,發展相關技能的基礎上,同時發展學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珍愛生命的生活態度、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社會責任的擔當意識等核心素養。